白馬銀槍,轅門外鼓聲大震,喊聲大舉,一波高過一波,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


    諸侯們憂心等待,忽然,鼓聲厄然而止。前麵有俞涉、潘鳳的前車之鑒,諸侯們的心裏就一沉。


    這時候,就見還是剛才那個小校,慌步而來。這一次進帳沒有站穩,劈裏啪啦就摔了一個大跟頭。


    諸侯們心裏更加沉重了。


    劉備大耳朵扇了扇,“看這小校如此慌亂,想來那位什麽子龍的將軍,一定是被華雄給斬了。”


    袁術盯著還冒冷氣的美酒,心說吹,叫你吹,吹破了吧。


    小校摔的呲牙咧嘴,還來不及說話,十七路諸侯就是一陣唉聲歎氣。


    袁紹還埋怨,道:“子進,看那位子龍將軍也是個將才,可惜了。你就是不聽為兄的,若是派典韋、許褚隨便一人多好。不但能贏華雄,還能讓那位子龍將軍活命。”


    秦峰看諸侯們唉聲歎氣,又聽袁紹這些話,眉毛一陣亂跳,心裏也胡騰了起來。他渾身發冷一個機靈,便喝小校道:“如何了?”


    十七路諸侯不禁想到,這還用問,一定是死了唄。


    ……


    轅門外,華雄的屍體死不瞑目的躺在地上。他誇下海口,三招之內取趙雲性命,沒想到卻被一槍帶走了小命。那失去光澤的眼睛裏,分明帶著後悔、驚慌。


    無論是華雄耀武揚威的時候,還是已經成了死屍的時候,趙雲始終平靜。


    說話再響亮有什麽用,助威聲再大有什麽用,隻用一招,就取你的性命。你人死了,什麽你都不是了。


    趙雲就在兩軍陣中,挑起華雄滴血的首級,冷視西涼騎兵群。


    剛才助威聲震天的西涼鐵騎,狠狠被扇了一巴掌,還不敢反抗的那種。他們根本沒了憤怒和怨恨,隻剩下害怕。他們豈能不知華雄的武勇,就在不久前,華雄五招內斬殺了兩員聯軍大將,但此刻,卻是被麵前的白袍將軍一招殺了。


    西涼騎兵嚇壞了,尤其是趙雲始終平靜,這讓他們更加驚懼。他們望著趙雲,臉色蒼白,早已經沒有剛才耀武揚威的模樣。


    “快撤,撤……。”


    西涼鐵騎一陣躁動,自相碰撞,急急如喪家之犬,轉身一眨眼就跑光了。


    聯軍士兵這才緩過勁來,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唿聲。之前他們都不看好趙雲,而現在,他們都用狂熱的目光仰視趙雲,誰都願意跟著這樣的大將去戰鬥。


    “趙雲!趙雲!趙雲!”士兵們不斷高舉起兵器,歡唿著為他們帶來勝利的名字。


    四十萬士兵的歡唿聲,驚天動地。


    趙雲始終平靜,他撥馬,望中軍而去。士兵們讓開通道,一路不斷舉起兵器歡唿,不曾停歇。


    中軍大帳內。


    小校沒來得及搭話,外麵就傳來如雷的歡唿聲。


    諸侯們也聽不出是敵人歡唿還是自己人,心裏忐忑。


    鸞鈴響處,馬到中軍,趙雲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十七路諸侯失色,原來小校不是害怕的慌了,而是太過喜悅所至。而外麵的歡唿,是自己人的唿聲。


    秦峰大喜過望,急忙拿起酒杯,對走來的趙雲道:“子龍,其酒尚冰,請!”


    後人有詩讚之曰:“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子龍停盞施英勇,酒尚冰時斬華雄。”


    別人都是瞬間被華雄斬殺,而趙雲瞬間就斬殺了華雄,酒還冰呢,就是佐證。諸侯們震驚了,全都瞪大了眼睛看著秦峰和趙雲,表情五味雜陳,一方麵敬畏趙雲的神勇無敵,一方麵就對秦峰羨慕嫉妒恨。


    劉備大耳朵一陣猛扇,他太喜歡趙雲了,英俊魁梧排場,將大帳中所有的武將都比了下去。他的兄弟雖說也是萬人敵,但模樣就不如趙雲了。真是天上地下,無雙戰將。


    劉備在平原郡也是勵精圖治,但就沒有招募到這樣的將領,他一陣唏噓,便感到,應該是平原的風水不好吧。


    經此一戰,趙雲的威名傳與天下。經過幾十萬天南地北聯軍士兵的口述,天下人也就知道,冠軍侯麾下出了一位白袍戰將,隻用了一招就取了華雄的性命。而華雄取人性命不出三招,這位白袍趙子龍,真乃神將!


    ……


    華雄手下敗兵狂奔迴虎牢關,李肅大驚失色,隨後又有小竊喜,他立刻寫下告急文書,報告給董卓,聲稱華雄、趙岑大敗特敗,而他李肅拚死守護虎牢關。


    “秦子進,這個王八蛋!”董卓眼珠子瞪出了血絲,麵對堂中文武,摔了文書,拍著桌子,還爆了粗口。


    李儒撿起來文書看看,“果然是那個蕩平黃巾、鎮壓叛亂、收服匈奴的秦子進,不容小視……。”


    “本相早說殺了他,你不讓,還有曹操、還有袁紹、還有……還有劉備。”董卓氣的不輕。


    董卓是有機會殺了秦曹袁劉,但這四人皆是海內名士,尤其是秦峰,名聲太大了,當時的董卓不敢動手。


    董卓能到現在的位置,也是梟雄。他拿得起放得下,發泄一通後,也就不提舊事。


    他問計李儒,李儒說道:“十八路諸侯看似強勢,但袁術不發秦峰孫堅糧草,就可看出暗中勾心鬥角,豈是烏合之眾。主公可派重兵把守虎牢關,彼無力破關,時間一長,定然散去。到時,主公就可逐個擊破。”


    董卓深以為然。


    李儒捏了捏山羊胡,“殺了袁隗,以免其和袁紹私通,又能打擊袁紹……。”


    “嗯~。”董卓深得我心的樣子。


    於是,董卓聽從李儒的建議,先殺袁隗上下三百餘口,首級送去關前示眾。


    緊跟著,董卓點起二十萬大軍,分為兩路。


    一路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轘轅關。


    董卓親自帶領十五萬大軍,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徐榮等,前來虎牢關。到了虎牢關後,董卓就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安寨,以為犄角之勢。


    ……


    另一方麵,袁紹召集各路諸侯,商議進兵虎牢關的事宜。


    袁隗滿門抄斬的消息就來了。袁隗的兒子袁遺,當時就昏死過去了。


    袁紹、袁術聽到敬愛的伯父死了,抱頭痛哭,哭的死去活來。


    眾人都是多年的關係,老人家死了,劉備唉聲,曹操歎氣,秦峰這心裏,也不是滋味。


    諸侯們圍住,遞毛巾的遞毛巾,順背的順背,紛紛寬慰。


    “董賊殘暴令人發指,繈褓中的嬰兒也不放過。此仇不共戴天,一定要報仇!馬上點起兵馬,兵進虎牢關。”袁紹推開身邊的諸侯,拍案而起。


    袁術也是眼紅,“我十八路諸侯四十萬兵馬,擊破虎牢,進京殺賊!”


    曹操眼瞅著袁紹癲狂,便提議道:“董卓派李傕郭汜屯兵轘轅關,截聯盟退路。這關兵少,可派一半兵馬去攻,若能破之,則為突破口。”


    陶謙語重心長道:“盟主,仇是一定會報的,且不可意氣用事,還需從長計議!”


    於是,袁紹也是兵進兩路,他令陶謙、公孫瓚、韓馥、孔伷、劉岱、喬瑁、張超,七路諸侯去轘轅關。轘轅關是洛陽八關之一,位於虎牢關正南五十裏。為洛陽通往許縣、陳留的捷徑要衝。關處鄂嶺,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道路險隘,有彎道十二,迴環盤旋,將去複還,故稱轘轅關。


    而袁紹親帥大軍並十路諸侯,前往虎牢關迎戰董卓。


    二日後,聯盟大軍來到距離虎牢關二十裏的地方,勘察地形安營紮寨。


    次日,袁紹便點起兵馬,兵進虎牢。


    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曆史上許多軍事活動均發生於此。春秋魯隱公五年擊敗燕師於此,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駐兵虎牢關和秦國對抗。楚漢爭霸時,劉邦、項羽在此爭城奪關。


    虎牢關前,是雁行的開闊山地,麵積廣大,可容納十幾萬大軍會戰。而虎牢關,就在雁行的夾角處,扼守住了通關的通道。


    很久很久以前,虎牢關不是這樣的,便是虎牢關前,也是山勢險要,無法大規模用兵。然而從春秋開始近千年的時候,曆經了多少次大戰,關前的山地被硬生生鏟平。


    但是,雖然關前已經被鏟平,但虎牢關依舊是虎牢關,雄踞在高處,關牆連接南北山勢,無論經曆多少大戰,依舊險要。


    據說,在關前的土地上隨便挖個坑,就能挖出來骸骨。不知多少萬人,埋骨在關前的土地裏。


    這一日,曆經二百年後,虎牢關前,再一次出現鋪天蓋地的兵馬。


    十一路諸侯,率軍來到了這裏。


    秦峰遙望虎牢,單純的觀賞,你會讚美虎牢,天下第一雄關。然而當你成為它的敵人的時候,你會感到無力、無助、恐懼。


    虎牢關之險,震懾人心。千年來無數的惡戰,關前的土地都被鏟平,但虎牢關依舊是那座虎牢關。


    當諸侯大軍列陣的時候,震山的號角聲傳來,位於虎牢關外左側的董卓軍大寨中,開拔出大隊騎兵。為首一人,騎著一匹雄狀的紅色戰馬,手提畫戟,背後碩大的戰旗上,寫著溫侯呂布四個大字。


    呂布來了。


    十八路諸侯戰呂布,無論後世聽過看過多少次,也不禁此刻身臨其境之萬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席卷天下II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子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子毅並收藏三國之席卷天下II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