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獨立新英格蘭地區割讓給美利堅帝國,可以說,英國人在北美洲的勢力已經被削弱到極致。
哪怕新英格蘭地區西麵的路易斯安那總督區仍然是英屬殖民地,但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移民數量比新英格蘭地區還要少,包括軍人在內所有的白人人口加在一起都不到十萬人……
就算全民持槍,把所有能扛槍的男人都拉上戰場,最多也就湊出兩三萬武裝人員。
然而,這隻是最理想的狀態,畢竟人是需要吃飯的,不可能都去當兵打仗放棄生產,哪怕有婦女和孩童頂替,很多工作也必須有男性才能勝任。
因此,實際上路易斯安那總督區能聚集起來近萬武裝就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然而,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麵積比新英格蘭地區還大!
而新英格蘭地區的土地麵積比原本的美利堅帝國還要大!
可想而知,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地廣人稀達到了多麽可怕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地盤都在北美中部的大平原上,無險可守,美利堅帝國真要是想攻占,直接派出一支正規軍一路插旗子就足夠了。
哪怕倫敦政府下令抵抗,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英國人也不會去戰鬥,因為那麽做跟自殺沒什麽區別……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白人有的是地方躲藏,如果美利堅帝國想要進攻,那就是純粹的捉貓貓遊戲了。
而且路易斯安那州是大蘇族聯盟的地盤,在這裏印第安人的力量遠超英國殖民者,所以英國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關係十分融洽,大蘇族聯盟簡稱大蘇聯一直與英國殖民者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獲得了大量的火槍彈藥。
經過上百年的貿易和親善關係,大蘇聯如今已經可以做到每一個部落戰士都能擁有一把燧發槍的地步。
除此之外,原本生活方式十分落後(太優越的生活環境決定的),隻能依賴遊獵生活的大蘇族聯盟,由於得到了歐洲殖民者的教導,學會了遊牧!
遊獵和遊牧可不一樣,原本的大蘇族聯盟的印第安人,隻需要狩獵大平原上的野牛群就能過活,但因為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所以遊獵部落必須分散開才能找到更多的野牛群狩獵,這就是遊獵生活模式。
很顯然,這種遊獵生活限製了大蘇族聯盟印第安部落聚集在一起的人口。
往往一起活動的印第安人隻有幾十上百,再多的話一個野牛群就養不活了……
因此,大平原上的大蘇族聯盟看似人口眾多,實力強大,而且遊獵生存模式中,印第安人完全是全民皆兵模式,打仗十分悍勇。
但大蘇聯卻無法真正將其他部落的人口聚攏起來,而且長時間的分散遊獵模式,也讓大蘇聯的印第安人隻有名義上的盟主,集權能力極其低下。
這使得來到大平原的歐洲殖民者鑽了空子,以極少的移民就可以在這裏生存繁衍,卻不用擔心印第安人的襲擾。
後來隨著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移民數量上升,特別是被英國人奪取後,開始把這裏當作真正的殖民地經營,而不是畫在地圖上好看的插旗子地區。
所以,與大蘇聯的聯係更加緊密,同時為了雇傭更多的印第安人口,傳授給了大蘇聯印第安人遊牧的方式。
遊牧其實就是蒙古人和華夏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
遊牧可比遊獵先進多了,因為遊牧部落可以帶著大量牛羊等牲畜不斷遷徙,尋找肥美的草原,因此即便是遊動的狀態,仍然有著固定的食物來源。
有大量固定食物來源,人們自然就可以更多的聚攏在一起,不用擔心會餓肚子!
因此,遊牧部落的人口必然比遊獵部落更多更密集。
這就使得部落酋長可以在短時間內召集到足夠多的戰士組成大軍!
隻可惜,英國殖民政府是不可能看著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印第安人聯合起來的,他們在常年滲透影響下,早已摸清楚了大蘇聯的內部構成,並挑撥離間讓大蘇聯的七大部落貌合神離,離不開英國殖民者。
而遊牧方式的改變,使得牧群可以集中養活更多的印第安人,這就使得英國殖民者可以雇傭大量的印第安人來彌補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白人移民人口不足的問題。
如果不是這種方式,路易斯安那總督區根本發展不起來!
要知道,原本在法國人手裏,路易斯安那總督區一直到被英國人奪取,白人移民總數也不到萬人。
但被英國人奪取後短短十幾年時間,就擴張到了近十萬人口!
這自然不是因為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發現了金礦,而是這裏被英國殖民政府雇傭了大量印第安人進行建設,有了適合生存的城鎮和莊園,自然也就能吸引到大量的移民。
當然,這裏也有英國政府連年流放犯人的關係在內。
原本大蘇聯和英國人的關係就很好,等到美利堅帝國崛起後,英國人更是跟大蘇聯進入蜜月期。
因為倫敦政府知道單靠路易斯安那總督區這點白人移民,根本擋不住美利堅帝國的入侵,隻能依靠這裏土生土長的大蘇聯。
而思想單純的大蘇聯各大部落的酋長,在英國朋友的長期忽悠之下,已經把美利堅帝國和帝國的主人尤裏堪稱洪水猛獸一般的入侵者野心家。
同時英國人還誇大了美利堅帝國境內印第安人淒慘的奴隸生活……
其實尤裏並沒有迫害印第安人,他跟印第安人又沒有仇恨,而且印第安人比起黑人,對尤裏而言可順眼多了。
除非是反抗過尤裏的印第安部落,不然的話印第安人都可以獲得平民的地位。
當然,首先要宣誓加入到美利堅帝國才能享受到平民地位,並且還要從遊牧模式轉為農耕模式。
農耕模式對於印第安部落已經不陌生了,畢竟美利堅帝國的印第安人都跟白人接觸幾百年時間了。
哪怕新英格蘭地區西麵的路易斯安那總督區仍然是英屬殖民地,但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移民數量比新英格蘭地區還要少,包括軍人在內所有的白人人口加在一起都不到十萬人……
就算全民持槍,把所有能扛槍的男人都拉上戰場,最多也就湊出兩三萬武裝人員。
然而,這隻是最理想的狀態,畢竟人是需要吃飯的,不可能都去當兵打仗放棄生產,哪怕有婦女和孩童頂替,很多工作也必須有男性才能勝任。
因此,實際上路易斯安那總督區能聚集起來近萬武裝就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然而,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麵積比新英格蘭地區還大!
而新英格蘭地區的土地麵積比原本的美利堅帝國還要大!
可想而知,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地廣人稀達到了多麽可怕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地盤都在北美中部的大平原上,無險可守,美利堅帝國真要是想攻占,直接派出一支正規軍一路插旗子就足夠了。
哪怕倫敦政府下令抵抗,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英國人也不會去戰鬥,因為那麽做跟自殺沒什麽區別……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白人有的是地方躲藏,如果美利堅帝國想要進攻,那就是純粹的捉貓貓遊戲了。
而且路易斯安那州是大蘇族聯盟的地盤,在這裏印第安人的力量遠超英國殖民者,所以英國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關係十分融洽,大蘇族聯盟簡稱大蘇聯一直與英國殖民者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獲得了大量的火槍彈藥。
經過上百年的貿易和親善關係,大蘇聯如今已經可以做到每一個部落戰士都能擁有一把燧發槍的地步。
除此之外,原本生活方式十分落後(太優越的生活環境決定的),隻能依賴遊獵生活的大蘇族聯盟,由於得到了歐洲殖民者的教導,學會了遊牧!
遊獵和遊牧可不一樣,原本的大蘇族聯盟的印第安人,隻需要狩獵大平原上的野牛群就能過活,但因為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所以遊獵部落必須分散開才能找到更多的野牛群狩獵,這就是遊獵生活模式。
很顯然,這種遊獵生活限製了大蘇族聯盟印第安部落聚集在一起的人口。
往往一起活動的印第安人隻有幾十上百,再多的話一個野牛群就養不活了……
因此,大平原上的大蘇族聯盟看似人口眾多,實力強大,而且遊獵生存模式中,印第安人完全是全民皆兵模式,打仗十分悍勇。
但大蘇聯卻無法真正將其他部落的人口聚攏起來,而且長時間的分散遊獵模式,也讓大蘇聯的印第安人隻有名義上的盟主,集權能力極其低下。
這使得來到大平原的歐洲殖民者鑽了空子,以極少的移民就可以在這裏生存繁衍,卻不用擔心印第安人的襲擾。
後來隨著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移民數量上升,特別是被英國人奪取後,開始把這裏當作真正的殖民地經營,而不是畫在地圖上好看的插旗子地區。
所以,與大蘇聯的聯係更加緊密,同時為了雇傭更多的印第安人口,傳授給了大蘇聯印第安人遊牧的方式。
遊牧其實就是蒙古人和華夏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
遊牧可比遊獵先進多了,因為遊牧部落可以帶著大量牛羊等牲畜不斷遷徙,尋找肥美的草原,因此即便是遊動的狀態,仍然有著固定的食物來源。
有大量固定食物來源,人們自然就可以更多的聚攏在一起,不用擔心會餓肚子!
因此,遊牧部落的人口必然比遊獵部落更多更密集。
這就使得部落酋長可以在短時間內召集到足夠多的戰士組成大軍!
隻可惜,英國殖民政府是不可能看著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的印第安人聯合起來的,他們在常年滲透影響下,早已摸清楚了大蘇聯的內部構成,並挑撥離間讓大蘇聯的七大部落貌合神離,離不開英國殖民者。
而遊牧方式的改變,使得牧群可以集中養活更多的印第安人,這就使得英國殖民者可以雇傭大量的印第安人來彌補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白人移民人口不足的問題。
如果不是這種方式,路易斯安那總督區根本發展不起來!
要知道,原本在法國人手裏,路易斯安那總督區一直到被英國人奪取,白人移民總數也不到萬人。
但被英國人奪取後短短十幾年時間,就擴張到了近十萬人口!
這自然不是因為路易斯安那總督區發現了金礦,而是這裏被英國殖民政府雇傭了大量印第安人進行建設,有了適合生存的城鎮和莊園,自然也就能吸引到大量的移民。
當然,這裏也有英國政府連年流放犯人的關係在內。
原本大蘇聯和英國人的關係就很好,等到美利堅帝國崛起後,英國人更是跟大蘇聯進入蜜月期。
因為倫敦政府知道單靠路易斯安那總督區這點白人移民,根本擋不住美利堅帝國的入侵,隻能依靠這裏土生土長的大蘇聯。
而思想單純的大蘇聯各大部落的酋長,在英國朋友的長期忽悠之下,已經把美利堅帝國和帝國的主人尤裏堪稱洪水猛獸一般的入侵者野心家。
同時英國人還誇大了美利堅帝國境內印第安人淒慘的奴隸生活……
其實尤裏並沒有迫害印第安人,他跟印第安人又沒有仇恨,而且印第安人比起黑人,對尤裏而言可順眼多了。
除非是反抗過尤裏的印第安部落,不然的話印第安人都可以獲得平民的地位。
當然,首先要宣誓加入到美利堅帝國才能享受到平民地位,並且還要從遊牧模式轉為農耕模式。
農耕模式對於印第安部落已經不陌生了,畢竟美利堅帝國的印第安人都跟白人接觸幾百年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