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閑暇之餘的談話,足足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快十一點的時候,艾珍才提出她臨時有事,必須先離開,所以才匆匆的走開了。
但就在此時,沈尋悄悄的拿出了智能手機,用飛訊發出了一條信息。
【給我跟緊她,艾珍。】
又過了一會,沈尋和湯玉琴共進了一頓午餐。
湯玉琴誠邀沈尋一同去了一家皇城上個月剛開張不久的空中餐廳。
顧名思義,這是一家從遠處看,仿佛懸空在半空中的餐廳,位於皇城的最繁華的兩個商業區之一。
這家餐廳的總麵積並不大。一共不到兩百平米,從地麵往上看,它的外形像極了一個略微扁平的球體。
在內部,四麵八方都是玻璃。可以憑借極端的視角,看到整個商業區的全貌。
午飯過後,湯玉琴本想接送沈尋迴皇都國際酒店,結果沈尋卻提議,想去趟湯家實驗室瞧一瞧、
這不禁讓湯玉琴微微驚愕了一下,實驗室那種生硬枯燥、又非常危險的地方,沈尋居然會感興趣?
但既然沈尋提出了請求,湯玉琴也隻能照辦。
湯家的實驗室。就設立在距離湯家基金會不到兩百米的距離,這是一家國家級的研究所,全權由湯玉琴打理。
考慮到沈尋的特殊身份,湯玉琴才破例一次,帶他進來。
結果,就在他們剛剛下車後沒多久,沈尋就莫名的停下了腳步。
此時正陽光明媚,給人一種身心舒暢的感覺。
湯玉琴迴頭一看,還以為沈尋遇到了什麽突發情況,卻見他突然蹲下身,從地上拾起了一隻甲蟲。
湯玉琴深感疑惑,問道,“沈尋先生,這甲蟲怎麽了嗎?”、
沈尋一時之間也不知該怎麽解釋,隻好先讓湯玉琴帶路,他想盡快找到一個可以容許他做實驗的研究室。
好在,研究所裏還有兩間空餘的實驗室,雖然器材少了點,但如果沈尋是想研究甲蟲的話,應該沒多大問題。
當他們快步穿過一條較長的過道後,終於來到了實驗室的門前。
這隻是一個入口,進去後,裏麵還有至少二十個研究室,幾乎每一個實驗室。都有一個生物團隊在進行實驗。
不過,在進去之前,他們兩人都需要進行消毒處理,而且還要船上生化防輻射的藍色工作服。
湯玉琴以外沈尋對此會很陌生,畢竟像沈尋這種從頭到腳,都透露著富家少爺氣息的公子哥,通常都不會熟悉實驗室的各個流程。
記得上一次,也有一位來自皇城大學表演係的年輕小帥哥,因為防輻射服的穿戴沒有按規定來弄,最後差點被強紫外線輻射毀了容。
然而,奇怪的一幕出現了。
沈尋居然輕車熟路的穿戴上了白色打底的防塵服,然後又井然有序的穿上防輻射服。
前前後後。不超過半分鍾時間,似乎對整個穿戴的流程,都牢記在心。
這點反倒是引起了湯玉琴的好奇心。
之後,沈尋繼續拿著他放進半透明盒子裏的小型甲蟲,邁步走入了實驗室。
“沈尋先生,先等等我。”
湯玉琴的速度由於比不過動作敏捷的沈尋,所以略顯慢了些。
畢竟,一個是年近六十歲的老人,而另一個,是看上去才二十多歲的大青年。
許久後,在湯玉琴的帶領下,沈尋來到了最末端的一間實驗室。他一進去,簡單的掃視了一眼,覺得設備都還算齊全,便立刻著手起了他的研究。
記得在不久前,他曾和湯顯聖一同進行過一次昆蟲進化實驗。
隻因沈尋突發奇想,認為甲蟲或許是一類特殊的存在,湯顯聖也保留著自己的意見,陪同沈尋一同進行了此次實驗。
整個過程。沈尋至今都曆曆在目。
不過就在這時,正當沈尋把那隻隻有四分之一的小拇指甲蓋大小的甲蟲,放入到透明實驗盒中的時候,湯玉琴也發現了異樣之處。
因為這隻甲蟲的外形,跟普通的甲蟲大不相同。
隨即,湯玉琴微微躬下身,想要再靠近一些看清楚,果然如她所料,這隻甲蟲無論是外形還是體表的顏色,都與她平時見過的甲蟲截然不同。
事實上,在他們的實驗當中,也曾有人用甲蟲來做一些研究。隻是她不知,沈尋到底相對這隻奇特的甲蟲做什麽。
隻見沈尋已經用一些特殊的生物液體,調製出了新的溶液,湯玉琴自認做過各種實驗。也曾對甲蟲有過一定的研究,可卻從未見過如沈尋這樣的調製方法。
關鍵是,想要讓融合後生物溶液,達到一定的穩定程度。就要對比例進行非常合理的控製,有時候,哪怕多出.1毫升,也會影響其穩定性。
如果連穩定的環境都製造不出來,接下來的生物實驗,就更別談了。
隨後,就在兩個顯微鏡下,擺放著兩個無菌的玻璃片,然後將調製好的新溶液,用試管在玻璃片上滴入了幾滴。
緊接著,他又將甲蟲重新從取出,並用一把無比鋒利的尖刀,對其進行了解剖。
這也是至關重要的所在,就如同解剖人體一樣,胡亂解體,跟有規律的解體。效果全然不一樣。
沈尋究竟是真的專業,還是故作姿態,從這一點,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出來。
隻見沈尋異常淡定的、且有規律的順著甲蟲的腹部,一點一點的劃出一道道口子。
期間,他非常集中精神,仿佛已經把一旁的湯玉琴遺忘了,無比專注於他的此次實驗。
湯玉琴眼眸微睜。總感覺沈尋這股專注的勁頭,像極了一個死去的人,那便是她的父親,湯顯聖。
殊不知,沈尋在做這個實驗期間,確實是會迴想著湯老是如何做的,大腦不斷的處於迴憶的過程中,所以才會非常的專心致誌。
之後,等到他把甲蟲都解剖完成後,又讓湯玉琴取來了少許的單糖成分、或者水果、肉類等食材。
當然,沈尋並非給他自己吃,而是想確定一件事,這也是他和湯顯聖當初實驗的成果。
……
到了快十一點的時候,艾珍才提出她臨時有事,必須先離開,所以才匆匆的走開了。
但就在此時,沈尋悄悄的拿出了智能手機,用飛訊發出了一條信息。
【給我跟緊她,艾珍。】
又過了一會,沈尋和湯玉琴共進了一頓午餐。
湯玉琴誠邀沈尋一同去了一家皇城上個月剛開張不久的空中餐廳。
顧名思義,這是一家從遠處看,仿佛懸空在半空中的餐廳,位於皇城的最繁華的兩個商業區之一。
這家餐廳的總麵積並不大。一共不到兩百平米,從地麵往上看,它的外形像極了一個略微扁平的球體。
在內部,四麵八方都是玻璃。可以憑借極端的視角,看到整個商業區的全貌。
午飯過後,湯玉琴本想接送沈尋迴皇都國際酒店,結果沈尋卻提議,想去趟湯家實驗室瞧一瞧、
這不禁讓湯玉琴微微驚愕了一下,實驗室那種生硬枯燥、又非常危險的地方,沈尋居然會感興趣?
但既然沈尋提出了請求,湯玉琴也隻能照辦。
湯家的實驗室。就設立在距離湯家基金會不到兩百米的距離,這是一家國家級的研究所,全權由湯玉琴打理。
考慮到沈尋的特殊身份,湯玉琴才破例一次,帶他進來。
結果,就在他們剛剛下車後沒多久,沈尋就莫名的停下了腳步。
此時正陽光明媚,給人一種身心舒暢的感覺。
湯玉琴迴頭一看,還以為沈尋遇到了什麽突發情況,卻見他突然蹲下身,從地上拾起了一隻甲蟲。
湯玉琴深感疑惑,問道,“沈尋先生,這甲蟲怎麽了嗎?”、
沈尋一時之間也不知該怎麽解釋,隻好先讓湯玉琴帶路,他想盡快找到一個可以容許他做實驗的研究室。
好在,研究所裏還有兩間空餘的實驗室,雖然器材少了點,但如果沈尋是想研究甲蟲的話,應該沒多大問題。
當他們快步穿過一條較長的過道後,終於來到了實驗室的門前。
這隻是一個入口,進去後,裏麵還有至少二十個研究室,幾乎每一個實驗室。都有一個生物團隊在進行實驗。
不過,在進去之前,他們兩人都需要進行消毒處理,而且還要船上生化防輻射的藍色工作服。
湯玉琴以外沈尋對此會很陌生,畢竟像沈尋這種從頭到腳,都透露著富家少爺氣息的公子哥,通常都不會熟悉實驗室的各個流程。
記得上一次,也有一位來自皇城大學表演係的年輕小帥哥,因為防輻射服的穿戴沒有按規定來弄,最後差點被強紫外線輻射毀了容。
然而,奇怪的一幕出現了。
沈尋居然輕車熟路的穿戴上了白色打底的防塵服,然後又井然有序的穿上防輻射服。
前前後後。不超過半分鍾時間,似乎對整個穿戴的流程,都牢記在心。
這點反倒是引起了湯玉琴的好奇心。
之後,沈尋繼續拿著他放進半透明盒子裏的小型甲蟲,邁步走入了實驗室。
“沈尋先生,先等等我。”
湯玉琴的速度由於比不過動作敏捷的沈尋,所以略顯慢了些。
畢竟,一個是年近六十歲的老人,而另一個,是看上去才二十多歲的大青年。
許久後,在湯玉琴的帶領下,沈尋來到了最末端的一間實驗室。他一進去,簡單的掃視了一眼,覺得設備都還算齊全,便立刻著手起了他的研究。
記得在不久前,他曾和湯顯聖一同進行過一次昆蟲進化實驗。
隻因沈尋突發奇想,認為甲蟲或許是一類特殊的存在,湯顯聖也保留著自己的意見,陪同沈尋一同進行了此次實驗。
整個過程。沈尋至今都曆曆在目。
不過就在這時,正當沈尋把那隻隻有四分之一的小拇指甲蓋大小的甲蟲,放入到透明實驗盒中的時候,湯玉琴也發現了異樣之處。
因為這隻甲蟲的外形,跟普通的甲蟲大不相同。
隨即,湯玉琴微微躬下身,想要再靠近一些看清楚,果然如她所料,這隻甲蟲無論是外形還是體表的顏色,都與她平時見過的甲蟲截然不同。
事實上,在他們的實驗當中,也曾有人用甲蟲來做一些研究。隻是她不知,沈尋到底相對這隻奇特的甲蟲做什麽。
隻見沈尋已經用一些特殊的生物液體,調製出了新的溶液,湯玉琴自認做過各種實驗。也曾對甲蟲有過一定的研究,可卻從未見過如沈尋這樣的調製方法。
關鍵是,想要讓融合後生物溶液,達到一定的穩定程度。就要對比例進行非常合理的控製,有時候,哪怕多出.1毫升,也會影響其穩定性。
如果連穩定的環境都製造不出來,接下來的生物實驗,就更別談了。
隨後,就在兩個顯微鏡下,擺放著兩個無菌的玻璃片,然後將調製好的新溶液,用試管在玻璃片上滴入了幾滴。
緊接著,他又將甲蟲重新從取出,並用一把無比鋒利的尖刀,對其進行了解剖。
這也是至關重要的所在,就如同解剖人體一樣,胡亂解體,跟有規律的解體。效果全然不一樣。
沈尋究竟是真的專業,還是故作姿態,從這一點,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出來。
隻見沈尋異常淡定的、且有規律的順著甲蟲的腹部,一點一點的劃出一道道口子。
期間,他非常集中精神,仿佛已經把一旁的湯玉琴遺忘了,無比專注於他的此次實驗。
湯玉琴眼眸微睜。總感覺沈尋這股專注的勁頭,像極了一個死去的人,那便是她的父親,湯顯聖。
殊不知,沈尋在做這個實驗期間,確實是會迴想著湯老是如何做的,大腦不斷的處於迴憶的過程中,所以才會非常的專心致誌。
之後,等到他把甲蟲都解剖完成後,又讓湯玉琴取來了少許的單糖成分、或者水果、肉類等食材。
當然,沈尋並非給他自己吃,而是想確定一件事,這也是他和湯顯聖當初實驗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