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城的一個月,毫無波瀾的過去了。


    張耀的到來,並沒有驚動幾個人,隻有附近的幾個鄰居有些好奇,卻也隻當是趙家來了一位輩分高的遠房親戚。


    數十年過去:當年的武行、世家、商會,早就風流雲散,走的走、死的死。


    唯一留存下來的陳家,也早就不複當年的風光,淪落為城中的二流世家,大概率也沒聽過張耀的名聲了。


    “叔爺,您真要走了?”


    趙淩的眼眶微紅,頗有一些不舍。


    “對,我該走了。”


    張耀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開口道:


    “這一個月來,你已經將我改良的《金鼎功》和《大金剛拳》,學的七七八八了。”


    “繼續苦練十年,成就圓滿武者並不難,也能重振金鼎武館的名聲。”


    “雖然你此生難成絕頂強者,但有我留下的那一部內家功法,後人中若有天賦者,自能內外兼修,更上一層樓,再牢記我之經驗,未必不能問鼎宗師。”


    “但要切忌,絕不可與外人道!”


    “嗯。”


    趙淩用力的點點頭,鄭重道:“叔爺恩德如山,請叔爺放心,我定謹遵您的教誨,絕不會辜負您的期望的。”


    “那就好。”


    張耀欣慰的頷首,取來一柄連鞘長劍,遞給了他:


    “這是我早年收藏的一柄寶劍,名為赤霄,不光是削鐵如泥的神兵,更是殺人不見血的兇器。”


    “這柄劍,跟了我數十年了,如今就傳給你。”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亦不要輕易動用,否則一旦見光,恐怕會有很多人來搶。”


    “這……”


    趙淩聞言,遲疑了一下,開口道:


    “叔爺,既然是此等神兵利器,那您還是親自帶著吧。”


    “您這麽大年紀還要辦事,又沒有什麽幫手,正需要此等神劍的助力。”


    他內心深處,其實是很希望張耀留下來的。


    在他看來,張耀一生漂泊,無兒無女,七十多歲了還孤寡著,不如留下來,他可以給張耀養老。


    可惜這一個月的相處,他試探過幾次張耀的口風,但張耀的態度非常堅決,他也勸阻不動。


    “不必了。”


    張耀笑著搖搖頭,拒絕道:


    “我此去恐怕不會再迴來了,這柄劍對我反倒是一個負擔,傳給你是最好的。”


    “再者說,以我的武功,這柄劍也沒什麽用,你留著也當個念想。”


    趙淩聞言,終於沒有再推拒,將寶劍收了下來。


    母子兩人,一路將張耀送出了常平城,看著他騎馬遠去的身影漸漸消失,才抹了抹淚、轉身迴家。


    …………


    深夜,翠屏山上。


    “啊……”


    一名老道士,猛然從睡夢中驚醒,冷汗直流。


    他迴過神來,坐在床榻上沉默了半響,才披上衣服起身,沒有點燈,借著月光離開了寢房。


    老道士一路離開了上清閣,走出了清平宮,來到了後山。


    後山的坡地上,一座足有一丈高的石碑,刻著五十多個名字,皆是當年那一場慘劇的犧牲者。


    那一年,收複清平宮之後,因為遇難者的屍身早就無法收斂,便在後山立了一塊碑,悼念亡者。


    “嗯?”


    老道士剛剛來到後山坡地,頓時麵色一變。


    那一丈高的巨碑前,竟孤零零的立著一道人影,碑前的銅爐上還插著三根香。


    “什麽人?”


    他冷喝一聲,神色中露出戒備。


    巨碑前的身影緩緩轉身,露出一副四十多歲的麵容,竟讓他生出一絲淡淡的熟悉感。


    “你……”


    老道士愣了一下,似乎迴想起了什麽,遲疑了半響,才試探性的問道:


    “張師兄,是你嗎?”


    “是我。”


    張耀的聲音傳來,帶著一絲訝異:


    “清卓師弟,真沒想到你還能一眼認出我。”


    老道士清卓頓時鬆了口氣,快步走向巨碑,口中道:


    “和當年相比,師兄的樣貌著實變化不大。”


    “況且,師兄不也是一眼就認出了我嗎?”


    在常平城的七年中,張耀也是來過清平宮不少次的,都是為了祭奠觀廬真人和一些死難的師兄弟。


    清卓見過他青年時的相貌,加上對他記憶格外深刻,哪怕多年不見,也認出了他的身份。


    “張師兄……”


    老道士清卓,走到他的身邊,仔細打量了一番,忍不住道:


    “你容貌如此年輕,應當成就宗師了吧?”


    “嗯。”


    張耀微微頷首,道:


    “數十年前,我就邁入這一境界了。”


    “果然……”


    清卓心中歎了口氣,倒也不怎麽吃驚。


    五十年前,張耀就已經是絕頂高手,名震常平的大人物,實力遠遠超過他。


    而他靠著自身的天賦,在四十歲的時候,才終於達到這一步,此後蹉跎了許多年,也始終無望宗師。


    兩人再次相見,都已經年過七旬,不過一個已經垂垂老矣,一個看起來卻還春秋鼎盛。


    “師兄離開常平之後,清平宮曆經數十年風雨,著實有了不小變化……”


    清卓像是遇到了一位老朋友,站在巨碑前,絮絮叨叨的說著。


    張耀也耐心的聽著,沒有打斷他的話。


    數十年過去,清卓登臨絕頂高手之境後,清平宮由此發展壯大,尤勝當年的巔峰時期。


    如今的清平宮,已經擴建過好幾次,門下真人眾多,各殿的道人、道童加起來,更是足有近兩百位,香火鼎盛,乃是方圓百裏內首屈一指的大道觀。


    當年的那一場慘劇,因為時間隔的實在太久,已經成為了古老的故事,快被世人遺忘了。


    唯二的幸存者,此刻就站在悼念碑下,互相緬懷。


    張耀仰著頭,看向碑文上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神色微微恍惚,往事如潮水般席卷而來。


    “師兄。”


    清卓說完了一大堆的話,沉默了片刻,開口道:


    “你也七十多了,若沒有後人,不如留在清平宮?”


    “不。”


    張耀搖了搖頭,開口道:


    “我要南下去雲州,辦一件事,恐怕不會再迴來了。”


    “……我明白了。”


    老道士清卓歎了口氣,終究沒再開口。


    “我本來準備悄悄的來,悄悄的走。”


    張耀笑了笑,開口道:


    “沒想到剛好撞見了你,也許是緣分。”


    他說著,從懷中取出一本新裝訂的典籍,遞了過去:


    “這是我窮盡一生武道的巔峰之作,臨行前本來想找個人傳承,可惜沒有後人,想要傳也不知道該傳給誰。”


    “我在武館的師兄倒是有個後人,奈何資質不行,修煉不了裏麵的東西,更何況,我也不想讓我師父傳下來的武道,被我改弦易轍。”


    “所以我想著,不如就留在清平宮吧,以後好歹有個念想。”


    “好。”


    清卓點點頭,隨手接過了典籍,也沒有看上一眼。


    這時候的他,根本不知道,他隨手接過的這本書,代表著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修仙:從掌控自身精元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踏青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踏青雲並收藏長生修仙:從掌控自身精元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