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小姑娘離開後,張慧同賈敏相視一笑,隨後分別帶著各家的太太小姐們往園子的深處走去。一路上,賓客們紛紛被園中的美景所吸引,不時發出陣陣讚歎。
為了辦好這次的春日宴,張慧確實沒少在園中的花草上花費心思。她不僅邀請了百卉堂的專家前來指導,還親自參與了花卉的挑選與布置。單就是聚齊四季花卉,並讓它們在同一天開放,就耗費了她大量的心血。
此次宴會,張慧的目的遠不止於向京中各家宣布自己這一房的歸來。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通過這次宴會,將百卉堂和玲瓏班給推向人前。
就目前看來,一切都按照著張慧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到底是四月的天了,中午的陽光還是有些灼人的。賈府的後花園裏,各色花卉爭奇鬥豔,仿佛也在爭奪這春日裏的一席之地。然而,除卻那些不知事的小姑娘仍在園中轉悠,追逐著蝴蝶與蜜蜂,各家的太太奶奶們早已耐不住這日頭,紛紛迴到了先前的水榭。
水榭之中,幾位太太圍坐一起,品著上好的明前龍井,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悠揚的琴聲貼著水麵傳到眾人耳中,帶著幾分濕潤與清涼,讓人的心也跟著平靜了下來。
“赦兒家的,赦兒打算什麽時候迴京?這些年,陛下的行為讓人愈發的看不懂了。”石家太太輕啟朱唇,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張慧放下手中的茶盞,微微一笑,道:“迴太太,昨兒剛收到大爺的消息,說是過了這個雨季就迴來了。”
石家太太聞言,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你也迴來有一段時間了,陛下那邊可有什麽消息傳出來嗎?”
張慧的神色微微一黯,道:“太太,您也知道我家大爺的身體。自從上次受傷後,就一直病懨懨的。陛下雖然體恤,但朝中事務繁忙,我家大爺恐是有心無力呐。”
石家太太聞言,歎了口氣,道:“這世道,真是越來越不太平了。老國公在時可曾留下過什麽話嗎?”
其餘五家的太太聞言,皆是一臉緊張的看向張慧,她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迫切,迫切的想要從她嘴裏得到破局的法子。
畢竟,老國公在世時,就是他們六家的主心骨。六家隱退也是因為老國公的一句話,當時退的是義無反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京中地位的下降,各府也都生起了淡淡的不滿。
張慧感受到眾人的目光,朱唇微啟,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意:“祖父在時,不是交代過了嗎?這才不過是三年的功夫,諸位伯父就忘記了對祖父的承諾了嗎?”
眾太太聞言,皆是一愣,隨即麵露羞愧之色。她們之中,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則試圖用眼神交流,試圖尋找一個共同的應對之策。
但是,想到臨行前各自家中的交代,她們隻得硬著頭皮說道:“赦兒媳婦莫惱,我們怎麽可能忘記同老國公的承諾。隻是,你也知道,咱們也有咱們的難處。
若是隻有我們自己一家子,隨便怎麽對付都可以,可我們家也同國公府一樣,一直養著那些從戰場上退下的士卒。”
說到這裏,理國公府的當家太太眼眶微紅,似乎真的為家族的困境所困擾。她繼續說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各府因為隱退的原因,少了許多的收入。長此以往,不說接濟那些士卒了,隻怕是我們自己的生計都難以維持啊。”
張慧聞言,眼神中的寒意更甚。她深知這些太太們口中的難處,但更清楚她們背後的算計。
“諸位伯母的意思是,你們府上不準備再繼續接濟那些士卒了?”
“不是,我們不是這個意思。將士們為了朝廷的榮耀和安寧,拋頭顱灑熱血,如今他們老了、傷了,我們豈能棄之不顧嗎?”鎮國公府的當家太太忙否認了這件事情。
張慧冷笑一聲,目光如炬地看向眾太太們:“那伯母們是什麽意思?莫非是想讓我榮國府一力承擔這所有的責任?”
眾太太們被她問得麵麵相覷,一時無言。她們心中雖然有所不滿,但麵對張慧那銳利的目光,卻也不得不暫時收斂起自己的心思。
過了許久,繕國公府的大太太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赦兒家的,我們也沒有別的意思,就隻是想問問老公公說的時機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到來?
我們這些人家不似榮寧二府,背後是整個金陵體係的官員,若是一直隱退下去,我們怕下一輩人會被直接排斥出京都。”
張慧聞言,心中不禁冷笑。她深知這些太太們的心思,無非是隻想收益不想承擔風險,卻又不敢明說。於是,她微微一笑道:“伯母們的心情我理解,說句不好聽的話,我們府上隻怕是比各位府上更加難熬。
你們隻知榮寧二府出自金陵,是金陵一係官員的領頭羊,卻不知兩府如今麵對的是何等的壓力與風險。
朝堂之上,風雲變幻莫測,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祖父他老人家之所以讓我們隱退,正是為了保存家族的實力,以待時機。
至於時機何時到來,這並非我們能夠預測與控製。但我可以確定的是,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麵對困境與挑戰,就一定能夠等到屬於我們的時機。
而在此期間,我們更要謹慎行事,不可輕舉妄動。畢竟,我們頭上懸著的那把劍隻是暫時移開了,而不是永遠消失了。”
“難不成我們就這麽煎熬著,要知道,有時候內部的壓力遠遠要比外麵的更大。”齊國府當家太太一臉無奈地訴說著內心的苦悶。
“我們府上也不像榮國府那般清淨。不說老爺的那些子兄弟侄甥,他們各有心思,難以捉摸;單就是他養在府裏的那些人,就足夠讓我頭疼了。他們有的心懷不軌,有的則隻是貪圖享樂,整日無所事事。”
理國府當家太太聞言,歎了口氣道:“是啊,我家老爺也是如此。以前他在朝中當值時,還算有些分寸,如今他無所事事後,竟愈發的糊塗了。整日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是鬥雞走狗,就是沉迷於酒色之中,真是讓人憂心。”
“各位伯母到底想要說什麽?”
為了辦好這次的春日宴,張慧確實沒少在園中的花草上花費心思。她不僅邀請了百卉堂的專家前來指導,還親自參與了花卉的挑選與布置。單就是聚齊四季花卉,並讓它們在同一天開放,就耗費了她大量的心血。
此次宴會,張慧的目的遠不止於向京中各家宣布自己這一房的歸來。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通過這次宴會,將百卉堂和玲瓏班給推向人前。
就目前看來,一切都按照著張慧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到底是四月的天了,中午的陽光還是有些灼人的。賈府的後花園裏,各色花卉爭奇鬥豔,仿佛也在爭奪這春日裏的一席之地。然而,除卻那些不知事的小姑娘仍在園中轉悠,追逐著蝴蝶與蜜蜂,各家的太太奶奶們早已耐不住這日頭,紛紛迴到了先前的水榭。
水榭之中,幾位太太圍坐一起,品著上好的明前龍井,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悠揚的琴聲貼著水麵傳到眾人耳中,帶著幾分濕潤與清涼,讓人的心也跟著平靜了下來。
“赦兒家的,赦兒打算什麽時候迴京?這些年,陛下的行為讓人愈發的看不懂了。”石家太太輕啟朱唇,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張慧放下手中的茶盞,微微一笑,道:“迴太太,昨兒剛收到大爺的消息,說是過了這個雨季就迴來了。”
石家太太聞言,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你也迴來有一段時間了,陛下那邊可有什麽消息傳出來嗎?”
張慧的神色微微一黯,道:“太太,您也知道我家大爺的身體。自從上次受傷後,就一直病懨懨的。陛下雖然體恤,但朝中事務繁忙,我家大爺恐是有心無力呐。”
石家太太聞言,歎了口氣,道:“這世道,真是越來越不太平了。老國公在時可曾留下過什麽話嗎?”
其餘五家的太太聞言,皆是一臉緊張的看向張慧,她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迫切,迫切的想要從她嘴裏得到破局的法子。
畢竟,老國公在世時,就是他們六家的主心骨。六家隱退也是因為老國公的一句話,當時退的是義無反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京中地位的下降,各府也都生起了淡淡的不滿。
張慧感受到眾人的目光,朱唇微啟,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意:“祖父在時,不是交代過了嗎?這才不過是三年的功夫,諸位伯父就忘記了對祖父的承諾了嗎?”
眾太太聞言,皆是一愣,隨即麵露羞愧之色。她們之中,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則試圖用眼神交流,試圖尋找一個共同的應對之策。
但是,想到臨行前各自家中的交代,她們隻得硬著頭皮說道:“赦兒媳婦莫惱,我們怎麽可能忘記同老國公的承諾。隻是,你也知道,咱們也有咱們的難處。
若是隻有我們自己一家子,隨便怎麽對付都可以,可我們家也同國公府一樣,一直養著那些從戰場上退下的士卒。”
說到這裏,理國公府的當家太太眼眶微紅,似乎真的為家族的困境所困擾。她繼續說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今各府因為隱退的原因,少了許多的收入。長此以往,不說接濟那些士卒了,隻怕是我們自己的生計都難以維持啊。”
張慧聞言,眼神中的寒意更甚。她深知這些太太們口中的難處,但更清楚她們背後的算計。
“諸位伯母的意思是,你們府上不準備再繼續接濟那些士卒了?”
“不是,我們不是這個意思。將士們為了朝廷的榮耀和安寧,拋頭顱灑熱血,如今他們老了、傷了,我們豈能棄之不顧嗎?”鎮國公府的當家太太忙否認了這件事情。
張慧冷笑一聲,目光如炬地看向眾太太們:“那伯母們是什麽意思?莫非是想讓我榮國府一力承擔這所有的責任?”
眾太太們被她問得麵麵相覷,一時無言。她們心中雖然有所不滿,但麵對張慧那銳利的目光,卻也不得不暫時收斂起自己的心思。
過了許久,繕國公府的大太太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赦兒家的,我們也沒有別的意思,就隻是想問問老公公說的時機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到來?
我們這些人家不似榮寧二府,背後是整個金陵體係的官員,若是一直隱退下去,我們怕下一輩人會被直接排斥出京都。”
張慧聞言,心中不禁冷笑。她深知這些太太們的心思,無非是隻想收益不想承擔風險,卻又不敢明說。於是,她微微一笑道:“伯母們的心情我理解,說句不好聽的話,我們府上隻怕是比各位府上更加難熬。
你們隻知榮寧二府出自金陵,是金陵一係官員的領頭羊,卻不知兩府如今麵對的是何等的壓力與風險。
朝堂之上,風雲變幻莫測,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祖父他老人家之所以讓我們隱退,正是為了保存家族的實力,以待時機。
至於時機何時到來,這並非我們能夠預測與控製。但我可以確定的是,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麵對困境與挑戰,就一定能夠等到屬於我們的時機。
而在此期間,我們更要謹慎行事,不可輕舉妄動。畢竟,我們頭上懸著的那把劍隻是暫時移開了,而不是永遠消失了。”
“難不成我們就這麽煎熬著,要知道,有時候內部的壓力遠遠要比外麵的更大。”齊國府當家太太一臉無奈地訴說著內心的苦悶。
“我們府上也不像榮國府那般清淨。不說老爺的那些子兄弟侄甥,他們各有心思,難以捉摸;單就是他養在府裏的那些人,就足夠讓我頭疼了。他們有的心懷不軌,有的則隻是貪圖享樂,整日無所事事。”
理國府當家太太聞言,歎了口氣道:“是啊,我家老爺也是如此。以前他在朝中當值時,還算有些分寸,如今他無所事事後,竟愈發的糊塗了。整日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是鬥雞走狗,就是沉迷於酒色之中,真是讓人憂心。”
“各位伯母到底想要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