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綠竹猗猗,茂竹濤濤。

    長秋殿的屋簷下,皇後席地而坐,她身前擁著夏侯沛,雙臂輕攬著她,寬大的袍袖覆在夏侯沛小小的身軀。

    朝陽初現,淡淡的秋霧還未散去。

    皇後緩緩念道:“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鬆茂矣。”

    她的聲音在什麽時候都極冷靜,仿佛有一股永不動搖的精神。這樣的聲音念一首讚譽高潔品性的詩,格外悅耳動聽。

    夏侯沛童聲稚稚,跟著她,朗朗念誦。

    此時距穀雨已過去半年。

    大約是人趨善本能,夏侯沛對皇後有一種天然的信賴,故而,她對她極坦誠。本就有成人的靈魂,隻拘於稚子幼弱的軀體,力氣小、走路走不利索,但學東西,卻很快。夏侯沛並沒有對皇後隱瞞,隻除了不要太過靈異,弄出一些“不教而會”的事,夏侯自學會說話以來,她的進步,可謂一日千裏。

    皇後不曾養過孩子,但即便沒有對比,也知十二郎這一說即能記住,一釋便可領悟的才能非同平常。她並未外揚,隻是將教導十二郎之事從乳母手中接了過來。

    越是靈秀聰明的孩子越難教導,十二郎早慧,皇後雖不求她來日貴上九天,也不忍看著睿哲異常的十二郎泯然眾人。

    況且,於十二郎而言,越是敏睿超然,越有好處。

    “重華可知何物為竹?”將詩句教與夏侯沛,皇後便解說起來,她素手一指,將那一片茂茂修竹示意給她看,“這便是竹。”

    見十二郎將目光停到她所指之處,皇後繼續道:“鬆竹常青,不畏嚴寒而凋謝,不為霜雪而彎腰。有節而高雅,平穩而溫敦,人之本心,當如是。”

    夏侯沛仰頭望著皇後弧度優美的下巴,問:“什麽叫做有節?”

    皇後彎了彎唇:“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夏侯沛又問:“什麽叫做有所為,有所不為?”

    “就是做一件事前,先思後果,有益處就去做,有害處就放下。”

    夏侯沛歪了歪腦袋:“還沒做,如何知道後果?”

    皇後摸了摸她已漸漸長出頭發來的腦袋,說道:“用大道去衡量,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站在不遠處侍奉的中官李華聽得大為驚異。這是他第一次在皇後教子時侍奉在側。

    起初,他隻以為皇後殿下年輕,不懂教兒。言語深奧,十二郎如何能懂?尋常孩童,在這話都說不利索的稚齡,能這麽安安靜靜地坐著,已是難得。再聽下去,隻見十二郎非但言辭清晰,且句句問到點子上。想來不是全懂,也印在心上了。

    觀稚童口吐成人語,李華歎為神異。

    秋霧慢慢散去,眼前清明起來。

    夏侯沛沒有再問什麽是大道,隻是默默地在心中消化阿娘方才說的話。這些道理聽來空泛,但聯係身處之境,沉下心去悟,句句都是處世諍言。

    遠處迴廊的拐角走來一名宮人,到李華跟前彎身行了一禮,而後交頭耳語,言罷李華擺了擺手,那宮人便原路退了下去。李華撫了撫衣襟,趨步過來,在皇後與夏侯沛身前跪下。

    “殿下,崔郎將那王業打了。”

    夏侯沛知道崔郎,他是阿娘的長兄,她的阿舅,名崔玄,長秋宮中多以崔郎唿之。

    皇後出身世族崔氏。崔氏家史深遠,綿延數百年,早在北齊時,就曾三度把持朝堂。到了這一代,因新興之家魏氏、高氏的崛起,被分去了不少榮光,稍有沒落,但不損其根基。皇後堂伯崔浩民位居九卿,為廷尉,掌天下刑獄,族中其他子弟出仕為官,也不在少數。

    夏侯沛的外祖父崔遠道,居太學祭酒,更是聞名海內的高士。

    有一則聞名天下的軼事。

    當年哀太子讀書,有一疑問,便派人去召崔遠道來,崔遠道拒不受召,當著一堂學生的麵,與使者道:“承師問道,當在太學。”批評哀太子不懂禮儀。

    作為儲君,若是召臣下問政,自可遣人去召,臣下莫敢不應,但要向學,便該以師道相待。你太子是儲君,忙於政務,騰不出空暇親自來,是情理之中的,崔遠道學為儒宗,士之楷模,重禮重學,卻不致於不懂人情。可你不親來,至少也遣一東宮官以示鄭重啊,怎可隨隨便便地打發個宦官就算了?求知必得有個求知的樣子,尤其你還是個儲君,正是時候做出重士之姿,怎可如此草率?

    崔遠道堅決不肯應召。哀太子很生氣,隔日朝上見到崔遠道,當麵斥問,說他不忠,說他傲慢。崔遠道是高士,高士大多很有脾氣,怎肯坐受辱?當麵就反斥哀太子“性急量窄,發短心長,非人君之相”。

    哀太子怒極,卻拿他沒辦法,他是世家子,還是名門崔氏之子,高皇帝竊取北齊江山,便是依靠世家相助,登基之後,自得重用世家,以示迴報。再加之崔遠道有名望,就是太子,也不能輕易動他。最後還是高皇帝來打了圓場。

    此事草草了結,卻被人宣揚出去,成了一則軼事。崔遠道不屈的風骨由此名著海內。

    作為高士崔遠道的長子,崔玄比其父更放浪形骸,他骨氣奇高,辭采華茂,不喜仕途,專門就喜歡談玄論道,極少的時候也會開尊口品評人物。當年崔遠道斥哀太子“非人君之相”,哀太子果然與帝位無緣。七年前崔玄說還隻是個王府功曹的高宣成有國士之能,高宣成果然宣麻拜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父子兩見微知著、品評人物的本事,讓夏侯庚都拍案叫絕。夏侯庚登基後,非常眼饞崔玄之大才,幾下詔書征辟,崔玄都辭了,仍舊過他放蕩灑脫的日子。

    眼下,讓皇帝拍案叫絕的人把王業打了。

    夏侯沛順口就問:“王業是何人?”

    李華恭順地迴道:“王業是個禦史,專愛在背後說人長短。”

    夏侯沛一笑:“想來無事的。”

    連宮中宦官都不喜此人嘴碎,皇帝哪兒能不知?崔玄性情疏朗,通達狂放,淡泊名利,且有大才,皇帝對他一向很容忍。縱如此,皇後還是問了一句:“因何起的齟齬?”

    李華道:“崔郎披發行散,途遇王禦史,王禦史斥崔郎,行跡放浪,衣冠不整,誇誇而談,與國無異。崔郎怎肯任他說到跟前,便還以口舌,說禦史生來刻薄,性情寡恩,專刺人短,以固己位,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生得一副短命相。王禦史便惱了,非要與崔郎論個長短,崔郎嫌他煩,令仆役壓倒了他,打了一頓,便揚長而去。王禦史連家都不曾迴,一身狼狽地入宮來告狀。”

    任誰罵自己短命相都是不能忍的,也不怪王業糾纏,夏侯沛想著,不過這王業也委實多事,阿舅自在那走路,不過是頭發沒束起,走得又快了些,不管怎樣,也是自走自的,與他王業何幹?非得把人攔下來說教。就阿舅那脾氣,哪是肯吃虧的。

    說來說去,還是王業多事。

    想到崔玄那張嘴,夏侯沛又笑起來,衝皇後眨了下眼睛,道:“說不得阿舅又要一語成讖。”讓旁人罵一句短命就罷了,讓崔玄那張嘴罵短命,簡直就是靈驗的預言。

    皇後沒想到她這麽快就想到這一茬,點點她的腦門,道:“休要胡言。”

    看看日頭,今日的早課應是結束了。夏侯沛撐著地板站起,她走得不大穩健,這也是無法,骨頭還沒長結實。皇後伸手扶了她一把。

    她站著,皇後席地坐著,夏侯沛才將將到皇後下巴的高度。

    “重華。”皇後喚道。

    夏侯沛抬頭看她,一雙眼眸濕漉漉的,又很專注。

    皇後與她對視,說道:“明日起,阿娘有些忙碌,你自習這幾日所得。”

    夏侯沛乖乖點頭:“兒明白。”歪著腦袋想了想,問,“阿娘做什麽去?”

    皇後如實與她道:“半月後便是先皇後周年祭,我要張羅祭祀之物。”

    “先皇後?”夏侯沛不解地眨了下眼睛,不大明白這個先皇後是何人。

    皇後便耐心解釋與她:“先皇後便是太子的阿娘,她過世了,過幾日便是她的忌辰,需合宮拜祭。”

    這下,夏侯沛聽明白了,原來在阿娘之前,聖人還有一位皇後,太子便是那位皇後所出。到底不是土生土長的古人,夏侯沛再小心,再細致,也缺了古人自有的敏感,全然不曾想到在之前是有另一位皇後的。

    現在被點明白了,想想阿娘正當青春,再想想阿爹至少也有三十五六的年歲,自不可能是原配。難怪大郎從不以她為忌,原來她是否嫡出,與大郎而言,並無差異,他自己是元後子,占嫡占長,最是正統,不論哪位皇子都不能從名份上動搖他的地位。

    夏侯沛少有地鬆了口氣,她是見過太子的,那是一個很寬厚的少年,,並非奸猱陰沉之輩。將來長兄成了一家之主,她小心一些,必能高枕無憂。

    這對她眼下的處境來說,實在是件大好事。

    一想分明,夏侯沛便高高興興地抬頭。

    皇後見她似是有所得了,便問:“想明白了?”皇後眼中,十二郎再神異,到底是個稚子,這有些繞的人際關係,許是不好理解。

    皇後的神色並未多柔緩,隻是平平淡淡的問她話。但夏侯沛知道,她若說不明白,阿娘必會耐心解釋,說到她懂了為止。

    原本是挺高興的一件事,她不必再想著去爭去搶,隻要跟在大兄之後,過個閑閑淡淡就可。這與向來不怎麽勤奮的夏侯沛而言,實在是件大好事。但一想到阿娘作為阿爹現在的妻子要親自去張羅祭拜他先前妻子的祭儀,哪怕是這麽大的一件大好事,都不能讓她開懷了。

    “明白了。”夏侯沛低聲說道。

    她突然就低落下去,皇後也不知她怎麽了,隻以為是不高興接下來數日不能跟她學習——十二郎很坐得住,旁的小孩隻知玩耍,她卻對學問求知若渴。

    皇後便安慰她:“學而時習之,方可不失不忘。”

    夏侯沛睜著濕漉漉的大眼睛,眼巴巴地望著她:“那兒能每日見到阿娘麽?”

    懂事乖巧的孩子總是令人憐愛,皇後將手放到她的小肩膀,語氣是平凡的,目光是溫柔的:“阿娘每日都會來看你。”

    那來的莫名其妙的低落很快就被驅散。

    夏侯沛複又高興起來。

    ※※※※※※※※※※※※※※※※※※※※

    咳咳,你們表再說母女了,作者君感覺好羞恥,內什麽,評論都不好意思看了……

    至於劇透,作者君堅決不劇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平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叁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叁思並收藏清平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