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琴曲應乎詩中風韻,加之曲風及旋律優美流暢,像是表現出那蒼茫深闊、靜謐優美的情景,那潮漲潮落、似幻似真的景象在眾人腦海中呈現。


    經過楊青城獨特的指法彈奏出來的琴曲,那委婉質樸的旋律也能將人帶入神秘之境,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在眾人腦海中描繪了月夜東海的迷人景色,讚頌了東海仙山群島的優美風姿。


    眾人聽著這美妙的琴曲,猶如融合在這天地間,升華羽化般在這片虛幻的景象中遨遊。


    “真好聽。”但琴音停下後,眾人還在恍惚間,一個清亮的聲音響起。


    好似被打擾般,眾人都迴頭看向說話的人。


    說話之人,見那麽多人看著自己,一下子有些害怕,身子縮小了許多。好在這時楊青城又用手劃撥了一下琴弦,將眾人的注意力收迴到琴桌上。


    “此曲名《東海潮生曲》,此刻大家都聽了此曲,聽聞後,對此曲可有什麽印象嗎?請哪位同學們站出來闡述一下。”


    隻見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竟沒有人主動上前迴答。


    邊上在座的老師們相互交頭接耳,討論著這琴曲的意境和自己的感受。雖然聲音很小,但楊青城還是皺了一下眉頭。


    邊上趙芸一見此情景,故意咳嗽了幾聲,待場上聲音靜下來後說道:“既然陳老師開始授課了,那我們就先走一步了。”


    說完,就起身離開,眾老師聽聞後,也自覺的緊隨其後離開:“陳老師,告辭。”


    “嗯,慢走。”


    待眾老師離場後,楊青城對著眾學生說道:“既然你們不願意主動站出來迴答,那我就點名了,鄭傑,你先說。”


    坐在左側第三排的鄭傑,見老師點到自己,不急不緩的站起來迴道:“陳老師好。”


    “嗯,你聽聞此曲,對這首曲子有什麽感悟嗎?”


    “這是一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雅致優美,其意境深遠,樂音悠長。實是一首經典好曲。”


    “就這些?”


    “是啊!”鄭傑也有些驚異的迴答道。


    “那好,你坐下吧!”楊青城也有些失望,本以為有些樂曲基礎的鄭傑能聽出琴音中意境,但沒想到隻是聽出樂曲的普通旋律,這就說明對方即使是練琴,經後最多隻能是個琴師而不是琴仙。


    這對於楊青城想讓這些學生以藝入道的想法差別很大。


    “黃麗麗,你來說說。”


    在正中前排的黃麗麗起身迴答道:“此曲委婉平靜又如輕聲滾奏,意境深遠,有那種旭日映江麵,熏風拂漣漪的意境。”


    “嗯,不錯,不錯,能聽出此曲的一層意境,好,坐下吧。”


    楊青城剛剛還有些失望,沒想到立馬就有人聽出琴曲的第一層意境。


    “下一個,龐大量。”


    隻見坐在後頭的大胖子龐大量驚訝的用手指了指自己,腦袋左顧右盼的好似在詢問眾人:是在叫我嗎?


    “大量,就是叫你,你起來說說你的感受。”楊青城肯定的叫道。


    龐大量見真的叫自己,頓時腦袋都慫了下來。覺得好無辜好倒黴,好像自己在交紙張的時候就不應該最後交,這不就被盯上了。


    “我,我……“


    “你這是怎麽啦,連話都說不全嘛!”


    “不是的,老師,我聽這曲子,先前是閉著眼睛的,隻聽著美妙琴音悠悠入耳,然後聽到有水滴的聲音,想睜開眼睛看的時候,發現一輪明月在高山上懸掛,海麵上有著明月的倒影,我再仔細一看,發現海麵上不是月影,倒像是,倒像是……”


    “像是什麽?”楊青城問道。


    “像是……”


    “像是什麽,大胖,你到是說啊!”眾同學也被引起興趣,大聲問道。


    “就是,就是。”龐大量好似被問急了,迴道:“像是月餅。”


    “哈哈哈……”眾人聽聞都大笑不止。


    楊青城也不禁哭笑不得,這個吃貨,明明見他在上節課下課後就猛塞零食,現在聽曲子也能想到吃,可真的是大肚無量啊。


    “真的是月餅,還很多,層層疊疊的,一直從海中排到我腳下,我都差點就撈到一塊,突然被彭明給驚醒了。”龐大量一本正經的說道。可換來的還是大家一致的笑聲,隻有彭明有點不好意思。


    “好了,大家都靜靜,人的欲望是不同,因此聽琴所產生感受也不盡相同,但我相信龐大量同學說的是真的,接下來,就彭明吧!”


    楊青城雖然有點吃驚,但還是為龐大量的天賦感到吃驚,沒想到一個吃貨竟能感悟到了“月上東山“的意境,接著感受到“水深雲際“,那種“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深層景象,隻是最後將那種遠而近,萬籟皆寂的意境變成了月餅上岸的趣事。


    “老師,我覺得聽到此曲,音韻優雅,使人覺得在天際飛翔,無憂無慮。”


    “恩,不錯,很有詩情畫麵,那下一個……”雖然彭明說的很不錯,但楊青城知道自己這首曲子不應該給人這種意境感受,隻能說明他沒有聽出該聽到的意境,而是聽到了本不該有的“意境”。


    ……


    隨著學生的一一迴答,四個班級66人,其中有50多人多說自己感悟到意境,但據楊青城所知,其中真正有感受到意境的隻有8人,也就是說不到八分之一的學生真正具備以琴入道的基礎。


    “好了,這節課即將結束,我再彈奏一曲,下課後,大家每二人準備一副圍棋,下堂課,我教授棋藝。”


    “老師,老師。”這時乙6班的班長白青華舉手說道。


    “怎麽啦。”楊青城對這位學生也很關注,這位也是感悟琴曲意境八人中的一員。


    “我們島上現在沒有那麽多的圍棋,我們一下子也找不到那麽多圍棋。”


    “這樣的話,同學們那就準備好畫筆和畫板吧,下堂課改為書畫課。”


    “好的,老師。”眾人迴答道。


    “好,還有最後一點時間,大家還想不想聽老師彈琴。”


    “想。”眾人哪聽過如此美妙琴音,真可謂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迴聞。


    “那大家坐好,靜心聽琴。”楊青城說過,就再次彈奏這曲《海上潮生曲》。


    圍場上隻剩下如癡如醉的學生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門之青城長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柳人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柳人家並收藏玄門之青城長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