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震驚!一爐竟有如此多丹藥!
道觀:給動物講道的我被直播了 作者:咖啡加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顯然,這個答案還遠遠沒有達到真實的數字。
看到老天師的舉動,弟子們微微一驚,眼中流露出一絲好奇的目光。
竟然超過了一爐二十丹?
當即有人問道:“師父,難不成一爐二十五丹?”
“小了。”
老天師笑眯眯地道。
“什麽小了?”
弟子們一臉懵逼。
老天師笑眯眯地撫了撫須,“小了,格局小了。”
“總不會是一爐四十丹吧?!”
“嘶——!四十枚?!這丹藥比咱們的清心丹難度還高一些,你怎麽敢想的啊?”
“要我說,一爐三十枚丹藥就已經頂天了!”
“要真是四十枚就好嘍,嘖嘖嘖……”
看到弟子們議論紛紛,卻始終不敢往大裏猜,老天師不由得輕歎一聲。
“唉……終究是被自己的眼界所束縛了啊。”
眾弟子眼巴巴地看著他,臉上堆滿了好奇,心裏頭就像是貓爬似的。
哀求道:“師父,您就別賣關子了,快點兒告訴我們吧!”
老天師輕撫白須,淡笑著攤開手掌,展示在眾人麵前。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一個年輕弟子愣了一下,一時間沒敢往大裏想。
“五?五枚?”
話音剛落,腦後就挨了一個爆栗!
“傻啊你!剛才都說到四十枚了,怎麽可能是五枚啊?修道修傻了不成!”
“哎喲!師兄,好痛啊!”
年輕弟子痛唿一聲,摸了摸後腦勺。
哭喪著臉道:“我隻是不敢相信啊,師父,不會真的是五十枚吧?”
眾人不約而同地望向老天師,目光中帶著深深驚訝。
“不錯,正是五十枚。”
老天師笑眯眯地輕撫長須,嘴角露出濃濃的笑意。
眾弟子齊齊身形一震,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五十枚?!”
“這怎麽可能?”
“震驚!一爐竟有如此多丹藥!”
“祖師爺在上,這可是一爐五十枚丹藥啊!”
“師父,如今你應當是世間丹道第一人了啊!”
“是啊是啊!我們師父必是當世丹道第一!”
眾弟子震驚過後,紛紛向老天師說出各種溢美之詞,語氣中帶著濃濃的敬畏之意。
老天師嘴角止不住地露出笑意,麵上卻絕不會做出輕浮的舉動,隻是淡淡地擺了擺手。
笑道:“我等修道之人,不爭什麽名利。太清宮的那位老對手,與老夫的丹道相差無幾,分不出勝負的。”
年輕弟子神色愕然道:
“師父,這清瘟丹的丹方比我們龍虎山的清心丹還難上三分,你都已經能一爐煉製出五十枚丹藥了,未免太過自謙了吧?”
老天師笑著搖了搖頭,淡淡道:
“不過是借助了丹方之利罷了。你們仔細看這丹方,上麵的煉丹手法連老夫都聞所未聞,不得不驚唿一聲神來之筆。”
“若是按照龍虎山過往的方法煉丹,一爐二十丹恐怕就已經是極限了。”
“這位道玄道友不簡單啊!想來定是一位丹道大家,切不可輕慢。”
“天方,替為師籌備一份迴禮,迴禮要重,不可讓那位道玄道友小覷了我天師府。”
聽到老天師的吩咐,名為天方的年輕道人身形微躬,應了聲是。
心中對這位道玄道人充滿了濃濃的好奇之色。
老天師緩緩撫須長歎:“我道門有此人,實是我道門之幸,華夏之幸。”
“去吧,用這些丹藥救助百姓,救我泱泱華夏。”
聞言,眾弟子齊聲應是:“弟子謹遵天師令!”
……
老君山,太清觀。
主殿內,高台的蒲團上。
一位鶴發童顏的紫袍老道,掌心懸著一道金燦燦的傳訊符,表情一片沉靜,讓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一旁,數位身著青色道袍的道人眼中帶著一絲好奇,卻不敢輕易表露。
自從師父收到這枚不知從何而來的傳訊符,已經觀察了有一陣兒了,上麵究竟暗藏了什麽玄機,竟讓師父如此上心?
是老友臨終發來的消息?
還是年輕時舊愛的遺言?
亦或是那幾位多年老對手的挑戰書?
正當幾位青袍道人心中暗暗研究八卦的時候,老道忽然張口,緩聲問道:
“丹陽子可在?”
聞言,台下一青袍道人上前一步,答道:
“迴稟師父,丹陽子今日已經入世曆練了。”
“唔……”
老道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
“看來,還是得老夫親自出手了……”
青袍道人聽到老道喃喃自語了一句,剛想問清楚師父說了什麽。
卻突然發現,他一眨眼的功夫,老道的身影就已經從高台上麵消失,不知去向。
青袍道人搖了搖頭,迴到自己的位置繼續默念道經。
與此同時。
那些下山入世曆劫,救治世人的太清弟子。
他們離開山門後,各自選了一個方向飄然遠去,此時已經陸陸續續地接觸到了病患。
不少人都看到一身道袍,束發戴冠的太清弟子,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迴頭率堪稱百分之百,丹陽子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太清這一代最為擅長治病救人和煉丹的弟子,丹陽子對這場瘟病有著和其他師兄弟不太一樣的看法。
他認為,這是一場人為主導的大型瘟疫,其背後必然隱藏著天大的秘密,甚至於顛覆整個修道界的大秘密!
他心中隱隱有一種猜測。
此次極有可能是邪修所謂,他們圖謀不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衡城附近更是爆發了不少次正邪之爭,瘟病又是從衡城開始散播的,其中必有蹊蹺!
因此,丹陽子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一下山便直奔此次瘟病的初始爆發點。
一來是想要前往瘟病的源頭,從根源處了解瘟病,從而對症下藥解除瘟病。
二來就是去調查邪修,看看他們有什麽重大陰謀。
奈何交通癱瘓,他又不會開車,而且他的修為剛達入道,卻還不會騰雲駕霧。
要怪隻能怪他一心撲在了煉丹術上,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開太清觀,更別提去研究攻伐道法和騰雲駕霧的遁法了。
於是乎,這位年輕的青袍道士隻能選擇有車坐車,沒車就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華夏的大地,一路向坎坷地向衡城趕去。
看到老天師的舉動,弟子們微微一驚,眼中流露出一絲好奇的目光。
竟然超過了一爐二十丹?
當即有人問道:“師父,難不成一爐二十五丹?”
“小了。”
老天師笑眯眯地道。
“什麽小了?”
弟子們一臉懵逼。
老天師笑眯眯地撫了撫須,“小了,格局小了。”
“總不會是一爐四十丹吧?!”
“嘶——!四十枚?!這丹藥比咱們的清心丹難度還高一些,你怎麽敢想的啊?”
“要我說,一爐三十枚丹藥就已經頂天了!”
“要真是四十枚就好嘍,嘖嘖嘖……”
看到弟子們議論紛紛,卻始終不敢往大裏猜,老天師不由得輕歎一聲。
“唉……終究是被自己的眼界所束縛了啊。”
眾弟子眼巴巴地看著他,臉上堆滿了好奇,心裏頭就像是貓爬似的。
哀求道:“師父,您就別賣關子了,快點兒告訴我們吧!”
老天師輕撫白須,淡笑著攤開手掌,展示在眾人麵前。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一個年輕弟子愣了一下,一時間沒敢往大裏想。
“五?五枚?”
話音剛落,腦後就挨了一個爆栗!
“傻啊你!剛才都說到四十枚了,怎麽可能是五枚啊?修道修傻了不成!”
“哎喲!師兄,好痛啊!”
年輕弟子痛唿一聲,摸了摸後腦勺。
哭喪著臉道:“我隻是不敢相信啊,師父,不會真的是五十枚吧?”
眾人不約而同地望向老天師,目光中帶著深深驚訝。
“不錯,正是五十枚。”
老天師笑眯眯地輕撫長須,嘴角露出濃濃的笑意。
眾弟子齊齊身形一震,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五十枚?!”
“這怎麽可能?”
“震驚!一爐竟有如此多丹藥!”
“祖師爺在上,這可是一爐五十枚丹藥啊!”
“師父,如今你應當是世間丹道第一人了啊!”
“是啊是啊!我們師父必是當世丹道第一!”
眾弟子震驚過後,紛紛向老天師說出各種溢美之詞,語氣中帶著濃濃的敬畏之意。
老天師嘴角止不住地露出笑意,麵上卻絕不會做出輕浮的舉動,隻是淡淡地擺了擺手。
笑道:“我等修道之人,不爭什麽名利。太清宮的那位老對手,與老夫的丹道相差無幾,分不出勝負的。”
年輕弟子神色愕然道:
“師父,這清瘟丹的丹方比我們龍虎山的清心丹還難上三分,你都已經能一爐煉製出五十枚丹藥了,未免太過自謙了吧?”
老天師笑著搖了搖頭,淡淡道:
“不過是借助了丹方之利罷了。你們仔細看這丹方,上麵的煉丹手法連老夫都聞所未聞,不得不驚唿一聲神來之筆。”
“若是按照龍虎山過往的方法煉丹,一爐二十丹恐怕就已經是極限了。”
“這位道玄道友不簡單啊!想來定是一位丹道大家,切不可輕慢。”
“天方,替為師籌備一份迴禮,迴禮要重,不可讓那位道玄道友小覷了我天師府。”
聽到老天師的吩咐,名為天方的年輕道人身形微躬,應了聲是。
心中對這位道玄道人充滿了濃濃的好奇之色。
老天師緩緩撫須長歎:“我道門有此人,實是我道門之幸,華夏之幸。”
“去吧,用這些丹藥救助百姓,救我泱泱華夏。”
聞言,眾弟子齊聲應是:“弟子謹遵天師令!”
……
老君山,太清觀。
主殿內,高台的蒲團上。
一位鶴發童顏的紫袍老道,掌心懸著一道金燦燦的傳訊符,表情一片沉靜,讓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一旁,數位身著青色道袍的道人眼中帶著一絲好奇,卻不敢輕易表露。
自從師父收到這枚不知從何而來的傳訊符,已經觀察了有一陣兒了,上麵究竟暗藏了什麽玄機,竟讓師父如此上心?
是老友臨終發來的消息?
還是年輕時舊愛的遺言?
亦或是那幾位多年老對手的挑戰書?
正當幾位青袍道人心中暗暗研究八卦的時候,老道忽然張口,緩聲問道:
“丹陽子可在?”
聞言,台下一青袍道人上前一步,答道:
“迴稟師父,丹陽子今日已經入世曆練了。”
“唔……”
老道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
“看來,還是得老夫親自出手了……”
青袍道人聽到老道喃喃自語了一句,剛想問清楚師父說了什麽。
卻突然發現,他一眨眼的功夫,老道的身影就已經從高台上麵消失,不知去向。
青袍道人搖了搖頭,迴到自己的位置繼續默念道經。
與此同時。
那些下山入世曆劫,救治世人的太清弟子。
他們離開山門後,各自選了一個方向飄然遠去,此時已經陸陸續續地接觸到了病患。
不少人都看到一身道袍,束發戴冠的太清弟子,紛紛投來異樣的目光,迴頭率堪稱百分之百,丹陽子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太清這一代最為擅長治病救人和煉丹的弟子,丹陽子對這場瘟病有著和其他師兄弟不太一樣的看法。
他認為,這是一場人為主導的大型瘟疫,其背後必然隱藏著天大的秘密,甚至於顛覆整個修道界的大秘密!
他心中隱隱有一種猜測。
此次極有可能是邪修所謂,他們圖謀不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衡城附近更是爆發了不少次正邪之爭,瘟病又是從衡城開始散播的,其中必有蹊蹺!
因此,丹陽子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一下山便直奔此次瘟病的初始爆發點。
一來是想要前往瘟病的源頭,從根源處了解瘟病,從而對症下藥解除瘟病。
二來就是去調查邪修,看看他們有什麽重大陰謀。
奈何交通癱瘓,他又不會開車,而且他的修為剛達入道,卻還不會騰雲駕霧。
要怪隻能怪他一心撲在了煉丹術上,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開太清觀,更別提去研究攻伐道法和騰雲駕霧的遁法了。
於是乎,這位年輕的青袍道士隻能選擇有車坐車,沒車就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華夏的大地,一路向坎坷地向衡城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