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列陣於前!(第三更)
迴到宋朝當暴君趙寧嶽飛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大宋來說,這一戰贏了,就可以拿迴河北三鎮,戰略對峙將會推進到燕雲一帶。
而金國也會元氣大傷,宗翰派係必然會被大清洗,金國內部權力變更。
至於靖康八年後的局勢,恐怕沒有人能預料。
大宋和金國將會往什麽方向,走到哪一步,天知道。
斥候飛快奔來,將最新情報呈遞給嶽飛。
“陛下已經抵達封龍山。”嶽飛說道,“此刻正在此處紮營。”
他指著元氏縣西北方向二十裏的地方。
嶽飛的軍用地圖桌案邊上,放著一個鍾表,這是工部專門為軍方準備的。
這是大宋朝皇家禦用工匠們打造的一批,精度極好,內部非常複雜。
據說量產了一部分,除了嶽飛這種高級統帥有精度極好的這批鍾表,其他的鍾表或多或少有問題。
此時,鍾表所指的時間是上午九點。
不過,這個鍾表最大的優勢,還不是指時間。
當它被發明出來,送到軍政院的時候,張叔夜隻說了一句話:“以後大軍的方向會更加清晰。”
嶽飛想了一下,說道:“按照這種新的說法,陛下應該是在七點鍾方向,距離我們約四十裏。”
那裏西靠封龍山,東麵則是一望無際的河北大平原。
準確的來說,嶽飛所在的位置,就是後世的石家莊的市中心地帶。
在這個年代,這裏還是良田和村落。
“宗翰主力在這裏。”嶽飛指著地圖繼續說道,“四點半方向,二十裏。”
按照這個說法,理論上三方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然而,現實情況肯定並非如此。
加上後勤軍,以及之前分出去的一部分,宗翰有近九萬大軍。
加上後勤,嶽飛有四萬。
而趙寧呢?
加上後勤軍,一共有六萬。
雙方其實整體兵力並沒有什麽差距。
若按照正規軍來測算,嶽飛部有兩萬正規軍,趙寧則有三萬能打的。
嚴格來說,趙寧有四萬禁軍,都可以打。
宗翰的正規軍兵馬數量在四萬。
為什麽宗翰的後勤用五萬人養四萬人,宋軍卻比這個輕鬆?
因為宗翰畢竟是從燕雲過來,對他的後勤要求會更高一些。
如果趙寧要從真定北伐燕雲,按照宗翰配置的四萬正規軍,可能需要八萬後勤軍才養得起。
為什麽趙寧需要的更多?
這就和兩國軍政,以及執政理念有關了。
西夏是全國皆兵,無論男女老少,隨時聽候調遣。
所以西夏一直以來的收入很少,卻能隨時征調大部分兵力。
金國是20歲到50歲全部入軍籍,隨時聽候征調。
另外金國的射糧軍是17歲到30歲的青壯,金國會給一點錢給他們征集糧食、運輸糧食。
當正規軍不足的時候,射糧軍隨時補上。
至於射糧軍有多少錢呢?
平均每個人大概是大宋朝後勤人員收入的十分之一,非常少。
因為金國的執政理念就是高壓的,人家剛開始就是蠻夷,沒有任何天朝包袱,你們不聽話就先一頓殺,到聽話為止。
而大宋朝則是正兒八經的天朝,對老百姓太過苛刻是不合法理的。
並且大宋朝是募兵製,不僅正規軍有俸祿,後勤人員都有俸祿。
這一點趙寧格外在意,並且嚴格保證軍政體製的運轉。
當年的撫恤金案可是掉了很多腦袋的。
不像金軍從各地強征糧食,趙寧的糧食還是從各地買來的。
所以,對於趙寧來說,打同樣的戰爭,所消耗的錢,就比金國要多。
趙寧可不可以像金國那樣玩?
可以!
但是!
前提是他利用大貴族、大官僚治國,來製衡、壓榨百姓。
然而,從靖康元年穿越過來,趙寧走的是一條拉攏平民,分化官僚和貴族,將屠刀指向貴族和官僚的路。
這條路,可以幫助他改革,但是他必須承受其中隱形的成本。
按照這個兵力,雙方可以說旗鼓相當。
雙方投入實際總人數大約在二十萬左右。
這一戰的規模,僅次於當年長安會戰。
“張俊的人馬在何處?”嶽飛突然問道。
“聽說剛到真定城,昨天晚上傳來的消息。”牛皋細著個嗓子,頗帶嘲諷意味地說道,“走了半個多月,從趙州走到真定,百裏路!還真是辛苦我們的張副總管了!”
牛皋本來就五大三粗,學著文人那一套嘲諷,看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他這麽一說,楊再興立刻站起來說道:“此人分明是故意推辭不前!按照軍法!當斬!”
張節夫說道:“張俊的後台很硬,要動他,恐怕很難。”
“眼下要打仗了。”嶽飛說道,“留著他在真定,將金賊在北邊的後路再封鎖一層,傳本帥軍令,讓張俊駐守真定,以待宗翰北逃之時圍堵!”
“是!”
中午,初冬時節,寒風瑟瑟。
宗翰走出營帳,開始檢閱他的軍隊。
金軍斥候飛奔而來,將趙官家的最新行蹤呈遞上來。
看完後,宗翰很高興:“趙官家來了,便在西南二十裏處。”
“元帥,已經偵查多日,封龍山並未發現宋軍伏兵。”張通古說道,“但是,按照這個地形,若是戰場再往西轉移十裏,封龍山會大大阻礙我們騎兵的迂迴長線作戰,看來這才是嶽飛吸引我們過來的主要原因。”
“列陣!”宗翰卻不以為然,這一帶縱橫二十幾裏,騎兵活動空間已經夠了。
金軍大營的號角聲響起來了,延綿數裏。
傳令兵拿著旗幟,到每一處去傳達宗翰的命令。
金軍很快開始匯聚,開始行動。
重步兵、步兵、弓箭手、弩箭手、火炮營,放眼望去,就像無數螞蟻密密麻麻從蟻穴出來,匯聚成黑色的洪流。
等到下午兩點的時候,金軍的九萬大軍軍陣橫列出來,橫向有近五裏。
消息快速傳到趙寧那裏。
宋軍也開始列陣,號角聲連營,在上空飄蕩。
趙寧列出的是方圓陣,這種軍陣的特點主要是防守,中間是圓,四周分布方陣。
尤其是前軍和後軍的方陣非常錯綜密集,防禦性能非常好。
但是,進攻力就稍微弱了一些。
這也無妨,因為趙寧此戰本身不主進攻。
當得知趙官家已經列陣,並且得知列的是主防禦的方圓陣後,嶽飛大概是知道了趙官家真實的意圖了。
備注:我在這一章解釋了一些為什麽趙寧打仗那麽費錢的原因,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分析。我一直在文中強調係統分析法,不過有的讀者就隻信自己以為的。聽不進去也沒關係,我從不強迫人。我是為聽得進去的讀者做的解析。
而金國也會元氣大傷,宗翰派係必然會被大清洗,金國內部權力變更。
至於靖康八年後的局勢,恐怕沒有人能預料。
大宋和金國將會往什麽方向,走到哪一步,天知道。
斥候飛快奔來,將最新情報呈遞給嶽飛。
“陛下已經抵達封龍山。”嶽飛說道,“此刻正在此處紮營。”
他指著元氏縣西北方向二十裏的地方。
嶽飛的軍用地圖桌案邊上,放著一個鍾表,這是工部專門為軍方準備的。
這是大宋朝皇家禦用工匠們打造的一批,精度極好,內部非常複雜。
據說量產了一部分,除了嶽飛這種高級統帥有精度極好的這批鍾表,其他的鍾表或多或少有問題。
此時,鍾表所指的時間是上午九點。
不過,這個鍾表最大的優勢,還不是指時間。
當它被發明出來,送到軍政院的時候,張叔夜隻說了一句話:“以後大軍的方向會更加清晰。”
嶽飛想了一下,說道:“按照這種新的說法,陛下應該是在七點鍾方向,距離我們約四十裏。”
那裏西靠封龍山,東麵則是一望無際的河北大平原。
準確的來說,嶽飛所在的位置,就是後世的石家莊的市中心地帶。
在這個年代,這裏還是良田和村落。
“宗翰主力在這裏。”嶽飛指著地圖繼續說道,“四點半方向,二十裏。”
按照這個說法,理論上三方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然而,現實情況肯定並非如此。
加上後勤軍,以及之前分出去的一部分,宗翰有近九萬大軍。
加上後勤,嶽飛有四萬。
而趙寧呢?
加上後勤軍,一共有六萬。
雙方其實整體兵力並沒有什麽差距。
若按照正規軍來測算,嶽飛部有兩萬正規軍,趙寧則有三萬能打的。
嚴格來說,趙寧有四萬禁軍,都可以打。
宗翰的正規軍兵馬數量在四萬。
為什麽宗翰的後勤用五萬人養四萬人,宋軍卻比這個輕鬆?
因為宗翰畢竟是從燕雲過來,對他的後勤要求會更高一些。
如果趙寧要從真定北伐燕雲,按照宗翰配置的四萬正規軍,可能需要八萬後勤軍才養得起。
為什麽趙寧需要的更多?
這就和兩國軍政,以及執政理念有關了。
西夏是全國皆兵,無論男女老少,隨時聽候調遣。
所以西夏一直以來的收入很少,卻能隨時征調大部分兵力。
金國是20歲到50歲全部入軍籍,隨時聽候征調。
另外金國的射糧軍是17歲到30歲的青壯,金國會給一點錢給他們征集糧食、運輸糧食。
當正規軍不足的時候,射糧軍隨時補上。
至於射糧軍有多少錢呢?
平均每個人大概是大宋朝後勤人員收入的十分之一,非常少。
因為金國的執政理念就是高壓的,人家剛開始就是蠻夷,沒有任何天朝包袱,你們不聽話就先一頓殺,到聽話為止。
而大宋朝則是正兒八經的天朝,對老百姓太過苛刻是不合法理的。
並且大宋朝是募兵製,不僅正規軍有俸祿,後勤人員都有俸祿。
這一點趙寧格外在意,並且嚴格保證軍政體製的運轉。
當年的撫恤金案可是掉了很多腦袋的。
不像金軍從各地強征糧食,趙寧的糧食還是從各地買來的。
所以,對於趙寧來說,打同樣的戰爭,所消耗的錢,就比金國要多。
趙寧可不可以像金國那樣玩?
可以!
但是!
前提是他利用大貴族、大官僚治國,來製衡、壓榨百姓。
然而,從靖康元年穿越過來,趙寧走的是一條拉攏平民,分化官僚和貴族,將屠刀指向貴族和官僚的路。
這條路,可以幫助他改革,但是他必須承受其中隱形的成本。
按照這個兵力,雙方可以說旗鼓相當。
雙方投入實際總人數大約在二十萬左右。
這一戰的規模,僅次於當年長安會戰。
“張俊的人馬在何處?”嶽飛突然問道。
“聽說剛到真定城,昨天晚上傳來的消息。”牛皋細著個嗓子,頗帶嘲諷意味地說道,“走了半個多月,從趙州走到真定,百裏路!還真是辛苦我們的張副總管了!”
牛皋本來就五大三粗,學著文人那一套嘲諷,看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他這麽一說,楊再興立刻站起來說道:“此人分明是故意推辭不前!按照軍法!當斬!”
張節夫說道:“張俊的後台很硬,要動他,恐怕很難。”
“眼下要打仗了。”嶽飛說道,“留著他在真定,將金賊在北邊的後路再封鎖一層,傳本帥軍令,讓張俊駐守真定,以待宗翰北逃之時圍堵!”
“是!”
中午,初冬時節,寒風瑟瑟。
宗翰走出營帳,開始檢閱他的軍隊。
金軍斥候飛奔而來,將趙官家的最新行蹤呈遞上來。
看完後,宗翰很高興:“趙官家來了,便在西南二十裏處。”
“元帥,已經偵查多日,封龍山並未發現宋軍伏兵。”張通古說道,“但是,按照這個地形,若是戰場再往西轉移十裏,封龍山會大大阻礙我們騎兵的迂迴長線作戰,看來這才是嶽飛吸引我們過來的主要原因。”
“列陣!”宗翰卻不以為然,這一帶縱橫二十幾裏,騎兵活動空間已經夠了。
金軍大營的號角聲響起來了,延綿數裏。
傳令兵拿著旗幟,到每一處去傳達宗翰的命令。
金軍很快開始匯聚,開始行動。
重步兵、步兵、弓箭手、弩箭手、火炮營,放眼望去,就像無數螞蟻密密麻麻從蟻穴出來,匯聚成黑色的洪流。
等到下午兩點的時候,金軍的九萬大軍軍陣橫列出來,橫向有近五裏。
消息快速傳到趙寧那裏。
宋軍也開始列陣,號角聲連營,在上空飄蕩。
趙寧列出的是方圓陣,這種軍陣的特點主要是防守,中間是圓,四周分布方陣。
尤其是前軍和後軍的方陣非常錯綜密集,防禦性能非常好。
但是,進攻力就稍微弱了一些。
這也無妨,因為趙寧此戰本身不主進攻。
當得知趙官家已經列陣,並且得知列的是主防禦的方圓陣後,嶽飛大概是知道了趙官家真實的意圖了。
備注:我在這一章解釋了一些為什麽趙寧打仗那麽費錢的原因,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分析。我一直在文中強調係統分析法,不過有的讀者就隻信自己以為的。聽不進去也沒關係,我從不強迫人。我是為聽得進去的讀者做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