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刑場的事情處理完後,下麵的人到刑部衙門匯報,直到全部核對完,秦檜才離開刑部衙門,準備迴家。


    等到了家門口,秦檜下了馬車,突然衝出五個年輕人,瘋狂朝秦檜撲去。


    其中兩個健步如飛,手持匕首,怒吼道:“奸賊受死!”


    其中一人舉起匕首就朝秦檜刺下去。


    秦檜反應及時,抬手一當,那匕首切在手臂上,將長袍撕開。


    另一個人欺身上來,朝秦檜胸口刺去。


    那個馬夫反應及時,一腳踹過去,竟將來人踹倒在一邊。


    秦檜連滾帶爬。


    其他的護衛趕緊將秦檜護住,使這些人不能再靠近秦檜。


    門口家丁愣了一下,衝上來,護在秦檜麵前:“官人小心!”


    那些個家丁和護衛倒也沒有費力氣,三兩下便將這五個人給拿下了。


    秦檜的手臂被劃出一大條口子,正在流血。


    “奸賊!你不得好死!”其中一人大罵道。


    其他幾個人也對秦檜咬牙切齒一般。


    秦檜立刻就認出這幾個人必然是讀書人,而且可能是學生。


    如果是真正民間那些刺客,自己就沒命了。


    “你們是學生?”


    “呸!奸賊!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都抓起來,扭送到刑部衙門看管。”


    “是!”


    “迴來。”


    “秦尚書還有何吩咐。”


    “交代下去,此事暫且不要聲張。”


    “是。”


    秦檜在家門口被刺殺這件事暫時沒有傳出去,自然也沒有引起什麽大議論。


    但是這件事後續的影響是極其是深遠的,無論是對秦檜本人的影響,還是對大宋局勢的影響。


    各方勢力已經暗自行動起來,但這個時候,朝廷卻偏偏又有了更大的動作。


    七月二十三日,政事堂對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東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頒布了新農政。


    一時間,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此時此刻,朝廷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新政,尤其是新農政,絕不是一兩個路這麽簡單。


    目前康王在京東兩路主持農政,便說京東西路應天府的每一個縣下麵都配置滿了監鎮官。


    人才可謂儲備充足。


    他們將格物院最新整理的《靖康農學》在農村裏大肆推行,對地方農業起到的作用立竿見影。


    趙構在這兩路的政績頗為漂亮。


    不僅如此,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東路、河北路的報社配置目前也大多開始往縣城滲透。


    這是新政全麵推開最關鍵最關鍵的一步。


    至此,黃河以北,幾乎全部在新農政的籠罩下。


    加上京畿路和淮西,一共有七路。


    這七路到底有多少田呢?


    按照趙寧手裏的數字,這七路一共有1.4346億畝田,所覆蓋的人口約為1500萬人。


    假設每一畝田年產糧食2石,一年總產糧為2.8692億石,大約334.304億斤糧食。


    按照最理想的新農政狀態,假設所有人每畝交10斤糧食,一共交14.346億斤糧食,約合1195.5萬石糧食。


    算上損耗,到手的糧食600萬石。


    河東路、河北兩路算是廂軍、土軍,總兵力達到六十萬,一年消耗360石。


    也就是說,理想情況下,這七路新農政改製後,糧食足以供給河東路、河北兩路的軍糧,還剩餘240萬石。


    這筆賬趙寧是算過的。


    新農政中,農民一年隻需要繳納10斤糧食就夠了,這比過去減輕了太多太多。


    當然,這是非常理想的情況。


    知道並不意味著能做到。


    任何政策落下去,不僅阻力非常大,還會經常被扭曲、變形。


    趙寧也不奢望真的能多240萬石糧食出來,他隻求這七路的糧食,能攻擊河東、河北戰線,就可以了。


    如此,軍糧有保證,百姓負擔空前降低,能吃飽肚子。


    假以時日,河東、河北、京東的民生自然會慢慢恢複。


    這是目前防守階段,財政和前線最理想的配合。


    至於朝廷其他的花費,例如陝西的軍費,之前他跟梅執禮核算過,利用交鈔是可以每年省600萬貫的。


    還有官員的開支,買馬、增加驛站、修路開渠這些,那就靠南方諸路了。


    例如準備大力開發的荊湖路、江南路。


    可以說,到靖康五年,新政的基本框架在北方被搭建了起來。


    既然新政推開了,新的官製也跟隨而出。


    七路先後添加布政使,主管民生,轉運使的權力被快速剝離出來。


    從整個局麵來看,經濟中心戰略,幾乎與新農政北方閉環相互銜接了起來。


    趙寧最近心情格外好,尤其和錢小娘子相談甚歡。


    新婚燕爾,如膠似漆,沒事就黏在一起。


    錢小娘子竟然也真的覺得趙官家對自己是真愛了,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


    七月二十四日一大早,高俅就跑進宮來。


    “官家,大事不好了。”


    “嗯?”


    “秦檜秦尚書,前晚迴家的時候,被行刺了。”


    “被行刺了?”


    “被行刺了。”


    “被誰行刺了?”


    “據說是嵩陽書院的幾個學生。”


    這下著實讓趙寧大吃了一驚。


    學生行刺秦檜?


    “確定?”


    “臣在秦家和刑部都安插了眼線,絕不會有錯。”


    這麽大的事,都過去一天了,也沒有見秦檜說。


    嵩陽書院的學生為何行刺秦檜?


    趙寧沉思起來,按照大宋朝這些讀書人的腦迴路,一定認為秦檜是個誤國的奸臣。


    秦檜這幾年也沒幹別的事,就是將趙寧想要除掉的人全部送去見閻王了。


    送去見閻王了?


    嵩陽書院?


    趙寧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但他還是問高俅:“嵩陽書院的學生不讀書,跑來行刺秦檜作甚?”


    高俅順口就說道:“大概秦檜害死了他們的老師?”


    高俅這隨口一說的事,便和趙寧想到一塊去了。


    那嵩陽書院是大宋四大書院之一,昔年的範仲淹、司馬光、程顥、程頤、楊時、範純仁等很多名儒都在嵩陽書院講過學。


    還有不少官員是從嵩陽書院卒業,參加科舉,走上仕途的。


    害死老師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是撫恤金案中,有從嵩陽書院出來的官員,在那些圈子裏名聲很好。


    這讓趙寧敏銳意識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個人對民間的影響問題。


    前日有人為自己尊敬的人行刺朝廷命官,這還隻是目前發現的,在沒有發現的地方,是不是有更多人,受到某些人的影響,產生行為上的偏激?


    這種事若是發生在民間小老百姓上,最多也就發生一個刑事案,司法嚴懲,影響不大。


    可是發生在了讀書人和朝廷大員身上,這就意味著一些地方名流掌控輿論,擾亂秩序了。


    這是趙官家絕對不允許的。


    這就是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


    然而,這才剛剛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當暴君趙寧嶽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迴到宋朝當暴君趙寧嶽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