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邵澤清的家產被清理出來,總價值200萬貫!


    一時間,在汴京城引起了轟動。


    李煥的家產也不少,一共80萬貫。


    一個商人,家產竟然高達80萬貫!


    最耀眼的還不是家產,是良田。


    邵澤清良田就有30萬畝。


    好家夥,比濮王更有錢。


    這轉運使的官職,真的是肥差中的肥差,更何況是京畿路的轉運使。


    這家底一翻出來,把趙寧刺激得差點沒有罵娘。


    更要命的還不是家產和良田,是糧食!


    丫的邵澤清竟然私自囤積超過10萬石糧食!


    要知道,整個京師都缺糧,普通老百姓能吃一口飽飯都謝天謝地了。


    這貨居然囤積了10萬貫,準備向東京城裏的有錢人搞高價傾銷。


    李煥家中糧倉的糧食也更是堆得發了黴。


    在金軍圍城,城內最缺糧食的時候,朝廷以鹽引高價兌換,李煥竟然還壓著糧食。


    看來他已經算準金軍退走後,糧價會進一步高漲,到時候再拋售。


    這種金融手段好啊!


    好得很!


    還沒完。


    過了幾天,高俅清查的那些商人,每一家都囤積了10萬斤以上的糧食!


    看完後,趙寧直接把桌子掀了:“匹夫一怒,尚且血濺三尺!這是你們逼朕的!”


    “來人!秦檜!讓秦檜滾來見朕!這些囤積糧食的商人,全部給朕夷族!全部夷族!全部夷族!還愣著幹什麽!全部給朕夷族!”


    “還有那個王尋!朕要將他腰斬!”


    六月的東京城,人頭如韭菜。


    殺得刑場上鮮血匯聚成小溪流。


    一時間,官場上,商場上,心驚膽顫。


    田和糧食,都掌握在官僚貴族和商人手裏,一旦戰爭來了,朝廷必須高價購買。


    議價權啊!


    這要是再不改革,北方的軍糧以後絕對是一個用幾億貫都填不滿的大窟窿!


    這要是再不改,打一次仗,官僚商人就肥一次,地方百姓就死一片!


    六月十二日,大宋朝靖康年間的第一個新政,頒布了。


    這個新政很簡單:均田承租。


    這一天早上,新政登上了東京城的報紙頭條,卻並未引起太大的轟動。


    人們起初以為這隻是朝廷在處置貪官的良田,並未太當一迴事。


    這個新政的核心內容有三點:


    一、軍功家庭,可領租十畝良田,免稅十年。


    二、無田者,可以領租五畝良田,頭五年,每年每畝交稅20斤,五年後,每年每畝交稅10斤。


    大宋朝每畝田每年的產量大約在2.3石(276斤),南方每畝田每年產量可以去到3.8石(456斤)。


    五畝田,一年總產值1380斤。


    一家五口人,一人每天半斤糧食,一天消耗按照3斤算,一年1095斤。


    省出來285斤,給朝廷交20斤,還有剩餘。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


    糧食有一定的耗損,也會遇到天災。


    不過總體來說,按照這個稅,農民的負擔會減輕很多很多。


    什麽?


    大宋朝原本的賦稅?


    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大宋朝的賦稅包括了,人頭稅、牛皮、鹽、酒曲等稅,還有和買、和糴等等。


    總之,沒有他們辦不到的,隻有你想不到的。


    這個新政對於無田者來說,自然是喜大普奔的事。


    尤其是東京城一群流民,還有京畿路其他州府的無田者。


    目前趙寧手裏僅僅抄家所得良田已經超過70萬畝,每一戶平均分5畝,也可以分給14萬戶。


    每一戶5人,可以讓70萬人吃飽飯。


    而且朝廷每畝收取20斤糧食,70萬畝就可以收取1400萬斤。


    算上路上的耗羨(耗羨是古代運糧的時候路上所消耗的糧食),折算最後抵達60%。


    也有840萬斤,可以供28萬前線大軍吃一個月了。


    種師中是如何在太原全軍覆沒的?


    就是因為沒有糧食了,士兵嘩變,被金軍有機可乘。


    為什麽沒有糧食了?


    是大宋朝缺糧食嗎?


    不是啊!


    大宋朝在神宗時代就已經有7.2億畝田了,真宗時代引進占城水稻,田產量大幅度提高,這是人口在北宋有一個暴漲的關鍵原因。


    大宋朝不缺糧食,可糧食就是到不了前線。


    君不見,東京城大戶人家家裏的糧食都要爛掉了,前線的士兵為一口飯在祈求!


    這就是大宋朝打敗仗最根本的原因!


    神宗時代的五路伐夏為何失敗?


    也是因為糧食無法送達前線,後勤崩潰,前線不戰自潰!


    要不然西夏早在幾十年前就被滅了。


    新政頒布後,趙寧一大早就偷跑出宮去看民間的反應。


    民間倒是議論得緊,但也沒有砸出個大水花來。


    倒是中午的時候,一些流民到臨時成立的新政衙門農政司去匯報。


    趙寧看到幾個穿著不知道穿了多少年的布衣的流民,從農政司走出來,臉上帶著最純真的笑容。


    “咱有田啦!”


    “咱也有田了!”


    他看見其中一個漢子,出來後,蹲在農政司前麵那棵大樹下嚎啕大哭起來。


    還有人在前麵的空地手舞足蹈,快樂得像一個單純的孩子,周圍的人用驚訝的目光看著他們。


    當然,他們可不僅僅是領了良田證,連種子都領了。


    看到這一幕,趙寧心中感慨:老百姓隻是想要幾畝田,吃口飽飯而已,這過分嗎?


    這何止不過分,這是最基本、最樸實的要求而已。


    在農政司附近逗留了片刻,趙寧便離開,迴了宮。


    眼下的“均田承租”才隻是剛剛開始。


    配套的新政也要在後麵陸陸續續出來,給“均田承租”打輔助。


    其終極目的是為了瓦解權貴在土地上的兼並,奪迴國家對糧食的控價權,成為大宋國家戰爭體係中的一環。


    這種新政一定是會觸動整個大宋朝利益集團的神經的,隻不過現在才剛剛發布,而且規模很小,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麽先在京畿路推行的原因。


    京畿路作為改革特區,先走一步,把模式走通,走順,再立刻推行到黃河以北的軍鎮區。


    隻要黃河以北的軍鎮區能把這個模式走順,不僅僅是戰爭成本會降一部分下來,百姓將無不感念天子之聖德。


    民心在手,新軍初成,到時候朕就巴不得利益集團跳出來反對朕的新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宋朝當暴君趙寧嶽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迴到宋朝當暴君趙寧嶽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