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營地。


    楊凡走進了中心大帳,暖氣撲麵而來。


    張文龍滿臉恭敬的隨侍左右,說道:“楊廠督,上次多虧您的指點,卑職整個人豁然開朗,一掃過去迷茫,短短時日竟已經晉升資深文宗!”


    頓了頓,他取出一份禮單,雙手遞上,“一點兒小意思,還請楊廠督笑納。”


    “嗯。”


    楊凡伸手一捏,就知道對方誠意頗厚,笑眯眯的將之塞進了袖子裏,“本督素來敬仰張首輔,你在本督麾下聽用,指點你一番,也是應該的。”


    頓了頓,楊凡問道:“對了,你有何領悟,不妨說與本督聽聽?”


    張文龍也很激動。


    他心知自己這份禮單沒有白費,上次得了對方指點,從資深大儒一口氣成功晉升為資深文宗!


    這一次,若再能聆聽對方的教誨,說不定還能晉升!


    於是,他連忙道:“那卑職便說了,卑職成就大儒是以《勸學》為經典,自打上次聽了廠督的教誨,便對勸學一道有了更深理解。”


    “勸學者,旨在督促人學習上進。”


    “卑職認為,亦要奉行仁義禮智信之道!”


    “對於不學者,當以‘仁’道處置,一刀兩段,方可將知識完整的灌輸進去……”


    “至於‘義’之道,卑職認為知識需要理解消化,不能讓它停留在腦裏,所以一拳下去,身心皆能消化……”


    “而‘禮’之道,卑職覺得書本和燒紙,對方總要選一個才對,當然,勸學也不能白勸,收取對方一些報酬,也很合理吧?”


    “對於‘智’之道,卑職覺得一番‘仁義禮’下去,對方也當感受到我的‘智慧’了。”


    “最後是‘信’之道,就如楊廠督您所說,人言也,說的話你得聽,不聽也得聽……卑職有勸學之誌,若不聽,我自當有‘仁義’手段令其知曉我的仁義!”


    張文龍意猶未盡的說完了自己的全部體悟,隻聽得楊凡的嘴角無聲抽搐。


    好家夥,你不僅聽進去了,甚至還融會貫通,有了自己的領悟,難怪這麽快就提升到了資深文宗的境界!


    “本督已經沒什麽能傳授給你的了!”


    楊凡沉默片刻,伸手拍了拍張文龍的肩膀,鼓勵說道,“不過,本督相信,你已經成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未來,文道半聖必有你一席之地!”


    “多謝楊廠督!”


    張文龍感恩戴德的離去了。


    有了楊凡這番話,他對於未來的信心更足了。


    立身寒風中,他捋了捋長髯,想到自己做首輔的遠方叔叔,攥著拳頭說道:“若是我能晉升,一定要給叔父一個天大的驚喜……”


    而此時,大帳中。


    楚憐心眼神詭異的看著楊凡,楊凡幹笑著一攤手:“別看我啊,這真的是他自己的理解,和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你敢說沒有你,他能這麽理解?”


    楚憐心翻了一個好看的白眼給他。


    “……”


    楊凡自然是不敢說的。


    而這時,頂著滿身風雪的方孝義等人也趕了迴來,那個自詡擁有一顆“火熱的大明紅心”的白竹山也出現在了帳篷中。


    “方孝義,這陣子營地情況如何?”


    盡管剛剛張文龍和鄭未年分別遞上來一份折子,可是,楊凡還是打算聽聽對方的迴報。


    聽到這話,方孝義的精神都是一震。


    “迴稟廠督大人,您最忠誠的方山下民這陣子一直在努力學習大明禮儀,而方山軍也初步成型,願意為您,為大明流幹體內的最後一滴血!”


    “而且,聽說您此番迴來準備動兵,他們更是群情激動,皆稱假如有來生,當兵隻當大明兵。假如今生注定死於戰火,就也要做守護大明的亡靈。”


    “另外,您曾關注過的馬丁和老伍,表現格外出色,我已經提拔他們作為千夫長……”


    “嗯,看來你這陣子做的不錯。”


    楊凡滿意的點頭。


    “一切皆是大人的功勞,卑職隻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不敢居功!”


    方孝義連忙道。


    白竹山瞥了眼方孝義,眼珠一轉,走出半步,開口道:“能為大明做事,便是我等上民的榮耀,方孝義隻是做了自己應做的事情,廠督大人就不要勉強他了。”


    眼看著方孝義迴過頭用殺人的目光瞪著他,白竹山卻麵不改色繼續道,“此外,卑職近日有些不成型的建議,還請大人閱覽。”


    說著,他將一個折子雙手遞上前。


    楊凡抬手接過,展開一看裏麵的內容,不由的深深看了白竹山一眼:“竹山,你對大明果然是赤膽忠心!”


    “此策,本督會考慮的。”


    折子裏也沒有寫別的,隻是一套東進攻略,完完全全是行的掠奪之道,甚至是連敵人的頭皮都能夠換取功勞和銀錢!


    與之同步的是不斷遷界,以方山界民來填補擠占不斷打下來的領土!


    不過,楊凡卻不打算如此。


    有了劉玄的建議,他已經打算接手薩滿大清所據的地盤,自然不會讓方山界民占據此地,他們到底是異族,豈能占據此等膏腴之地?


    甚至相比於他們,傳自肅慎的女真一族,甚至可能與華夏族係親緣更近一些。


    楊凡收了折子,便將他們打發出去。


    他反手卻是從懷裏取出來另一份折子,這份卻是劉玄在來之前交給他的,對方還需要等蕭萬城那邊籌措完人手,才會前來。


    至於韓倩雲和章從新,到時也會一並前來。


    而劉玄的折子裏寫的同樣是一份策略,相比於白竹山夾帶私心的建議,劉玄的策略自然是偏向於楊凡的。


    內容是為——驅使方山軍,消耗方山軍,並且在收服薩滿大清的部族後,效仿大清,組建新八旗,扶植為正統,以夷製夷!


    到時,新八旗各設旗主,旗內上下尊卑,嚴苛有序!


    上對下,可生殺予奪!


    不過,旗主隻有三年任期,任期結束後,就要強行卸任,防止尾大不掉,而任期後一切待遇取決於三年內征殺成果。


    是以,唯有以同族之血,方可奠定卸任後的富貴生活!


    殺得多,享富貴!


    殺得少,留禍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武大明:從小太監到九千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九元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九元十並收藏高武大明:從小太監到九千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