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求穩了的諸葛亮,殊死一搏!
三國:臥龍出山,我請劉備赴死 作者:孤影斜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陽平關外。
益州軍大帳當中。
江東淪陷的消息已經是星夜傳至關羽的手上。
等看完信內的情報,關羽棗紅色的臉上寫滿了不甘之色,旋即又將書信遞給諸葛亮和法正傳閱。
“本以為江東再是羸弱,可好歹坐擁長江天塹,誰曾想在曹軍的手上卻是連三兩月的功夫都撐不過去。”
“如今更是不戰而退,意欲龜縮交州,以避曹軍鋒芒。”
“端的是鼠輩所為!”
關羽神色憤憤不已。
這次劉備令他領軍,諸葛亮、法正隨行,本來目的便是打算威逼漢中,逼迫曹軍放棄繼續攻打江東。
可眼下他益州軍不過剛剛抵達陽平關外,江東就已然告破。
他哪裏有臉麵迴去向自家大哥複命?
與此同時,諸葛亮與法正對視一眼,俱是看出了對方心情的沉重。
比起關羽,他們考慮的則要更多一些。
畢竟江東一亡,接下來益州無疑會成為曹操首當其衝的目標。
而以益州目前的情況,想要抵擋曹軍鋒芒……
隻能說一個字。
難!
莫非這大漢河山,當真要歸於曹孟德之手?
諸葛亮神色一時有些恍惚。
“既然孫仲謀已是退往交州,二將軍繼續陳兵在陽平關下已無用處,不如早些退兵?”
法正對著關羽拱手開口。
陽平關做為漢中抵擋益州的屏障,昔日張魯就是借此將劉璋牢牢抵禦在外。
加上曹操派來黃忠和荀攸兩人駐守陽平關,即便是他也沒有信心能夠在短時間內破關而入。
甚至就算攻破了陽平關,一旦等到曹軍主力迴援,彼時他們也隻能再度拱手相讓。
“這……”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若此時不退兵,一旦與曹軍陷入僵持當中,局勢隻會更加艱難。”
關羽神色一滯,猶豫了半晌過後還是皺著眉頭看向了諸葛亮,“敢問軍師是何意思?”
比起法正,哪怕諸葛亮之前屢屢在蘇澤手上吃過癟,可總歸算得上是自己人。
一直沉默著的諸葛亮聞言這才抬起頭來,眼神掙紮無比。
平心而論,現在繼續僵持在陽平關,的確於大局無益,然而讓他就這麽虎頭蛇尾的退兵,饒是諸葛亮心中也存有一分不甘。
最重要的是……
倘若現在班師返迴益州,等到將來曹軍主動出擊,形勢同樣不會有絲毫好轉,甚至隻會更加艱難。
“不能再拖下去了。”
諸葛亮沙啞著開口,神色陡然間變得堅定無比。
且不論其他,他現在必須要做點什麽。
“孔明?”
法正眉頭一蹙,不理解的看向諸葛亮。
在他看來諸葛亮現在分明就是被衝昏了頭腦,正在意氣用事。
可諸葛亮聞言卻是猛地長舒一口氣,腦海當中的想法成型後,立即做出了決斷。
“孝直勿憂,亮自是不會意氣用事。”
“陽平關急切之下難以攻陷,可若是這段時間當中什麽都不做的話,他日曹軍西進益州,如何能夠抵擋?”
諸葛亮猛地咬牙道:“不如趁在這之前,先下手為強!”
“先下手為強?”
法正和關羽兩人麵麵相覷。
哪怕法正自詡自己才思敏捷,可這次卻是有些沒跟得上諸葛亮的思路。
畢竟如今的形勢擺在麵前,以益州當前的狀況,根本不可能對曹操造成任何的麻煩。
放棄地利貿然出擊,反倒有可能將益州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不錯。”
諸葛亮重重點頭,“亮知曉二位心中擔憂,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去博那最後一線生機!”
平常時候他是求穩不假,可現在都已經是到了懸崖邊上……
再不搏一搏,隻怕是連這最後一搏的機會都沒了!
關羽麵色變幻不定,看向諸葛亮的目光更是有些詫異,仿佛是頭一次認識諸葛亮一般。
恍惚間,他似乎從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當初那人的影子……
關羽猛地一咬牙,沉吟間已是下定了決心。
“敢問軍師究竟如何打算?”
諸葛亮不假思索:“當下即便是奪得了陽平關,依舊不過杯水車薪。”
“好在曹賊剛下江東,暫時無力圖謀我益州,如此正是天賜良機。”
一旁的法正聞言微微頷首,顯然和諸葛亮都是抱著相同的看法。
可唯獨這所謂的天賜良機……
不好說。
諸葛亮並沒有理會法正,依舊自顧自道:“亮本躬耕於南陽,既得主公信任,自當為主公效死力。”
“如今形勢危如累卵,自當出奇以製勝,敢請雲長將軍隨吾立即引兵往益南而去,亮當設計降服南蠻之眾,又可得精銳之師數萬人。”
“隨後傾益州之力,直取宛若,先奪荊襄。”
“此外吳侯雖是退居交州,可江東失守,其必與曹賊存生死之仇,彼時再請吳侯從交州複取江東,當可分散曹軍注意。”
“雙管齊下,此戰,成則天下三分,敗……”
說到最後,諸葛亮語氣減弱,剩下的話卻是沒能說得出口。
可即便如此對於關羽來說也已經足夠了,甚至於法正更是目露欽佩之色。
的確,比起坐以待斃,殊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拚得一條出路。
“軍師大才,正自愧弗如。”
法正拱手一拜,諸葛亮連忙上前將之扶住。
“孝直折煞我了,如今時局艱辛,正該勠力同心,攜手共渡難關才是。”
頓了一頓,諸葛亮又是看向關羽,“隻是不知雲長以為如何?”
“軍師思慮周全,吾又如何會拒絕?”
“隻是大哥那……”
“亮稍後會書信傳於成都,想來主公英明,定然不會拒絕。”
“如此甚好。”
商議妥當之後,諸葛亮再不猶豫,起身徑直返迴了自己的別帳。
研墨提筆。
“亮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主公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今曹賊猖獗,益州正值傾覆,願主公托亮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亮之罪……”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益州軍大帳當中。
江東淪陷的消息已經是星夜傳至關羽的手上。
等看完信內的情報,關羽棗紅色的臉上寫滿了不甘之色,旋即又將書信遞給諸葛亮和法正傳閱。
“本以為江東再是羸弱,可好歹坐擁長江天塹,誰曾想在曹軍的手上卻是連三兩月的功夫都撐不過去。”
“如今更是不戰而退,意欲龜縮交州,以避曹軍鋒芒。”
“端的是鼠輩所為!”
關羽神色憤憤不已。
這次劉備令他領軍,諸葛亮、法正隨行,本來目的便是打算威逼漢中,逼迫曹軍放棄繼續攻打江東。
可眼下他益州軍不過剛剛抵達陽平關外,江東就已然告破。
他哪裏有臉麵迴去向自家大哥複命?
與此同時,諸葛亮與法正對視一眼,俱是看出了對方心情的沉重。
比起關羽,他們考慮的則要更多一些。
畢竟江東一亡,接下來益州無疑會成為曹操首當其衝的目標。
而以益州目前的情況,想要抵擋曹軍鋒芒……
隻能說一個字。
難!
莫非這大漢河山,當真要歸於曹孟德之手?
諸葛亮神色一時有些恍惚。
“既然孫仲謀已是退往交州,二將軍繼續陳兵在陽平關下已無用處,不如早些退兵?”
法正對著關羽拱手開口。
陽平關做為漢中抵擋益州的屏障,昔日張魯就是借此將劉璋牢牢抵禦在外。
加上曹操派來黃忠和荀攸兩人駐守陽平關,即便是他也沒有信心能夠在短時間內破關而入。
甚至就算攻破了陽平關,一旦等到曹軍主力迴援,彼時他們也隻能再度拱手相讓。
“這……”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若此時不退兵,一旦與曹軍陷入僵持當中,局勢隻會更加艱難。”
關羽神色一滯,猶豫了半晌過後還是皺著眉頭看向了諸葛亮,“敢問軍師是何意思?”
比起法正,哪怕諸葛亮之前屢屢在蘇澤手上吃過癟,可總歸算得上是自己人。
一直沉默著的諸葛亮聞言這才抬起頭來,眼神掙紮無比。
平心而論,現在繼續僵持在陽平關,的確於大局無益,然而讓他就這麽虎頭蛇尾的退兵,饒是諸葛亮心中也存有一分不甘。
最重要的是……
倘若現在班師返迴益州,等到將來曹軍主動出擊,形勢同樣不會有絲毫好轉,甚至隻會更加艱難。
“不能再拖下去了。”
諸葛亮沙啞著開口,神色陡然間變得堅定無比。
且不論其他,他現在必須要做點什麽。
“孔明?”
法正眉頭一蹙,不理解的看向諸葛亮。
在他看來諸葛亮現在分明就是被衝昏了頭腦,正在意氣用事。
可諸葛亮聞言卻是猛地長舒一口氣,腦海當中的想法成型後,立即做出了決斷。
“孝直勿憂,亮自是不會意氣用事。”
“陽平關急切之下難以攻陷,可若是這段時間當中什麽都不做的話,他日曹軍西進益州,如何能夠抵擋?”
諸葛亮猛地咬牙道:“不如趁在這之前,先下手為強!”
“先下手為強?”
法正和關羽兩人麵麵相覷。
哪怕法正自詡自己才思敏捷,可這次卻是有些沒跟得上諸葛亮的思路。
畢竟如今的形勢擺在麵前,以益州當前的狀況,根本不可能對曹操造成任何的麻煩。
放棄地利貿然出擊,反倒有可能將益州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不錯。”
諸葛亮重重點頭,“亮知曉二位心中擔憂,可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去博那最後一線生機!”
平常時候他是求穩不假,可現在都已經是到了懸崖邊上……
再不搏一搏,隻怕是連這最後一搏的機會都沒了!
關羽麵色變幻不定,看向諸葛亮的目光更是有些詫異,仿佛是頭一次認識諸葛亮一般。
恍惚間,他似乎從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當初那人的影子……
關羽猛地一咬牙,沉吟間已是下定了決心。
“敢問軍師究竟如何打算?”
諸葛亮不假思索:“當下即便是奪得了陽平關,依舊不過杯水車薪。”
“好在曹賊剛下江東,暫時無力圖謀我益州,如此正是天賜良機。”
一旁的法正聞言微微頷首,顯然和諸葛亮都是抱著相同的看法。
可唯獨這所謂的天賜良機……
不好說。
諸葛亮並沒有理會法正,依舊自顧自道:“亮本躬耕於南陽,既得主公信任,自當為主公效死力。”
“如今形勢危如累卵,自當出奇以製勝,敢請雲長將軍隨吾立即引兵往益南而去,亮當設計降服南蠻之眾,又可得精銳之師數萬人。”
“隨後傾益州之力,直取宛若,先奪荊襄。”
“此外吳侯雖是退居交州,可江東失守,其必與曹賊存生死之仇,彼時再請吳侯從交州複取江東,當可分散曹軍注意。”
“雙管齊下,此戰,成則天下三分,敗……”
說到最後,諸葛亮語氣減弱,剩下的話卻是沒能說得出口。
可即便如此對於關羽來說也已經足夠了,甚至於法正更是目露欽佩之色。
的確,比起坐以待斃,殊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拚得一條出路。
“軍師大才,正自愧弗如。”
法正拱手一拜,諸葛亮連忙上前將之扶住。
“孝直折煞我了,如今時局艱辛,正該勠力同心,攜手共渡難關才是。”
頓了一頓,諸葛亮又是看向關羽,“隻是不知雲長以為如何?”
“軍師思慮周全,吾又如何會拒絕?”
“隻是大哥那……”
“亮稍後會書信傳於成都,想來主公英明,定然不會拒絕。”
“如此甚好。”
商議妥當之後,諸葛亮再不猶豫,起身徑直返迴了自己的別帳。
研墨提筆。
“亮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主公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今曹賊猖獗,益州正值傾覆,願主公托亮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亮之罪……”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