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這才略覺安心,籲了一口氣,笑道:“不但官身不自由,你瞧瞧皇上這批語,我這民身自由麽?這個密折製度,說起來還是我的建議,如今倒縛住了我。昔日商鞅變法,普天下實行連坐保甲,待他自己落難逃命,竟被當賊拿了,將古比今,也算我作法自斃。”李衛道:“我倒覺得這法子不賴。有些個封疆大吏挾嫌報複,下頭微末官員一言不合,就把人往死裏整。山東巡撫去年革了即墨縣令的職,沒有半個月,明發詔諭下來,說即墨縣令是清官,著即晉升濟寧知府,倒把巡撫罵了個狗血淋頭,連他私地說的體己話都頒布公眾——整頓吏治,這確是良策——不說別的事了,咱們‘公事公辦’,皇上征詢你的意見,就這個事兒,你看該怎麽辦?”鄔思道俯首思量了一下,說道:“你先說說你是怎麽想的?”
“我不學田文鏡。”李衛吮吮嘴唇,說道,“他是硬壓硬擠,下頭官兒們怕他,所以不敢胡來。田文鏡總要死,那個巡撫也不是他的世職,他或死或走,下頭照樣貪汙,照樣刮地皮。就江南這地塊看,辦法多的是。官缺不是有肥有瘦麽?肥的我不管,瘦的我補,總要他過得,要再貪汙,我就重辦,這是我的宗旨。錢從哪裏來?一個鹽課征稅,我從鹽狗子身上剝削。維揚、蘇杭天堂之地,都屬我管。我放開了叫他們辦酒肆茶樓,行院妓館,招引有錢主兒來遊。一則這些地方能聚財,二則這些地方常是大盜積賊銷贓的地方兒,我高高地征稅,穩穩地當個大地頭蛇,從嫖客身上弄花柳錢養活沒有錢的官,補貼瘦缺的官。還有海關厘金,我也能動用一點。隻要我自己不摟錢,皇上不會怪罪我的。”因將自己上任,調劑江南浙江等地肥瘦缺分的資金來源、用項,官員們的反應一一備細,足說了多半個時辰,末了又道:“反正我也不去嫖窯子,翠兒也不吃這壇子醋,從這起子闊佬身上刮銀子,天公地道!”說罷便笑。
鄔思道靜靜聽著,一句話也沒插,待李衛說完,跟著笑了笑,正容說道:“你這些都是‘辦法’,不能叫‘製度’。製度,要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你的這些路子,別的省能學麽?”李衛搔頭道:
“不行。”
“田文鏡在河南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你為什麽不試一試?”
“他那個辦——製度我在四川當縣令就辦過。還是學我的——如今他在一省推行,聲望自然就大些兒。如今皇上叫我出招兒,我去學他,那李衛還叫李衛?”
鄔思道嘉許地看了看這位心高性傲的青年總督,架起拐杖在屋裏篤篤踱著,皺眉沉思,足有一刻,倏然迴身道:“我給你出兩條,你尋思一下,不過有句話先放這裏,你不答應,我一條也不說!”李衛連想都沒想,說道:“我答應!”“好,君子一言!”鄔思道眼中熠熠發光,“一條叫‘攤丁入畝’,你不能告訴皇上是我的建議;一條叫‘火耗入公’,你就說是咱們商計的。”
“成,你說!”
“攤丁入畝是均賦法。”鄔思道微笑道,“聖祖爺永不加賦的祖訓實行多年了,有的人多沒有地,有的地主人少地多——把人頭稅一概取消,攤進土地中去。這樣,窮人就少納稅或不納稅,出得起稅的就得多納。國家歲人就有了穩固的數目兒——比如你過去討飯,也繳人頭稅,這公道麽?——要命一條,要錢沒有,稅丁也拿你沒辦法!”
李衛聽得目中灼然生光,說道:“我理會得,我當得替叫花子上這折子——火耗歸公怎麽個弄法?”
“火耗歸公為養廉法,是吏治。”鄔思道仰首望著天棚,侃侃說道,“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銀子哪裏來?就是從火耗中扣出來的!現在這個法子,所有州縣府道,一律不得私留火耗,全部繳上來由知府巡撫掌握。把省裏缺分分等級,衝繁疲難的府縣,你多分給他些兒,簡明易治的缺分,你就少給他一點,就是候補待缺的官員,也可少得一點分潤——對了,就叫‘養廉銀’——拿了養廉銀仍舊不廉,這樣的官你宰幾個,罷幾個,何愁吏治不清?我算計著,這兩條辦法實行,再加上官紳一體納賦,僅你江南浙江兩省,每年可多為國庫增入三百萬銀上下,而且不損國體,不傷貧民,整治的隻是貪官墨吏、豪紳強梁!李衛,你覺得如何呀?”李衛高興得一拍桌子,笑道:“妙極!這麽著,我也不至於窮得連客也請不起了——就是這麽辦,迴頭找幾個師爺,按這宗旨細細斟酌出來,奏明皇上!”
“我不學田文鏡。”李衛吮吮嘴唇,說道,“他是硬壓硬擠,下頭官兒們怕他,所以不敢胡來。田文鏡總要死,那個巡撫也不是他的世職,他或死或走,下頭照樣貪汙,照樣刮地皮。就江南這地塊看,辦法多的是。官缺不是有肥有瘦麽?肥的我不管,瘦的我補,總要他過得,要再貪汙,我就重辦,這是我的宗旨。錢從哪裏來?一個鹽課征稅,我從鹽狗子身上剝削。維揚、蘇杭天堂之地,都屬我管。我放開了叫他們辦酒肆茶樓,行院妓館,招引有錢主兒來遊。一則這些地方能聚財,二則這些地方常是大盜積賊銷贓的地方兒,我高高地征稅,穩穩地當個大地頭蛇,從嫖客身上弄花柳錢養活沒有錢的官,補貼瘦缺的官。還有海關厘金,我也能動用一點。隻要我自己不摟錢,皇上不會怪罪我的。”因將自己上任,調劑江南浙江等地肥瘦缺分的資金來源、用項,官員們的反應一一備細,足說了多半個時辰,末了又道:“反正我也不去嫖窯子,翠兒也不吃這壇子醋,從這起子闊佬身上刮銀子,天公地道!”說罷便笑。
鄔思道靜靜聽著,一句話也沒插,待李衛說完,跟著笑了笑,正容說道:“你這些都是‘辦法’,不能叫‘製度’。製度,要能放之四海而皆準。你的這些路子,別的省能學麽?”李衛搔頭道:
“不行。”
“田文鏡在河南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你為什麽不試一試?”
“他那個辦——製度我在四川當縣令就辦過。還是學我的——如今他在一省推行,聲望自然就大些兒。如今皇上叫我出招兒,我去學他,那李衛還叫李衛?”
鄔思道嘉許地看了看這位心高性傲的青年總督,架起拐杖在屋裏篤篤踱著,皺眉沉思,足有一刻,倏然迴身道:“我給你出兩條,你尋思一下,不過有句話先放這裏,你不答應,我一條也不說!”李衛連想都沒想,說道:“我答應!”“好,君子一言!”鄔思道眼中熠熠發光,“一條叫‘攤丁入畝’,你不能告訴皇上是我的建議;一條叫‘火耗入公’,你就說是咱們商計的。”
“成,你說!”
“攤丁入畝是均賦法。”鄔思道微笑道,“聖祖爺永不加賦的祖訓實行多年了,有的人多沒有地,有的地主人少地多——把人頭稅一概取消,攤進土地中去。這樣,窮人就少納稅或不納稅,出得起稅的就得多納。國家歲人就有了穩固的數目兒——比如你過去討飯,也繳人頭稅,這公道麽?——要命一條,要錢沒有,稅丁也拿你沒辦法!”
李衛聽得目中灼然生光,說道:“我理會得,我當得替叫花子上這折子——火耗歸公怎麽個弄法?”
“火耗歸公為養廉法,是吏治。”鄔思道仰首望著天棚,侃侃說道,“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銀子哪裏來?就是從火耗中扣出來的!現在這個法子,所有州縣府道,一律不得私留火耗,全部繳上來由知府巡撫掌握。把省裏缺分分等級,衝繁疲難的府縣,你多分給他些兒,簡明易治的缺分,你就少給他一點,就是候補待缺的官員,也可少得一點分潤——對了,就叫‘養廉銀’——拿了養廉銀仍舊不廉,這樣的官你宰幾個,罷幾個,何愁吏治不清?我算計著,這兩條辦法實行,再加上官紳一體納賦,僅你江南浙江兩省,每年可多為國庫增入三百萬銀上下,而且不損國體,不傷貧民,整治的隻是貪官墨吏、豪紳強梁!李衛,你覺得如何呀?”李衛高興得一拍桌子,笑道:“妙極!這麽著,我也不至於窮得連客也請不起了——就是這麽辦,迴頭找幾個師爺,按這宗旨細細斟酌出來,奏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