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光給軍兒做,也把小樹的衣裳脫下來補補吧,在外頭幹活磨的就是屁股和波棱蓋兒,千萬記得打厚點兒。”
下著雨,屋子裏頭有些悶,小立軍兒待不住,母親便把他放在背簍裏,擱在了屋簷下透氣。
在他有些遲鈍的小腦袋瓜裏,顯然是不能理解節氣的變化有什麽特定規律的,但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很高興的。
因為爹和娘就是組成他小小世界的一切,他喜歡他們一家人待在一起,特別是今年,哥哥也在家裏,他最喜歡哥哥了。
哥哥不嫌棄他走動不了,也不嫌棄他總流口水,會很耐心的和他講工作時候遇到的趣事,不管他發出多麽讓人難以理解的聲音,哥哥都能聽懂。
這讓小立軍兒覺得自己是個正常孩子,很滿足。
他也是頭一迴知道,原來在這個小院子的外頭,有那麽多形形色色的有意思的人,他們過著他完全想象不到的另一種人生,他真希望有一天能自己邁開雙腿走出去,好好感受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屋外是小孩子天馬行空一般的幻想世界,而一門之隔的屋內卻是一副再樸素不過的現實生活,鄒順和媳婦麵對麵坐在炕上,一個磨工具一個縫補衣裳,時不時的說上幾句話,氣氛溫馨。
“哪兒用的上我,我的手藝能和小妹比?小樹有姐姐疼呐,你沒瞧見前天迴來又換了一身新衣裳?咱啊就別操心了。”
她話雖然說是這樣說沒錯,但擱在小炕桌上的針線籃子裏頭,有一雙大概四十碼的剛上好糊的鞋墊,明顯就不是給丈夫鄒順做的。
聽媳婦兒這麽說,鄒順便也不再說什麽。
秦小妹和李樹兩姐弟都是苦命人,他們這些大人能拉孩子一把就拉一把,實在幫不了太多,給些關懷也是應該的。
小樹這孩子是個實心眼兒,幹活沒說的,心腸也很好,就是可憐他母親死的太早了,父親又是個王八蛋,讓他前些年吃了不少苦。
大概也因此他性格才不太活潑吧,幹活時總是默默的,別人開玩笑他也不參與也不抵觸,但就是興致缺缺的,也就隻有收工迴家的時候和分錢的時候能看見他臉上有點兒人的表情。
在他這樣的年紀就養成了如此謹慎的性格,很難想象他以前的日子到底是什麽樣的,聽說他以前還有個哥哥,不過一年前剛走。
可惜了了,沒能熬到弟弟有出息,過上好日子這天,估計小樹也很惋惜吧,他對小軍兒這麽有耐心,可不是裝出來的。
放下手裏的活兒,揉了揉眼睛,鄒順勸了媳婦兒一句:“屋裏暗,你小心眼睛,我歇歇去看看小樹去,他也該休息休息了。”
“問問他晚上想吃什麽?下雨反正也沒事兒,他想吃什麽我做什麽,不打緊。”
“誒,我問問去。”
暴雨季的農家小院兒裏其實也沒有什麽活兒幹,但李樹是個閑不住的人,所以就自動要求趁這幾天用不上炕,將鄒家的三間小屋裏的兩個炕頭都重新糊一遍,這樣冬天用著也舒坦些。
本來鄒順是想幫忙的,但都被李樹以屋子小人多活動不開為由給勸走了。
手腳不停的幹了一上午,李樹已經糊好了師父師娘睡的大炕,這會兒正在糊自己睡的小炕。
鄒順走進去一看,嘿~別說,這活兒幹的還真挺像樣的。
他們做泥瓦匠的本來幹活兒就雜,什麽都會一些,可能像李樹這樣沉下心去,把細枝末節都打磨仔細的師傅確是沒幾個。
這孩子,一定能成事兒,至少不會壞了他鄒老大的手藝,是個好徒弟。
看著李樹鄒順實在喜歡,忍不住勸他休息:“差不多了就歇會兒吧,也不著急用,等晚上了讓你師娘燉兩個好菜,咱爺倆喝點兒。”
不幹活的日子鄒順其實並不愛喝酒,可連日的大雨不斷,他這老胳膊老腿兒的擋不住濕氣,已經有些關節處開始酸痛了。
喝兩口挺好的,既可以讓孩子休息休息好好睡一晚,也能暖暖他的身,去去濕氣。
反正不管鄒順說什麽李樹都會點頭乖巧答應,他心裏記著姐姐出門前說的話,這兩天一直在找活兒幹,同時盼望著雨能早些停。
可惜天不遂人願,此後一連七天都是大雨傾盆,盤磨河裏的水漲的厲害,幾個沒做好堤防的村子說是已經被淹了,損失慘重。
可甲之蜜糖說不定就是乙之砒霜,萬事萬物總有兩麵性,這不,有村子被淹,自然就有村子久旱逢甘霖,雨下的越大越高興。
特別是像牛家莊這樣不臨水的村子,一年到頭就指望著暴雨季這半個月滋養農田,灌滿水庫,巴不得雨能再下大點兒才好呐。
眼看著一連下了好多天的雨,大家還挺高興,見麵都說這下半年估計收成能好些,用水大概也不會太緊張了。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沒水可用的日子隻有經曆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難熬。
牛家莊地理環境惡劣,生活艱苦,村兒裏的女人能跑的,無一例外都跑到別的村兒裏去了,隻留下男人們因為戶口問題,想遷也遷不走。
這也就造成了牛家莊幾十年來娶妻難的大問題,幾乎八成以上的男青年都是在二十八歲以後才結成的婚,這放在七十年代已經是相當大齡了。
就這還不算,因為牛家莊用水困難,土地又堅硬,所以年年的收成都不太好。
糧食不夠吃,人就沒力氣幹活,沒力氣幹活又造成了大片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荒了地就評不上先進,大隊賬上沒錢沒技術,又造成了社員吃不飽飯。
如此往複,就像一個死亡循環,貧窮仿佛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將牛家莊上生活著的家庭一個個困死在原地,找不到出路。
在底層老百姓看來,勞力不夠才會吃不飽飯,所以得多生孩子,且隻養男娃。
從二十多年前,他們就積極的實行著這一家族壯大的偉大使命。
可人人都隻養男娃不要女娃,外村的女娃又不願意嫁進來,其結果就是直接導致隊裏的光棍多到成了一害,年年都聚眾抗議要求組織發媳婦兒,把大隊幹部煩得不行。
在這種情況下,誰家有姑娘可就成香餑餑了,僧多粥少,能不能結婚全憑本事搶,消息晚一點兒都趕不上趟!
“他二嬸子~在家呐?給你拿點兒豆角吃,偉珍呐?忙著嗎?”
又一個老娘們抓著把豆角上門來找兒媳婦兒,牛二嬸白眼一翻,雖然看不上可還是收下了豆角,開門放人進來。
這都是第幾個了?也不知道是誰大嘴巴,從大溪溝村迴來就把周偉珍有個十七歲閨女兒的事兒捅了出去,這兩天家裏的門檻都要被踩爛了。
這幫老光棍,都三十好幾了還想小丫頭,出門連條好褲子都沒得穿的人戶,倒還真敢想。
不大高興的將豆角丟給女兒帶娣,牛二嬸看著閨女豔麗的臉蛋,心裏暗暗發誓絕不能讓村兒裏的這幫老光棍得了便宜。
一定要想個法子把帶娣嫁到大溪溝去,就像牛大家的閨女似的,婆家又有錢又大方,這才好呐。
下著雨,屋子裏頭有些悶,小立軍兒待不住,母親便把他放在背簍裏,擱在了屋簷下透氣。
在他有些遲鈍的小腦袋瓜裏,顯然是不能理解節氣的變化有什麽特定規律的,但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很高興的。
因為爹和娘就是組成他小小世界的一切,他喜歡他們一家人待在一起,特別是今年,哥哥也在家裏,他最喜歡哥哥了。
哥哥不嫌棄他走動不了,也不嫌棄他總流口水,會很耐心的和他講工作時候遇到的趣事,不管他發出多麽讓人難以理解的聲音,哥哥都能聽懂。
這讓小立軍兒覺得自己是個正常孩子,很滿足。
他也是頭一迴知道,原來在這個小院子的外頭,有那麽多形形色色的有意思的人,他們過著他完全想象不到的另一種人生,他真希望有一天能自己邁開雙腿走出去,好好感受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屋外是小孩子天馬行空一般的幻想世界,而一門之隔的屋內卻是一副再樸素不過的現實生活,鄒順和媳婦麵對麵坐在炕上,一個磨工具一個縫補衣裳,時不時的說上幾句話,氣氛溫馨。
“哪兒用的上我,我的手藝能和小妹比?小樹有姐姐疼呐,你沒瞧見前天迴來又換了一身新衣裳?咱啊就別操心了。”
她話雖然說是這樣說沒錯,但擱在小炕桌上的針線籃子裏頭,有一雙大概四十碼的剛上好糊的鞋墊,明顯就不是給丈夫鄒順做的。
聽媳婦兒這麽說,鄒順便也不再說什麽。
秦小妹和李樹兩姐弟都是苦命人,他們這些大人能拉孩子一把就拉一把,實在幫不了太多,給些關懷也是應該的。
小樹這孩子是個實心眼兒,幹活沒說的,心腸也很好,就是可憐他母親死的太早了,父親又是個王八蛋,讓他前些年吃了不少苦。
大概也因此他性格才不太活潑吧,幹活時總是默默的,別人開玩笑他也不參與也不抵觸,但就是興致缺缺的,也就隻有收工迴家的時候和分錢的時候能看見他臉上有點兒人的表情。
在他這樣的年紀就養成了如此謹慎的性格,很難想象他以前的日子到底是什麽樣的,聽說他以前還有個哥哥,不過一年前剛走。
可惜了了,沒能熬到弟弟有出息,過上好日子這天,估計小樹也很惋惜吧,他對小軍兒這麽有耐心,可不是裝出來的。
放下手裏的活兒,揉了揉眼睛,鄒順勸了媳婦兒一句:“屋裏暗,你小心眼睛,我歇歇去看看小樹去,他也該休息休息了。”
“問問他晚上想吃什麽?下雨反正也沒事兒,他想吃什麽我做什麽,不打緊。”
“誒,我問問去。”
暴雨季的農家小院兒裏其實也沒有什麽活兒幹,但李樹是個閑不住的人,所以就自動要求趁這幾天用不上炕,將鄒家的三間小屋裏的兩個炕頭都重新糊一遍,這樣冬天用著也舒坦些。
本來鄒順是想幫忙的,但都被李樹以屋子小人多活動不開為由給勸走了。
手腳不停的幹了一上午,李樹已經糊好了師父師娘睡的大炕,這會兒正在糊自己睡的小炕。
鄒順走進去一看,嘿~別說,這活兒幹的還真挺像樣的。
他們做泥瓦匠的本來幹活兒就雜,什麽都會一些,可能像李樹這樣沉下心去,把細枝末節都打磨仔細的師傅確是沒幾個。
這孩子,一定能成事兒,至少不會壞了他鄒老大的手藝,是個好徒弟。
看著李樹鄒順實在喜歡,忍不住勸他休息:“差不多了就歇會兒吧,也不著急用,等晚上了讓你師娘燉兩個好菜,咱爺倆喝點兒。”
不幹活的日子鄒順其實並不愛喝酒,可連日的大雨不斷,他這老胳膊老腿兒的擋不住濕氣,已經有些關節處開始酸痛了。
喝兩口挺好的,既可以讓孩子休息休息好好睡一晚,也能暖暖他的身,去去濕氣。
反正不管鄒順說什麽李樹都會點頭乖巧答應,他心裏記著姐姐出門前說的話,這兩天一直在找活兒幹,同時盼望著雨能早些停。
可惜天不遂人願,此後一連七天都是大雨傾盆,盤磨河裏的水漲的厲害,幾個沒做好堤防的村子說是已經被淹了,損失慘重。
可甲之蜜糖說不定就是乙之砒霜,萬事萬物總有兩麵性,這不,有村子被淹,自然就有村子久旱逢甘霖,雨下的越大越高興。
特別是像牛家莊這樣不臨水的村子,一年到頭就指望著暴雨季這半個月滋養農田,灌滿水庫,巴不得雨能再下大點兒才好呐。
眼看著一連下了好多天的雨,大家還挺高興,見麵都說這下半年估計收成能好些,用水大概也不會太緊張了。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沒水可用的日子隻有經曆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難熬。
牛家莊地理環境惡劣,生活艱苦,村兒裏的女人能跑的,無一例外都跑到別的村兒裏去了,隻留下男人們因為戶口問題,想遷也遷不走。
這也就造成了牛家莊幾十年來娶妻難的大問題,幾乎八成以上的男青年都是在二十八歲以後才結成的婚,這放在七十年代已經是相當大齡了。
就這還不算,因為牛家莊用水困難,土地又堅硬,所以年年的收成都不太好。
糧食不夠吃,人就沒力氣幹活,沒力氣幹活又造成了大片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荒了地就評不上先進,大隊賬上沒錢沒技術,又造成了社員吃不飽飯。
如此往複,就像一個死亡循環,貧窮仿佛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將牛家莊上生活著的家庭一個個困死在原地,找不到出路。
在底層老百姓看來,勞力不夠才會吃不飽飯,所以得多生孩子,且隻養男娃。
從二十多年前,他們就積極的實行著這一家族壯大的偉大使命。
可人人都隻養男娃不要女娃,外村的女娃又不願意嫁進來,其結果就是直接導致隊裏的光棍多到成了一害,年年都聚眾抗議要求組織發媳婦兒,把大隊幹部煩得不行。
在這種情況下,誰家有姑娘可就成香餑餑了,僧多粥少,能不能結婚全憑本事搶,消息晚一點兒都趕不上趟!
“他二嬸子~在家呐?給你拿點兒豆角吃,偉珍呐?忙著嗎?”
又一個老娘們抓著把豆角上門來找兒媳婦兒,牛二嬸白眼一翻,雖然看不上可還是收下了豆角,開門放人進來。
這都是第幾個了?也不知道是誰大嘴巴,從大溪溝村迴來就把周偉珍有個十七歲閨女兒的事兒捅了出去,這兩天家裏的門檻都要被踩爛了。
這幫老光棍,都三十好幾了還想小丫頭,出門連條好褲子都沒得穿的人戶,倒還真敢想。
不大高興的將豆角丟給女兒帶娣,牛二嬸看著閨女豔麗的臉蛋,心裏暗暗發誓絕不能讓村兒裏的這幫老光棍得了便宜。
一定要想個法子把帶娣嫁到大溪溝去,就像牛大家的閨女似的,婆家又有錢又大方,這才好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