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閑暇又遇知己,一路上張木蓮嘴就沒停過,和秦小妹從工作聊到家庭,從從前聊到未來。
不管說什麽,二人總能達成共識,聊到哪裏秦小妹都能接上,適時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繼續話題。
和這樣的人相處實在舒服,特別是像張木蓮這樣的事業型女性,工作的事情家裏沒法兒說,家裏的事情工作時不能想。
時間長了沒人傾訴開解,心裏都要憋出問題來了。
但她今天來可不是光聊天的。
一是為了工作上的事情,二是為著最近有些人做出來的,讓她看不過眼的算計。
“啥?她家鬧到婦聯去了?那最後咋解決的?”秦小妹說呐,臨近年關張木蓮怎麽會突然跑來。
原來是易枝蘭把自己被趕迴娘家的事情,鬧到婦聯去了。
她倒是實打實的缺根筋,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就是對。
不僅把給秦小妹以及錢木匠家帶去的傷害一筆帶過,還反咬一口,說遭到迫害了,都是錢木匠家把事兒鬧到她婆家去,那家子才容不下她的。
領著自己的娘,哭著喊著鬧到了婦聯,要她男人現在就給她接迴家去,公公還得給她道歉。
“這事兒本來是劉姐接著的,她聽提到了你,就來和我說了,我這才仔細打聽了事情來龍去脈,哼~要不我都不知道,原來你才這麽點兒大,就被人惦記上了!”
話說到這裏,其實張木蓮已經明顯在責怪秦小妹對她遮掩了,後者細尋思了一瞬,低頭認錯。
“對不起姐姐,你知道的,我從小沒有了父母親,能活到現在真是靠忍熬過來的,說來不怕你笑,別看現在我能說會道的,以前性格可不這樣。”
她當然知道張木蓮為什麽會責怪她,如果她已經年滿二十三歲,那這些事兒隨便她愛講不講,人家也沒理由管她。
可她今年才隻有不到十七歲,跟國家提倡的晚婚晚育年齡差了一大截兒。
張木蓮是婦女主任,又一直為女性權利奔走。
她可不覺得一個十六歲的女娃娃,稀裏糊塗的在所謂親戚介紹下匆忙嫁人生孩子,能過的幸福。
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嚴厲對待秦小妹,也是因為她們本來有這層關係在,秦小妹又支持她的工作,那就更應該積極反映情況到婦聯去,方便她們介入阻止事情發生才對。
“你啊你~叫我說什麽好?不該客氣的地方瞎客氣,你說要是人人都和你一樣忍耐,那我們婦聯的工作要怎麽開展下去?”
既得利益者不按規矩辦事兒,明目張膽的藐視最高指示,受害者也不敢吭聲,隻想著息事寧人。
要所有人都這麽幹,那她們的工作可不就沒法開展了?
今天見了秦小妹家,張木蓮也深刻的知道這是個要強且獨立的姑娘,就像她自己說的,一個人熬到現在,有太多身不由己了。
可人要是隻一味要強,不懂的適當借力,最後除了滿足自己那一文不值的自尊心以外,隻會過的更累,走更多的彎路。
於張木蓮來說,秦小妹早已經不僅僅是大隊上一個普通的社員了。
她們心意相通,又有同樣的誌向,彼此珍惜,正是因為這樣,張木蓮今天才必須要走這一趟。
雖然她從不愛搞特殊那一套,也不喜以權利壓人一頭。
可她今天就是要領著秦小妹在這大隊裏好好的繞一圈兒,讓那些打孩子主意的拎不清的家夥看看清楚。
即使她秦小妹是個無親孤女,也不會再默不作聲的任憑他們欺負算計了。
現在是新社會,不僅勞動人人平等!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她們權利也平等!
吃絕戶、欺負弱小、買賣婦女、把女孩兒當資源當物件兒,這種事情雖然還在鄉下地方繼續發生著,但隻要張木蓮還在,就一定會盡力阻止。
“你別怕,姐這是教你呐,姐也要和你說聲對不起,你一個小娃娃什麽也不懂,我該多注意你的。”
說完硬話,見秦小妹隻是默默跟著,情緒不見悲喜,但態度很好,張木蓮心裏有些難受又緊著安慰她。
隻是她不曉得,其實秦小妹是重生迴來的老太太,對於男女關係這方麵實在是不敏感,說到底還是和正經的十六歲小姑娘不一樣。
這就是重生者的硬傷,不管怎樣盡力偽裝,下意識的想法是改變不了的。
今天張木蓮的話很大程度上提醒了秦小妹,她也總算明白,為什麽衛嫻才來兩天就知道了她重生者的身份。
毫無疑問是因為她的為人做事,與一個十六歲的村姑差太多了。
還有諸如兌縫紉機忘記給錢、被算計婚姻不曉得報告婦聯等等事情。
還是太浮躁了。
看來以後得多注意細節方麵才行,總不能每一次都拿話搪塞人。
今天對著張木蓮可以博同情,說自己父母不在身邊,不敢說話。
那明天呐?總會有新的情況發生的。
果然還是應該時刻敲響警鍾,防患於未然。
知道人家這是真的在教她,秦小妹心裏感激張木蓮,麵上不帶一點兒負麵情緒。
她真誠謙卑的態度,反倒讓張木蓮心裏咯噔一下,覺得自己這一趟風風火火的就來了,說話也直接幹脆,不會嚇到人了吧?
“小妹,你別怪姐,姐也是怕你受委屈了還不敢說,全憋在自己心裏,如今你明白了我也放心些,要不總惦記你。”
這是實話,如今大隊裏,順應政策晚婚的青年很少,大都十多歲就結婚了,甭管是不是父母安排的,反正去打結婚證都說是自願。
正是因為這樣,張木蓮他們的工作才格外難做,畢竟沒人反映情況他們怎麽介入?
再說了國家隻是提倡又不是強製要求,他們就算知道早早結婚容易留下隱患,不利於發展,可仍然是無計可施。
姐妹倆推心置腹,一路聊的相當投入,誰也沒留意到她們後頭還跟著條小尾巴。
不管說什麽,二人總能達成共識,聊到哪裏秦小妹都能接上,適時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繼續話題。
和這樣的人相處實在舒服,特別是像張木蓮這樣的事業型女性,工作的事情家裏沒法兒說,家裏的事情工作時不能想。
時間長了沒人傾訴開解,心裏都要憋出問題來了。
但她今天來可不是光聊天的。
一是為了工作上的事情,二是為著最近有些人做出來的,讓她看不過眼的算計。
“啥?她家鬧到婦聯去了?那最後咋解決的?”秦小妹說呐,臨近年關張木蓮怎麽會突然跑來。
原來是易枝蘭把自己被趕迴娘家的事情,鬧到婦聯去了。
她倒是實打實的缺根筋,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就是對。
不僅把給秦小妹以及錢木匠家帶去的傷害一筆帶過,還反咬一口,說遭到迫害了,都是錢木匠家把事兒鬧到她婆家去,那家子才容不下她的。
領著自己的娘,哭著喊著鬧到了婦聯,要她男人現在就給她接迴家去,公公還得給她道歉。
“這事兒本來是劉姐接著的,她聽提到了你,就來和我說了,我這才仔細打聽了事情來龍去脈,哼~要不我都不知道,原來你才這麽點兒大,就被人惦記上了!”
話說到這裏,其實張木蓮已經明顯在責怪秦小妹對她遮掩了,後者細尋思了一瞬,低頭認錯。
“對不起姐姐,你知道的,我從小沒有了父母親,能活到現在真是靠忍熬過來的,說來不怕你笑,別看現在我能說會道的,以前性格可不這樣。”
她當然知道張木蓮為什麽會責怪她,如果她已經年滿二十三歲,那這些事兒隨便她愛講不講,人家也沒理由管她。
可她今年才隻有不到十七歲,跟國家提倡的晚婚晚育年齡差了一大截兒。
張木蓮是婦女主任,又一直為女性權利奔走。
她可不覺得一個十六歲的女娃娃,稀裏糊塗的在所謂親戚介紹下匆忙嫁人生孩子,能過的幸福。
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嚴厲對待秦小妹,也是因為她們本來有這層關係在,秦小妹又支持她的工作,那就更應該積極反映情況到婦聯去,方便她們介入阻止事情發生才對。
“你啊你~叫我說什麽好?不該客氣的地方瞎客氣,你說要是人人都和你一樣忍耐,那我們婦聯的工作要怎麽開展下去?”
既得利益者不按規矩辦事兒,明目張膽的藐視最高指示,受害者也不敢吭聲,隻想著息事寧人。
要所有人都這麽幹,那她們的工作可不就沒法開展了?
今天見了秦小妹家,張木蓮也深刻的知道這是個要強且獨立的姑娘,就像她自己說的,一個人熬到現在,有太多身不由己了。
可人要是隻一味要強,不懂的適當借力,最後除了滿足自己那一文不值的自尊心以外,隻會過的更累,走更多的彎路。
於張木蓮來說,秦小妹早已經不僅僅是大隊上一個普通的社員了。
她們心意相通,又有同樣的誌向,彼此珍惜,正是因為這樣,張木蓮今天才必須要走這一趟。
雖然她從不愛搞特殊那一套,也不喜以權利壓人一頭。
可她今天就是要領著秦小妹在這大隊裏好好的繞一圈兒,讓那些打孩子主意的拎不清的家夥看看清楚。
即使她秦小妹是個無親孤女,也不會再默不作聲的任憑他們欺負算計了。
現在是新社會,不僅勞動人人平等!在國家政策的幫扶下,她們權利也平等!
吃絕戶、欺負弱小、買賣婦女、把女孩兒當資源當物件兒,這種事情雖然還在鄉下地方繼續發生著,但隻要張木蓮還在,就一定會盡力阻止。
“你別怕,姐這是教你呐,姐也要和你說聲對不起,你一個小娃娃什麽也不懂,我該多注意你的。”
說完硬話,見秦小妹隻是默默跟著,情緒不見悲喜,但態度很好,張木蓮心裏有些難受又緊著安慰她。
隻是她不曉得,其實秦小妹是重生迴來的老太太,對於男女關係這方麵實在是不敏感,說到底還是和正經的十六歲小姑娘不一樣。
這就是重生者的硬傷,不管怎樣盡力偽裝,下意識的想法是改變不了的。
今天張木蓮的話很大程度上提醒了秦小妹,她也總算明白,為什麽衛嫻才來兩天就知道了她重生者的身份。
毫無疑問是因為她的為人做事,與一個十六歲的村姑差太多了。
還有諸如兌縫紉機忘記給錢、被算計婚姻不曉得報告婦聯等等事情。
還是太浮躁了。
看來以後得多注意細節方麵才行,總不能每一次都拿話搪塞人。
今天對著張木蓮可以博同情,說自己父母不在身邊,不敢說話。
那明天呐?總會有新的情況發生的。
果然還是應該時刻敲響警鍾,防患於未然。
知道人家這是真的在教她,秦小妹心裏感激張木蓮,麵上不帶一點兒負麵情緒。
她真誠謙卑的態度,反倒讓張木蓮心裏咯噔一下,覺得自己這一趟風風火火的就來了,說話也直接幹脆,不會嚇到人了吧?
“小妹,你別怪姐,姐也是怕你受委屈了還不敢說,全憋在自己心裏,如今你明白了我也放心些,要不總惦記你。”
這是實話,如今大隊裏,順應政策晚婚的青年很少,大都十多歲就結婚了,甭管是不是父母安排的,反正去打結婚證都說是自願。
正是因為這樣,張木蓮他們的工作才格外難做,畢竟沒人反映情況他們怎麽介入?
再說了國家隻是提倡又不是強製要求,他們就算知道早早結婚容易留下隱患,不利於發展,可仍然是無計可施。
姐妹倆推心置腹,一路聊的相當投入,誰也沒留意到她們後頭還跟著條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