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星寒到了大寧的時候,朝廷之上的風向又變了,首先是升於謙為兵部左侍郎,其次就是東緝事廠的確立。
王振選址在東華門之外,已經開始找人大興土木建造衙門了。
賀雲敢怒不敢言,太祖皇帝說的很明白,錦衣衛隻對皇權負責,這突然多出來的東緝事廠,也隻對皇權負責,這說到底,京城的第一號情報特務機構該是誰呢。
恐怕得有幾年才能見分曉。
大寧漢王府。
李星寒和朱高煦對麵而坐,剛剛自己說的明白,就看他怎麽消化了。
“不是,我就一個問題,小叔真是這麽和你說的?”
李星寒點點頭:“我已經說了好幾次,在秘密修行的時候,叔父曾經提過這事情,確確實實的給了先帝十年多的生機。”
“可密詔呢?”
“密詔已經交給了陛下,陛下也發誓不會讓此詔書重現世間,所以才讓我過來和你解釋一下。”
朱高煦摸著胡子:“這話要是從別人口中說出來,我興許不信,但是從你口中說出來我信了八九分,咱們兩家的情分綿延四代人,這忠心不會有假。”
“玄冥老弟,今天就別走了,咱們好好的喝幾杯,隨便聊點什麽,我自幼就跟在李家人身後學武,想必咱們有不少的共同話題。”
“行,對了,陛下讓我帶個口信,告訴你該如何如何,不必有心裏負擔,關外的兵馬還需你節製,莫要想太多傷了身子。等他孩子生了,抽時間過來看你。”
酒喝到深夜,枚青急匆匆的衝到了漢王府:“王爺,李大人,出事了。”
“慢慢說,別急。”
枚青緩緩道來,朱高煦越聽表情越是不對。
“這王振,狗娘養的,肯定是他慫恿瞻基搞什麽東緝事廠,這是要瓦解瓜分錦衣衛監察百官和天下的權利。”
朱高煦將手中的酒杯重重摔在地上。
“枚青,取我盔甲,我要入京清君側。”
李星寒抬手擋住:“不可,你這次再鬧事,就不是陛下計較不計較的問題了,文武百官也容不下你。”
“那怎麽辦。”
“隨他,錦衣衛的權力無可撼動,若是他們過分,那我就剁了他們伸出來的爪子。殿下信我,我說的出做得到,言出必行,是李家的家訓。”
手掌中的銀杯化為粉末。
“玄冥,你也別衝動,若是瞻基保人,你可得給一些麵子。”
兩塊金牌掏出放在桌麵上:“我拿著此物,隻要是對大明有誤之人,就算是聖上,我也敢鬥上一鬥。”
朱高煦揮手讓枚青下去。
“你瘋了吧,這話你也敢說?”
“我沒瘋,一切為了大明,除非他不要大明的榮耀,若是他對著這兩塊金牌依舊執迷不悔,李家從此退出大明,自尋出路。”
這次朱高煦倒是沒說什麽,手掌輕撫過桌麵上的金牌:“也是,不說皇祖父的那塊洪武金牌,光是我爹這塊如朕親臨,隻要是我們這一支的子孫,就沒有敢放肆的。”
將金牌收入懷中,其實李星寒也隻是說說,就算和日後的皇帝鬧掰,自己依然會以另一個形式守護大明,無非就是當幾迴刺客,將那些不該存在的人全部抹除罷了。
在大寧留了幾天,和朱高煦喝了幾頓酒,李星寒轉道去向東方,這次他再度改變了麵容,目的地正是開京。
數月之後,李星寒仍然沒有迴來,可朱瞻基卻有些頭疼。
看著空蕩大半的朝堂,朱瞻基甚至都在想自己要不要去一趟河南。
原因是幾天前,方孝孺在河南病故。
這也算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朝臣紛紛開始請假,想要去河南送自己先生最後一程。
“方孝孺畢竟曾經在朝為官,該給他上什麽諡號呢。”
王振端著拂塵小聲說道:“陛下,我覺得應當上個惡諡,先不說方孝孺太廟前攔截太宗皇帝,光說他這一死讓朝廷空虛,就該上這個惡諡。”
朱瞻基搖搖頭覺得不妥,人家對得起忠臣這個詞,這麽多年後翻舊賬不是自己的性格。
“咳咳,在座的卿家也都知道怎麽迴事了,說說吧,朕該給方孝孺上個什麽諡號。”
楊榮上前一步:“按照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意思,應當給方孝孺上諡號文正。”
朝堂嘩然,這文正可是文官最高的榮譽了。
不免有些人覺得是不是給的太大了。
楊士奇壓下了所有的聲音。
“那諸君以為,方孝孺教出的弟子,有多少人入朝為官,又有多少人作奸犯科?”
“不說是嗎,我來告訴你們。”
“從京城到地方,方孝孺這三十年間,共培養出來一千三百八十名官員,而這些官員當中,僅僅有數十位因過錯被貶,僅僅有十餘位因貪贓枉法被殺。”
“民間的先生更是數不勝數,這些都得力於方孝孺的辦學和調教。”
“兩袖清風程乘鶴去,一股正氣天地存。”
“方孝孺,當得這文正二字,就連先走幾年的鐵鉉,也當得這文正二字。”
朱瞻基細想也是,自己那些喜歡的,得力的臣子,就連城外燕武書院的賀濯蓮,也是方孝孺的學生。
“這樣吧,擬旨,方孝孺諡文正,追封太子太師,鐵鉉諡文正,追封太子太保,找人在洛水之畔為兩人修建祠堂,以供後人祭拜。”
朱瞻基短暫的思考後下了決定,王振說的都是私人小事,自己還是要靠著這幫有才幹有正氣的臣子的。
王振心中有些不滿,開始將主意打到了別的地方。
迴到寢宮,朱瞻基從皇後手中接過了自己的女兒:“善祥,怎麽就你自己在呢,孫妃呢,不是說讓你們一起在這等我嗎?”
胡善祥笑了笑,親自出門尋人,她知道,朱瞻基想見的不是孫妃,而是自己的兒子。
剛走了沒幾步,就被太後堵了迴來。
“就知道兒子兒子的,給你兒子。”
張太後有些氣不過,自從孫妃生了兒子,朱瞻基總是有意無意的留在那邊,見皇後的麵都是寥寥無幾。
“娘說什麽呢,快把祁鎮給我。”
接過朱祁鎮,朱瞻基狠狠地親了兩口,絲毫未顧忌旁邊兩人的神色異常。
“娘,今天中午讓善祥去你那邊用飯吧,我去趟孫妃那邊。”
王振選址在東華門之外,已經開始找人大興土木建造衙門了。
賀雲敢怒不敢言,太祖皇帝說的很明白,錦衣衛隻對皇權負責,這突然多出來的東緝事廠,也隻對皇權負責,這說到底,京城的第一號情報特務機構該是誰呢。
恐怕得有幾年才能見分曉。
大寧漢王府。
李星寒和朱高煦對麵而坐,剛剛自己說的明白,就看他怎麽消化了。
“不是,我就一個問題,小叔真是這麽和你說的?”
李星寒點點頭:“我已經說了好幾次,在秘密修行的時候,叔父曾經提過這事情,確確實實的給了先帝十年多的生機。”
“可密詔呢?”
“密詔已經交給了陛下,陛下也發誓不會讓此詔書重現世間,所以才讓我過來和你解釋一下。”
朱高煦摸著胡子:“這話要是從別人口中說出來,我興許不信,但是從你口中說出來我信了八九分,咱們兩家的情分綿延四代人,這忠心不會有假。”
“玄冥老弟,今天就別走了,咱們好好的喝幾杯,隨便聊點什麽,我自幼就跟在李家人身後學武,想必咱們有不少的共同話題。”
“行,對了,陛下讓我帶個口信,告訴你該如何如何,不必有心裏負擔,關外的兵馬還需你節製,莫要想太多傷了身子。等他孩子生了,抽時間過來看你。”
酒喝到深夜,枚青急匆匆的衝到了漢王府:“王爺,李大人,出事了。”
“慢慢說,別急。”
枚青緩緩道來,朱高煦越聽表情越是不對。
“這王振,狗娘養的,肯定是他慫恿瞻基搞什麽東緝事廠,這是要瓦解瓜分錦衣衛監察百官和天下的權利。”
朱高煦將手中的酒杯重重摔在地上。
“枚青,取我盔甲,我要入京清君側。”
李星寒抬手擋住:“不可,你這次再鬧事,就不是陛下計較不計較的問題了,文武百官也容不下你。”
“那怎麽辦。”
“隨他,錦衣衛的權力無可撼動,若是他們過分,那我就剁了他們伸出來的爪子。殿下信我,我說的出做得到,言出必行,是李家的家訓。”
手掌中的銀杯化為粉末。
“玄冥,你也別衝動,若是瞻基保人,你可得給一些麵子。”
兩塊金牌掏出放在桌麵上:“我拿著此物,隻要是對大明有誤之人,就算是聖上,我也敢鬥上一鬥。”
朱高煦揮手讓枚青下去。
“你瘋了吧,這話你也敢說?”
“我沒瘋,一切為了大明,除非他不要大明的榮耀,若是他對著這兩塊金牌依舊執迷不悔,李家從此退出大明,自尋出路。”
這次朱高煦倒是沒說什麽,手掌輕撫過桌麵上的金牌:“也是,不說皇祖父的那塊洪武金牌,光是我爹這塊如朕親臨,隻要是我們這一支的子孫,就沒有敢放肆的。”
將金牌收入懷中,其實李星寒也隻是說說,就算和日後的皇帝鬧掰,自己依然會以另一個形式守護大明,無非就是當幾迴刺客,將那些不該存在的人全部抹除罷了。
在大寧留了幾天,和朱高煦喝了幾頓酒,李星寒轉道去向東方,這次他再度改變了麵容,目的地正是開京。
數月之後,李星寒仍然沒有迴來,可朱瞻基卻有些頭疼。
看著空蕩大半的朝堂,朱瞻基甚至都在想自己要不要去一趟河南。
原因是幾天前,方孝孺在河南病故。
這也算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朝臣紛紛開始請假,想要去河南送自己先生最後一程。
“方孝孺畢竟曾經在朝為官,該給他上什麽諡號呢。”
王振端著拂塵小聲說道:“陛下,我覺得應當上個惡諡,先不說方孝孺太廟前攔截太宗皇帝,光說他這一死讓朝廷空虛,就該上這個惡諡。”
朱瞻基搖搖頭覺得不妥,人家對得起忠臣這個詞,這麽多年後翻舊賬不是自己的性格。
“咳咳,在座的卿家也都知道怎麽迴事了,說說吧,朕該給方孝孺上個什麽諡號。”
楊榮上前一步:“按照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意思,應當給方孝孺上諡號文正。”
朝堂嘩然,這文正可是文官最高的榮譽了。
不免有些人覺得是不是給的太大了。
楊士奇壓下了所有的聲音。
“那諸君以為,方孝孺教出的弟子,有多少人入朝為官,又有多少人作奸犯科?”
“不說是嗎,我來告訴你們。”
“從京城到地方,方孝孺這三十年間,共培養出來一千三百八十名官員,而這些官員當中,僅僅有數十位因過錯被貶,僅僅有十餘位因貪贓枉法被殺。”
“民間的先生更是數不勝數,這些都得力於方孝孺的辦學和調教。”
“兩袖清風程乘鶴去,一股正氣天地存。”
“方孝孺,當得這文正二字,就連先走幾年的鐵鉉,也當得這文正二字。”
朱瞻基細想也是,自己那些喜歡的,得力的臣子,就連城外燕武書院的賀濯蓮,也是方孝孺的學生。
“這樣吧,擬旨,方孝孺諡文正,追封太子太師,鐵鉉諡文正,追封太子太保,找人在洛水之畔為兩人修建祠堂,以供後人祭拜。”
朱瞻基短暫的思考後下了決定,王振說的都是私人小事,自己還是要靠著這幫有才幹有正氣的臣子的。
王振心中有些不滿,開始將主意打到了別的地方。
迴到寢宮,朱瞻基從皇後手中接過了自己的女兒:“善祥,怎麽就你自己在呢,孫妃呢,不是說讓你們一起在這等我嗎?”
胡善祥笑了笑,親自出門尋人,她知道,朱瞻基想見的不是孫妃,而是自己的兒子。
剛走了沒幾步,就被太後堵了迴來。
“就知道兒子兒子的,給你兒子。”
張太後有些氣不過,自從孫妃生了兒子,朱瞻基總是有意無意的留在那邊,見皇後的麵都是寥寥無幾。
“娘說什麽呢,快把祁鎮給我。”
接過朱祁鎮,朱瞻基狠狠地親了兩口,絲毫未顧忌旁邊兩人的神色異常。
“娘,今天中午讓善祥去你那邊用飯吧,我去趟孫妃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