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後的身子晃了晃,隻感覺自己兩眼一抹黑,這幾天自己欣喜的勁兒還沒過去,孩子怎麽就沒了呢。
“別廢話,隨我去東宮。”
此時的張皇後也顧不得儀態,提起衣袍朝著東宮而去。
進入寢宮第一句話,便是那毒婦何在,我要親手奪了她的狗命。
朱瞻基看著麵孔通紅的娘親,急忙扶著人坐下。
“我坐什麽坐啊,我的孫兒都沒了,你還讓我坐,你的那個心是不是肉長的啊。”
“早就跟你說這毒婦煙視媚行,不配入宮,你非要,你非要......”
說著說著,張皇後居然還抽泣了起來。
胡善祥此時麵色有些蒼白,可還是在宮女的攙扶下起身走到了張皇後身邊。
“母後,這事情不怪妹妹的,當時她就怕有這些事情發生,所以對我隻是照顧,死活不肯跟我同床,是我看她太累了,就把迷迷糊糊的她拉了過來,誰知道.......”
“她忘了那護腰,我也忘了。”
可憐的胡善祥到此都不知道兩人的算計,還在為孫氏開脫,在她眼中也確實如此,況且上床並不是人家主動的。
疑罪從無,這東西沒法強行賴到人家,若是自己不開口,她定然是坐一夜的。
張皇後的麵色好了一些:“你說的可是真的?”
“媳婦也不敢拿孩子的命作假啊。”
張皇後眼中閃過殺意:“那她也該殺,這孩子因為她沒了,是不爭的事實。”
朱瞻基此時卻心軟了:“若真是按善祥說的,倒是也不怪她。”
“怎麽不怪!”
張皇後提起了朱瞻基的耳朵:“你當上太子就開始頂撞娘了是嗎,要是你當了皇帝,是不是還得將我殺了給你爹陪葬!”
張皇後說漏了嘴,可朱瞻基卻未聽出那弦外之音。
“娘!我不是那個意思,這樣你看好不好,你給她一年的時間,若是她生了兒子,補上你孫兒的命那就還則罷了,若是生了女兒,那就女兒留下,我親手幫娘宰了她,行嗎?”
張皇後麵色一陰沉沒有迴話,倒是胡善祥答應了下來:“是啊母後,就按瞻基的辦吧,給她一次機會,就當是將功贖罪了。”
“就這樣吧。”
張皇後拂袖而去,之後孫氏也被放了出來。
“殿下,這一劫算是躲了過去,現在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抓緊時間,爭取早日生下孩子,到時候母憑子貴。”
孫氏也是鬆了一口氣,果然向死而生才是正確的。
王振的陰謀至此告一段落,而海麵上的風,又吹到了天津衛。
一支被劫掠的商隊放棄了在蓋州衛靠岸,急速行駛到了天津衛尋求幫助。
“什麽?他們現在都敢到威海衛附近劫掠了?”
孔三兒對於這幫倭寇的行徑有些憤怒。
“是啊,大人,我們也是拚死才逃到了天津尋求保護的,他們人數很多,可船很小,都是快船,咱們的水師很難發現他們的。”
孔三兒沉吟片刻:“這樣,我下軍令讓水師的船送你們先去蓋州,之後我親自去京城向陛下匯報,這下倭寇有些過分,是時候敲打敲打了。”
船隊長感激的謝過了孔三兒,並且留下了繳獲的地方武器和服裝。
服飾簡單,上麵有著刀痕和血水,顯然是從屍體上扒下來的,可孔三兒的注意力並不在這,而是背麵的圖騰。
圖騰由三個類似勾玉的圖形組成,首尾相連成圓形,赫然是琉球王國的圖騰。
而這三個勾玉,代表的就是被統一的山南,中山以及山北三國。
“尚忠王.......”
孔三兒握著刀柄的關節有些發白:“這幫吃裏扒外的狗崽子。”
“備馬,我要入京。”
聽孔三兒大怒,汪氏走了出來:“怎麽了老爺?”
話沒說完,就被地上服飾的圖騰吸引。
“尚忠王犯我海疆?”
孔三兒點點頭:“是這樣,我這不是要去找陛下匯報嗎,若是可以,我請纓出戰,也能帶你去看看海上的光景,這些年都在內海,你也膩了吧。”
汪氏倒是對這個沒什麽想法,她跟著孔三兒在軍中待了幾年,也學了不少的東西,心中也有了那一團火。
“這個都是後話,老爺先入京,看看陛下怎麽說,等迴來的時候看看蓮兒,讓蓮兒有空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看看我。”
“放心,我走了哈。”
門外親兵牽了馬來,孔三兒整理了一下盔甲,駕馬直奔京城。
一路到了京城,孔三兒沒有直接去皇宮,而是先來到了李星寒的府邸。
“小李大人,還望隨我一同入宮。”
聽了孔三兒的來意,李星寒和孔三兒一同朝著皇宮而去。
帶上一個錦衣衛指揮使一同入宮,倒是少了自己略顯唐突的麻煩。
果然,這小李大人也是暢通無阻,雖然穿著飛魚服挎著秋水刀,可依舊沒人阻攔,這是殊榮,也是恩寵。
“你等等。”
李星寒讓人等在門外,獨自進入了朱高熾的寢宮。
“聽叔祖父這麽說,這些倭人是該敲打了,這樣,叔祖父先將人帶進來,我聽聽具體情況,之後派兵出征,咱們這幾年水師強大的很,定然要將琉球打穿,收複我大明的領土。”
“行。”李星寒點點頭打開了寢宮大門:“孔將軍請進,陛下要見你。”
孔三兒對著李星寒拱了拱手,踏步進入了寢宮。
“末將孔威遠,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孔將軍都是老熟人了,起來說話吧。”
“謝陛下。”
孔三兒站起身開始原本說起商船的事情,並且請命出征,帶著水師攻擊琉球群島,讓尚忠王入京請罪。
朱高熾點點頭:“既然孔卿有這報國之心,那朕便加封你為鎮海將軍,點水師五萬,征討琉球吧。”
一封聖旨傳到了兵部,一道道文書出發,到了登州,金州,威海,靈山四衛,各自抽調一萬水軍,加上天津衛的一萬,不日出征。
隨著聖旨出京,孔三兒也告退離開了京城,現在第一件事便是去書院看看女兒和外孫,其次就是抓緊迴去點兵出發了,還要和其他幾衛在靈山匯合,需要時間。
“別廢話,隨我去東宮。”
此時的張皇後也顧不得儀態,提起衣袍朝著東宮而去。
進入寢宮第一句話,便是那毒婦何在,我要親手奪了她的狗命。
朱瞻基看著麵孔通紅的娘親,急忙扶著人坐下。
“我坐什麽坐啊,我的孫兒都沒了,你還讓我坐,你的那個心是不是肉長的啊。”
“早就跟你說這毒婦煙視媚行,不配入宮,你非要,你非要......”
說著說著,張皇後居然還抽泣了起來。
胡善祥此時麵色有些蒼白,可還是在宮女的攙扶下起身走到了張皇後身邊。
“母後,這事情不怪妹妹的,當時她就怕有這些事情發生,所以對我隻是照顧,死活不肯跟我同床,是我看她太累了,就把迷迷糊糊的她拉了過來,誰知道.......”
“她忘了那護腰,我也忘了。”
可憐的胡善祥到此都不知道兩人的算計,還在為孫氏開脫,在她眼中也確實如此,況且上床並不是人家主動的。
疑罪從無,這東西沒法強行賴到人家,若是自己不開口,她定然是坐一夜的。
張皇後的麵色好了一些:“你說的可是真的?”
“媳婦也不敢拿孩子的命作假啊。”
張皇後眼中閃過殺意:“那她也該殺,這孩子因為她沒了,是不爭的事實。”
朱瞻基此時卻心軟了:“若真是按善祥說的,倒是也不怪她。”
“怎麽不怪!”
張皇後提起了朱瞻基的耳朵:“你當上太子就開始頂撞娘了是嗎,要是你當了皇帝,是不是還得將我殺了給你爹陪葬!”
張皇後說漏了嘴,可朱瞻基卻未聽出那弦外之音。
“娘!我不是那個意思,這樣你看好不好,你給她一年的時間,若是她生了兒子,補上你孫兒的命那就還則罷了,若是生了女兒,那就女兒留下,我親手幫娘宰了她,行嗎?”
張皇後麵色一陰沉沒有迴話,倒是胡善祥答應了下來:“是啊母後,就按瞻基的辦吧,給她一次機會,就當是將功贖罪了。”
“就這樣吧。”
張皇後拂袖而去,之後孫氏也被放了出來。
“殿下,這一劫算是躲了過去,現在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抓緊時間,爭取早日生下孩子,到時候母憑子貴。”
孫氏也是鬆了一口氣,果然向死而生才是正確的。
王振的陰謀至此告一段落,而海麵上的風,又吹到了天津衛。
一支被劫掠的商隊放棄了在蓋州衛靠岸,急速行駛到了天津衛尋求幫助。
“什麽?他們現在都敢到威海衛附近劫掠了?”
孔三兒對於這幫倭寇的行徑有些憤怒。
“是啊,大人,我們也是拚死才逃到了天津尋求保護的,他們人數很多,可船很小,都是快船,咱們的水師很難發現他們的。”
孔三兒沉吟片刻:“這樣,我下軍令讓水師的船送你們先去蓋州,之後我親自去京城向陛下匯報,這下倭寇有些過分,是時候敲打敲打了。”
船隊長感激的謝過了孔三兒,並且留下了繳獲的地方武器和服裝。
服飾簡單,上麵有著刀痕和血水,顯然是從屍體上扒下來的,可孔三兒的注意力並不在這,而是背麵的圖騰。
圖騰由三個類似勾玉的圖形組成,首尾相連成圓形,赫然是琉球王國的圖騰。
而這三個勾玉,代表的就是被統一的山南,中山以及山北三國。
“尚忠王.......”
孔三兒握著刀柄的關節有些發白:“這幫吃裏扒外的狗崽子。”
“備馬,我要入京。”
聽孔三兒大怒,汪氏走了出來:“怎麽了老爺?”
話沒說完,就被地上服飾的圖騰吸引。
“尚忠王犯我海疆?”
孔三兒點點頭:“是這樣,我這不是要去找陛下匯報嗎,若是可以,我請纓出戰,也能帶你去看看海上的光景,這些年都在內海,你也膩了吧。”
汪氏倒是對這個沒什麽想法,她跟著孔三兒在軍中待了幾年,也學了不少的東西,心中也有了那一團火。
“這個都是後話,老爺先入京,看看陛下怎麽說,等迴來的時候看看蓮兒,讓蓮兒有空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看看我。”
“放心,我走了哈。”
門外親兵牽了馬來,孔三兒整理了一下盔甲,駕馬直奔京城。
一路到了京城,孔三兒沒有直接去皇宮,而是先來到了李星寒的府邸。
“小李大人,還望隨我一同入宮。”
聽了孔三兒的來意,李星寒和孔三兒一同朝著皇宮而去。
帶上一個錦衣衛指揮使一同入宮,倒是少了自己略顯唐突的麻煩。
果然,這小李大人也是暢通無阻,雖然穿著飛魚服挎著秋水刀,可依舊沒人阻攔,這是殊榮,也是恩寵。
“你等等。”
李星寒讓人等在門外,獨自進入了朱高熾的寢宮。
“聽叔祖父這麽說,這些倭人是該敲打了,這樣,叔祖父先將人帶進來,我聽聽具體情況,之後派兵出征,咱們這幾年水師強大的很,定然要將琉球打穿,收複我大明的領土。”
“行。”李星寒點點頭打開了寢宮大門:“孔將軍請進,陛下要見你。”
孔三兒對著李星寒拱了拱手,踏步進入了寢宮。
“末將孔威遠,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孔將軍都是老熟人了,起來說話吧。”
“謝陛下。”
孔三兒站起身開始原本說起商船的事情,並且請命出征,帶著水師攻擊琉球群島,讓尚忠王入京請罪。
朱高熾點點頭:“既然孔卿有這報國之心,那朕便加封你為鎮海將軍,點水師五萬,征討琉球吧。”
一封聖旨傳到了兵部,一道道文書出發,到了登州,金州,威海,靈山四衛,各自抽調一萬水軍,加上天津衛的一萬,不日出征。
隨著聖旨出京,孔三兒也告退離開了京城,現在第一件事便是去書院看看女兒和外孫,其次就是抓緊迴去點兵出發了,還要和其他幾衛在靈山匯合,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