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寫的很明白,讓王振多多照顧自己的女兒孫氏,可信的結尾卻多了注明,說送了兩箱金子到了王振的老家蔚州。
“孫忠啊孫忠,既然你說照顧,那我便照顧照顧吧,不管如何,你都比胡家的那幾位要懂事的多啊。”
將信件焚毀,王振倒頭便睡,直到天亮,才整理好衣冠到了朱瞻基的寢宮當中。
“殿下,老家有些事情需要奴才處理一下.....不知道.....”
朱瞻基隨意的擺擺手:“去便是,但是要早些迴來,別耽誤了東宮的事情。”
王振跪恩後離開了東宮,調了馬車趕往蔚州。
“你們先迴去,告訴他們老子迴來了,順便幫我約一下韓先生。”
“是,幹爹。”
小太監先行離去,王振靠著車廂不知道思緒飄到了哪裏。
軍中的馬隊路過,帶隊的正是樊忠,馬隊帶起的風掀開了車簾,樊忠看了一眼便徑直離去,嘴裏還罵著死太監。
倒不是說樊忠瞧不起人,他隻是單純的瞧不起王振,他覺得這種靠著吹吹捧捧起來的宦官太過惡心了而已。
蔚州。
玉皇閣。
王振將香插在香爐當中,轉身看向身後年紀相仿的男人。
“韓先生,你知道為何我會先見你,而不是先見那些所謂的官員嗎?”
被稱為韓先生的小大夫搖了搖頭。
“一是看在你是我同窗的份上,二是我想和你要一副藥。”
“哦不,是兩附,能管生男生女的藥。”
韓先生頓感不妙,王振怕是手開始伸的太長了,可自己不敢說。
可王振敢說。
“我要辦的事情,你怕是也猜到了,但是我不會出賣你,也希望你不要出賣我,若是換了他人,拿到藥之後,我定然取了性命,可是你當初很照顧我,我是感恩的。”
“有榮華富貴,我自然帶上你,要是倒黴,咱們兄弟兩個一起上路便是。”
大黃魚塞入了韓先生手掌之內:“天下之大,咱們這些同窗不互相仰仗,又能仰仗誰呢。”
韓先生不露痕跡的收下了金條:“王振你說的對,咱們的情誼應該保持下去,可是這東西製作時間很長,有許多藥引都得我自己飼養宰殺研磨,這樣,一年後,一年後我找人將藥物送到京城,你給我留個接頭的地方。”
“不行,一年太久,最多半年,半年。”
“半年我做不到啊,我知道你要什麽有什麽,可我真的有些需要親自準備。”
王振摸了摸下巴,看樣子應該不是在騙自己,於是答應了下來,不過還是得盡快,越快越好。
“行了,你我今天沒見過,為了咱們的安全,你從後門走,我去陪陪那些官員和族老。”
走出正殿,王振換上了另一副麵孔,笑容滿麵的迎上了等候的官員。
入夜,王振迴到了自己被衛兵守著的宅邸當中,這地方是當年蔚州首富的家,自從王振當上了東宮局郎,就收到了自己手裏。
房間的地窖裏擺滿了收來的金銀,當中兩個尺餘的箱子格外顯眼。
金色蔓延到了王振的瞳孔當中,手中的燭台也放到了一邊。
“孫家不愧是出了太子妃的家族,還是有錢啊。”
目光一冷。
“但是這次事情辦完,他們也就有了把柄在我手中,也就上了我王振的這艘大船。”
“接下來的,就看我王某人如何操作了。”
連夜出了蔚州,王振知道,東宮不能沒有自己,太子不能沒有自己。
王振的突然迴京給朱瞻基嚇了一跳,不用問,自己的話還好使,王振還是有些孝心在身上的。
“殿下今日是要出遊嗎?”
朱瞻基點點頭:“出去轉一圈,你就不必跟著了,剛迴來,準你休息兩天。”
王振死活不依,說自己最懂朱瞻基的心意,最為貼心。
好說歹說之下,朱瞻基無奈的準了人同行,可剛出京沒多遠,王振就倒在了馬背上。
“你看看,孤說什麽來著,說了讓你休息,你偏不。”
四處沒有什麽好的休息地點,朱瞻基命人將王振暫時帶到了賀濯蓮的書院當中。
太子親至,賀濯蓮讓孩子們自行溫書,接待還是需要接待的。
“太子殿下親至,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朱瞻基將賀濯蓮扶起:“李夫人不必多禮,李侍郎是二叔的小舅子,又是曾經太師的侄兒,說到底咱們還是一家人,就不必管我了,陪著我的兩個媳婦聊聊便是,等王振這小子醒了,我們就要離開了。”
賀濯蓮沒有拒絕,陪著胡善祥和孫氏去了臥房,朱瞻基則是站在窗邊看著讀書的學子,想想自己在大本堂的日子,也不算無聊。
王振躺在客房拚起來的椅子上,雙眼微微眯起,聽著外麵的動靜,他是裝的,就是為了賣慘而已。
眼看日照當空,賀濯蓮找到了朱瞻基:“太子殿下,咱們這個書院是管學子們午飯的,雖然好東西不多,可廚子的手藝還不錯,不如帶著太子妃在這吃個午飯吧。”
朱瞻基看王振不醒,心想出去做飯也沒必要,幹脆留在這吃一口,還能和這些學子們同樂一下,說不好哪位就成了自己將來的臣子呢。
點頭答應,賀濯蓮讓秦媽帶著自己的小徒弟去準備飯菜。
等飯菜端上桌,朱瞻基對這個小小書院的看法改觀了,雖然餐品不多,可好歹能看見肉菜。
“這一年花費不少吧。”
“迴殿下的話,家長們會資助一些,但是更多的是玄竹的俸祿,還有我們成婚時候攢下的那些家底。”
朱瞻基夾了一塊稍微肥一些的紅燒肉,味道不錯。
“你們夫妻兩個倒是心善,不過我看你們的學生有些擠,不如這樣,等抽個時間,把書院擴建一番,這個錢從東宮出就是。”
賀濯蓮有些意外,沒想到朱瞻基的偶然到來還帶來了這麽大的好事。
“不必謝,現在朝中不少的官員都是從山河書院走出來的,我心裏也喜歡,況且你還搬了一個小號的到了京師之外,嗯......這樣,你晚上和李侍郎說,讓他每年從戶部支一萬兩白銀,用於學子的餐補和擴編,我調查過,京師周邊都沒有大書院,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賀濯蓮叫停了吃飯的學子們:“聽到了嗎孩子們,還不快點向太子殿下謝恩。”
學子們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對著朱瞻基行弟子禮:“謝太子殿下厚愛。太子殿下千歲。”
朱瞻基拉著孩子們坐下,路過王振的時候,聽到了王振肚子發出的咕嚕聲。
“這......都餓了還不醒。”
朱瞻基拍了拍王振的臉:“嘿,別睡了,都讓你耽誤了,起來。”
王振悠悠醒了過來:“太子殿下,什麽時辰了?”
朱瞻基被氣笑了,抓起桌上的空碗塞入了王振手中:“別廢話,快點吃飯。”
等坐下,賀濯蓮坐在了朱瞻基對麵:“太子殿下,還請給書院賜名。”
“嗯......叫燕武書院吧,就當是為了紀念我爺爺而建的。”
燕武,燕王真武 ,這朱瞻基起名字倒是隨意,可也有點意思。
“孫忠啊孫忠,既然你說照顧,那我便照顧照顧吧,不管如何,你都比胡家的那幾位要懂事的多啊。”
將信件焚毀,王振倒頭便睡,直到天亮,才整理好衣冠到了朱瞻基的寢宮當中。
“殿下,老家有些事情需要奴才處理一下.....不知道.....”
朱瞻基隨意的擺擺手:“去便是,但是要早些迴來,別耽誤了東宮的事情。”
王振跪恩後離開了東宮,調了馬車趕往蔚州。
“你們先迴去,告訴他們老子迴來了,順便幫我約一下韓先生。”
“是,幹爹。”
小太監先行離去,王振靠著車廂不知道思緒飄到了哪裏。
軍中的馬隊路過,帶隊的正是樊忠,馬隊帶起的風掀開了車簾,樊忠看了一眼便徑直離去,嘴裏還罵著死太監。
倒不是說樊忠瞧不起人,他隻是單純的瞧不起王振,他覺得這種靠著吹吹捧捧起來的宦官太過惡心了而已。
蔚州。
玉皇閣。
王振將香插在香爐當中,轉身看向身後年紀相仿的男人。
“韓先生,你知道為何我會先見你,而不是先見那些所謂的官員嗎?”
被稱為韓先生的小大夫搖了搖頭。
“一是看在你是我同窗的份上,二是我想和你要一副藥。”
“哦不,是兩附,能管生男生女的藥。”
韓先生頓感不妙,王振怕是手開始伸的太長了,可自己不敢說。
可王振敢說。
“我要辦的事情,你怕是也猜到了,但是我不會出賣你,也希望你不要出賣我,若是換了他人,拿到藥之後,我定然取了性命,可是你當初很照顧我,我是感恩的。”
“有榮華富貴,我自然帶上你,要是倒黴,咱們兄弟兩個一起上路便是。”
大黃魚塞入了韓先生手掌之內:“天下之大,咱們這些同窗不互相仰仗,又能仰仗誰呢。”
韓先生不露痕跡的收下了金條:“王振你說的對,咱們的情誼應該保持下去,可是這東西製作時間很長,有許多藥引都得我自己飼養宰殺研磨,這樣,一年後,一年後我找人將藥物送到京城,你給我留個接頭的地方。”
“不行,一年太久,最多半年,半年。”
“半年我做不到啊,我知道你要什麽有什麽,可我真的有些需要親自準備。”
王振摸了摸下巴,看樣子應該不是在騙自己,於是答應了下來,不過還是得盡快,越快越好。
“行了,你我今天沒見過,為了咱們的安全,你從後門走,我去陪陪那些官員和族老。”
走出正殿,王振換上了另一副麵孔,笑容滿麵的迎上了等候的官員。
入夜,王振迴到了自己被衛兵守著的宅邸當中,這地方是當年蔚州首富的家,自從王振當上了東宮局郎,就收到了自己手裏。
房間的地窖裏擺滿了收來的金銀,當中兩個尺餘的箱子格外顯眼。
金色蔓延到了王振的瞳孔當中,手中的燭台也放到了一邊。
“孫家不愧是出了太子妃的家族,還是有錢啊。”
目光一冷。
“但是這次事情辦完,他們也就有了把柄在我手中,也就上了我王振的這艘大船。”
“接下來的,就看我王某人如何操作了。”
連夜出了蔚州,王振知道,東宮不能沒有自己,太子不能沒有自己。
王振的突然迴京給朱瞻基嚇了一跳,不用問,自己的話還好使,王振還是有些孝心在身上的。
“殿下今日是要出遊嗎?”
朱瞻基點點頭:“出去轉一圈,你就不必跟著了,剛迴來,準你休息兩天。”
王振死活不依,說自己最懂朱瞻基的心意,最為貼心。
好說歹說之下,朱瞻基無奈的準了人同行,可剛出京沒多遠,王振就倒在了馬背上。
“你看看,孤說什麽來著,說了讓你休息,你偏不。”
四處沒有什麽好的休息地點,朱瞻基命人將王振暫時帶到了賀濯蓮的書院當中。
太子親至,賀濯蓮讓孩子們自行溫書,接待還是需要接待的。
“太子殿下親至,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朱瞻基將賀濯蓮扶起:“李夫人不必多禮,李侍郎是二叔的小舅子,又是曾經太師的侄兒,說到底咱們還是一家人,就不必管我了,陪著我的兩個媳婦聊聊便是,等王振這小子醒了,我們就要離開了。”
賀濯蓮沒有拒絕,陪著胡善祥和孫氏去了臥房,朱瞻基則是站在窗邊看著讀書的學子,想想自己在大本堂的日子,也不算無聊。
王振躺在客房拚起來的椅子上,雙眼微微眯起,聽著外麵的動靜,他是裝的,就是為了賣慘而已。
眼看日照當空,賀濯蓮找到了朱瞻基:“太子殿下,咱們這個書院是管學子們午飯的,雖然好東西不多,可廚子的手藝還不錯,不如帶著太子妃在這吃個午飯吧。”
朱瞻基看王振不醒,心想出去做飯也沒必要,幹脆留在這吃一口,還能和這些學子們同樂一下,說不好哪位就成了自己將來的臣子呢。
點頭答應,賀濯蓮讓秦媽帶著自己的小徒弟去準備飯菜。
等飯菜端上桌,朱瞻基對這個小小書院的看法改觀了,雖然餐品不多,可好歹能看見肉菜。
“這一年花費不少吧。”
“迴殿下的話,家長們會資助一些,但是更多的是玄竹的俸祿,還有我們成婚時候攢下的那些家底。”
朱瞻基夾了一塊稍微肥一些的紅燒肉,味道不錯。
“你們夫妻兩個倒是心善,不過我看你們的學生有些擠,不如這樣,等抽個時間,把書院擴建一番,這個錢從東宮出就是。”
賀濯蓮有些意外,沒想到朱瞻基的偶然到來還帶來了這麽大的好事。
“不必謝,現在朝中不少的官員都是從山河書院走出來的,我心裏也喜歡,況且你還搬了一個小號的到了京師之外,嗯......這樣,你晚上和李侍郎說,讓他每年從戶部支一萬兩白銀,用於學子的餐補和擴編,我調查過,京師周邊都沒有大書院,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賀濯蓮叫停了吃飯的學子們:“聽到了嗎孩子們,還不快點向太子殿下謝恩。”
學子們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對著朱瞻基行弟子禮:“謝太子殿下厚愛。太子殿下千歲。”
朱瞻基拉著孩子們坐下,路過王振的時候,聽到了王振肚子發出的咕嚕聲。
“這......都餓了還不醒。”
朱瞻基拍了拍王振的臉:“嘿,別睡了,都讓你耽誤了,起來。”
王振悠悠醒了過來:“太子殿下,什麽時辰了?”
朱瞻基被氣笑了,抓起桌上的空碗塞入了王振手中:“別廢話,快點吃飯。”
等坐下,賀濯蓮坐在了朱瞻基對麵:“太子殿下,還請給書院賜名。”
“嗯......叫燕武書院吧,就當是為了紀念我爺爺而建的。”
燕武,燕王真武 ,這朱瞻基起名字倒是隨意,可也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