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琴弦,我在船上東西有限,便用黃金做了一些琴弦出來,你看看合不合適,若是不合適,等有機會我再給你換。”
瑤琴放在桌上,李星寒拉著蘇夢走到了桌邊坐下。
玉指輕撫琴麵,蘇夢心中感動非常,這做工,若真是李星寒親手打磨,怕是沒個兩三年根本做不到。
她其實猜的很對,李星寒離開昆侖後,在船上的時光基本上都用來打磨這把琴了,這也惹得方敏吃醋了好久,後來在梁凡陽的開導下才想通,這種男人不是自己可以獨霸的,也就任他去了。
“怎麽可能不合適呢。”
蘇夢輕輕撥動琴弦,音準有些問題,果然,這就是李星寒自己做的。
自古以來,貴族和皇室就用金銀製作琴弦,隻因這兩種材質的銀色更為華貴純淨。
“當初送了你一曲,叫別離,如今這些年我又譜了一曲,叫重逢。”
“我還以為這輩子沒機會彈奏給你聽了,沒想到你還是迴來了,不過是晚了一些。”
“本想著彈給你一人所聽。”蘇夢笑著看了看門外的賀濯蓮幾人,“不過你們在,就讓你們沾沾光吧。”
賀濯蓮幾人得到允許,笑嘻嘻的走入房間關上了門,搬著凳子坐到一旁,等著聽聽這醞釀了十年的曲樂。
將琴弦調準,蘇夢雙手輕輕撫在琴上,靜靜等著琴弦平穩,也在找和琴的共鳴。
深吸一口氣,蘇夢動了,玉指輕彈間,響起的音調美妙絕倫。
如泣如訴,樂曲響成了故事,從分別的悲切,到日複一日的期盼,從久久不能釋懷的哀怨,到重逢的感動和幸福。
一曲落下,房間中的人都忘記了說話,還沉醉在音樂當中久久不能自拔。
李星寒活了這麽多年,怎麽可能連這些都聽不出來,剛剛在方孝孺的房間裏,方孝孺說的很明白,讓李星寒這次將蘇夢帶走,這些年他看的真切,蘇夢在這其實一直都不開心,除了自己這個老頭子,蘇夢也很難和別人多說幾句話,更別提那些追求她的青年才俊了。
“這次跟我走吧,給你找個好去處。”
“去哪兒?”
“明月山莊。”
蘇夢起身將琴包好背在身上:“既然如此,那便走吧,這裏也沒什麽好收拾的,我向來簡樸,賺到的月錢也都補貼了這幫孩子,如今你開口,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陪你闖一次。”
李星寒笑道:“這話說的,刀山火海我也不能讓你去啊,這次陛下準備遠征,那邊很快就是大明的土地,明月山莊的幌子也可以撤下來,那就是李家的大本營,你去那,我放心。”
“噢噢噢噢。”
幾個小的開始起哄,李星寒打開門將人趕了出去:“快去收拾東西,先迴應天再說,我就不和你們一起了,我去大寧。”
賀濯蓮剛走了幾步停下:“小叔,我爹來了嗎?”
“哎呦你看我這腦子,我忘了,他陪著兩位先生聊天,沒跟著我過來,你先去見你爹,之後再決定去處。”
“我也去見孔叔。”
賀嵐拍了一下於謙:“走吧,你也去,別跟著他們添亂了,讓他們聊吧。”
三道身影跑遠,李星寒帶著蘇夢走到了陽光之下:“你在這教書幾年,你覺得玄城怎麽樣。”
蘇夢聰慧,自然知道李星寒是什麽意思:“玄城不錯,不過他並未參加科舉,而是迴到了西安,用他的話說,要替他爹和大哥分憂,朝廷當中有玄竹一個就夠了,畢竟主家那邊有王位,倒不在乎這朝廷中的分量。”
“那行,那就讓他隨你去,平常你多幫幫他,過段日子可能二哥也要去那邊了,絲綢之路是陛下許給李家的,要經營好,免得讓陛下失望。”
蘇夢跟在李星寒身後朝著方孝孺臥房的方向而去,
還未走近,便聽到孔三兒和夜清風在大肆吹噓李星寒在華山之巔獨戰各大派的事跡,別看方孝孺是大儒,聽起來也是津津有味。
突然聲音停住,方孝孺順著孔三兒的目光看向門外,看到了牽著手的二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星寒拉著蘇夢入座,顯然是不打算談這個話題:“方先生一把年紀,對武林中的事情倒是挺感興趣。”
“那是自然,我不單單看經史巨作,那些民間的話本也愛看的緊,況且威遠將軍講的這可是真事兒,聽起來更過癮,不過我很好奇,太師大人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對戰那麽多人的。”
這問題很簡單,李星寒直接告訴方孝孺自己的挪移之術,也告訴了方孝孺自己是如何在床上躺了十天才能下了華山。
方孝孺哈哈大笑,沒想到天下無敵的李星寒也有動不了的時候。
“方先生笑話我,今晚必須討杯酒喝,讓你出出血。”
對於李星寒的調侃,方孝孺大手一揮帶著鐵鉉起身:“老夫早有準備,已經讓廚房開始忙活了,今晚就在我的臥房吃飯,一方麵祝太師和孔將軍能凱旋,一方麵祝幾個孩子得償所願,金榜題名。”
待兩人走遠,賀濯蓮看向孔三兒:“爹,我準備迴應天留幾天。祭拜一下義父就去順天府了,現在還未遷都,我想用我這些年存下來的錢買處院子,給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普及一下文字。”
孔三兒微微點頭,賀濯蓮說的沒錯,現在雖然全國的生活好了許多,可是也不是家家都那麽富足,餓死人的事情是很久沒聽過,可是有些孩子出生就被拴在了田地裏,也沒什麽機會讀書。
倒不是家中出不起入學的錢,方孝孺的書院也許隻要一袋米,幾條肉幹就收人了,他們不來,是因為少個人就少幹一些活,就像先生們想的,讓大明的百姓都懂得讀書識字的重要性,這路很長。
“好閨女,你這個誌向遠大,爹支持你,這些地契你拿著,不必去城外,在城內一樣可以辦學。”
“至於後續的銀子,爹也會給你送過去,有些百姓的心態我很明白,你若是讓孩子去識字,他們應允,可是吃飯用度花錢,他們就不願意了。而且剛剛經過了一個災年,那些存錢不花的心思恐怕又深種了不少,放手去幹,有爹呢。”
接過孔三兒遞過來的油紙包,賀濯蓮拉起來孔三兒的手:“爹,我和玄竹哥.......”
孔三兒絲毫沒有意外:“你們兩個的事情我和王爺早就猜到了,等你去北平的時候,帶上你義母和大哥他們,咱們就在新宅子裏麵辦,等爹遠征迴來,最起碼你得讓我抱上外孫不是?”
李星寒也跟著說道:“玄竹那邊我做主了,清風,你去傳信給二爺,讓他去應天下聘禮。”
夜清風領命出門,剛從西安過來,他倒是認得路。
蘇夢輕輕拉了拉李星寒的衣角,顯然是也想要辦一場婚禮。
“不急,等去了明月山莊給你辦。”
“嗯。”
瑤琴放在桌上,李星寒拉著蘇夢走到了桌邊坐下。
玉指輕撫琴麵,蘇夢心中感動非常,這做工,若真是李星寒親手打磨,怕是沒個兩三年根本做不到。
她其實猜的很對,李星寒離開昆侖後,在船上的時光基本上都用來打磨這把琴了,這也惹得方敏吃醋了好久,後來在梁凡陽的開導下才想通,這種男人不是自己可以獨霸的,也就任他去了。
“怎麽可能不合適呢。”
蘇夢輕輕撥動琴弦,音準有些問題,果然,這就是李星寒自己做的。
自古以來,貴族和皇室就用金銀製作琴弦,隻因這兩種材質的銀色更為華貴純淨。
“當初送了你一曲,叫別離,如今這些年我又譜了一曲,叫重逢。”
“我還以為這輩子沒機會彈奏給你聽了,沒想到你還是迴來了,不過是晚了一些。”
“本想著彈給你一人所聽。”蘇夢笑著看了看門外的賀濯蓮幾人,“不過你們在,就讓你們沾沾光吧。”
賀濯蓮幾人得到允許,笑嘻嘻的走入房間關上了門,搬著凳子坐到一旁,等著聽聽這醞釀了十年的曲樂。
將琴弦調準,蘇夢雙手輕輕撫在琴上,靜靜等著琴弦平穩,也在找和琴的共鳴。
深吸一口氣,蘇夢動了,玉指輕彈間,響起的音調美妙絕倫。
如泣如訴,樂曲響成了故事,從分別的悲切,到日複一日的期盼,從久久不能釋懷的哀怨,到重逢的感動和幸福。
一曲落下,房間中的人都忘記了說話,還沉醉在音樂當中久久不能自拔。
李星寒活了這麽多年,怎麽可能連這些都聽不出來,剛剛在方孝孺的房間裏,方孝孺說的很明白,讓李星寒這次將蘇夢帶走,這些年他看的真切,蘇夢在這其實一直都不開心,除了自己這個老頭子,蘇夢也很難和別人多說幾句話,更別提那些追求她的青年才俊了。
“這次跟我走吧,給你找個好去處。”
“去哪兒?”
“明月山莊。”
蘇夢起身將琴包好背在身上:“既然如此,那便走吧,這裏也沒什麽好收拾的,我向來簡樸,賺到的月錢也都補貼了這幫孩子,如今你開口,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陪你闖一次。”
李星寒笑道:“這話說的,刀山火海我也不能讓你去啊,這次陛下準備遠征,那邊很快就是大明的土地,明月山莊的幌子也可以撤下來,那就是李家的大本營,你去那,我放心。”
“噢噢噢噢。”
幾個小的開始起哄,李星寒打開門將人趕了出去:“快去收拾東西,先迴應天再說,我就不和你們一起了,我去大寧。”
賀濯蓮剛走了幾步停下:“小叔,我爹來了嗎?”
“哎呦你看我這腦子,我忘了,他陪著兩位先生聊天,沒跟著我過來,你先去見你爹,之後再決定去處。”
“我也去見孔叔。”
賀嵐拍了一下於謙:“走吧,你也去,別跟著他們添亂了,讓他們聊吧。”
三道身影跑遠,李星寒帶著蘇夢走到了陽光之下:“你在這教書幾年,你覺得玄城怎麽樣。”
蘇夢聰慧,自然知道李星寒是什麽意思:“玄城不錯,不過他並未參加科舉,而是迴到了西安,用他的話說,要替他爹和大哥分憂,朝廷當中有玄竹一個就夠了,畢竟主家那邊有王位,倒不在乎這朝廷中的分量。”
“那行,那就讓他隨你去,平常你多幫幫他,過段日子可能二哥也要去那邊了,絲綢之路是陛下許給李家的,要經營好,免得讓陛下失望。”
蘇夢跟在李星寒身後朝著方孝孺臥房的方向而去,
還未走近,便聽到孔三兒和夜清風在大肆吹噓李星寒在華山之巔獨戰各大派的事跡,別看方孝孺是大儒,聽起來也是津津有味。
突然聲音停住,方孝孺順著孔三兒的目光看向門外,看到了牽著手的二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星寒拉著蘇夢入座,顯然是不打算談這個話題:“方先生一把年紀,對武林中的事情倒是挺感興趣。”
“那是自然,我不單單看經史巨作,那些民間的話本也愛看的緊,況且威遠將軍講的這可是真事兒,聽起來更過癮,不過我很好奇,太師大人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對戰那麽多人的。”
這問題很簡單,李星寒直接告訴方孝孺自己的挪移之術,也告訴了方孝孺自己是如何在床上躺了十天才能下了華山。
方孝孺哈哈大笑,沒想到天下無敵的李星寒也有動不了的時候。
“方先生笑話我,今晚必須討杯酒喝,讓你出出血。”
對於李星寒的調侃,方孝孺大手一揮帶著鐵鉉起身:“老夫早有準備,已經讓廚房開始忙活了,今晚就在我的臥房吃飯,一方麵祝太師和孔將軍能凱旋,一方麵祝幾個孩子得償所願,金榜題名。”
待兩人走遠,賀濯蓮看向孔三兒:“爹,我準備迴應天留幾天。祭拜一下義父就去順天府了,現在還未遷都,我想用我這些年存下來的錢買處院子,給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普及一下文字。”
孔三兒微微點頭,賀濯蓮說的沒錯,現在雖然全國的生活好了許多,可是也不是家家都那麽富足,餓死人的事情是很久沒聽過,可是有些孩子出生就被拴在了田地裏,也沒什麽機會讀書。
倒不是家中出不起入學的錢,方孝孺的書院也許隻要一袋米,幾條肉幹就收人了,他們不來,是因為少個人就少幹一些活,就像先生們想的,讓大明的百姓都懂得讀書識字的重要性,這路很長。
“好閨女,你這個誌向遠大,爹支持你,這些地契你拿著,不必去城外,在城內一樣可以辦學。”
“至於後續的銀子,爹也會給你送過去,有些百姓的心態我很明白,你若是讓孩子去識字,他們應允,可是吃飯用度花錢,他們就不願意了。而且剛剛經過了一個災年,那些存錢不花的心思恐怕又深種了不少,放手去幹,有爹呢。”
接過孔三兒遞過來的油紙包,賀濯蓮拉起來孔三兒的手:“爹,我和玄竹哥.......”
孔三兒絲毫沒有意外:“你們兩個的事情我和王爺早就猜到了,等你去北平的時候,帶上你義母和大哥他們,咱們就在新宅子裏麵辦,等爹遠征迴來,最起碼你得讓我抱上外孫不是?”
李星寒也跟著說道:“玄竹那邊我做主了,清風,你去傳信給二爺,讓他去應天下聘禮。”
夜清風領命出門,剛從西安過來,他倒是認得路。
蘇夢輕輕拉了拉李星寒的衣角,顯然是也想要辦一場婚禮。
“不急,等去了明月山莊給你辦。”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