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告訴李星寒,若是可以,這次也大大方方的收女學生了,都說自古以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是大明朝先出了一個馬背上的郡主,又出了一個女子的指揮使,加上高皇後的寬厚仁愛,倒是未曾不是打破老規矩的機會。


    “李大人,你說呢?現在好多的書院都是不收女學生的,當官的事情我不敢想,畢竟上千年的習俗壓著,但是讓她們讀書明理,我還是敢開這個先河的,如果大人覺得我說的沒錯,那就將我的話帶給陛下,看看聖斷。”


    李星寒對著方孝孺抱了抱拳:“先生還常常自嘲腐儒,我看先生不但不迂腐,反而兼濟天下,這個消息我會轉告陛下,能讓百姓的家的女兒學一份技藝,不再讓這些東西被權貴家的小姐壟斷,也不失是個光耀千秋的好事兒,我看啊,先生會被後世膜拜的。”


    “哈哈,吹捧了,吹捧了,咱們去看看鐵鉉,之後指揮使帶著我的圖紙迴去複命吧,若是成功了,請差人將消息盡快傳過來,畢竟招學生是一項大計,需要我和鐵鉉慢慢籌劃。”


    看望了鐵鉉後,李星寒等人帶著圖紙馬不停蹄的朝著應天趕去。


    讓麗達和念卿先迴郡主府,李星寒將達日朗丟給了賀太平調教,自己則是來到了寢宮當中。


    寢宮當中文淵閣的幾位輔臣正在幫朱棣處理政務,看李星寒求見,朱棣並未讓人撤離,而是去到一邊等候吩咐。


    “哎呀,念明你終於迴來了,這些日子你不在,賀太平將詔獄的人都塞滿了,就等你迴來處置了。”


    李星寒行禮後起身:“陛下,臣這次巡視了幾位藩王的領地,一切正常,請陛下放心,山河書院的建造也提上了日程,初具規模,兩位先生托我帶迴圖紙,請陛下一觀。”


    從綢布包裹的木筒當中取出圖紙呈上,朱棣看後心中甚喜,這東西說來簡單,可是在讀書人口中,那就是一大政績。


    “對了,正好你迴來了,我和內閣的幾位大人還有梁卿正在商量寧王的去留,你幫著也參謀參謀。”


    “楊士奇,你說。”


    楊士奇上前一步:“李大人,前些日子,寧王因為私自破壞大明氣運被陛下請進了應天,依照我們的商議,是廢除寧王的藩王之位貶為庶民,畢竟這是大罪,不容質疑。”


    “可陛下聖德浩蕩,不忍手足相殘,便提議給寧王換個地方,現在選定了錢塘一帶和洪都,正在商議。”


    這些事情和朱棣的想法李星寒早就知道,不過還是得等這個合適的機會從內閣的口中說出來。


    李星寒說道:“陛下仁慈,依臣看來,就讓寧王去往洪都吧。”


    “好,那就洪都吧。”


    朱棣下了定論。


    沒人問為什麽,也沒必要問為什麽,無非就是換個地方而已,手中的兵權自然也拿不到那麽多的份額了。


    商議好了寧王遷藩的事情,接下來就是商議誰去接手大寧。


    站在最後一直沒說話的梁凡陽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話說。”


    朱棣頷首:“說來聽聽,你是兵部尚書,有話語權。”


    “謝陛下。”


    梁凡陽走到寢宮正中:“臣愚見,應當讓漢王殿下去接管大寧。”


    “什麽!”


    幾個臣子開始交頭接耳,漢王才多大,這立了太子馬上就要攆人,而且還是從你口中說出來,你就等著陛下治罪吧。


    李星寒沒有說話,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這很可能就是朱棣的心中所想。


    梁凡陽等寢宮內安靜了一些,繼續開口:“陛下,漢王已經十幾歲了,是上陣殺敵的年紀,臣想過了,若是想征服漠北和亦力把裏以及烏斯藏,我們還是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之前的鐵浮屠顯威大家都知道,我們為何不借著朵顏三衛和使鹿部將鐵浮屠擴大呢。”


    朱棣一拍桌子站起身,說起打仗他就興奮。


    “那依照梁卿所想,這次打造多少鐵浮屠合適?”


    梁凡陽伸出三根手指,引來了眾人的嘩然,甚至李星寒也側目多看了這小子幾眼,簡直獅子大張口。


    “三萬!”


    “陛下,諸位大人不要心急,我話還沒說完,若是想要打造這三萬鐵浮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光是盔甲和馬匹的繁衍,就需要幾年的時光了。”


    “我認為,我們應當現在就著手準備,現在是永樂元年,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永樂七年,這六年多的時間,就安排人打造盔甲和培養軍馬。”


    “等這六年過去,漢王也已經將近二十歲了,就可以著手練兵,好好訓練這支隊伍。”


    “三萬可能對國家來說有些多,負擔有些重,可是這是大明的底牌,是大明的底氣,我相信征服任何一個國家也不需要讓鐵浮屠全體出動,可是這東西,可以不用,但是我們必須有。”


    “而這張底牌,握在漢王手中是最合適的,也是最為安全的。”


    分析的到位,李星寒沒想到梁凡陽有著如此出眾的才能和戰爭意識,鐵浮屠雖然耗費人力物力,但是那也是在動起來的情況下,正常將盔甲打造好,分配到個人手中保養,也不是特別困難,無非就是在訓練勇士的事情上耗費一些心血而已。


    “陛下,臣以為梁大人說的有理。”


    “咱們可以打造出足夠的盔甲,培養出足夠的軍馬和勇士,一般情況下不至於動用鐵浮屠,可若是大明有難,這三萬勇士披甲,會是掃平一切的利器,任何一個國家,不管多少兵馬,也擋不住這三萬鐵騎。”


    朱棣站在窗邊朝著遠方眺望,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帶著鐵騎打到肯特汗山的場景。


    “好!就依照梁卿的說法,讓漢王去關外就藩,打造這個鐵浮屠軍團,切記,不可傷民,寧可慢,也不要過度征收。”


    “是。那臣就去將計劃詳細寫就,之後送入宮內請陛下批複。”


    梁凡陽走後,李星寒上前幾步壓低聲音:“陛下,要不要先問問漢王的意見?”


    朱棣點頭:“那你去問問?看看他什麽意思。”


    “是。”


    李星寒起身出門,朱棣還有政務,沒必要在這個事情上過多的糾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映月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蟾並收藏錦衣映月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