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出這兩個字,鐵鉉開始在大帳內踱步:“南方才子北方將,哈哈,這句話怕是要在燕王殿下手裏消失了。”


    “這樣,既然燕王殿下有著為天下讀書人考慮的心思,那就給我一些人,一些錢財,之後我修書讓應天城內的家人偷偷出來,對了,暫時不要公布我活著的消息。”


    “放心,這點不會錯,我又不是傻子。”朱棣笑道。


    鐵鉉喝了口水繼續說了起來:“過上幾個月,就要開科取士了,先不說你們兩方的戰況如何,士子們還是要入京的,這次就由我負責吧,我去召集讀書人,之後繞過戰場送他們入京科舉。”


    “鐵先生大愛。”


    李星寒和朱棣同時脫口而出,又相視一笑。


    鐵鉉走到地圖旁:“這個書院若是要滿足整個北方的需求,怕是要建的很大很大,花費的真金白銀也是個天文數字。”


    “這個錢西安府蘇家給你出,若是不夠,岐王府也能拿出幾十萬兩銀子給你,這都是太祖皇帝的賞賜,用在大明的臣子身上,也是應當。”


    李星寒開口打消了鐵鉉的愁。


    “鐵先生是忠臣良將,想必能培養出更多忠於大明的人才。”


    沒有理會朱棣的吹捧,鐵鉉問道:“忠臣那個事情先不說,讀書人的使命就是如此,氣節也是如此,我更想知道這書院設立在什麽地方。”


    朱棣也來到了地圖旁,手指點在了洛陽的位置:“鐵先生既然祖籍河南,那就設在河南吧。”


    “那名字呢?”


    朱棣看向李星寒:“叔父來取。”


    李星寒走到桌旁提筆寫下了兩個大字:“山河。”


    鐵鉉眼中神采再盛:“山是太行山的山,河是黃河的河,如此一來,整個北方的讀書種子過來都要方便了許多。那就依照岐王殿下的安排,書院就取山河二字。”


    將墨寶折好揣入懷中:“我會讓人將殿下的手書刻在牌匾之上,那訓誡呢?”


    李星寒腦海中突然冒出了幾句話:“幾百年前有個人叫張載,你聽過嗎?”


    “橫渠先生自然是知道,理學大家嘛,岐王殿下是說訓誡......”


    “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鐵鉉神情激動:“妙極妙極,讀書人應如是,大丈夫應如是。我先行替將來的學子謝過兩位殿下了。”


    “不必說謝,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為了百姓樂業安居。”


    鐵鉉拿了兩人親手寫就的文書後就要離去,走到門前突然停駐:“兩位殿下,我想要個人。”


    “你說。”


    鐵鉉轉身折返:“我在內閣的時候有個同僚,叫方孝孺,殿下們應該聽過,是宋濂先生的學生,呃,說起這個岐王殿下應該知道,他和宋文遠也是同輩。”


    “若是殿下打到應天,能不能留下他的命,他這個人哪兒都好,就是有些愚忠,到時候肯定會鬧得很不愉快,可是學院真的需要他,所以我在這懇求兩位殿下了。”


    “放心,他隻要不是巨奸,留下他沒有問題,到時候給你送到書院去,你做院長,他就做副院長好了。”


    朱棣答應了下來。


    “哈哈,太感謝兩位殿下了,方孝孺的名氣和學問在我之上,到時候讓他來做這個院長,以他的號召力,咱們的學院會成為北方最大最好的學院,到時候源源不斷的士子都會輸送到燕王殿下的麾下效力。”


    “你怎麽知道我能贏?”朱棣問道。


    鐵鉉指了指天上:“太祖皇帝看著呢,殿下師出有名,輸不了。”


    “那就借你吉言了,科舉沒剩下幾個月了,若是著急,鐵先生就出發吧。”


    鐵鉉帶著文書連夜離了濟南府,第一站便是西安,現在最缺的就是錢和人手了。


    “叔父,你覺得鐵鉉能把書院打造好嗎,我總覺的有些太過於倉促了。”朱棣一邊問著,一邊讓人去將多闊喊過來。


    李星寒搖搖頭:“其實並不算倉促,既然有了這個計劃,加上我們手裏也有些剩餘銀子,那就不如就直接讓鐵鉉這個將來的閑人去辦,咱們這場仗不一定要打幾年,身後讀書人代表著的悠悠眾口也很重要。”


    “不說別的,幾個月後這次科舉,北方士子能入京參加,他們十有八九就會覺得,燕王殿下既然讓我們去考試,那就不是要造反搞獨立,不然也不會讓我們去朝廷的地盤上啊,如此一來,一說二說間,咱們奉天靖難的名頭就坐的更實誠,也不至於後邊被逼的掏出證據,朱家的臉麵也保得住了。”


    “言之有理。”朱棣笑道,“叔父今天就別迴去自己軍帳了,我手臂受了傷到現在還不是特別利索,叔父幫我看看?”


    “行,可別讓你變成殘廢了。”


    “哈哈,這話說的,也就叔父敢調侃我了,我看這次靖難開始,身邊的人都有些畏懼我了,挺沒意思的。”


    “畏懼你,證明你有了帝王氣象,好好打仗,真若是朱允炆死不認罪,你肯定比他要幹得好。”


    這次的戰役戰線拉的很長,死傷也很重,休養了足足一個月才讓燕軍恢複了元氣。


    利用這段時間,朱棣再次強化了部署和底牌,等著和盛庸在兗州會戰。


    張玉的兒子張輔也到了軍中,每天跟在朱棣和朱能後麵熟悉軍務,最讓李星寒頭疼的,是徐妙雲居然放手讓麗達也來到了山東,同行的還有朱高煦......


    麗達來到軍中後也沒個具體的職位,每天就是帶著朱高煦騎著哈克婭到處亂竄。


    “高煦!”李星寒好不容易抓住了人,揉搓著朱高煦的小臉問道:“你怎麽說服你娘放你出來的,幾天前就想問你,可是總抓不到你人。”


    朱高煦揮舞著手中的長劍還是有些吃力:“叔祖父...唿....這不是我娘說的,是我大哥給我請的命,大哥說了,這段時間我身體長得很快,可以學著殺人了。不然將來給父王做大將軍的時候,誰都打不過就丟死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映月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蟾並收藏錦衣映月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