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說到這,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朱標心意已決,誰都改變不了。
李星寒接下來的幾天,唯一要做的就是祛除幹淨朱允炆體內的毒素。
魏國公府。
今天的徐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早已經養老的他,破天荒的穿上了自己上朝時候的官服,而大紅官服之外,是當初他當大將軍時候的盔甲。
端端正正的坐在床前,等著兒女們過來問安。
“妙雲,今天給爹做個燒鵝好不好?”
若是往常,徐妙雲一定會出言管束徐達,可今天卻咬了牙沒有開口,眼圈泛著淚花點頭走出了徐達的臥房。
朱棣洗淨手將衣袖挽起,自幼沒有下過廚的他跟著徐妙雲走進了廚房。
坐在床邊,徐達想了想,摸出一個手抄本揣入懷中來到了廚房的窗外。
“姑爺,你來一下。”
朱棣不明所以,但是知道徐達如此肯定是要交代後事,和徐妙雲打了個招唿來到了徐達麵前。
“這是我畢生的心血,寫了半本,後來在宮裏和湯和大哥,你爹,我們又補齊了半本。”
兵法,朱棣眼睛一亮,而且還是集三家所長的兵法。
“你小子的三大營我看了,遠超我們這些老頭了,很不錯,這希望你能做些參考。”
朱棣疑問:“嶽丈,這為何不交於輝祖,他現在繼任了大將軍,正需要這個,我有叔父教我就可以了。”
徐達笑了笑:“姑爺,你記住,這是我最重要的東西,希望你能守護好大明,守護好這些先輩們打下的江山,不是不願傳給兒子,是因為當中有你爹的一些話和謀略,你學得,他學不得,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收好吧。”
徐達轉身朝著臥房走去,轉角處的徐輝祖一陣不悅,扭頭出了門。
坐在桌邊,徐達抽了抽鼻子,香氣四溢,燒鵝成了。
徐妙雲將切好的燒鵝放入大盤端上桌,幾個人站在徐達身旁卻未曾坐下。
“你們坐下,陪我一起吃,增壽,你大哥呢?”
徐增壽取來酒壇:“大哥一早去了中軍都督府,說是有些公務,怕是中午不迴來了。”
“算了,不管他,咱們吃。”
“你們知道我吃過最好吃的一頓燒鵝是哪一頓嗎?”
眾人搖頭。
徐達笑了笑:“是陛下和星寒哥從軍時候,帶入軍營的半隻燒鵝。”
“那時候哪兒來的油水啊,湯和大哥當了管軍總事,一樣和我們吃的都是清粥鹹菜,幾十年了,我現在還記得,當時我吃的滿嘴流油,真香啊。”
徐達撕了一個鵝腿遞給朱棣,自己也撕了一個大快朵頤起來。
鵝腿吃完,徐達眼神有些迷蒙,舉著骨頭朝著皇城方向搖了搖:“重八哥,雖然妙雲的手藝不錯,可還是比不了你們那半隻,你說你從哪兒買的呢?我當了大將軍,當了魏國公,還是沒找到那個味道。”
“不過啊,唯一好的,是我老了老了,還能和你們一起住上兩年,可惜,星寒哥和老常不在,不然咱們幾個得多快樂啊。”
咳咳。
徐達咳出一絲鮮血,用手悄然擦去,卻未曾想到自己動作慢了,這些早已落入孩子們眼中。
“倒酒!”
徐達豪情萬丈,高舉酒碗。
徐增壽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幫徐達斟滿了酒。
一杯接一杯,直到喝的徐達話都說不清楚。
“重八哥,珍重,徐達先走一步了...”
一頭摔在桌上,朱棣一把扶住了將要倒地的徐達,伸手一探,早已沒了唿吸。
“妙雲,看住嶽丈。我入宮。”
快馬離了國公府。
“爹!嶽丈去了。”
“去哪兒了?”朱元璋正在陪著李星寒探查朱允炆的身子,今早這是最後一次祛毒,朱允炆已經徹底能動了,下床走了幾步,確定無事後,正逢朱棣進來報信。
“大哥。徐達去了。”李星寒麵甲之下淚珠落地。
“我知道,去哪兒了!去......徐達也走了嗎?”
“備車,出宮。”
朱元璋披上衣服拉著李星寒的手離開了萬壽宮:“老四,將允炆送去你大哥那。”
“是。”
龍輦之上,朱元璋連衣服都沒紮,就那麽坐著抹眼淚,就像李星寒當年說的,歲數越大,眼窩就越淺。
到了魏國公府上,徐輝祖紅著眼睛將朱元璋攙扶下車,一路到了徐達的臥房,徐達安詳的躺在徐妙雲懷裏,嘴角的油汙都未曾擦去。
“徐達,徐達。”
朱元璋席地而坐,握著徐達的手隻念叨著名字。
李星寒蹲下身扶著朱元璋的肩膀:“起來吧大哥,地上涼,我把徐達抱迴床上,讓孩子們給他更衣。”
朱元璋緩緩起身,卻不願意放開徐達冰涼的手掌。
將徐達抱迴床上,李星寒問道:“妙雲,你爹故去時留下什麽話了嗎?”
徐妙雲不敢說,朱重八這個名字,是禁忌。
“說吧孩子,我是你公爹,沒什麽不敬的。”朱元璋大概知道了徐達的遺言,可還是要聽徐達的子嗣自己說出來。
聽朱元璋如此說,徐妙雲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爹,我爹他說,重八哥,珍重.....還有就是我爹說,他吃過最好吃的燒鵝,就是公爹和叔父帶入軍營的那半隻。”
將近四十年之前的記憶湧起,朱元璋和李星寒坐在床邊拉著徐達的手開始抽泣。
先是常遇春,之後是馬姑娘和徐達,這些老人,已經開始一個個的離去了。
哭了半晌,將悲傷之情壓下,朱元璋起身拉著李星寒讓開位置,讓徐輝祖兄弟幾個給徐達更衣。
“星寒,老四是姑爺,現在走不了,你和我迴宮,讓標兒擬旨,追封徐達為開平王,之後葬在老常附近,等我故去了,讓他們還當我的將軍。”
兩人離了國公府,不知道是朱棣眼花了還是怎麽,朱元璋的脊背仿佛又彎了一些....
追封的聖旨當天就到了,幾日後,徐達風光大葬於常遇春墓旁。
葬禮結束,藩王出京的日子就到了,出京前,朱允炆跪在朱標麵前:“父皇,大哥不在了,兒臣願意暫時留在京城內,協助父皇處理政務。”
這話像是窩心的炮拳打在朱標心頭,內心複雜的凝視了朱允炆好一會兒,才緩緩張口:“也罷,先留在京城吧。”
寧王的車馬隨著朱棣幾人的車馬開動,李星寒迴頭看去,朱標唯一一次沒有讓朱允炆上自己的龍輦,而是讓其自己騎馬迴城。
李星寒接下來的幾天,唯一要做的就是祛除幹淨朱允炆體內的毒素。
魏國公府。
今天的徐達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早已經養老的他,破天荒的穿上了自己上朝時候的官服,而大紅官服之外,是當初他當大將軍時候的盔甲。
端端正正的坐在床前,等著兒女們過來問安。
“妙雲,今天給爹做個燒鵝好不好?”
若是往常,徐妙雲一定會出言管束徐達,可今天卻咬了牙沒有開口,眼圈泛著淚花點頭走出了徐達的臥房。
朱棣洗淨手將衣袖挽起,自幼沒有下過廚的他跟著徐妙雲走進了廚房。
坐在床邊,徐達想了想,摸出一個手抄本揣入懷中來到了廚房的窗外。
“姑爺,你來一下。”
朱棣不明所以,但是知道徐達如此肯定是要交代後事,和徐妙雲打了個招唿來到了徐達麵前。
“這是我畢生的心血,寫了半本,後來在宮裏和湯和大哥,你爹,我們又補齊了半本。”
兵法,朱棣眼睛一亮,而且還是集三家所長的兵法。
“你小子的三大營我看了,遠超我們這些老頭了,很不錯,這希望你能做些參考。”
朱棣疑問:“嶽丈,這為何不交於輝祖,他現在繼任了大將軍,正需要這個,我有叔父教我就可以了。”
徐達笑了笑:“姑爺,你記住,這是我最重要的東西,希望你能守護好大明,守護好這些先輩們打下的江山,不是不願傳給兒子,是因為當中有你爹的一些話和謀略,你學得,他學不得,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收好吧。”
徐達轉身朝著臥房走去,轉角處的徐輝祖一陣不悅,扭頭出了門。
坐在桌邊,徐達抽了抽鼻子,香氣四溢,燒鵝成了。
徐妙雲將切好的燒鵝放入大盤端上桌,幾個人站在徐達身旁卻未曾坐下。
“你們坐下,陪我一起吃,增壽,你大哥呢?”
徐增壽取來酒壇:“大哥一早去了中軍都督府,說是有些公務,怕是中午不迴來了。”
“算了,不管他,咱們吃。”
“你們知道我吃過最好吃的一頓燒鵝是哪一頓嗎?”
眾人搖頭。
徐達笑了笑:“是陛下和星寒哥從軍時候,帶入軍營的半隻燒鵝。”
“那時候哪兒來的油水啊,湯和大哥當了管軍總事,一樣和我們吃的都是清粥鹹菜,幾十年了,我現在還記得,當時我吃的滿嘴流油,真香啊。”
徐達撕了一個鵝腿遞給朱棣,自己也撕了一個大快朵頤起來。
鵝腿吃完,徐達眼神有些迷蒙,舉著骨頭朝著皇城方向搖了搖:“重八哥,雖然妙雲的手藝不錯,可還是比不了你們那半隻,你說你從哪兒買的呢?我當了大將軍,當了魏國公,還是沒找到那個味道。”
“不過啊,唯一好的,是我老了老了,還能和你們一起住上兩年,可惜,星寒哥和老常不在,不然咱們幾個得多快樂啊。”
咳咳。
徐達咳出一絲鮮血,用手悄然擦去,卻未曾想到自己動作慢了,這些早已落入孩子們眼中。
“倒酒!”
徐達豪情萬丈,高舉酒碗。
徐增壽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幫徐達斟滿了酒。
一杯接一杯,直到喝的徐達話都說不清楚。
“重八哥,珍重,徐達先走一步了...”
一頭摔在桌上,朱棣一把扶住了將要倒地的徐達,伸手一探,早已沒了唿吸。
“妙雲,看住嶽丈。我入宮。”
快馬離了國公府。
“爹!嶽丈去了。”
“去哪兒了?”朱元璋正在陪著李星寒探查朱允炆的身子,今早這是最後一次祛毒,朱允炆已經徹底能動了,下床走了幾步,確定無事後,正逢朱棣進來報信。
“大哥。徐達去了。”李星寒麵甲之下淚珠落地。
“我知道,去哪兒了!去......徐達也走了嗎?”
“備車,出宮。”
朱元璋披上衣服拉著李星寒的手離開了萬壽宮:“老四,將允炆送去你大哥那。”
“是。”
龍輦之上,朱元璋連衣服都沒紮,就那麽坐著抹眼淚,就像李星寒當年說的,歲數越大,眼窩就越淺。
到了魏國公府上,徐輝祖紅著眼睛將朱元璋攙扶下車,一路到了徐達的臥房,徐達安詳的躺在徐妙雲懷裏,嘴角的油汙都未曾擦去。
“徐達,徐達。”
朱元璋席地而坐,握著徐達的手隻念叨著名字。
李星寒蹲下身扶著朱元璋的肩膀:“起來吧大哥,地上涼,我把徐達抱迴床上,讓孩子們給他更衣。”
朱元璋緩緩起身,卻不願意放開徐達冰涼的手掌。
將徐達抱迴床上,李星寒問道:“妙雲,你爹故去時留下什麽話了嗎?”
徐妙雲不敢說,朱重八這個名字,是禁忌。
“說吧孩子,我是你公爹,沒什麽不敬的。”朱元璋大概知道了徐達的遺言,可還是要聽徐達的子嗣自己說出來。
聽朱元璋如此說,徐妙雲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我爹,我爹他說,重八哥,珍重.....還有就是我爹說,他吃過最好吃的燒鵝,就是公爹和叔父帶入軍營的那半隻。”
將近四十年之前的記憶湧起,朱元璋和李星寒坐在床邊拉著徐達的手開始抽泣。
先是常遇春,之後是馬姑娘和徐達,這些老人,已經開始一個個的離去了。
哭了半晌,將悲傷之情壓下,朱元璋起身拉著李星寒讓開位置,讓徐輝祖兄弟幾個給徐達更衣。
“星寒,老四是姑爺,現在走不了,你和我迴宮,讓標兒擬旨,追封徐達為開平王,之後葬在老常附近,等我故去了,讓他們還當我的將軍。”
兩人離了國公府,不知道是朱棣眼花了還是怎麽,朱元璋的脊背仿佛又彎了一些....
追封的聖旨當天就到了,幾日後,徐達風光大葬於常遇春墓旁。
葬禮結束,藩王出京的日子就到了,出京前,朱允炆跪在朱標麵前:“父皇,大哥不在了,兒臣願意暫時留在京城內,協助父皇處理政務。”
這話像是窩心的炮拳打在朱標心頭,內心複雜的凝視了朱允炆好一會兒,才緩緩張口:“也罷,先留在京城吧。”
寧王的車馬隨著朱棣幾人的車馬開動,李星寒迴頭看去,朱標唯一一次沒有讓朱允炆上自己的龍輦,而是讓其自己騎馬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