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朱棣府上的錦衣衛快馬趕到了鳳翔府,送來了喜酒和喜餅,還有一封信件,想讓李星寒幫著這個新出生的世子起個名字。


    按照朱元璋給朱棣分的字輩,應當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這樣的順序,李星寒想了半天,沒什麽頭緒,又叫來了念君幾人幫著參謀。


    爭了半天,在後麵一直看著眾人爭論的李清月開口了。


    “叫朱高熾不就好了?就像秦王的名字,爹起不就是為了寓意朱家開枝散葉嗎,這燕世子的名字也可以這樣,畢竟屬性是早就敲定的,火,熱烈旺盛的熾最為適合了。”


    全家都給李清月豎起大拇指,李念君更是誇讚不已:“果然還得是你啊妹妹,這名字起的好,那這就讓爹將名字寫下,派人送到北平府。”


    李清月拿著書的手背在身後:“早說了讓大哥你多讀書,少練武,你就是不聽,這不是用到的時候就犯難了?”


    “你這丫頭,就知道損我。”


    李清月背著手溜達著朝自己的臥房走去,“大哥明天過來跟我看書。”


    李念君尷尬的看向眾人:“不如給她嫁出去算了,反正也十九歲了,不然她在家天天訓我,我都想叫她大哥了。”


    兩手一攤惹得眾人大笑,嬌俏悅耳的笑聲也順著李清月的臥房裏傳了出來。


    李星寒沒有跟著眾人一起鬧念君的笑話,而是將朱高熾的名字寫下,又轉身去選了一些禮品,準備第二天讓錦衣衛捎迴北平府。


    錦衣衛將信件帶迴了北平府,朱棣很滿意,當即就敲定世子名為朱高熾。


    朱高熾這個名字很快就傳到了京城,朱標捏著寫好名字的紙走到了萬壽宮:“爹,你看老四媳婦生了,男孩,名叫朱高熾。”


    朱元璋此時正在打盹,聽見這個名字眯縫著眼睛坐了起來:“名字不錯,你給賞賜吧,等孩子大幾歲,帶迴來我瞧瞧。”


    說完再度躺下,不一會兒就響起了鼾聲。


    朱標小心翼翼的走出寢宮,可這賞賜是什麽,就又讓他為難了。


    永清二年春,李星寒帶著人到了北平府,同行的還有朱樉的大軍,除了隨軍武官,李星寒這次特意將蘇詩音母女帶到了北平,這次一走不知道幾年,給徐妙雲留下兩個體己人才是真的。


    而朱棣早早的便在這幾個月之內選定了要抽調的兵馬和隨行人員,留李星寒在府上住了兩天,帶著精銳的全部燕軍緩緩開拔。


    於此同時,朱棡的軍隊也朝著北平和西安進發,按照他們的計劃,兩人帶著精銳出去,就隻能辛苦自己這個留守的晉王忙照拂西安和北平了。


    大軍徐至山海關,在碣石山屯兵休息,等候著京城老將們帶兵抵達。


    站在碣石山之巔,朱棣念叨著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胸中隻感覺有一股說不出的豪氣,就差將自己比作魏武唐宗了。


    李星寒走到朱棣身邊:“怎麽樣,當這個征北大將軍的感覺如何?”


    朱棣唿喊兩聲,聲音傳出老遠:“這感覺太好了,我第一次親率這麽多的軍隊,這下終於懂了叔父你們當年金戈鐵馬的感覺,等打完這一仗,我迴京和大哥請命,我還要打亦力把裏,打烏斯藏,打漠北王庭,我覺得我就是個打仗的材料,我從未這麽高興過。”


    “傻小子,你可知道一仗打下來需要多久?而且你選的這些地方哪個不是路途遙遠,真以為我們打江西打浙江呢,等你打完這些地方,你也是個老頭了。”


    朱棣嘿嘿一笑:“老頭就老頭吧,反正能給大明打下更大的疆土,也值得了。”


    看兩人說著話,朱樉也坐不住了,提了酒肉上來,叔侄三個開始看著海麵的潮汐開懷痛飲起來。


    不遠處,姚廣孝和青玉正在竊竊私語。


    “姚師兄,你說岐王殿下是那白虎臨凡,但是能肯定他是那個長生之人嗎?”


    姚廣孝摸著自己的光頭,你這家夥怎麽能問這樣的話,我怎麽知道他是不是長生之人,反正就現在來說,你看他的體態和年輕人是一樣的,但是內力卻渾厚的不像話,而且岐王又不摘下麵甲,誰也不知道後麵是老頭還是青年,所以你要是想佐證這個事情,就得自己使勁活著,等你八十歲的時候,若是岐王還在,那肯定就是你要找的人。


    青玉一瞪眼,你這禿頭淨瞎說,活八十歲哪兒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姚廣孝則是覺得很正常,畢竟自己現在保養的也不錯,青玉是道門眾人,更是精通養生之法,那張真人不也是活了一百多歲,現在照樣來無影去無蹤,活的逍遙自在,反正自己倒是沒聽過張真人離世的消息。


    聽了這話,青玉覺得也對也不對,說是養生,但是人家張真人是修體修內力的,活的久一些也正常,自己則是修術法符籙,肯定沒那麽長的命。


    不過好在自己才三十多歲,岐王已經五十多歲了,等自己六十多,也差不多就該有個答案了,可究竟這登仙如何登,就是未來幾十年內自己要去找尋的答案了。


    等了幾天後,朱棣有些坐不住了,來到李星寒的營帳當中:“叔父,探子來報,那些老將帶兵走得很慢,到現在都沒過黃河,不如我們先打一仗?”


    “先動手嗎?你要打哪兒?”李星寒問道。


    朱棣走到地圖旁一指:“遠的肯定不行,不如我們先打大寧?這樣不但能先行設立一個衛所,也方便等他們匯合。”


    “等大寧打下來,他們差不多就都到了,之後咱們再打沈陽路,我調查過了,守衛大寧的是伯克汗,非什麽硬茬子,憑著兩府的親軍,能拿下。”


    朱棣此時戰意勃發,全心全意的就想快點打下點什麽。


    “那行,咱們去找你二哥,計劃一下就出發,你說的也對,先打點什麽總比在這幹等著強,畢竟咱們手裏還有十萬大軍呢。”李星寒起身協同朱棣來到了朱樉的營帳,三人計劃了一下後,朱樉獨自點兵兩萬,朱棣則是和李星寒一起帶了兩萬兵馬兵分兩路繞過山脈朝著大寧攻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映月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蟾並收藏錦衣映月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