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人分別的時候,千裏之外的鶴鳴山草廬當中,風穿堂而入,掀開了桌上的書頁,也吹醒了伏案小憩的青玉。
揉著惺忪的睡眼,青玉緩緩的看向書桌上的古籍,上麵的內容如同驚雷般在腦海炸響,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青玉猛然站起身,捧著書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袁天罡李淳風手書的孤本推背圖最後空白的一頁,出現了八個大字。
“長生之人,成仙之路。”
壓抑住心中的喜悅,青玉從懷中摸出銅錢,抄起桌麵上的龜殼開始推演起卦象。
“未來的北平?那裏藏著我登仙的路?”
“可這未來又是多遠呢,我今年都三十多歲了,該什麽時候去北平?”
可接下來的卦象卻是混亂一片,青玉收起銅錢推開草廬的門,對著旁邊的小屋喚道:“明月,備馬啟程,迴天師府。”
青玉剛離開鶴鳴山,秦王府的僧官居所裏,姚廣孝推開門來到院中,看著天上的星鬥笑了起來:“白虎和玄武怎麽攪合到一塊了,不過有趣,當真有趣,哈哈。”
府內位高權重的僧官偷了軍馬,朝著北平方向而去。
一個月之後。
朱棣騎馬過街的時候,旁邊胡同閃出一個和尚攔住了去路。
“殿下,有頂白帽子,不知道敢不敢要?”
朱棣勃然大怒,命人將和尚關入牢房。
可當夜,姚廣孝就出現在了燕王府,朱棣看了看鳳翔的方向,對著和尚一拜到底,行學生禮。
“大師可知道今天說的話,是要掉腦袋的?”朱棣問道。
姚廣孝雙手合十:“殿下心中自有分辯,現在朝堂之上越加詭譎,貧僧不會說假話,就問一句,若是太子嫡子繼承江山,你能接受,可若是那二皇孫被架上了太孫之位,你又如何甘心呢?他老二能坐得天下,你這老四怎麽就坐不得?畢竟這個先河不是殿下所開,殿下又何苦念著那些可笑的親情呢?”
“大師不必多說,我心中有數,既然你選擇了我,那我也不可能虧待你,從今天起,你就是北平府的僧官之首。”
“謝殿下。”
洪武十九年。
沈萬三跪伏在朱元璋麵前,體若篩糠,就在昨天,錦衣衛查出了戶部侍郎郭桓通敵賣國,倒賣大明的糧草,礦石,軍械到元廷手中。
而現任的尚書沈萬三連夜進宮,在朱元璋麵前足足跪了一夜。
“沈萬三。”朱元璋開口道,“你這個尚書怎麽當的?”
“臣有罪,臣真的不知道他郭桓能幹出如此行徑啊。”
朱元璋伸出腳踢了踢沈萬三:“朕知道非你主使,朕就是想問,你是怎麽監管的戶部。”
沈萬三沒有迴答,自己年歲確實大了些,這幾年當了尚書後將政務基本都交給兩個侍郎,自己倒是沒那麽上心,如此一看,朱元璋追究自己也是活該。
“朕不會怪你,但是這個尚書的位置,你既然老了幹不來,那就迴去好好經商吧,朕封你個侯爵,也夠你沈家未來發展了。”
“走吧,迴到杭州後,閉上你的嘴,管好你家的人。”
沈萬三退出寢宮,渾身冷汗,看來朱元璋又要殺人了,這次死的人,要比空印還要多的多,讓自己管住嘴,就是為了不把自己家人牽連進去,這個時候,走漏了風聲,都是殺頭的罪過。
沈萬三走後,朱元璋對著身邊的朱標說道:“標兒,你看看他們,空印一案後,不敢直接貪汙了,好,改成賣給敵人了,真是有出息,他們八成等著大元打迴來,給他們高官厚祿呢。”
“爹對他們不薄啊,是,為了老百姓的賦稅能用到正處,爹給他們的俸祿是沒那麽高,但是也夠他們好吃好喝錦衣玉食了,但是他們總是不知足,空印一案的教訓不夠深刻,才殺了八千顆人頭,這次狠一些吧,殺他幾萬,我看看他們誰還敢做這些事。”
朱元璋說的輕描淡寫,朱標聽得心驚肉跳,幾萬個人頭,這堪比一場大型戰役死的人了。
不過反腐的鬥爭,和戰役也沒什麽區別。
“聽說北平的李彧和趙全德和郭桓走得比較近,東西也是順著北平出去的,標兒,你先寫封信責備一下老四,他這個燕王是怎麽當的,是不是忙著和妙雲過小日子,什麽都不管了???”
朱標笑道:“爹您說什麽呢,什麽小日子,人家老四和妙雲才迴北平多久,肯定是如膠似漆,你不是也等著抱孫子呢?”
“不過老四天性頑劣,難免不願意和他們這些官員摻和,我覺得他們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選擇從北平走這些贓物。我看啊,責備就算了,這件事情就讓老四查辦吧,爹不是又批了他四萬兵馬嗎,他手裏有人,能幹好這些事情。”
聽了朱標的話,朱元璋思索了一下:“那,那這樣,你給你叔父去一封密信,讓他去北平幫老四,不然以老四的德行,指不定要給老子出什麽幺蛾子。”
“爹還是記掛叔父的。”朱標坐在龍案後開始寫起信件。
“我記掛他?這個白眼狼一年到頭也不給我來幾封信,我記掛他奶奶個腿,我就是怕老四一個人應付不來他們這些臣子,一個個比泥鰍還滑。”
說完,朱元璋開始暗自思量,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李星寒了,不如找個時間,把李星寒和幾個兒子都叫迴來,好好聚一聚再讓他們走,不過啊,先得處理好郭桓這個案子,等案子了結了,自己也準備退位讓賢了。
看著奮筆疾書的朱標,朱元璋心裏踏實,監國這幾年,幹的確實不錯,對上對下都說的過去,有些事情處理的甚至比自己還好,就是兩個孩子的位置,朱標遲遲不肯做出選擇,讓自己很是操心。
鳳翔府。
看著桌上的書信,李星寒一陣苦笑,這次又要死人了,沒準還得和元廷打一仗,看來自己的逍遙日子,要到頭了。
蘇詩音端著水果來到了書房:“陛下讓你去你就去吧,處理了這個案子,十有八九你就要進京述職了,對了,昨天念卿跟著二哥去西安,他還不到二十歲,你幹什麽急著讓他送出去,海棠也是,也不說攔著你一些。”
“沒辦法,讓他出去先接手一下家裏的生意,將來也好有個退路,我想好了,等我處理完這個案子,過個十年八年,我就讓念君繼承王位,你們對外就宣稱我死了,到時候孩子們把口咬緊,入京的事情,我去做,在這當王爺,就是子孫的事情了。”
蘇詩音笑道:“不過這幫孩子倒是隨了你的根,自從前幾年你迴來看到你返老還童之後,沒用我們多說,他們一個口比一個咬的死。”
李星寒有些高興,確實,當初自己還怕孩子們將這些事情說出去,沒想到清月直接就對兩個哥哥說,這事情誰都不能透露出去,還讓他們告訴每一代的子孫,若是不想死,就記住別出賣祖先身上的事情,不出賣,你們就能繼承王位和逍遙富貴,可若是說出去,整個李家的大船說翻就翻,爹有本事能走,你們可都走不了。
這話說到了李星寒心坎當中,也說到了念君和念卿心坎裏,是啊,保守秘密不是為了自己爹,也不是為了家族,就是單純的為了自己。
很簡單,不想死,就管住嘴。
從這之後,清月還幫著兩個哥哥擬定了家規,隻有李家直係清楚,且絕不對外人提起,當每一代岐王臨終之前,再把消息傳遞給下一代的岐王,這樣就保證了長生一事的私密性,畢竟秘密這東西,知道的人越少,才能稱得上秘密。
不過就辛苦了李星寒,得在念君繼承王位後,就搬出去自己住了。
揉著惺忪的睡眼,青玉緩緩的看向書桌上的古籍,上麵的內容如同驚雷般在腦海炸響,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青玉猛然站起身,捧著書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袁天罡李淳風手書的孤本推背圖最後空白的一頁,出現了八個大字。
“長生之人,成仙之路。”
壓抑住心中的喜悅,青玉從懷中摸出銅錢,抄起桌麵上的龜殼開始推演起卦象。
“未來的北平?那裏藏著我登仙的路?”
“可這未來又是多遠呢,我今年都三十多歲了,該什麽時候去北平?”
可接下來的卦象卻是混亂一片,青玉收起銅錢推開草廬的門,對著旁邊的小屋喚道:“明月,備馬啟程,迴天師府。”
青玉剛離開鶴鳴山,秦王府的僧官居所裏,姚廣孝推開門來到院中,看著天上的星鬥笑了起來:“白虎和玄武怎麽攪合到一塊了,不過有趣,當真有趣,哈哈。”
府內位高權重的僧官偷了軍馬,朝著北平方向而去。
一個月之後。
朱棣騎馬過街的時候,旁邊胡同閃出一個和尚攔住了去路。
“殿下,有頂白帽子,不知道敢不敢要?”
朱棣勃然大怒,命人將和尚關入牢房。
可當夜,姚廣孝就出現在了燕王府,朱棣看了看鳳翔的方向,對著和尚一拜到底,行學生禮。
“大師可知道今天說的話,是要掉腦袋的?”朱棣問道。
姚廣孝雙手合十:“殿下心中自有分辯,現在朝堂之上越加詭譎,貧僧不會說假話,就問一句,若是太子嫡子繼承江山,你能接受,可若是那二皇孫被架上了太孫之位,你又如何甘心呢?他老二能坐得天下,你這老四怎麽就坐不得?畢竟這個先河不是殿下所開,殿下又何苦念著那些可笑的親情呢?”
“大師不必多說,我心中有數,既然你選擇了我,那我也不可能虧待你,從今天起,你就是北平府的僧官之首。”
“謝殿下。”
洪武十九年。
沈萬三跪伏在朱元璋麵前,體若篩糠,就在昨天,錦衣衛查出了戶部侍郎郭桓通敵賣國,倒賣大明的糧草,礦石,軍械到元廷手中。
而現任的尚書沈萬三連夜進宮,在朱元璋麵前足足跪了一夜。
“沈萬三。”朱元璋開口道,“你這個尚書怎麽當的?”
“臣有罪,臣真的不知道他郭桓能幹出如此行徑啊。”
朱元璋伸出腳踢了踢沈萬三:“朕知道非你主使,朕就是想問,你是怎麽監管的戶部。”
沈萬三沒有迴答,自己年歲確實大了些,這幾年當了尚書後將政務基本都交給兩個侍郎,自己倒是沒那麽上心,如此一看,朱元璋追究自己也是活該。
“朕不會怪你,但是這個尚書的位置,你既然老了幹不來,那就迴去好好經商吧,朕封你個侯爵,也夠你沈家未來發展了。”
“走吧,迴到杭州後,閉上你的嘴,管好你家的人。”
沈萬三退出寢宮,渾身冷汗,看來朱元璋又要殺人了,這次死的人,要比空印還要多的多,讓自己管住嘴,就是為了不把自己家人牽連進去,這個時候,走漏了風聲,都是殺頭的罪過。
沈萬三走後,朱元璋對著身邊的朱標說道:“標兒,你看看他們,空印一案後,不敢直接貪汙了,好,改成賣給敵人了,真是有出息,他們八成等著大元打迴來,給他們高官厚祿呢。”
“爹對他們不薄啊,是,為了老百姓的賦稅能用到正處,爹給他們的俸祿是沒那麽高,但是也夠他們好吃好喝錦衣玉食了,但是他們總是不知足,空印一案的教訓不夠深刻,才殺了八千顆人頭,這次狠一些吧,殺他幾萬,我看看他們誰還敢做這些事。”
朱元璋說的輕描淡寫,朱標聽得心驚肉跳,幾萬個人頭,這堪比一場大型戰役死的人了。
不過反腐的鬥爭,和戰役也沒什麽區別。
“聽說北平的李彧和趙全德和郭桓走得比較近,東西也是順著北平出去的,標兒,你先寫封信責備一下老四,他這個燕王是怎麽當的,是不是忙著和妙雲過小日子,什麽都不管了???”
朱標笑道:“爹您說什麽呢,什麽小日子,人家老四和妙雲才迴北平多久,肯定是如膠似漆,你不是也等著抱孫子呢?”
“不過老四天性頑劣,難免不願意和他們這些官員摻和,我覺得他們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選擇從北平走這些贓物。我看啊,責備就算了,這件事情就讓老四查辦吧,爹不是又批了他四萬兵馬嗎,他手裏有人,能幹好這些事情。”
聽了朱標的話,朱元璋思索了一下:“那,那這樣,你給你叔父去一封密信,讓他去北平幫老四,不然以老四的德行,指不定要給老子出什麽幺蛾子。”
“爹還是記掛叔父的。”朱標坐在龍案後開始寫起信件。
“我記掛他?這個白眼狼一年到頭也不給我來幾封信,我記掛他奶奶個腿,我就是怕老四一個人應付不來他們這些臣子,一個個比泥鰍還滑。”
說完,朱元璋開始暗自思量,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李星寒了,不如找個時間,把李星寒和幾個兒子都叫迴來,好好聚一聚再讓他們走,不過啊,先得處理好郭桓這個案子,等案子了結了,自己也準備退位讓賢了。
看著奮筆疾書的朱標,朱元璋心裏踏實,監國這幾年,幹的確實不錯,對上對下都說的過去,有些事情處理的甚至比自己還好,就是兩個孩子的位置,朱標遲遲不肯做出選擇,讓自己很是操心。
鳳翔府。
看著桌上的書信,李星寒一陣苦笑,這次又要死人了,沒準還得和元廷打一仗,看來自己的逍遙日子,要到頭了。
蘇詩音端著水果來到了書房:“陛下讓你去你就去吧,處理了這個案子,十有八九你就要進京述職了,對了,昨天念卿跟著二哥去西安,他還不到二十歲,你幹什麽急著讓他送出去,海棠也是,也不說攔著你一些。”
“沒辦法,讓他出去先接手一下家裏的生意,將來也好有個退路,我想好了,等我處理完這個案子,過個十年八年,我就讓念君繼承王位,你們對外就宣稱我死了,到時候孩子們把口咬緊,入京的事情,我去做,在這當王爺,就是子孫的事情了。”
蘇詩音笑道:“不過這幫孩子倒是隨了你的根,自從前幾年你迴來看到你返老還童之後,沒用我們多說,他們一個口比一個咬的死。”
李星寒有些高興,確實,當初自己還怕孩子們將這些事情說出去,沒想到清月直接就對兩個哥哥說,這事情誰都不能透露出去,還讓他們告訴每一代的子孫,若是不想死,就記住別出賣祖先身上的事情,不出賣,你們就能繼承王位和逍遙富貴,可若是說出去,整個李家的大船說翻就翻,爹有本事能走,你們可都走不了。
這話說到了李星寒心坎當中,也說到了念君和念卿心坎裏,是啊,保守秘密不是為了自己爹,也不是為了家族,就是單純的為了自己。
很簡單,不想死,就管住嘴。
從這之後,清月還幫著兩個哥哥擬定了家規,隻有李家直係清楚,且絕不對外人提起,當每一代岐王臨終之前,再把消息傳遞給下一代的岐王,這樣就保證了長生一事的私密性,畢竟秘密這東西,知道的人越少,才能稱得上秘密。
不過就辛苦了李星寒,得在念君繼承王位後,就搬出去自己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