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商議很快敲定,並於第二天退朝之後,王庭讓馬公公將奏折越過了朱標交到了朱元璋手中。
接過奏折,朱元璋沒有看,而是盯著馬公公的眼睛:“馬寶,朕是不是給你太多笑臉了,說了太子監國,你收了中書省多少銀子,才敢把這個東西交到朕的手中。”
“陛下,奴才冤枉。”馬公公解釋道,“奴才一兩銀子沒收,隻不過王大人說,這個折子必須讓奴才親手交給陛下,就連太子,都看不得。”
“還有太子看不得的?”朱元璋疑惑的拿起奏折看了看,越看臉色越差,“還有這說法?怪不得老四這幾年鋒芒越來越顯,你去將洪文正,唉,文正也辭官了,這樣,你去將劉先生請來,順便讓他帶上羅盤和那些器物。”
收到口諭的劉基在劉璟的攙扶下上了馬車,自從李星寒離開京城後,劉基心中煩悶,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這不才短短的半年多,腰杆都直不起來了。
到了皇宮,劉基拄著拐杖到了朱元璋的禦書房:“臣劉基,參見陛下。”
“劉卿身子不方便就不要行禮了,免得惹朕心疼。”朱元璋快走幾步攙扶住了劉基帶到桌邊,“劉卿先坐,我讓馬寶倒茶來。”
馬寶將劉基的布袋放到了桌邊,吩咐宮女上茶,自己關上門出去守衛。
將奏折交給劉基,劉基看後自然明白是怎麽迴事,他們這是要對自己動手了,果然,錦衣衛動不得,也就監察院好收拾。
既然如此,那就順著他們的意思,去一趟北平府,就算自己死在那,最起碼短時內他們不會動自己的家人了,現在自己妻子亡故,義子就藩,唯獨剩下這兩個兒子讓自己牽掛。
掏出羅盤看了看,又掐著手指算了半天,劉伯溫告訴朱元璋,奏折屬實,北平府之下,就是有一條苦海蛟龍,而奏折中也提到了具體的藏匿之處,自己願意前往北平修一口鎖龍井,將這條龍死死的鎮壓下去,免得最後出現兄弟相殘的局麵。
劉基是忠臣,說出來朱元璋想說又不願說的話,朱元璋拍拍劉基的肩膀,告訴他隻要將這個事情解決,那就可以提前退下,讓劉璉接班,過幾天舒服日子。
劉基謝恩後,迴家收拾了一下行李,告訴劉璉去找勞狄,將自己去北平的消息傳遞給李星寒,自己必須要在完成鎖龍井之前見到他。
走出府門,就看到了朱元璋禦賜的車馬,比起自己國公府的要豪華很多。
帶著一個家丁上了馬車,劉璉帶著劉璟看著遠去的馬車淚如雨下,這一次,就是訣別了。
朝堂上的事情,對這兩個心思透明的年輕人來說,都懂,可是自己也如大浪之上的浮萍一般,決定不了自己的方向和去處。
馬車剛過黃河,遠在西安府的李星寒就收到了消息,雖然說王不見王,可李星寒卻是那個意外,不但這些個親王和徐達不會走漏風聲,監察親王的錦衣衛那更是李星寒的忠實擁護者,沒人會自討沒趣將李星寒的位置報告給京城。
信件在蠟燭上焚毀,李星寒敲響了朱樉的房門。
“怎麽了叔父。”
“樉兒,你讓徐達陪你先練兵,我收到消息需要去一趟北平府,他們可能要對劉先生下手了。”
“好,叔父幫我給老四捎個信,就說讓他別惦記我,過幾天我讓人給他帶些特產過去。”
朱樉明白,讓李星寒盡快出發,雖然自己在外就藩,但是也時刻關注著京城的事情,不過隻要天下還是朱家的,他們就不會多事,畢竟親王的話太多了,也會引起猜忌。
李星寒走後,朱樉迴到房間的書桌上將兵符貼身放好,手握重兵伺機而動,才是親王應該幹的事情:“唉,希望大哥能明辨是非,若是將老二強推上來,也是個麻煩事情啊。”
離了西安,李星寒估算著劉基的路程,走走停停,三天後到了北平府。
朱棣見到李星寒的突然來訪,有些驚喜,自己這邊平常也不用練兵什麽的,倒是沒理由私下請李星寒過來。
朱棣現在十七歲了,還有三年就要迴京完婚,可就在這個時候,偏偏聽到了有人誣陷他是這條苦海蛟龍,極度憤怒下一掌拍碎了眼前的茶桌,提著長槍就要迴京宰了王庭幾個。
“棣兒你別瘋,你迴去沒什麽用的,堂堂親王襲殺朝廷命官,你更解釋不清,不過叔父可以告訴你,你不是這條蛟龍,他們編造出來是為了陷害劉大人,汙蔑你隻是順勢而為,你不要往心裏去,劉大人過來也就是走走形式,之後借著這個名目就退下去了,不是為了害你。”
在李星寒的規勸下,朱棣這才冷靜幾分,眼中寒光閃爍:“叔父,我就不明白了,立長立嫡那是自古有之,他們在爭什麽,大哥又在等什麽!”
李星寒說道:“等什麽,你還不了解你大哥嗎,他當這個太子,是因為這些年苦出來,帶著你們幾個長大,你們不會說什麽,但是現在太平了,宮內生活好了,他們的兄弟情和你們的不一樣,別看兩個孩子現在小,什麽都不懂,等他們長大了,自己就開始想這些了,沒辦法,權貴的女兒嫁給你大哥,就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皇帝不急太監急唄。”
“而你大哥,雖然被你爹獨寵,但是唯獨他不能提前做出這個決定,說句不好聽的,現在敲定太孫之位,那不是盼著你爹死嗎?”
“哈哈,叔父說話還是和當年一樣有趣,不如和父皇商量一下,讓叔父你常來看看我,我一個人在這,無聊的很,身邊就幾個小太監和錦衣衛能說說心裏話。”
“那不行,雖然你爹的王不見王對我沒有什麽太大的約束,也暗中囑咐了我多看看你們幾個,可若是明目張膽了,有些人就又開始參我了,我不死,他們睡不著啊。”
“誰讓叔父死,那我就先讓他死!對了叔父,你說劉大人何時來?”
“大概一天以後吧,我走得要快一些,算好了日子來的。”
一天後,劉基的馬車進入了北平府,李星寒沒有露麵,朱棣在李星寒的安排下對劉基禮遇非常,完全沒有親王的架子,也沒有一絲的不悅,這些都被錦衣衛暗中記錄傳遞到京城當中。
按照李星寒的說法,你表現的越是不在意,他們汙蔑你的時候就越是找不到話題。
入夜,李星寒召集了幾個錦衣衛放哨,自己暗中潛入了劉基在王府外的房間。
房間裏點著燈,不知道是等候著自己的到來,還是劉基已經開始怕黑了.....
“義父。”
李星寒跪在床邊握著劉基的手,心中痛楚萬分,沒想到半年多的時間沒見,劉基身體就壞到了這個程度,更多的是為自己當初沒有找劉基道別而悔恨。
接過奏折,朱元璋沒有看,而是盯著馬公公的眼睛:“馬寶,朕是不是給你太多笑臉了,說了太子監國,你收了中書省多少銀子,才敢把這個東西交到朕的手中。”
“陛下,奴才冤枉。”馬公公解釋道,“奴才一兩銀子沒收,隻不過王大人說,這個折子必須讓奴才親手交給陛下,就連太子,都看不得。”
“還有太子看不得的?”朱元璋疑惑的拿起奏折看了看,越看臉色越差,“還有這說法?怪不得老四這幾年鋒芒越來越顯,你去將洪文正,唉,文正也辭官了,這樣,你去將劉先生請來,順便讓他帶上羅盤和那些器物。”
收到口諭的劉基在劉璟的攙扶下上了馬車,自從李星寒離開京城後,劉基心中煩悶,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這不才短短的半年多,腰杆都直不起來了。
到了皇宮,劉基拄著拐杖到了朱元璋的禦書房:“臣劉基,參見陛下。”
“劉卿身子不方便就不要行禮了,免得惹朕心疼。”朱元璋快走幾步攙扶住了劉基帶到桌邊,“劉卿先坐,我讓馬寶倒茶來。”
馬寶將劉基的布袋放到了桌邊,吩咐宮女上茶,自己關上門出去守衛。
將奏折交給劉基,劉基看後自然明白是怎麽迴事,他們這是要對自己動手了,果然,錦衣衛動不得,也就監察院好收拾。
既然如此,那就順著他們的意思,去一趟北平府,就算自己死在那,最起碼短時內他們不會動自己的家人了,現在自己妻子亡故,義子就藩,唯獨剩下這兩個兒子讓自己牽掛。
掏出羅盤看了看,又掐著手指算了半天,劉伯溫告訴朱元璋,奏折屬實,北平府之下,就是有一條苦海蛟龍,而奏折中也提到了具體的藏匿之處,自己願意前往北平修一口鎖龍井,將這條龍死死的鎮壓下去,免得最後出現兄弟相殘的局麵。
劉基是忠臣,說出來朱元璋想說又不願說的話,朱元璋拍拍劉基的肩膀,告訴他隻要將這個事情解決,那就可以提前退下,讓劉璉接班,過幾天舒服日子。
劉基謝恩後,迴家收拾了一下行李,告訴劉璉去找勞狄,將自己去北平的消息傳遞給李星寒,自己必須要在完成鎖龍井之前見到他。
走出府門,就看到了朱元璋禦賜的車馬,比起自己國公府的要豪華很多。
帶著一個家丁上了馬車,劉璉帶著劉璟看著遠去的馬車淚如雨下,這一次,就是訣別了。
朝堂上的事情,對這兩個心思透明的年輕人來說,都懂,可是自己也如大浪之上的浮萍一般,決定不了自己的方向和去處。
馬車剛過黃河,遠在西安府的李星寒就收到了消息,雖然說王不見王,可李星寒卻是那個意外,不但這些個親王和徐達不會走漏風聲,監察親王的錦衣衛那更是李星寒的忠實擁護者,沒人會自討沒趣將李星寒的位置報告給京城。
信件在蠟燭上焚毀,李星寒敲響了朱樉的房門。
“怎麽了叔父。”
“樉兒,你讓徐達陪你先練兵,我收到消息需要去一趟北平府,他們可能要對劉先生下手了。”
“好,叔父幫我給老四捎個信,就說讓他別惦記我,過幾天我讓人給他帶些特產過去。”
朱樉明白,讓李星寒盡快出發,雖然自己在外就藩,但是也時刻關注著京城的事情,不過隻要天下還是朱家的,他們就不會多事,畢竟親王的話太多了,也會引起猜忌。
李星寒走後,朱樉迴到房間的書桌上將兵符貼身放好,手握重兵伺機而動,才是親王應該幹的事情:“唉,希望大哥能明辨是非,若是將老二強推上來,也是個麻煩事情啊。”
離了西安,李星寒估算著劉基的路程,走走停停,三天後到了北平府。
朱棣見到李星寒的突然來訪,有些驚喜,自己這邊平常也不用練兵什麽的,倒是沒理由私下請李星寒過來。
朱棣現在十七歲了,還有三年就要迴京完婚,可就在這個時候,偏偏聽到了有人誣陷他是這條苦海蛟龍,極度憤怒下一掌拍碎了眼前的茶桌,提著長槍就要迴京宰了王庭幾個。
“棣兒你別瘋,你迴去沒什麽用的,堂堂親王襲殺朝廷命官,你更解釋不清,不過叔父可以告訴你,你不是這條蛟龍,他們編造出來是為了陷害劉大人,汙蔑你隻是順勢而為,你不要往心裏去,劉大人過來也就是走走形式,之後借著這個名目就退下去了,不是為了害你。”
在李星寒的規勸下,朱棣這才冷靜幾分,眼中寒光閃爍:“叔父,我就不明白了,立長立嫡那是自古有之,他們在爭什麽,大哥又在等什麽!”
李星寒說道:“等什麽,你還不了解你大哥嗎,他當這個太子,是因為這些年苦出來,帶著你們幾個長大,你們不會說什麽,但是現在太平了,宮內生活好了,他們的兄弟情和你們的不一樣,別看兩個孩子現在小,什麽都不懂,等他們長大了,自己就開始想這些了,沒辦法,權貴的女兒嫁給你大哥,就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皇帝不急太監急唄。”
“而你大哥,雖然被你爹獨寵,但是唯獨他不能提前做出這個決定,說句不好聽的,現在敲定太孫之位,那不是盼著你爹死嗎?”
“哈哈,叔父說話還是和當年一樣有趣,不如和父皇商量一下,讓叔父你常來看看我,我一個人在這,無聊的很,身邊就幾個小太監和錦衣衛能說說心裏話。”
“那不行,雖然你爹的王不見王對我沒有什麽太大的約束,也暗中囑咐了我多看看你們幾個,可若是明目張膽了,有些人就又開始參我了,我不死,他們睡不著啊。”
“誰讓叔父死,那我就先讓他死!對了叔父,你說劉大人何時來?”
“大概一天以後吧,我走得要快一些,算好了日子來的。”
一天後,劉基的馬車進入了北平府,李星寒沒有露麵,朱棣在李星寒的安排下對劉基禮遇非常,完全沒有親王的架子,也沒有一絲的不悅,這些都被錦衣衛暗中記錄傳遞到京城當中。
按照李星寒的說法,你表現的越是不在意,他們汙蔑你的時候就越是找不到話題。
入夜,李星寒召集了幾個錦衣衛放哨,自己暗中潛入了劉基在王府外的房間。
房間裏點著燈,不知道是等候著自己的到來,還是劉基已經開始怕黑了.....
“義父。”
李星寒跪在床邊握著劉基的手,心中痛楚萬分,沒想到半年多的時間沒見,劉基身體就壞到了這個程度,更多的是為自己當初沒有找劉基道別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