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之上,吳俊奇一筆筆開始記錄起自己的罪行,可是李星寒帶著親兵在側,冷汗一滴滴的又將寫好的字跡暈開。
“給吳大人換紙。”
“再換!”
“換!”
一連換了十幾張紙,一份完整的罪狀終於寫完。
接過罪證看了看,李星寒將其交給身旁的親兵,自己伸出手提起吳俊奇,手掌扶著下巴輕微用力,將吳俊奇的下巴卸掉之後,親兵押著人朝著大雜院而去。
“殿下!”張二狗幾人早已等候多時,但是毫無困意,常年的軍武生涯早就練出了這點本事,提著幾人丟到吳俊奇身邊,等候著李星寒的發落。
“取刀。”
朱元璋禦賜的雁翎刀交於李星寒手中,李星寒也接上了吳俊奇的下巴。
吳俊奇現在心如死灰,反而沒那麽害怕了,咬牙站起身,輕輕撣去身上的塵土:“歧王殿下,取刀可是要殺我?”
“我是朝廷欽定的四品知府,你殺不得我。”
李星寒伸手一指吳俊奇,看向身邊的親兵:“兄弟們,他說我殺不了他。”
“哈哈哈哈。”
大雜院中爆發出豪放的笑聲。
張二狗一巴掌扇在吳俊奇臉上:“別說你,就是那些國公宰相,做出如此行徑,殿下也殺得。”
吳俊奇正欲反駁,一道金牌摔在自己臉上,捧起金牌一看,整個人軟在地上:“陛下手書.....”
“既然你認識陛下的字,那就知道我有砍你這顆狗頭的權利。”
“對嗎?”
吳俊奇點點頭,一言不發。
“但是我給你個機會,現在我問你,你寫的這些,侵吞新開地三百一五畝,縱容鍾傑殺害三名百姓,重傷十七人,將二十五人趕出揚州,奸殺女子一名,玷汙六名,這些罪行你認嗎?”
李星寒說道:“若是認,我給你個補償他們的機會,你願意嗎?”
吳俊奇瘋狂磕頭謝恩:“殿下,謝殿下,我都認,我會傾盡全力補償他們,田地,金銀都給他們。”
“抬起頭來。”
吳俊奇抬起頭看向李星寒,眼神中充滿生機和希望。
“是不是我給你個機會,你得到了活下去的機會,還能保住官職,你覺得人生又充滿了希望?”
吳俊奇點點頭:“迴殿下的話,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若是殿下不嫌棄,我願拜殿下為義父。”
“你看,我給你希望你很感恩,可是你並沒有給百姓們希望,你願意認我當義父,可卻忘了你是他們的父母官。剛剛吳俊奇認罪,你們都看到了,有官差,有我的親兵,還有當地的百姓。”
“既然如此,二狗,名單上的人,都砍了吧。”雁翎刀和罪證交給張二狗,李星寒鄙夷的看了一眼吳俊奇,背過身去不再說話。
屎尿的氣味緩緩彌漫,哭天喊地和慘叫聲不絕於耳,不一會兒,雜院當中就掉下了二十幾顆人頭。
待徹底安靜下來,李星寒迴頭看著滿地的屍身:“一把火燒了,大雜院也不要了,來年這裏開成新地,這些人的渣滓就當哺育百姓農田的肥料了。”
“方和,帶著家人收拾東西,迴揚州吧。”
方和讓自己兒子先行隨著李星寒離去,自己簡單的收拾一下東西再帶著家人迴去購買居所。
迴到府衙當中,李星寒找人喚來了管事的同知,這同知平常不願意和吳俊奇幾人摻和,自己也很少來衙門。
李星寒詢問既然看不慣,為何不叫人去京師參他一本,可同知的迴答也是無奈,家人都在這,吳俊奇經營數年,自己鬥不過。
“你叫什麽?”
“迴殿下,我叫馮仲仁。”
將大誥的母本交於馮仲仁,李星寒說道:“這是大誥,陛下親自寫定的,你讓人多印一些,投放到百姓當中,若是有人受了冤屈,帶著大誥來伸冤,你應該知道怎麽做。”
“迴殿下的話,這東西應該交給吳俊奇的。”
“吳俊奇已經被本王砍了,朝廷官員不得亂命,你先管理好揚州府,等我迴京麵見聖上,再來裁定誰來當這個揚州知府。”
聽吳俊奇已死,馮仲仁大喜,接過大誥的母本就跑出了衙門。
“鄉親們!百姓們!看到了嗎!這是大誥!禦製大誥!陛下親自寫的,若是有受了冤屈的,不公平的,帶著大誥去報官,父母官必將公正對待,若是不公,帶著大誥去京師,無人可攔,無人可阻!”
“鄉親們!吳俊奇死了!被歧王殿下斬首!大家隨我來拜見歧王殿下啊!”
這兩嗓子在衙門口響起,路過的百姓湧入衙門當中,公堂內外圍了個水泄不通,百姓們紛紛跪地高唿殿下千歲,殿下萬福。
李星寒坐在公堂之上看著這一切,對著身邊的方東濟說道:“你說我怎麽覺得這樣比打仗贏了還過癮呢?”
方東濟笑道:“那是因為陛下和殿下心懷百姓,才能與百姓共情不是,再說了,殿下殺了吳俊奇,還百姓一片青天,當得起這一拜。”
“這世間,無非是問心無愧的時候最為自在了。”
李星寒沒想到一個十八歲的孩子能說出這些話,深深看了眼方東濟。
“東濟你留在這,和馮大人一起清點吳俊奇的家產,找到賬本,退田給百姓,該補償的補償,該賠錢的賠錢,剩餘的就交到揚州府的銀庫當中,完成這一切後,到宋家找我。”
李星寒起身走到百姓麵前,扶起了帶頭的幾人:“都起來吧,本王有事要先行離去,讓方大人和馮大人,為你們主持公道。”
“對了,下了冤獄的,查清真相將人送還,記住,去宋家找我。”
穿過擁戴的百姓,李星寒走入大街之上,一路上都是行禮的百姓,顯然這事情就這麽短短的時間已然傳遍了全城。
隨便打聽了一下,李星寒在百姓的簇擁下來到了宋府,宋家老爺早已在門口等候:“老朽宋貞,見過歧王殿下。”
讓身後的百姓散去,李星寒迎上宋貞:“宋先生請起,作為揚州的大儒,本王當不得你這一拜啊。”
宋貞直起腰笑道:“殿下說笑了,不管是誅殺吳俊奇以及同黨一夥,還是對老朽幼子的照顧,都當得起我這一拜。”
“其實也沒照顧什麽,就是讓他在我兄弟府上住了一段時間。”
“幾個月可不是一段時間,我聽文遠來信說,吃住都由忠武伯府包攬,這段時間定然也花了不少銀子。”
“倒是沒多少,不過養出來一個榜眼一個探花,也是值得了,陛下也很高興,收獲了兩個人才。”
兩人寒暄著走入宋府,宋府的宅院不大,但是卻很精致,不似京師達官顯貴那般豪氣,卻多了許多的文人風骨,蘭花玉竹隨處可見,牆上也掛滿了字畫和訓誡的條文。
“給吳大人換紙。”
“再換!”
“換!”
一連換了十幾張紙,一份完整的罪狀終於寫完。
接過罪證看了看,李星寒將其交給身旁的親兵,自己伸出手提起吳俊奇,手掌扶著下巴輕微用力,將吳俊奇的下巴卸掉之後,親兵押著人朝著大雜院而去。
“殿下!”張二狗幾人早已等候多時,但是毫無困意,常年的軍武生涯早就練出了這點本事,提著幾人丟到吳俊奇身邊,等候著李星寒的發落。
“取刀。”
朱元璋禦賜的雁翎刀交於李星寒手中,李星寒也接上了吳俊奇的下巴。
吳俊奇現在心如死灰,反而沒那麽害怕了,咬牙站起身,輕輕撣去身上的塵土:“歧王殿下,取刀可是要殺我?”
“我是朝廷欽定的四品知府,你殺不得我。”
李星寒伸手一指吳俊奇,看向身邊的親兵:“兄弟們,他說我殺不了他。”
“哈哈哈哈。”
大雜院中爆發出豪放的笑聲。
張二狗一巴掌扇在吳俊奇臉上:“別說你,就是那些國公宰相,做出如此行徑,殿下也殺得。”
吳俊奇正欲反駁,一道金牌摔在自己臉上,捧起金牌一看,整個人軟在地上:“陛下手書.....”
“既然你認識陛下的字,那就知道我有砍你這顆狗頭的權利。”
“對嗎?”
吳俊奇點點頭,一言不發。
“但是我給你個機會,現在我問你,你寫的這些,侵吞新開地三百一五畝,縱容鍾傑殺害三名百姓,重傷十七人,將二十五人趕出揚州,奸殺女子一名,玷汙六名,這些罪行你認嗎?”
李星寒說道:“若是認,我給你個補償他們的機會,你願意嗎?”
吳俊奇瘋狂磕頭謝恩:“殿下,謝殿下,我都認,我會傾盡全力補償他們,田地,金銀都給他們。”
“抬起頭來。”
吳俊奇抬起頭看向李星寒,眼神中充滿生機和希望。
“是不是我給你個機會,你得到了活下去的機會,還能保住官職,你覺得人生又充滿了希望?”
吳俊奇點點頭:“迴殿下的話,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若是殿下不嫌棄,我願拜殿下為義父。”
“你看,我給你希望你很感恩,可是你並沒有給百姓們希望,你願意認我當義父,可卻忘了你是他們的父母官。剛剛吳俊奇認罪,你們都看到了,有官差,有我的親兵,還有當地的百姓。”
“既然如此,二狗,名單上的人,都砍了吧。”雁翎刀和罪證交給張二狗,李星寒鄙夷的看了一眼吳俊奇,背過身去不再說話。
屎尿的氣味緩緩彌漫,哭天喊地和慘叫聲不絕於耳,不一會兒,雜院當中就掉下了二十幾顆人頭。
待徹底安靜下來,李星寒迴頭看著滿地的屍身:“一把火燒了,大雜院也不要了,來年這裏開成新地,這些人的渣滓就當哺育百姓農田的肥料了。”
“方和,帶著家人收拾東西,迴揚州吧。”
方和讓自己兒子先行隨著李星寒離去,自己簡單的收拾一下東西再帶著家人迴去購買居所。
迴到府衙當中,李星寒找人喚來了管事的同知,這同知平常不願意和吳俊奇幾人摻和,自己也很少來衙門。
李星寒詢問既然看不慣,為何不叫人去京師參他一本,可同知的迴答也是無奈,家人都在這,吳俊奇經營數年,自己鬥不過。
“你叫什麽?”
“迴殿下,我叫馮仲仁。”
將大誥的母本交於馮仲仁,李星寒說道:“這是大誥,陛下親自寫定的,你讓人多印一些,投放到百姓當中,若是有人受了冤屈,帶著大誥來伸冤,你應該知道怎麽做。”
“迴殿下的話,這東西應該交給吳俊奇的。”
“吳俊奇已經被本王砍了,朝廷官員不得亂命,你先管理好揚州府,等我迴京麵見聖上,再來裁定誰來當這個揚州知府。”
聽吳俊奇已死,馮仲仁大喜,接過大誥的母本就跑出了衙門。
“鄉親們!百姓們!看到了嗎!這是大誥!禦製大誥!陛下親自寫的,若是有受了冤屈的,不公平的,帶著大誥去報官,父母官必將公正對待,若是不公,帶著大誥去京師,無人可攔,無人可阻!”
“鄉親們!吳俊奇死了!被歧王殿下斬首!大家隨我來拜見歧王殿下啊!”
這兩嗓子在衙門口響起,路過的百姓湧入衙門當中,公堂內外圍了個水泄不通,百姓們紛紛跪地高唿殿下千歲,殿下萬福。
李星寒坐在公堂之上看著這一切,對著身邊的方東濟說道:“你說我怎麽覺得這樣比打仗贏了還過癮呢?”
方東濟笑道:“那是因為陛下和殿下心懷百姓,才能與百姓共情不是,再說了,殿下殺了吳俊奇,還百姓一片青天,當得起這一拜。”
“這世間,無非是問心無愧的時候最為自在了。”
李星寒沒想到一個十八歲的孩子能說出這些話,深深看了眼方東濟。
“東濟你留在這,和馮大人一起清點吳俊奇的家產,找到賬本,退田給百姓,該補償的補償,該賠錢的賠錢,剩餘的就交到揚州府的銀庫當中,完成這一切後,到宋家找我。”
李星寒起身走到百姓麵前,扶起了帶頭的幾人:“都起來吧,本王有事要先行離去,讓方大人和馮大人,為你們主持公道。”
“對了,下了冤獄的,查清真相將人送還,記住,去宋家找我。”
穿過擁戴的百姓,李星寒走入大街之上,一路上都是行禮的百姓,顯然這事情就這麽短短的時間已然傳遍了全城。
隨便打聽了一下,李星寒在百姓的簇擁下來到了宋府,宋家老爺早已在門口等候:“老朽宋貞,見過歧王殿下。”
讓身後的百姓散去,李星寒迎上宋貞:“宋先生請起,作為揚州的大儒,本王當不得你這一拜啊。”
宋貞直起腰笑道:“殿下說笑了,不管是誅殺吳俊奇以及同黨一夥,還是對老朽幼子的照顧,都當得起我這一拜。”
“其實也沒照顧什麽,就是讓他在我兄弟府上住了一段時間。”
“幾個月可不是一段時間,我聽文遠來信說,吃住都由忠武伯府包攬,這段時間定然也花了不少銀子。”
“倒是沒多少,不過養出來一個榜眼一個探花,也是值得了,陛下也很高興,收獲了兩個人才。”
兩人寒暄著走入宋府,宋府的宅院不大,但是卻很精致,不似京師達官顯貴那般豪氣,卻多了許多的文人風骨,蘭花玉竹隨處可見,牆上也掛滿了字畫和訓誡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