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留了些酒量沒有多喝,第二天一大早,李星寒領著丁普郎在應天府轉了整整一個上午,才選到了一處合適的宅院,可沒想到這丁普郎明明手裏有錢,卻還是討價還價了半天才定好價錢。
簽好字畫好押,讓房主留下了交錢的地址,李星寒讓勞狄帶著丁普郎去商號換錢,之後帶他去太湖上任。
交代好一切,李星寒來到軍營找到了蘇子明。
“怎麽詩音走都沒和我說一聲。”李星寒問道。
蘇子明尷尬一笑:“大都督這也沒辦法,當天詩音是想要去和你告別的,但是恰逢你出城有事,這一來一去就錯開了。”
“那詩音什麽時候能迴來,或者她去哪兒了你告訴我,這段時間不忙,我去看看她。”
蘇子明為難道:“我的大都督,你就別找了,詩音說會給你寫信的,你就等著收信好了。”
看實在從蘇子明這得不到什麽有用的消息,李星寒對著蘇子明瞪了瞪眼睛,轉身出去找到了藍玉:“藍玉你晚上去我府上一趟,我之前的那個大槍你看看用的了不,如果可行,你就拿去用,我有了新的槍頭,要去找個槍杆。”
“大哥我跟你去?”
“不用,你給我取把斧頭,我自己去砍樹。”
接過藍玉取來的斧頭,李星寒直奔紫金山,挑選,砍伐一氣嗬成,不一會兒的功夫,李星寒提著削好的槍杆往山下走去,最後一步便是打磨和組裝槍頭了。
臨近下山的時候,李星寒感覺到了兩道狠辣的目光,順著目光射來的方向看去,林中空無一人。
沒有過多的去想,李星寒提著槍杆迴到了將軍府。
花了三天的時間,一係列的工序才完成,在花園中舞了半天,李星寒停下掂量著沉甸甸的大槍,這將近三十年,從未有過如此安心的時刻。
“父帥,希望這瀝泉槍能像你在我身邊一樣,保佑我。”
正思緒著,前院傳來消息:“將軍,國公府來人了,讓將軍去一趟。”
“是小姐調皮了嗎?”
“小姐今天休息,去街上玩了。”
“那行,我知道了,馬上去,讓國公府的人先迴去。”
最近軍中和天下並未有什麽異動,而且朱元璋因為馬姑娘即將臨盤基本上不見客,如今突然叫自己過去,怕是有事發生。
迴房取來槍套將瀝泉槍包好,李星寒出門趕往國公府。
一進門,朱元璋便迎了上去:“星寒你最近可曾得罪什麽江湖人士?”
“怎麽了大哥。”
“今天城頭之上插著一把短劍,上麵懸掛著一封戰書,指名道姓點你約戰,大哥這不是問問你得罪沒有,若是真有得罪,那我直接讓常遇春領幾千精兵給他們都宰了。”
“那倒不至於,大哥這戰書何在?”
“在書房,走。”
進入書房,朱元璋徑直走到桌旁倒了兩杯茶,之後指了指桌麵上的信件:“在那,你自己看。”
李星寒打開信件。
“李星寒小兒,傷我徒弟性命。”
“三日後紫金山之巔。為我徒兒討個公道,希望你準時赴約,若是不敢赴約,取你女兒性命償還。”
落款是一個楊字,還有個火焰圖樣的印章。
“糟了。”李星寒丟下信件起身要走。
朱元璋說道:“我收到信後已經安排親兵去保護小滿了,不要急,想想這人是誰。”
聽朱元璋這麽說,李星寒才踏實了幾分:“大哥,還是讓人將小滿帶過來,隻有在我身邊或者在國公府,我才能放心。”
朱元璋聽後喚來親兵:“去將小姐帶迴來。就說大都督在這,快去。”
親兵領命出去,李星寒說道:“這火焰的徽記分明是拜火教的圖騰,這次看來是趙普勝的師父衝我來了。”
“昨天丁普郎肯定和大哥說了趙普勝死在陳友諒手裏的消息。”
“嗬嗬,這擺明是陳友諒在用趙普勝的死做文章,想要找江湖人士暗殺我。”
朱元璋說道:“看來就一個人前來,不然不會給你下戰書的,還整的這麽冠冕堂皇,不過不要緊,先將小滿帶迴來,之後第三天派兵去將紫金山犁一遍,我就不信幾千軍士還抓不住一個江湖人。”
李星寒說道:“其實不用,大哥,我到時候去會會他,小滿就交給你了,前幾天我去山上砍樹,就感覺有人盯著我,看來就是趙普勝的這個師父了。”
“對了。”朱元璋再度喚來親兵,“立刻去太湖,請丁將軍過來。”
“既然你執意要消除誤會,那就讓丁普郎跟你去,這人既然是趙普勝的師父,自然認得他,有他解釋,十有八九動不起手來。”
正商議著,渾身是血的親兵滾了進來:“吳國公,大都督,小姐,小姐被人劫走了,保護小姐的十幾個兄弟全部重傷,就我一個逃了出來。”
“王八蛋!養你們做什麽,在自己家裏讓人將小姐劫走!”朱元璋怒不可遏,拔出懸掛的寶劍就要砍人。
一把將朱元璋攔住,李星寒說道:“大哥算了,既然他們抓小滿,就是為了逼我三天後上山,這三天小滿是沒有危險的,這個可以肯定。”
“若是小滿有半點傷,我踏平他們拜火教....”從牙縫擠出這幾個字,李星寒鬆開朱元璋的手,一掌拍在了信件之上,書桌紋絲不動,那信件已然成了碎片。
迴到將軍府,李星寒將瀝泉槍取來,任憑誰問,一個字不說,就那麽靜靜的坐在花園當中,醞釀著心中的戰意。
紫金山之上,楊小姐帶著小滿吃著從山下買來的包子:“你還挺能吃,練武的?”
小滿點點頭。
“知道抓你來幹什麽嗎?”
“無非就是逼我爹過來比武唄,不然你們抓我沒什麽用處啊。”
楊小姐笑了起來:“小機靈鬼。你倒是聰明。不過放心,擊敗你爹後就放你迴去。”
楊小姐看小滿歲數小,想著一人做事一人當,沒有說要擊殺李星寒的事情。
小滿其實心裏是不希望李星寒來的,但是明知道不可能,眼珠子一轉,對著一旁看著風景的楊教主開口了。
簽好字畫好押,讓房主留下了交錢的地址,李星寒讓勞狄帶著丁普郎去商號換錢,之後帶他去太湖上任。
交代好一切,李星寒來到軍營找到了蘇子明。
“怎麽詩音走都沒和我說一聲。”李星寒問道。
蘇子明尷尬一笑:“大都督這也沒辦法,當天詩音是想要去和你告別的,但是恰逢你出城有事,這一來一去就錯開了。”
“那詩音什麽時候能迴來,或者她去哪兒了你告訴我,這段時間不忙,我去看看她。”
蘇子明為難道:“我的大都督,你就別找了,詩音說會給你寫信的,你就等著收信好了。”
看實在從蘇子明這得不到什麽有用的消息,李星寒對著蘇子明瞪了瞪眼睛,轉身出去找到了藍玉:“藍玉你晚上去我府上一趟,我之前的那個大槍你看看用的了不,如果可行,你就拿去用,我有了新的槍頭,要去找個槍杆。”
“大哥我跟你去?”
“不用,你給我取把斧頭,我自己去砍樹。”
接過藍玉取來的斧頭,李星寒直奔紫金山,挑選,砍伐一氣嗬成,不一會兒的功夫,李星寒提著削好的槍杆往山下走去,最後一步便是打磨和組裝槍頭了。
臨近下山的時候,李星寒感覺到了兩道狠辣的目光,順著目光射來的方向看去,林中空無一人。
沒有過多的去想,李星寒提著槍杆迴到了將軍府。
花了三天的時間,一係列的工序才完成,在花園中舞了半天,李星寒停下掂量著沉甸甸的大槍,這將近三十年,從未有過如此安心的時刻。
“父帥,希望這瀝泉槍能像你在我身邊一樣,保佑我。”
正思緒著,前院傳來消息:“將軍,國公府來人了,讓將軍去一趟。”
“是小姐調皮了嗎?”
“小姐今天休息,去街上玩了。”
“那行,我知道了,馬上去,讓國公府的人先迴去。”
最近軍中和天下並未有什麽異動,而且朱元璋因為馬姑娘即將臨盤基本上不見客,如今突然叫自己過去,怕是有事發生。
迴房取來槍套將瀝泉槍包好,李星寒出門趕往國公府。
一進門,朱元璋便迎了上去:“星寒你最近可曾得罪什麽江湖人士?”
“怎麽了大哥。”
“今天城頭之上插著一把短劍,上麵懸掛著一封戰書,指名道姓點你約戰,大哥這不是問問你得罪沒有,若是真有得罪,那我直接讓常遇春領幾千精兵給他們都宰了。”
“那倒不至於,大哥這戰書何在?”
“在書房,走。”
進入書房,朱元璋徑直走到桌旁倒了兩杯茶,之後指了指桌麵上的信件:“在那,你自己看。”
李星寒打開信件。
“李星寒小兒,傷我徒弟性命。”
“三日後紫金山之巔。為我徒兒討個公道,希望你準時赴約,若是不敢赴約,取你女兒性命償還。”
落款是一個楊字,還有個火焰圖樣的印章。
“糟了。”李星寒丟下信件起身要走。
朱元璋說道:“我收到信後已經安排親兵去保護小滿了,不要急,想想這人是誰。”
聽朱元璋這麽說,李星寒才踏實了幾分:“大哥,還是讓人將小滿帶過來,隻有在我身邊或者在國公府,我才能放心。”
朱元璋聽後喚來親兵:“去將小姐帶迴來。就說大都督在這,快去。”
親兵領命出去,李星寒說道:“這火焰的徽記分明是拜火教的圖騰,這次看來是趙普勝的師父衝我來了。”
“昨天丁普郎肯定和大哥說了趙普勝死在陳友諒手裏的消息。”
“嗬嗬,這擺明是陳友諒在用趙普勝的死做文章,想要找江湖人士暗殺我。”
朱元璋說道:“看來就一個人前來,不然不會給你下戰書的,還整的這麽冠冕堂皇,不過不要緊,先將小滿帶迴來,之後第三天派兵去將紫金山犁一遍,我就不信幾千軍士還抓不住一個江湖人。”
李星寒說道:“其實不用,大哥,我到時候去會會他,小滿就交給你了,前幾天我去山上砍樹,就感覺有人盯著我,看來就是趙普勝的這個師父了。”
“對了。”朱元璋再度喚來親兵,“立刻去太湖,請丁將軍過來。”
“既然你執意要消除誤會,那就讓丁普郎跟你去,這人既然是趙普勝的師父,自然認得他,有他解釋,十有八九動不起手來。”
正商議著,渾身是血的親兵滾了進來:“吳國公,大都督,小姐,小姐被人劫走了,保護小姐的十幾個兄弟全部重傷,就我一個逃了出來。”
“王八蛋!養你們做什麽,在自己家裏讓人將小姐劫走!”朱元璋怒不可遏,拔出懸掛的寶劍就要砍人。
一把將朱元璋攔住,李星寒說道:“大哥算了,既然他們抓小滿,就是為了逼我三天後上山,這三天小滿是沒有危險的,這個可以肯定。”
“若是小滿有半點傷,我踏平他們拜火教....”從牙縫擠出這幾個字,李星寒鬆開朱元璋的手,一掌拍在了信件之上,書桌紋絲不動,那信件已然成了碎片。
迴到將軍府,李星寒將瀝泉槍取來,任憑誰問,一個字不說,就那麽靜靜的坐在花園當中,醞釀著心中的戰意。
紫金山之上,楊小姐帶著小滿吃著從山下買來的包子:“你還挺能吃,練武的?”
小滿點點頭。
“知道抓你來幹什麽嗎?”
“無非就是逼我爹過來比武唄,不然你們抓我沒什麽用處啊。”
楊小姐笑了起來:“小機靈鬼。你倒是聰明。不過放心,擊敗你爹後就放你迴去。”
楊小姐看小滿歲數小,想著一人做事一人當,沒有說要擊殺李星寒的事情。
小滿其實心裏是不希望李星寒來的,但是明知道不可能,眼珠子一轉,對著一旁看著風景的楊教主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