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猜出浣碧身世
甄嬛傳甄嬛重生之再入後宮 作者:顧家大小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額娘的話,兒子定當事事謹記。”
果郡王微低著頭對舒太妃說著,語氣裏都充滿著對舒太妃的尊敬之意。
舒太妃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她手裏拿著佛珠,在原地不停的徘徊著,似是在思考什麽:
“允禮,你曾說莞嬪是誰的女兒?”
果郡王被舒太妃這麽突如其來的一問,有些愕然。
隻一瞬他就迴過神來:
“大理寺少卿甄遠道。”
“甄遠道。”舒太妃自言自語的說了句:
“原來是故人。”
“故人?”
果郡王從來沒聽過舒太妃和他講過這段過往,所以有些疑惑。
“哦,嗬嗬。”
從迴憶中迴過神來的舒太妃看著果郡王會心一笑:
“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日後有機會額娘再說給你聽。”
舒太妃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恰恰勾起了果郡王的興趣。
他如今正在想法子接近甄嬛,對她的家事,當然是了解的越清楚越好啊!
於是他急忙拉著舒太妃的手說道:
“額娘,索幸今晚,兒子也沒有什麽事,不如就留下來多陪額娘說說話吧。”
舒太妃常伴青燈古佛,異常孤寂,自然希望時常有兒子陪在身邊說說話。
她一臉寵溺的看著果郡王:
“也好,額娘知道你是想多了解些甄家的事情……”
舒太妃欲言又止的看向果郡王。
果郡王笑著點了點頭:
“還是額娘最了解兒子的心意。”
說著,他站起身扶著舒太妃坐了下來:
“額娘在地上站了許久,還是坐下來慢慢說吧。”
說著他又吩咐起了阿晉:
“阿晉你去門口找個隱秘的地方守著,本王和額娘有話要說。”
積雲又重新端了一壺茶過來。
看母子倆這架勢,怕是要徹夜長談啊!
舒太妃端起茶輕抿了一口,開始和果郡王講起了她的那段過往:
“提到甄遠道,額娘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叫碧珠兒的女子。”
果郡王的眼角一直在注視著舒太妃,但他沒有說話,怕擾亂了舒太妃的思緒。
“碧珠兒和我是手帕之交,又同是罪臣之女……”
“隻不過額娘比較幸運,被先帝看上,所以才得以免去罪臣之女的身份。”
“但碧珠兒就不一樣了,她因著罪臣之女的身份,永世被沒入奴籍,不得翻身,更不能嫁入官宦之家為妻為妾。”
“但她後來愛上的偏偏是……”
“甄遠道?”
果郡王幾乎是脫口而出的說道。
舒太妃點了點頭:
“碧珠兒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甄遠道。”
“甄遠道家世顯赫,又是朝廷命官,他心裏更清楚私納罪臣之女是什麽罪名。”
“但……但人一旦麵對感情的事情,就容易失去理智。”
“一來二去,他們兩個就……就走在了一起。”
“後來碧珠兒還為他生了一個女兒……”
“女兒?”
果郡王打斷了舒太妃正在說的話。
舒太妃點了點頭。
“那後來那個女兒去哪兒了?額娘可知道她叫什麽名字?”
不知為何,他的腦海裏突然竄出浣碧的名字,還有那眉眼,分明和甄嬛……
而浣碧,又和碧珠兒名字裏,同有一個“碧”字。
這難道不是和莞嬪的“莞”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舒太妃搖了搖頭:
“那時我已進宮,和碧珠兒的來往就少了許多。”
“我隻知道,因為甄家的反對,甄遠道不得已和碧珠兒分開。”
“那個女兒,後來一直由碧珠兒撫養,直至她病故……”
舒太妃的話,更加確認了他的推斷。
他想著這或許也就是浣碧,為什麽會以丫鬟的身份,一直陪在甄嬛身邊的原因了。
“哎。”
舒太妃深深的歎了口氣: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碧珠兒後來改名為何棉棉,可見她對甄遠道的情誼有多深。”
說著她又抬頭看向上方:
“隻怨這世道,不渡有緣人啊!”
“我們每個人出生時的身份,就決定了這一生的悲歡。”
“是沒落還是顯達,都要受這身份的限製。”
說著,舒太妃又想到了自身:
“額娘也是因為如此,一生都活在朝臣們的反對之中。”
“所以即便先帝給予我無盡的寵愛,也沒有辦法,將我扶上那皇後的寶座。”
果郡王朝著舒太妃的位置靠了靠,他用手攬著舒太妃的肩膀安慰道:
“額娘,你不要太難過。”
“人雖然不可以改變出身,但卻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這一生的命運。”
“兒子會盡己所能,讓額娘過上想要的生活。”
舒太妃聽著果郡王說的暖心的話,心裏激起陣陣漣漪。
她為能有果郡王這樣的兒子,而感到開心。
“允禮呀,你真是個孝順又貼心的兒子。”
“額娘有了你呀,這一生也就沒有什麽遺憾了。”
母子倆就這樣,說了一些相互慰藉的話。
果郡王又看向舒太妃,一臉認真的說道:
“兒子或許知道,甄遠道和何棉棉的女兒是誰!”
“果真?”
舒太妃握著果郡王的手,神情異常的激動。
畢竟是故人之女,她驟然聽到心裏多少有些熨帖之感。
果郡王看到舒太妃如此關心此事,忙說了說來:
“莞嬪身邊有一婢女,名為浣碧,生的和莞嬪倒有幾分相似……”
“婢女?浣碧……”
舒太妃的表情有些黯淡。
她站起身來,在腦海裏默默思量了起來。
隨後轉身看著果郡王說道:
“他們的女兒想來就是浣碧了。”
舒太妃似是自言自語般說道:
“看來甄遠道這些年來,都不曾忘記過何棉棉。”
“要不然他也不會給自己的女兒,取名為浣碧了。”
確定了浣碧的身份之後,果郡王看著舒妃問道:
“額娘,那您覺得這個浣碧,能不能為我們所用?”
“不可……”
舒妃想都沒想的,就出言打斷了他的話。
但隨即又變了態度:
“為了大計,允禮你都不惜以身犯險。”
“更何況是額娘舊故之交的女兒呢!”
“哎。”
說完,她又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如今哪還有那麽多的姐妹情深。”
“如果允禮你,有一天用得上的話。”
“你大可以憑借著,額娘與浣碧母親何棉棉的這一層關係,接近於她。”
“但不到萬一,額娘私心裏,還是希望你能夠多多照拂於她。”
舒太妃心裏很是矛盾,因著何棉棉的緣故,她對浣碧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情誼在身上的。
糾結過後,她又看向果郡王說道:
“是福是禍,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舒太妃想到這些,心裏不覺有些煩躁。
她閉著眼睛,撚起了手中的佛珠:
“阿彌陀佛……”
“允禮,時間不早了,額娘也該休息了,你還是先迴去吧。”
果郡王微低著頭對舒太妃說著,語氣裏都充滿著對舒太妃的尊敬之意。
舒太妃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她手裏拿著佛珠,在原地不停的徘徊著,似是在思考什麽:
“允禮,你曾說莞嬪是誰的女兒?”
果郡王被舒太妃這麽突如其來的一問,有些愕然。
隻一瞬他就迴過神來:
“大理寺少卿甄遠道。”
“甄遠道。”舒太妃自言自語的說了句:
“原來是故人。”
“故人?”
果郡王從來沒聽過舒太妃和他講過這段過往,所以有些疑惑。
“哦,嗬嗬。”
從迴憶中迴過神來的舒太妃看著果郡王會心一笑:
“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日後有機會額娘再說給你聽。”
舒太妃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恰恰勾起了果郡王的興趣。
他如今正在想法子接近甄嬛,對她的家事,當然是了解的越清楚越好啊!
於是他急忙拉著舒太妃的手說道:
“額娘,索幸今晚,兒子也沒有什麽事,不如就留下來多陪額娘說說話吧。”
舒太妃常伴青燈古佛,異常孤寂,自然希望時常有兒子陪在身邊說說話。
她一臉寵溺的看著果郡王:
“也好,額娘知道你是想多了解些甄家的事情……”
舒太妃欲言又止的看向果郡王。
果郡王笑著點了點頭:
“還是額娘最了解兒子的心意。”
說著,他站起身扶著舒太妃坐了下來:
“額娘在地上站了許久,還是坐下來慢慢說吧。”
說著他又吩咐起了阿晉:
“阿晉你去門口找個隱秘的地方守著,本王和額娘有話要說。”
積雲又重新端了一壺茶過來。
看母子倆這架勢,怕是要徹夜長談啊!
舒太妃端起茶輕抿了一口,開始和果郡王講起了她的那段過往:
“提到甄遠道,額娘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叫碧珠兒的女子。”
果郡王的眼角一直在注視著舒太妃,但他沒有說話,怕擾亂了舒太妃的思緒。
“碧珠兒和我是手帕之交,又同是罪臣之女……”
“隻不過額娘比較幸運,被先帝看上,所以才得以免去罪臣之女的身份。”
“但碧珠兒就不一樣了,她因著罪臣之女的身份,永世被沒入奴籍,不得翻身,更不能嫁入官宦之家為妻為妾。”
“但她後來愛上的偏偏是……”
“甄遠道?”
果郡王幾乎是脫口而出的說道。
舒太妃點了點頭:
“碧珠兒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甄遠道。”
“甄遠道家世顯赫,又是朝廷命官,他心裏更清楚私納罪臣之女是什麽罪名。”
“但……但人一旦麵對感情的事情,就容易失去理智。”
“一來二去,他們兩個就……就走在了一起。”
“後來碧珠兒還為他生了一個女兒……”
“女兒?”
果郡王打斷了舒太妃正在說的話。
舒太妃點了點頭。
“那後來那個女兒去哪兒了?額娘可知道她叫什麽名字?”
不知為何,他的腦海裏突然竄出浣碧的名字,還有那眉眼,分明和甄嬛……
而浣碧,又和碧珠兒名字裏,同有一個“碧”字。
這難道不是和莞嬪的“莞”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舒太妃搖了搖頭:
“那時我已進宮,和碧珠兒的來往就少了許多。”
“我隻知道,因為甄家的反對,甄遠道不得已和碧珠兒分開。”
“那個女兒,後來一直由碧珠兒撫養,直至她病故……”
舒太妃的話,更加確認了他的推斷。
他想著這或許也就是浣碧,為什麽會以丫鬟的身份,一直陪在甄嬛身邊的原因了。
“哎。”
舒太妃深深的歎了口氣: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碧珠兒後來改名為何棉棉,可見她對甄遠道的情誼有多深。”
說著她又抬頭看向上方:
“隻怨這世道,不渡有緣人啊!”
“我們每個人出生時的身份,就決定了這一生的悲歡。”
“是沒落還是顯達,都要受這身份的限製。”
說著,舒太妃又想到了自身:
“額娘也是因為如此,一生都活在朝臣們的反對之中。”
“所以即便先帝給予我無盡的寵愛,也沒有辦法,將我扶上那皇後的寶座。”
果郡王朝著舒太妃的位置靠了靠,他用手攬著舒太妃的肩膀安慰道:
“額娘,你不要太難過。”
“人雖然不可以改變出身,但卻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這一生的命運。”
“兒子會盡己所能,讓額娘過上想要的生活。”
舒太妃聽著果郡王說的暖心的話,心裏激起陣陣漣漪。
她為能有果郡王這樣的兒子,而感到開心。
“允禮呀,你真是個孝順又貼心的兒子。”
“額娘有了你呀,這一生也就沒有什麽遺憾了。”
母子倆就這樣,說了一些相互慰藉的話。
果郡王又看向舒太妃,一臉認真的說道:
“兒子或許知道,甄遠道和何棉棉的女兒是誰!”
“果真?”
舒太妃握著果郡王的手,神情異常的激動。
畢竟是故人之女,她驟然聽到心裏多少有些熨帖之感。
果郡王看到舒太妃如此關心此事,忙說了說來:
“莞嬪身邊有一婢女,名為浣碧,生的和莞嬪倒有幾分相似……”
“婢女?浣碧……”
舒太妃的表情有些黯淡。
她站起身來,在腦海裏默默思量了起來。
隨後轉身看著果郡王說道:
“他們的女兒想來就是浣碧了。”
舒太妃似是自言自語般說道:
“看來甄遠道這些年來,都不曾忘記過何棉棉。”
“要不然他也不會給自己的女兒,取名為浣碧了。”
確定了浣碧的身份之後,果郡王看著舒妃問道:
“額娘,那您覺得這個浣碧,能不能為我們所用?”
“不可……”
舒妃想都沒想的,就出言打斷了他的話。
但隨即又變了態度:
“為了大計,允禮你都不惜以身犯險。”
“更何況是額娘舊故之交的女兒呢!”
“哎。”
說完,她又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如今哪還有那麽多的姐妹情深。”
“如果允禮你,有一天用得上的話。”
“你大可以憑借著,額娘與浣碧母親何棉棉的這一層關係,接近於她。”
“但不到萬一,額娘私心裏,還是希望你能夠多多照拂於她。”
舒太妃心裏很是矛盾,因著何棉棉的緣故,她對浣碧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情誼在身上的。
糾結過後,她又看向果郡王說道:
“是福是禍,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舒太妃想到這些,心裏不覺有些煩躁。
她閉著眼睛,撚起了手中的佛珠:
“阿彌陀佛……”
“允禮,時間不早了,額娘也該休息了,你還是先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