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孟靜嫻非果郡王不嫁
甄嬛傳甄嬛重生之再入後宮 作者:顧家大小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嬛妹妹,你謝我可沒用!”
華妃一臉神秘的看著甄嬛說著:
“姐姐我呀,要等著婉盈大些,自己來謝我!”
“好好好,等婉盈大了,一定會好好孝順姐姐這個額娘的。”
“那還用你說!”
華妃越說心裏越開心。
兩個人就這樣聊了一會子,華妃提起了李浩說的話。
“聽李浩說,這次對婉盈動手的不像是宮裏的人,妹妹你可是得罪了什麽人?”
“我有沒有得罪人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有可能被人盯上了。”
“誰?”
華妃看甄嬛說的一臉無奈,急忙直起了身子看著她說道。
“這件事情,目前還隻是我的猜測……”
“並沒有得到證實,姐姐你還要聽嗎?”
“聽!當然要聽!”華妃沒有絲毫猶豫:
“不說出來,怎麽知道接下來如何防範呢?”
甄嬛看了一下門外,吩咐小允子把門看牢了,這才把心中所想告訴了華妃。
華妃聽後,一臉不可思議的站了起來:
“什麽?你懷疑果郡王?”
華妃說果郡王的時候,把聲音壓得極低。
甄嬛點了點頭:
“我也隻是懷疑。”
“如果真是他的話,那問題可就大了!”
誰不知道這些年來,皇上和果郡王一直都是兄友弟恭的。
如果猜測是真的,那豈不是說明了果郡王還有旁的心思。
九子奪嫡是何等慘烈,華妃可是親眼見識過的,她心裏怎能不擔心?
甄嬛雖說沒有證據證明,一定是他做的,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有些必要的防範,還是應該的。
“如果他真的有可以和皇上一搏的實力,他就不會想著動這些小心思了。”
“他這樣做,恰恰就說明了他實力尚弱。”
甄嬛和華妃分析這些,目的就是為了讓華妃不要太過憂心。
“哥哥……”
一提起這些,華妃就不能不想到年羹堯。
她看向甄嬛問道:
“要不要把這件事情,跟哥哥說說。”
甄嬛點了點頭:
“姐姐可以讓年將軍找幾個得力的人,盯著甘露寺那邊的情況。”
甄嬛想著,既然果郡王已經暴露出他的小心思。
派人盯著舒妃那裏,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翌日沛國公府。
“側福晉?我沛國公的千金,斷斷沒有為人側福晉的道理!”
等傳信的太監走了之後,沛國公一臉生氣的拍著身旁的桌子說道。
“老爺,皇上如今隻是派人來問,又沒有正式下旨。”
“嫁與不嫁,不還是要看咱們沛國公府的意思。”
“老爺你又何苦動這麽大的氣呢!”
沛國公夫人正在想法子,讓她家老爺消氣。
孟靜嫻聽到父親不同意,在一旁哭的梨花帶雨:
“爹,隻要能夠嫁給王爺,不管是側福晉還是侍妾,女兒都一定要嫁,咳咳……”
“你……”
沛國公看女兒這些年,為了果郡王把自己折騰成這個樣子,心裏是既心疼,又生氣!
他深深的歎了口氣:
“老夫怎麽生了你這麽個,不爭氣的女兒啊!”
“你說你愛上誰不好,偏偏要愛上這個果郡王!”
“說好聽了,他是個王爺,可誰人不知……”
沛國公沒有繼續再朝下說下去。
他隻是一臉無奈的看著孟靜嫻,深深的歎了口氣。
孟靜嫻的身子,從小到大一直就很孱弱。
她又為了果郡王,整日裏以淚洗麵,身體就越發不好了。
她把帕子放在嘴邊,輕輕咳嗽了幾聲,看著沛國公言辭懇切的說道:
“女兒知道這些年,讓爹爹失了臉麵,咳咳。”
“可女兒自從小時候,見到王爺的那天起,就發誓非王爺不嫁,咳咳。”
“這些爹娘都是知道的啊!”
“我本以為隻要果郡王不願意娶你,你就會換了心思。”
“誰知道一晃這麽多年,你一直都是執迷不悟啊!”
沛國公看著女兒這個樣子,於心不忍。
但作為父親,他心中也有氣:
“早知道我就不應該去求皇上,免了你的選秀名額。”
“女兒知道爹爹心疼女兒,才會事事依著女兒。”
孟靜嫻說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她淚眼婆娑的看著沛國公和沛國公夫人:
“眼看著女兒多年的夢想就要成真,還請爹爹不要阻攔。”
孟靜嫻說著,不停的在地上磕著頭:
“就算女兒求爹了!”
當爹娘的,哪裏看得了孩子這般模樣?
沛國公夫人,也急忙跪下向女兒求情:
“老爺,你就成全了嫻兒吧!”
“比起顏麵,更重要的還是嫻兒這個女兒啊老爺!”
沛國公夫人心疼的拉著孟靜嫻的胳膊說道:
“嫻兒身子骨本來就弱,哪裏受得住這番折磨啊!”
沛國公老淚縱橫:
“罷了罷了,你想嫁就嫁吧!”
聽到沛國公鬆了口,孟靜嫻一臉開心的看了看,跪在身旁的國公夫人。
又看著沛國公說道:
“女兒謝過爹爹!”
她的語氣裏盡是欣喜與激動,人也變得精神了許多,一點都不咳嗽了。
沛國公朝著孟靜嫻母女倆抬了抬手,示意她倆起來。
孟靜嫻喜出望外,攙扶著國公夫人站了起來。
沛國公把心裏的擔憂說了出來:
“隻是嫻兒你要知道,這一旦開弓就沒有了迴頭箭。”
“果郡王府,如今沒有嫡福晉還好!”
“若是有了嫡福晉,爹是怕你嫁去受苦啊!”
孟靜嫻在心裏默默思量:
“爹爹莫要憂心,女兒心裏自有分寸。”
在孟靜嫻的心裏,最重要的是先嫁進果郡王府。
至於別的,她會慢慢籌謀。
“你既這樣說,爹也就不再過多的說些什麽了。”
沛國公見事情已經沒了轉圜的餘地,也就不再勸阻了:
“爹明日就到宮裏,把這件事情告訴皇上。”
“說你願意嫁給果郡王,做他的側福晉。”
“謝謝爹。”
孟靜嫻此時,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迴房,繡自己的嫁衣了。
於是,她便笑著對著沛國公夫婦說道:
“那女兒就不打擾爹娘說話了,女兒先迴房去了。”
“去吧。”
沛國公雖說同意了,但心裏卻沒有絲毫的開心之意。
等孟靜嫻走後,沛國公又是連連歎了幾口氣:
“說來,還是咱們的漢人身份,影響了嫻兒啊。”
“不然憑嫻兒的才貌身份,怎麽也不至於,隻做個側福晉啊!”
華妃一臉神秘的看著甄嬛說著:
“姐姐我呀,要等著婉盈大些,自己來謝我!”
“好好好,等婉盈大了,一定會好好孝順姐姐這個額娘的。”
“那還用你說!”
華妃越說心裏越開心。
兩個人就這樣聊了一會子,華妃提起了李浩說的話。
“聽李浩說,這次對婉盈動手的不像是宮裏的人,妹妹你可是得罪了什麽人?”
“我有沒有得罪人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有可能被人盯上了。”
“誰?”
華妃看甄嬛說的一臉無奈,急忙直起了身子看著她說道。
“這件事情,目前還隻是我的猜測……”
“並沒有得到證實,姐姐你還要聽嗎?”
“聽!當然要聽!”華妃沒有絲毫猶豫:
“不說出來,怎麽知道接下來如何防範呢?”
甄嬛看了一下門外,吩咐小允子把門看牢了,這才把心中所想告訴了華妃。
華妃聽後,一臉不可思議的站了起來:
“什麽?你懷疑果郡王?”
華妃說果郡王的時候,把聲音壓得極低。
甄嬛點了點頭:
“我也隻是懷疑。”
“如果真是他的話,那問題可就大了!”
誰不知道這些年來,皇上和果郡王一直都是兄友弟恭的。
如果猜測是真的,那豈不是說明了果郡王還有旁的心思。
九子奪嫡是何等慘烈,華妃可是親眼見識過的,她心裏怎能不擔心?
甄嬛雖說沒有證據證明,一定是他做的,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有些必要的防範,還是應該的。
“如果他真的有可以和皇上一搏的實力,他就不會想著動這些小心思了。”
“他這樣做,恰恰就說明了他實力尚弱。”
甄嬛和華妃分析這些,目的就是為了讓華妃不要太過憂心。
“哥哥……”
一提起這些,華妃就不能不想到年羹堯。
她看向甄嬛問道:
“要不要把這件事情,跟哥哥說說。”
甄嬛點了點頭:
“姐姐可以讓年將軍找幾個得力的人,盯著甘露寺那邊的情況。”
甄嬛想著,既然果郡王已經暴露出他的小心思。
派人盯著舒妃那裏,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翌日沛國公府。
“側福晉?我沛國公的千金,斷斷沒有為人側福晉的道理!”
等傳信的太監走了之後,沛國公一臉生氣的拍著身旁的桌子說道。
“老爺,皇上如今隻是派人來問,又沒有正式下旨。”
“嫁與不嫁,不還是要看咱們沛國公府的意思。”
“老爺你又何苦動這麽大的氣呢!”
沛國公夫人正在想法子,讓她家老爺消氣。
孟靜嫻聽到父親不同意,在一旁哭的梨花帶雨:
“爹,隻要能夠嫁給王爺,不管是側福晉還是侍妾,女兒都一定要嫁,咳咳……”
“你……”
沛國公看女兒這些年,為了果郡王把自己折騰成這個樣子,心裏是既心疼,又生氣!
他深深的歎了口氣:
“老夫怎麽生了你這麽個,不爭氣的女兒啊!”
“你說你愛上誰不好,偏偏要愛上這個果郡王!”
“說好聽了,他是個王爺,可誰人不知……”
沛國公沒有繼續再朝下說下去。
他隻是一臉無奈的看著孟靜嫻,深深的歎了口氣。
孟靜嫻的身子,從小到大一直就很孱弱。
她又為了果郡王,整日裏以淚洗麵,身體就越發不好了。
她把帕子放在嘴邊,輕輕咳嗽了幾聲,看著沛國公言辭懇切的說道:
“女兒知道這些年,讓爹爹失了臉麵,咳咳。”
“可女兒自從小時候,見到王爺的那天起,就發誓非王爺不嫁,咳咳。”
“這些爹娘都是知道的啊!”
“我本以為隻要果郡王不願意娶你,你就會換了心思。”
“誰知道一晃這麽多年,你一直都是執迷不悟啊!”
沛國公看著女兒這個樣子,於心不忍。
但作為父親,他心中也有氣:
“早知道我就不應該去求皇上,免了你的選秀名額。”
“女兒知道爹爹心疼女兒,才會事事依著女兒。”
孟靜嫻說著“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她淚眼婆娑的看著沛國公和沛國公夫人:
“眼看著女兒多年的夢想就要成真,還請爹爹不要阻攔。”
孟靜嫻說著,不停的在地上磕著頭:
“就算女兒求爹了!”
當爹娘的,哪裏看得了孩子這般模樣?
沛國公夫人,也急忙跪下向女兒求情:
“老爺,你就成全了嫻兒吧!”
“比起顏麵,更重要的還是嫻兒這個女兒啊老爺!”
沛國公夫人心疼的拉著孟靜嫻的胳膊說道:
“嫻兒身子骨本來就弱,哪裏受得住這番折磨啊!”
沛國公老淚縱橫:
“罷了罷了,你想嫁就嫁吧!”
聽到沛國公鬆了口,孟靜嫻一臉開心的看了看,跪在身旁的國公夫人。
又看著沛國公說道:
“女兒謝過爹爹!”
她的語氣裏盡是欣喜與激動,人也變得精神了許多,一點都不咳嗽了。
沛國公朝著孟靜嫻母女倆抬了抬手,示意她倆起來。
孟靜嫻喜出望外,攙扶著國公夫人站了起來。
沛國公把心裏的擔憂說了出來:
“隻是嫻兒你要知道,這一旦開弓就沒有了迴頭箭。”
“果郡王府,如今沒有嫡福晉還好!”
“若是有了嫡福晉,爹是怕你嫁去受苦啊!”
孟靜嫻在心裏默默思量:
“爹爹莫要憂心,女兒心裏自有分寸。”
在孟靜嫻的心裏,最重要的是先嫁進果郡王府。
至於別的,她會慢慢籌謀。
“你既這樣說,爹也就不再過多的說些什麽了。”
沛國公見事情已經沒了轉圜的餘地,也就不再勸阻了:
“爹明日就到宮裏,把這件事情告訴皇上。”
“說你願意嫁給果郡王,做他的側福晉。”
“謝謝爹。”
孟靜嫻此時,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迴房,繡自己的嫁衣了。
於是,她便笑著對著沛國公夫婦說道:
“那女兒就不打擾爹娘說話了,女兒先迴房去了。”
“去吧。”
沛國公雖說同意了,但心裏卻沒有絲毫的開心之意。
等孟靜嫻走後,沛國公又是連連歎了幾口氣:
“說來,還是咱們的漢人身份,影響了嫻兒啊。”
“不然憑嫻兒的才貌身份,怎麽也不至於,隻做個側福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