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淳兒侍寢
甄嬛傳甄嬛重生之再入後宮 作者:顧家大小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上一世一樣,皇上下棋輸了三招,正在為甄嬛抄錄,所有有關梅花的詩詞。
甄嬛在一旁,靜靜的縫製,還未做好的新衣。
郎情妾意,好不快活。
皇上看到窗上糊的明紙,雪光透進來,竟比他的養心殿還要亮堂。
就說等見到皇後,也要把這個法子告訴她,這樣還能省下不少燭火錢。
還說馬上就要到了年下了,後宮的銀子是能省便省儉些。
聽到皇上這麽說,甄嬛想起上一世,華妃在年節的時候,因為穿的太過奢華,從而引起了太後和皇上的不滿。
皇後還因為華妃宮裏的開銷,實實在在的在皇上麵前告了一狀。
皇上麵上雖然沒有說什麽,心裏卻更加堅定了要除去年羹堯的想法。
這一世,甄嬛想著,一定要提醒著點華妃。
思緒飄忽間,甄嬛聽到殿外,淳兒和槿汐的對話。
不一會兒,就看到淳兒拿著紅梅,笑嘻嘻的跑了進來。
甄嬛立馬笑臉迎著淳兒。
皇上則頭也沒抬的抄寫著詩句。
她先是問甄嬛手中的梅花好不好看,然後又問了問皇上。
聽到淳兒問他,皇上這才停下了手中的筆:
“你姐姐正在念叨著紅梅呢,你就來了。”
皇上的目光,在淳兒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這才發現原本孩子氣的淳兒,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模樣了。
皇上眨巴眨巴嘴,用一種耐人尋味的話說道:
“淳常在似乎長高了不少啊!”
“皇上您忘了,過了年臣妾就滿十七了!”
這話也就淳兒說,甄嬛不會想多。
若是換做旁人,勾引的意味就很明顯了。
皇上聽完淳兒的話,再次看向她的眼神裏,就多了些許熾熱。
甄嬛知道皇上,已然動了讓淳兒侍寢的心思。
於是就又用梅花點了一下皇上:
“你摘的梅花倒好,都是含苞待放的,有些日子能開呢!”
“含苞待放”這個詞,可把皇上撩撥的不行。
他再也沒有心思抄寫詩詞了。
眼珠子一直滴溜滴溜的在淳兒身上打轉。
雙手也止不住的摩挲了起來。
之後,淳兒看著皇上和甄嬛琴瑟和鳴的模樣,又說起了閨房之樂這樣的話。
皇上一聽,淳兒懂得還不少呢!
就在心裏想著,也是時候,摘了淳兒這朵“花骨朵兒”了。
所以等到晚上的時候,皇上就翻了淳兒的牌子。
淳兒也成了第一個,笑嘻嘻的進入養心殿侍寢的嬪妃。
就連徐進良都說,他伺候了那麽多的小主,還是第一次見到淳兒這麽愛笑的。
淳兒受寵,甄嬛也高興。
總歸也算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但是一想到華妃的身子,甄嬛心裏就犯起了難。
她找溫實初問過這方麵的事情。
溫實初說,如果不是親自診治過,就沒辦法掌握藥的劑量。
而且根據不同體質,配的藥就會有所不同。
如果盲目開藥,非但不能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反而會有所損害。
但太醫院的太醫長的都是同一條舌頭。
所以不管華妃找多少太醫都是徒勞。
有皇上的命令在,沒人敢說實話。
即便是從外麵找的醫者,也會被太後和皇上的勢力阻斷。
而甄嬛唯一相信的人,就是溫實初。
那怎麽樣才能讓溫實初,和華妃私下裏見上一麵呢?
甄嬛思來想去,想到一個法子。
入夜,一個宮女扮相的人,趁人不備,偷偷溜進了碎玉軒。
而此時,甄嬛以請平安脈的由頭,叫來了溫實初。
“本宮的身子如何?”
華妃滿懷希望的看著溫實初。
如今,她心裏雖然斷了與皇上的情誼。
但作為皇上的妃嬪,不侍寢那是不可能的。
而她私心裏,也希望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溫實初表情有些凝重。
他先是看了一眼甄嬛,甄嬛示意他有話直說。
他才緩緩開口道:
“娘娘的身體,因長時間攝入麝香,受損嚴重……”
華妃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真的聽到的時候,心裏還是忍不住的難受。
沒等溫實初說完,她就開口打斷了他:
“你是說本宮……”
她想問溫實初,自己是不是再也難以受孕。
溫實初看了看華妃,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
“雖然娘娘的身體受損嚴重,但萬幸的是,麝香還沒有侵入娘娘的肌理。”
“微臣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隻要娘娘按照微臣的方子調理,還是有恢複的希望的。”
溫實初後來的話,帶給了華妃很大的驚喜。
她不敢相信的咬了咬自己的手:
“嬛妹妹,你聽到溫太醫說的了嗎?”
“本宮還有生育的可能,本宮還有生育的可能!”
華妃極力壓低了聲音,對甄嬛說著。
隻要還能讓她再次懷上孩子,讓她做什麽她都願意。
之後溫實初功成身退。
他說他先迴去配藥,過兩日就會送來。
華妃一開心就想賞賜人東西,但無奈頌芝不在身邊,她又沒有帶銀子的習慣,就隻好先作罷。
這一日,安陵容正在殿內做著繡活兒,突然聽到外麵鬧哄哄的。
出去一看才知道,原來是淳兒求了皇後,要和甄嬛一起同住。
富察貴人看到這光景,忍不住在安陵容麵前酸了幾句。
安陵容聽後,也隻是在心裏笑了笑。
淳兒愛熱鬧,她是知道的。
至於富察貴人的挑撥,她倒一點兒也沒放在心上。
日子過得倒也飛快,果郡王去蜀中遊玩了些日子,也迴宮了。
為了給果郡王接風,皇上特意擺了宴席,就連太後也出席了。
甄嬛聽到果郡王在蜀中遊玩的地方,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皇上賞賜的那雙蜀錦鞋,和華妃的那兩匹蜀錦緞子,會不會就是出自果郡王呢?
上一世果郡王在桐花台,和她談起過夕顏。
而華妃派人快馬加鞭帶迴的蜀錦上,繡的也是夕顏的圖案。
當時果郡王又剛好在蜀中!
這一切都未免太巧合了些!
以果郡王的聰明,不會不知道華妃和甄嬛是視同水火的關係。
他也知道,華妃一定不會看上夕顏這種薄命的花。
所以就借華妃的手,把蜀錦製成的衣服送給了甄嬛。
甄嬛上一世,隻覺得果郡王是個喜歡詩書,寄情山水的瀟灑王爺。
但細細想來,如果沒點真本事,又怎麽能在九子奪嫡中,脫身而出;
又怎麽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安然無恙的度過這麽多年。
但果郡王為什麽從一開始,就要刻意接近她呢?
甄嬛在一旁,靜靜的縫製,還未做好的新衣。
郎情妾意,好不快活。
皇上看到窗上糊的明紙,雪光透進來,竟比他的養心殿還要亮堂。
就說等見到皇後,也要把這個法子告訴她,這樣還能省下不少燭火錢。
還說馬上就要到了年下了,後宮的銀子是能省便省儉些。
聽到皇上這麽說,甄嬛想起上一世,華妃在年節的時候,因為穿的太過奢華,從而引起了太後和皇上的不滿。
皇後還因為華妃宮裏的開銷,實實在在的在皇上麵前告了一狀。
皇上麵上雖然沒有說什麽,心裏卻更加堅定了要除去年羹堯的想法。
這一世,甄嬛想著,一定要提醒著點華妃。
思緒飄忽間,甄嬛聽到殿外,淳兒和槿汐的對話。
不一會兒,就看到淳兒拿著紅梅,笑嘻嘻的跑了進來。
甄嬛立馬笑臉迎著淳兒。
皇上則頭也沒抬的抄寫著詩句。
她先是問甄嬛手中的梅花好不好看,然後又問了問皇上。
聽到淳兒問他,皇上這才停下了手中的筆:
“你姐姐正在念叨著紅梅呢,你就來了。”
皇上的目光,在淳兒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這才發現原本孩子氣的淳兒,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模樣了。
皇上眨巴眨巴嘴,用一種耐人尋味的話說道:
“淳常在似乎長高了不少啊!”
“皇上您忘了,過了年臣妾就滿十七了!”
這話也就淳兒說,甄嬛不會想多。
若是換做旁人,勾引的意味就很明顯了。
皇上聽完淳兒的話,再次看向她的眼神裏,就多了些許熾熱。
甄嬛知道皇上,已然動了讓淳兒侍寢的心思。
於是就又用梅花點了一下皇上:
“你摘的梅花倒好,都是含苞待放的,有些日子能開呢!”
“含苞待放”這個詞,可把皇上撩撥的不行。
他再也沒有心思抄寫詩詞了。
眼珠子一直滴溜滴溜的在淳兒身上打轉。
雙手也止不住的摩挲了起來。
之後,淳兒看著皇上和甄嬛琴瑟和鳴的模樣,又說起了閨房之樂這樣的話。
皇上一聽,淳兒懂得還不少呢!
就在心裏想著,也是時候,摘了淳兒這朵“花骨朵兒”了。
所以等到晚上的時候,皇上就翻了淳兒的牌子。
淳兒也成了第一個,笑嘻嘻的進入養心殿侍寢的嬪妃。
就連徐進良都說,他伺候了那麽多的小主,還是第一次見到淳兒這麽愛笑的。
淳兒受寵,甄嬛也高興。
總歸也算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但是一想到華妃的身子,甄嬛心裏就犯起了難。
她找溫實初問過這方麵的事情。
溫實初說,如果不是親自診治過,就沒辦法掌握藥的劑量。
而且根據不同體質,配的藥就會有所不同。
如果盲目開藥,非但不能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反而會有所損害。
但太醫院的太醫長的都是同一條舌頭。
所以不管華妃找多少太醫都是徒勞。
有皇上的命令在,沒人敢說實話。
即便是從外麵找的醫者,也會被太後和皇上的勢力阻斷。
而甄嬛唯一相信的人,就是溫實初。
那怎麽樣才能讓溫實初,和華妃私下裏見上一麵呢?
甄嬛思來想去,想到一個法子。
入夜,一個宮女扮相的人,趁人不備,偷偷溜進了碎玉軒。
而此時,甄嬛以請平安脈的由頭,叫來了溫實初。
“本宮的身子如何?”
華妃滿懷希望的看著溫實初。
如今,她心裏雖然斷了與皇上的情誼。
但作為皇上的妃嬪,不侍寢那是不可能的。
而她私心裏,也希望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溫實初表情有些凝重。
他先是看了一眼甄嬛,甄嬛示意他有話直說。
他才緩緩開口道:
“娘娘的身體,因長時間攝入麝香,受損嚴重……”
華妃雖然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真的聽到的時候,心裏還是忍不住的難受。
沒等溫實初說完,她就開口打斷了他:
“你是說本宮……”
她想問溫實初,自己是不是再也難以受孕。
溫實初看了看華妃,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
“雖然娘娘的身體受損嚴重,但萬幸的是,麝香還沒有侵入娘娘的肌理。”
“微臣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隻要娘娘按照微臣的方子調理,還是有恢複的希望的。”
溫實初後來的話,帶給了華妃很大的驚喜。
她不敢相信的咬了咬自己的手:
“嬛妹妹,你聽到溫太醫說的了嗎?”
“本宮還有生育的可能,本宮還有生育的可能!”
華妃極力壓低了聲音,對甄嬛說著。
隻要還能讓她再次懷上孩子,讓她做什麽她都願意。
之後溫實初功成身退。
他說他先迴去配藥,過兩日就會送來。
華妃一開心就想賞賜人東西,但無奈頌芝不在身邊,她又沒有帶銀子的習慣,就隻好先作罷。
這一日,安陵容正在殿內做著繡活兒,突然聽到外麵鬧哄哄的。
出去一看才知道,原來是淳兒求了皇後,要和甄嬛一起同住。
富察貴人看到這光景,忍不住在安陵容麵前酸了幾句。
安陵容聽後,也隻是在心裏笑了笑。
淳兒愛熱鬧,她是知道的。
至於富察貴人的挑撥,她倒一點兒也沒放在心上。
日子過得倒也飛快,果郡王去蜀中遊玩了些日子,也迴宮了。
為了給果郡王接風,皇上特意擺了宴席,就連太後也出席了。
甄嬛聽到果郡王在蜀中遊玩的地方,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皇上賞賜的那雙蜀錦鞋,和華妃的那兩匹蜀錦緞子,會不會就是出自果郡王呢?
上一世果郡王在桐花台,和她談起過夕顏。
而華妃派人快馬加鞭帶迴的蜀錦上,繡的也是夕顏的圖案。
當時果郡王又剛好在蜀中!
這一切都未免太巧合了些!
以果郡王的聰明,不會不知道華妃和甄嬛是視同水火的關係。
他也知道,華妃一定不會看上夕顏這種薄命的花。
所以就借華妃的手,把蜀錦製成的衣服送給了甄嬛。
甄嬛上一世,隻覺得果郡王是個喜歡詩書,寄情山水的瀟灑王爺。
但細細想來,如果沒點真本事,又怎麽能在九子奪嫡中,脫身而出;
又怎麽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安然無恙的度過這麽多年。
但果郡王為什麽從一開始,就要刻意接近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