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總督府。
西峽府。
張雲川一行人在總督趙立斌的陪同下,策馬抵達了西峽府府學學堂外。
因為事前先前打過招唿,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府學學堂因此並沒有罷課迎接張雲川。
除了府學的總教習等人站在門口迎接外,學堂內的授課正常進行。
見到張雲川等人翻身下馬,總教習蔡永帶著幾名教習快步迎了上去。
“西峽府府學總教習蔡永和,拜見大帥!”
“拜見總督大人!”
“拜見王總參軍。”
“......”
張雲川上下打量了幾眼這位府學的總教習。
見這位蔡總教習麵容清瘦,態度恭敬,他第一印象不錯。
“蔡總教習不必如此客氣。”
張雲川笑著和總教習蔡永和打了招唿。
“今日路過此處,我順道看一看這府學辦的如何了。”
“是!”
“大帥這邊請!”
張雲川很重視教育。
他要求各府縣大力新建縣學和府學,招募適齡的孩童學習。
以往讀書那都是權貴和豪族的特權。
窮苦百姓的孩子沒有獲得讀書的機會。
縱使獲得了讀書的機會,也很難出人頭地。
特別是在原東南節度府。
各級官吏大多數是父死子繼,一代代地傳承,壟斷了官員的職位。
普通的讀書人隻能去給這些官員當門客,當文書,很難走到高位。
大量的權貴子弟無論品行才幹如何,都能當官。
反之百姓的子弟再優秀,也隻能窮困潦倒。
這麽做的結果很簡單。
大量不學無術之人充斥在官場中,導致東南節度府官場是烏煙瘴氣。
當初麵對大量逃到境內的流民。
節度使江萬城調撥錢糧賑濟。
可都被這幫不學無術的官吏貪墨克扣了。
節度使江萬城還不能拿這些人怎麽樣。
因為這些人都是權貴子弟出身,背景深厚,關係網龐大。
這想要動誰,馬上就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他這個節度使又是靠著權貴們的支持這才坐穩節度使位子的。
所以他不敢得罪權貴,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正是因為如此,局勢這才不斷糜爛。
張雲川這位山賊出身的武將,這才得以一飛衝天。
張雲川現在重視教育,意在打破權貴對官場的壟斷,擴大人才選拔的基礎。
以前從權貴中選拔任用官員,這權貴子弟數目有限。
哪怕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也能成為一方大員。
現在不一樣了。
隻要縣學、府學發展起來。
那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就能滾雪球一般地壯大。
張雲川不用再去矮個子裏拔高個了。
從府學和縣學中出來的讀書人。
哪怕一萬個人中出幾個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這基數大了,那人才就能源源不斷地湧現。
這人才多了,各行各業就能蓬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張雲川在眾人的簇擁下,踏步進入了西峽府府學學堂。
總督趙立斌主動地向張雲川介紹了起來。
“大帥,這西峽府府學學堂三個月前開門授課的。”
趙立斌邊走邊道:“如今學堂內有各科教習三十一人,學員三百五十六人......”
西峽府剛納入張雲川他們的勢力範圍不久。
因此這學堂才開門三個月。
張雲川邊聽邊看,時不時地駐足詢問。
“這三百多學員都是什麽年齡段的?”
趙立斌身為總督,自然不可能事無巨細的知曉的這麽清楚。
他目光看向了旁邊的總教習蔡永和,希望他來迴答。
蔡永和此刻卻支支吾吾了半天,急的滿頭大汗,迴答不上來。
張雲川皺了皺眉。
他看向蔡永和:“你是學堂總教習,你也不知道?”
蔡永和戰戰兢兢地迴答說:“大帥,這學員具體是什麽年齡的,我還沒來得及去了解。”
張雲川對蔡永和道:“你是學堂的總教習,按理說你是知道的。”
“是,是。”
“這府學剛開門不久,各種事情太多了,這是我的疏忽,還請大帥治罪。”
張雲川擺了擺手,看向了其他教習。
“你們有誰知道學堂內的學員都是什麽年齡的?”
一名年輕的教習猶豫了幾秒後,這才主動抱拳迴答。
“迴大帥的話,我們西峽府府學如今有十八歲以上學員五十九人,十五歲到十八歲的一百人......”
張雲川聽了這年輕教習的迴答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來還是有人知道嘛。”
張雲川笑了笑,提醒說:“西峽府的人口這麽多,如今府學學員才三百多人,太少了。”
“要不斷地擴大學員招收的規模,一個府的府學堂,學員至少要一千人以上。”
“凡是年齡合適的,都要讓他們進入學堂學習。”
“隻有識文斷字的人多了,我們才能優中選優,選出更多德才兼備之人為我們效力。”
“隻有識文斷字的人多了,才能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
張雲川強調道:“這教育是我們大夏軍團的重中之重。”
“隻有教育搞得好了,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大批的人才。”
“我們大夏軍團才能屹立不倒,才能長盛不衰......”
“是!”
“謹遵大帥教誨。”
隨行的眾人都紛紛應承下來。
張雲川邊走邊說,很快就到了一處課堂外。
隻見一名教習正在搖頭晃腦地教學員們讀書。
張雲川站著看了一陣,眉頭皺了起來。
他轉頭詢問總教習蔡永和:“他們這一堂教授的是什麽課?”
蔡永和迴答:“迴大帥的話,這一堂教授的是《詩》。”
“《詩》?”
蔡永和解釋說:“這是曆朝曆代各個學堂都要學的,裏邊編纂了各類古詩一千多首。”
“隻要將這一千多首古詩學透,那就能出口成詩......”
張雲川聽了後,目光看向了總督趙立斌。
“這府學的課程都是誰製定的?”
趙立斌如實迴答。
“除了大夏軍團戰史、大夏族起源、律法課等一些課程由學政司布置外。”
“其他的一些課程,均由各學堂總教習自行製定。”
張雲川又轉頭問總教習蔡永和。
“你們現在都有什麽課程,每一個課程都怎麽安排的?”
蔡永和迴答:“我們現在主要教授的有《詩》《古文錄》《禮》......”
張雲川又問:“那律法、大夏族起源,大夏軍團戰史等課程呢?”
“這些我們都是讓學員自行學習,畢竟這些東西了解一番就行,對寫詩做文章無多大用處......”
蔡永和的話還沒說完,總督趙立斌頓時麵色變得無比難看。
張雲川聽了蔡永和的一番話後,對他的印象頓時一落千丈。
張雲川指了指蔡永和,詢問總督趙立斌。
“他以前是做什麽的?”
“怎麽當上這個總教習的?”
趙立斌解釋:“他是西峽府盛名在外的大儒,學識淵博,以他開設了西峽府學堂,不少達官顯貴子弟出自他門下。”
蔡永和謙虛的說:“盛名在外那都是一些虛名而已,當不得真。”
張雲川冷哼了一聲。
“我需要的是實幹之才,不是隻會寫詩做文章的沽名釣譽之輩!”
“這學政司既布置了課程,你這個總教習竟然將其放置一邊,讓學員自己學習。”
“我看你這個總教習是不稱職的!”
張雲川直接對趙立斌道:“馬上撤換掉他的總教習一職。”
“各個學堂的總教習、教習不需要什麽盛名在外的大儒!”
“我隻需要各個學堂聽從學政司的安排,學習學政司布置的課程。”
張雲川對趙立斌吩咐說:“你馬上派人去各個學堂核查。”
“凡是沒有按照學政司的布置教學的,該撤換就撤換!”
張雲川說著,又看向了秘書令梅永真。
“再派人知會學政司。”
“要他們派人到各處對各個學堂進行巡查,加強監管。”
張雲川氣唿唿地說:“我們大帥府調撥那麽多錢糧,好不容易建起了各個學堂。”
“誌在培養德才兼備的實幹人才,不是吟詩作畫的無用之人。”
“這些學堂不能淪為一些所謂的大儒的私人領地,什麽都讓他們說了算!”
西峽府。
張雲川一行人在總督趙立斌的陪同下,策馬抵達了西峽府府學學堂外。
因為事前先前打過招唿,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府學學堂因此並沒有罷課迎接張雲川。
除了府學的總教習等人站在門口迎接外,學堂內的授課正常進行。
見到張雲川等人翻身下馬,總教習蔡永帶著幾名教習快步迎了上去。
“西峽府府學總教習蔡永和,拜見大帥!”
“拜見總督大人!”
“拜見王總參軍。”
“......”
張雲川上下打量了幾眼這位府學的總教習。
見這位蔡總教習麵容清瘦,態度恭敬,他第一印象不錯。
“蔡總教習不必如此客氣。”
張雲川笑著和總教習蔡永和打了招唿。
“今日路過此處,我順道看一看這府學辦的如何了。”
“是!”
“大帥這邊請!”
張雲川很重視教育。
他要求各府縣大力新建縣學和府學,招募適齡的孩童學習。
以往讀書那都是權貴和豪族的特權。
窮苦百姓的孩子沒有獲得讀書的機會。
縱使獲得了讀書的機會,也很難出人頭地。
特別是在原東南節度府。
各級官吏大多數是父死子繼,一代代地傳承,壟斷了官員的職位。
普通的讀書人隻能去給這些官員當門客,當文書,很難走到高位。
大量的權貴子弟無論品行才幹如何,都能當官。
反之百姓的子弟再優秀,也隻能窮困潦倒。
這麽做的結果很簡單。
大量不學無術之人充斥在官場中,導致東南節度府官場是烏煙瘴氣。
當初麵對大量逃到境內的流民。
節度使江萬城調撥錢糧賑濟。
可都被這幫不學無術的官吏貪墨克扣了。
節度使江萬城還不能拿這些人怎麽樣。
因為這些人都是權貴子弟出身,背景深厚,關係網龐大。
這想要動誰,馬上就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他這個節度使又是靠著權貴們的支持這才坐穩節度使位子的。
所以他不敢得罪權貴,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正是因為如此,局勢這才不斷糜爛。
張雲川這位山賊出身的武將,這才得以一飛衝天。
張雲川現在重視教育,意在打破權貴對官場的壟斷,擴大人才選拔的基礎。
以前從權貴中選拔任用官員,這權貴子弟數目有限。
哪怕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也能成為一方大員。
現在不一樣了。
隻要縣學、府學發展起來。
那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就能滾雪球一般地壯大。
張雲川不用再去矮個子裏拔高個了。
從府學和縣學中出來的讀書人。
哪怕一萬個人中出幾個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這基數大了,那人才就能源源不斷地湧現。
這人才多了,各行各業就能蓬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張雲川在眾人的簇擁下,踏步進入了西峽府府學學堂。
總督趙立斌主動地向張雲川介紹了起來。
“大帥,這西峽府府學學堂三個月前開門授課的。”
趙立斌邊走邊道:“如今學堂內有各科教習三十一人,學員三百五十六人......”
西峽府剛納入張雲川他們的勢力範圍不久。
因此這學堂才開門三個月。
張雲川邊聽邊看,時不時地駐足詢問。
“這三百多學員都是什麽年齡段的?”
趙立斌身為總督,自然不可能事無巨細的知曉的這麽清楚。
他目光看向了旁邊的總教習蔡永和,希望他來迴答。
蔡永和此刻卻支支吾吾了半天,急的滿頭大汗,迴答不上來。
張雲川皺了皺眉。
他看向蔡永和:“你是學堂總教習,你也不知道?”
蔡永和戰戰兢兢地迴答說:“大帥,這學員具體是什麽年齡的,我還沒來得及去了解。”
張雲川對蔡永和道:“你是學堂的總教習,按理說你是知道的。”
“是,是。”
“這府學剛開門不久,各種事情太多了,這是我的疏忽,還請大帥治罪。”
張雲川擺了擺手,看向了其他教習。
“你們有誰知道學堂內的學員都是什麽年齡的?”
一名年輕的教習猶豫了幾秒後,這才主動抱拳迴答。
“迴大帥的話,我們西峽府府學如今有十八歲以上學員五十九人,十五歲到十八歲的一百人......”
張雲川聽了這年輕教習的迴答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來還是有人知道嘛。”
張雲川笑了笑,提醒說:“西峽府的人口這麽多,如今府學學員才三百多人,太少了。”
“要不斷地擴大學員招收的規模,一個府的府學堂,學員至少要一千人以上。”
“凡是年齡合適的,都要讓他們進入學堂學習。”
“隻有識文斷字的人多了,我們才能優中選優,選出更多德才兼備之人為我們效力。”
“隻有識文斷字的人多了,才能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
張雲川強調道:“這教育是我們大夏軍團的重中之重。”
“隻有教育搞得好了,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大批的人才。”
“我們大夏軍團才能屹立不倒,才能長盛不衰......”
“是!”
“謹遵大帥教誨。”
隨行的眾人都紛紛應承下來。
張雲川邊走邊說,很快就到了一處課堂外。
隻見一名教習正在搖頭晃腦地教學員們讀書。
張雲川站著看了一陣,眉頭皺了起來。
他轉頭詢問總教習蔡永和:“他們這一堂教授的是什麽課?”
蔡永和迴答:“迴大帥的話,這一堂教授的是《詩》。”
“《詩》?”
蔡永和解釋說:“這是曆朝曆代各個學堂都要學的,裏邊編纂了各類古詩一千多首。”
“隻要將這一千多首古詩學透,那就能出口成詩......”
張雲川聽了後,目光看向了總督趙立斌。
“這府學的課程都是誰製定的?”
趙立斌如實迴答。
“除了大夏軍團戰史、大夏族起源、律法課等一些課程由學政司布置外。”
“其他的一些課程,均由各學堂總教習自行製定。”
張雲川又轉頭問總教習蔡永和。
“你們現在都有什麽課程,每一個課程都怎麽安排的?”
蔡永和迴答:“我們現在主要教授的有《詩》《古文錄》《禮》......”
張雲川又問:“那律法、大夏族起源,大夏軍團戰史等課程呢?”
“這些我們都是讓學員自行學習,畢竟這些東西了解一番就行,對寫詩做文章無多大用處......”
蔡永和的話還沒說完,總督趙立斌頓時麵色變得無比難看。
張雲川聽了蔡永和的一番話後,對他的印象頓時一落千丈。
張雲川指了指蔡永和,詢問總督趙立斌。
“他以前是做什麽的?”
“怎麽當上這個總教習的?”
趙立斌解釋:“他是西峽府盛名在外的大儒,學識淵博,以他開設了西峽府學堂,不少達官顯貴子弟出自他門下。”
蔡永和謙虛的說:“盛名在外那都是一些虛名而已,當不得真。”
張雲川冷哼了一聲。
“我需要的是實幹之才,不是隻會寫詩做文章的沽名釣譽之輩!”
“這學政司既布置了課程,你這個總教習竟然將其放置一邊,讓學員自己學習。”
“我看你這個總教習是不稱職的!”
張雲川直接對趙立斌道:“馬上撤換掉他的總教習一職。”
“各個學堂的總教習、教習不需要什麽盛名在外的大儒!”
“我隻需要各個學堂聽從學政司的安排,學習學政司布置的課程。”
張雲川對趙立斌吩咐說:“你馬上派人去各個學堂核查。”
“凡是沒有按照學政司的布置教學的,該撤換就撤換!”
張雲川說著,又看向了秘書令梅永真。
“再派人知會學政司。”
“要他們派人到各處對各個學堂進行巡查,加強監管。”
張雲川氣唿唿地說:“我們大帥府調撥那麽多錢糧,好不容易建起了各個學堂。”
“誌在培養德才兼備的實幹人才,不是吟詩作畫的無用之人。”
“這些學堂不能淪為一些所謂的大儒的私人領地,什麽都讓他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