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聽了洋縣縣令梁瑞的一番解釋後,麵色緩和了不少。
他知道自己誤會梁瑞了。
先前聽了茶鋪掌櫃的一番描述後。
看洋縣境內又是放印子錢,又大興土木的,他還以為有人盤剝欺壓百姓呢。
現在這才明白過來。
這隻不過是梁瑞這位縣令為了百姓過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一係列舉措。
張雲川看向梁瑞,詢問道:“你做的這些事兒,效果如何?”
梁瑞沉吟後迴答:“大帥,我們現在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效果,也有不好的地方。”
“百姓的日子的確是一天天過的好了起來。”
“可如今屬於寅支卯糧,我們洋縣的百姓如今家家戶戶都身上背著債。”
“這一旦遇到生病等重大變故,這很容易一夜返貧,一蹶不振......”
麵對洋縣麵臨的這個問題,張雲川並沒有苛責他。
這天底下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
梁瑞能想辦法改善洋縣百姓的生活,已經殊為不易。
這既要又要,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隻要大多數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那就是一件大的功績。
至於背負債務,那更是再正常不過。
畢竟洋縣一窮二白。
百姓如若不背負債務,那他們怎麽能過上好日子?
他們不去借錢買衣裳,修房子,那也帶動不了當地的發展。
反之。
隨著百姓敢於大膽地去花錢,這就能拉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各行各業發展了,同時也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百姓也能靠著去給別人做工賺銀子,而不是僅僅指望著那一畝三分地。
事實上梁瑞此舉,隻要幹得好,那就能形成一個正循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梁瑞說的很好聽。
可張雲川還是決定實地考察一番。
張雲川站起身道:“你身為洋縣的父母官,你就帶我四處轉一轉。”
“讓我看看你做的這些舉措成效如何。”
張雲川要看成效,這讓梁瑞也頗為緊張。
這萬一不能讓大帥滿意,那自己的仕途怕是到此為止了。
他大腦飛速地轉動。
“大帥,不如我們先到劉家莊去吧。”
“這劉家莊是我們第一個試點的村莊,成效如何,大帥一看便知。”
“那好,你帶路。”
“是!”
在梁瑞這位縣令的帶領下。
張雲川一行人趕往了劉家莊。
這劉家莊距離洋縣的縣城就十多裏地,是一個隻有幾十戶人的小村莊。
張雲川他們一行人騎馬,很快就抵達了劉家莊。
隔著老遠。
張雲川就看到了遠處一排排整齊的新房子,格外的紮眼。
梁瑞主動地開口介紹:“大帥,前邊這就是劉家莊。”
“這劉家莊有五十八戶百姓,男女老幼加起來有四百多口人。”
梁瑞邊走邊如數家珍一般,向張雲川介紹著劉家莊的情況。
“以前劉家莊的土地九成都屬於劉家,其他人都是劉家的佃戶。”
“我們到了這裏後,將劉家的土地都收繳了上來,分給了百姓。”
“如今各家各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對我們感激著呢。”
“隻不過百姓雖分到了土地,可他們依然窮得叮當響。”
“他們缺少耕牛,缺少農具,房屋也都破破爛爛的,搖搖欲墜。”
梁瑞頓了頓繼續道:“幾個月前下大雨,村裏的房子都被倒塌了好幾間,死了兩個人。”
“我們大夏軍團現在占據此處,這百姓除了不受盤剝壓榨,分到了土地外。”
“實際上他們的生活變化並不是很大,依然麵臨著缺衣少穿的情況。”
“正是因為如此,我這才采取了一些舉措。”
“以希望改變百姓窮苦的生活......”
在聽梁瑞介紹的時候,他們一行人已經到了劉家莊前。
入眼所及的是一棟棟新修建的小宅院,整齊劃一,格外的醒目。
在劉家莊前的大樹下,有孩童在嬉戲玩鬧著,充滿生機。
“汪汪汪!”
“汪汪汪!”
看到有生人來,劉家莊內衝出了十多條大狗,汪汪地狂吠起來。
張雲川他們一行人翻身下馬,朝著劉家莊內走去。
張雲川他們剛到村口。
村內就有不少百姓聞訊出來了。
“是梁大人來了!”
村裏的百姓不認識張雲川他們,卻認識梁瑞這位縣令。
他們看到梁瑞後,高興地迎上來向梁瑞打招唿。
“梁大人,您怎麽來了?”
“快到莊子裏去坐。”
很顯然。
百姓對梁瑞這位縣令是認識並且熟悉的,敢和梁瑞接觸。
梁瑞也笑吟吟地與百姓攀談,沒有絲毫的官架子。
“這位是我們天下討逆兵馬大元帥,張雲川張大帥。”
“你們快來拜見大帥。”
梁瑞主動介紹了張雲川的身份。
一眾百姓都目瞪口呆。
張雲川在他們的心目中那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現在竟然到了他們劉家莊。
這讓他們受寵若驚,激動不已。
“拜見大帥!”
“見過大帥!”
“......”
陸續出來的百姓頓時跪下一片,向張雲川行禮。
“諸位父老鄉親不必如此拘禮,快快請起。”
張雲川忙招唿百姓們起身。
百姓們道謝後,這才站起來,激動萬分。
張雲川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了劉家莊一戶百姓的家裏。
這一戶百姓是一個一進入院,擁有五間磚瓦房、一個灶房和一個豬圈。
張雲川他們踏步進入院內。
看到院內收拾的幹幹淨淨的,與以往所見到那些破破爛爛的百姓完全不同。
以前百姓飯都吃不飽,自然也沒心思收拾家裏。
可張雲川到的這一家百姓,很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生活不錯。
張雲川在各個房間轉悠了一圈。
看到床榻上都是新的被褥,幹淨整潔。
灶房內也都是新的碗筷,不是那些破鍋爛碗,他很滿意。
“這家裏的這些東西都是剛置辦的吧?”
看了一陣後,張雲川與這一戶主人家在院內的小板凳上坐下,拉起了家常。
主人家老劉叔忙點了點頭。
“這些都是搬進來後,最近幾個月置辦的。”
張雲川又問:“置辦這些家當要花費不少銀子,都是去寺廟借的嗎?”
老劉叔卻搖了搖頭。
“除了修這房子向清涼寺借了三十塊銀元外,這屋裏的家當都是我們自己掙銀子買的。”
老劉叔主動向張雲川介紹:“大帥,我三個兒子如今都在外邊給人家幫工呢。”
“我家老大在車隊給人當車夫,負責拉貨。”
“我家老二和老三是泥瓦匠,天天給人蓋房子。”
“我兩個兒媳婦去給人做飯,每天也能掙一些銅子兒。”
“他們掙的銀子全部都拿迴家來了,置辦了這些家當。”
張雲川好奇地問:“他們都去幫工了,家裏的莊稼怎麽辦?”
老劉叔高興地迴答說:“平日裏我們老兩口和兩個孫子就能伺候。”
“這遇到農忙的時候,讓幾個兒子兒媳迴家幫襯幾天......”
老劉叔說到此處,對張雲川充滿了感激。
“這還得感謝大帥啊,要是沒有大帥您,我們還在給人家當佃戶了,怎麽可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
“如今我們雖然欠了清涼寺一筆銀子,可我們相信,隻要勤勞一些,這日子還是有盼頭的......”
他知道自己誤會梁瑞了。
先前聽了茶鋪掌櫃的一番描述後。
看洋縣境內又是放印子錢,又大興土木的,他還以為有人盤剝欺壓百姓呢。
現在這才明白過來。
這隻不過是梁瑞這位縣令為了百姓過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一係列舉措。
張雲川看向梁瑞,詢問道:“你做的這些事兒,效果如何?”
梁瑞沉吟後迴答:“大帥,我們現在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效果,也有不好的地方。”
“百姓的日子的確是一天天過的好了起來。”
“可如今屬於寅支卯糧,我們洋縣的百姓如今家家戶戶都身上背著債。”
“這一旦遇到生病等重大變故,這很容易一夜返貧,一蹶不振......”
麵對洋縣麵臨的這個問題,張雲川並沒有苛責他。
這天底下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
梁瑞能想辦法改善洋縣百姓的生活,已經殊為不易。
這既要又要,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事情。
隻要大多數人都能過上好日子,那就是一件大的功績。
至於背負債務,那更是再正常不過。
畢竟洋縣一窮二白。
百姓如若不背負債務,那他們怎麽能過上好日子?
他們不去借錢買衣裳,修房子,那也帶動不了當地的發展。
反之。
隨著百姓敢於大膽地去花錢,這就能拉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各行各業發展了,同時也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有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百姓也能靠著去給別人做工賺銀子,而不是僅僅指望著那一畝三分地。
事實上梁瑞此舉,隻要幹得好,那就能形成一個正循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梁瑞說的很好聽。
可張雲川還是決定實地考察一番。
張雲川站起身道:“你身為洋縣的父母官,你就帶我四處轉一轉。”
“讓我看看你做的這些舉措成效如何。”
張雲川要看成效,這讓梁瑞也頗為緊張。
這萬一不能讓大帥滿意,那自己的仕途怕是到此為止了。
他大腦飛速地轉動。
“大帥,不如我們先到劉家莊去吧。”
“這劉家莊是我們第一個試點的村莊,成效如何,大帥一看便知。”
“那好,你帶路。”
“是!”
在梁瑞這位縣令的帶領下。
張雲川一行人趕往了劉家莊。
這劉家莊距離洋縣的縣城就十多裏地,是一個隻有幾十戶人的小村莊。
張雲川他們一行人騎馬,很快就抵達了劉家莊。
隔著老遠。
張雲川就看到了遠處一排排整齊的新房子,格外的紮眼。
梁瑞主動地開口介紹:“大帥,前邊這就是劉家莊。”
“這劉家莊有五十八戶百姓,男女老幼加起來有四百多口人。”
梁瑞邊走邊如數家珍一般,向張雲川介紹著劉家莊的情況。
“以前劉家莊的土地九成都屬於劉家,其他人都是劉家的佃戶。”
“我們到了這裏後,將劉家的土地都收繳了上來,分給了百姓。”
“如今各家各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對我們感激著呢。”
“隻不過百姓雖分到了土地,可他們依然窮得叮當響。”
“他們缺少耕牛,缺少農具,房屋也都破破爛爛的,搖搖欲墜。”
梁瑞頓了頓繼續道:“幾個月前下大雨,村裏的房子都被倒塌了好幾間,死了兩個人。”
“我們大夏軍團現在占據此處,這百姓除了不受盤剝壓榨,分到了土地外。”
“實際上他們的生活變化並不是很大,依然麵臨著缺衣少穿的情況。”
“正是因為如此,我這才采取了一些舉措。”
“以希望改變百姓窮苦的生活......”
在聽梁瑞介紹的時候,他們一行人已經到了劉家莊前。
入眼所及的是一棟棟新修建的小宅院,整齊劃一,格外的醒目。
在劉家莊前的大樹下,有孩童在嬉戲玩鬧著,充滿生機。
“汪汪汪!”
“汪汪汪!”
看到有生人來,劉家莊內衝出了十多條大狗,汪汪地狂吠起來。
張雲川他們一行人翻身下馬,朝著劉家莊內走去。
張雲川他們剛到村口。
村內就有不少百姓聞訊出來了。
“是梁大人來了!”
村裏的百姓不認識張雲川他們,卻認識梁瑞這位縣令。
他們看到梁瑞後,高興地迎上來向梁瑞打招唿。
“梁大人,您怎麽來了?”
“快到莊子裏去坐。”
很顯然。
百姓對梁瑞這位縣令是認識並且熟悉的,敢和梁瑞接觸。
梁瑞也笑吟吟地與百姓攀談,沒有絲毫的官架子。
“這位是我們天下討逆兵馬大元帥,張雲川張大帥。”
“你們快來拜見大帥。”
梁瑞主動介紹了張雲川的身份。
一眾百姓都目瞪口呆。
張雲川在他們的心目中那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現在竟然到了他們劉家莊。
這讓他們受寵若驚,激動不已。
“拜見大帥!”
“見過大帥!”
“......”
陸續出來的百姓頓時跪下一片,向張雲川行禮。
“諸位父老鄉親不必如此拘禮,快快請起。”
張雲川忙招唿百姓們起身。
百姓們道謝後,這才站起來,激動萬分。
張雲川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了劉家莊一戶百姓的家裏。
這一戶百姓是一個一進入院,擁有五間磚瓦房、一個灶房和一個豬圈。
張雲川他們踏步進入院內。
看到院內收拾的幹幹淨淨的,與以往所見到那些破破爛爛的百姓完全不同。
以前百姓飯都吃不飽,自然也沒心思收拾家裏。
可張雲川到的這一家百姓,很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生活不錯。
張雲川在各個房間轉悠了一圈。
看到床榻上都是新的被褥,幹淨整潔。
灶房內也都是新的碗筷,不是那些破鍋爛碗,他很滿意。
“這家裏的這些東西都是剛置辦的吧?”
看了一陣後,張雲川與這一戶主人家在院內的小板凳上坐下,拉起了家常。
主人家老劉叔忙點了點頭。
“這些都是搬進來後,最近幾個月置辦的。”
張雲川又問:“置辦這些家當要花費不少銀子,都是去寺廟借的嗎?”
老劉叔卻搖了搖頭。
“除了修這房子向清涼寺借了三十塊銀元外,這屋裏的家當都是我們自己掙銀子買的。”
老劉叔主動向張雲川介紹:“大帥,我三個兒子如今都在外邊給人家幫工呢。”
“我家老大在車隊給人當車夫,負責拉貨。”
“我家老二和老三是泥瓦匠,天天給人蓋房子。”
“我兩個兒媳婦去給人做飯,每天也能掙一些銅子兒。”
“他們掙的銀子全部都拿迴家來了,置辦了這些家當。”
張雲川好奇地問:“他們都去幫工了,家裏的莊稼怎麽辦?”
老劉叔高興地迴答說:“平日裏我們老兩口和兩個孫子就能伺候。”
“這遇到農忙的時候,讓幾個兒子兒媳迴家幫襯幾天......”
老劉叔說到此處,對張雲川充滿了感激。
“這還得感謝大帥啊,要是沒有大帥您,我們還在給人家當佃戶了,怎麽可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
“如今我們雖然欠了清涼寺一筆銀子,可我們相信,隻要勤勞一些,這日子還是有盼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