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公司那邊正在研究,準備搞一個技術競賽,內容就是木工技術、鋼筋工技術、架子工、瓦工等工種,你們迴去宣傳一下,到時候積極報名參加!

    隻要能進入前十名,項目部這邊都會有現金獎勵!如果能夠拿到冠軍,項目部直接獎勵一萬塊的現金!

    聽說這次的技術競賽是和電視台合辦的,所以,隻要報名參加,就有機會上電視!也許你們的家人能夠在電視上看到你們!”

    “你說的真格?”劉大功心動道。

    隻要進前十就能有獎金,拿了冠軍有一萬塊錢。這獎勵實在是有些誘人。

    “當然是真的,開發公司那邊也會有獎勵,我剛才說的是咱們項目部這邊的獎勵!

    能不能為公司爭光,就靠你們大家了!

    公司領導非常重視這件事!

    估計等正式公布競賽的時候,公司領導會親自來給大家做動員!”宮建安笑道。

    幹包工頭的,大多都是技術過硬且腦子靈活的,都感覺自己的技術是最好的。

    現在有這機會拿出來曬曬,還能有獎金拿,這些工頭都心動了,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在技術競賽上大顯身手。

    “還有一件事,就是關於新型鋁材模板的使用!

    淮海工程總公司的陳總發出懸賞,誰能就新型鋁材模板的使用拿出建設性的意見,或者有什麽好的方法,都可以提出來,隻要被采用,都會有五萬至一百萬的獎金!”宮建安又宣布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新型鋁材模板雖然研究出來了,但是推廣使用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如果解決加固,定型等問題,這些一線木工則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還是那句話,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

    “哎呦,已經八點了,今天的會就到這兒吧!走,晚上我請你們出去吃大餐!咱們去老濟州品嚐一下地道的濟州菜!”開完會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餘慶陽站起來笑道。

    餘慶陽平時很注意時間,盡量不讓會議占據吃飯的時間長了但是這次沒有辦法,時間有些趕。

    從泉水過來,先參加市裏的調度會,然後又召開內部小會。

    市裏的調度會開完已經快到吃飯的時間。

    正要出門,餘慶陽的電話響了起來,拿出手機一看,是張華的。

    “喂,華哥!”

    “陽子,你開完會了?吃飯了嗎?”

    “剛開完,正準備去吃飯!”

    “那好,我也沒吃,你來家裏,咱兄弟倆喝兩杯,有事和你聊一聊!”

    “好的!”餘慶陽隻能點頭答應。

    “李處長,張市長找我有點事,這樣,你帶著兄弟們去吃飯吧!想吃什麽點什麽,迴頭找我報銷!”餘慶陽隻好歉意的對李林說道。

    運河賓館距離市政府家屬院也不過幾百米,餘慶陽也沒有開車,步行著來到張華家裏。

    濟州市的政府家屬院雖然也有門外站崗,不過對進出的人並不做限製。

    餘慶陽走進大院,都沒人詢問。

    “媽!”

    開門口是餘慶陽的老媽。

    “你爸還在老家?”

    “是啊!看樣子是準備在老家多住幾天!

    我聽說老爸還想跟著我小叔出海打漁去!”

    “這老東西,以前說一輩子這輩子都不想打漁,這老了,怎麽突然又想起打漁了?”

    “我爸就是出海玩玩,過過幹癮!真讓他去打漁,他也受不了!”餘慶陽笑道。

    “陽子來了!”

    “姐,你身體挺好的吧?”

    “挺好,我現在能吃能睡,這個月胖了好幾斤!”蔣丹摸著肚子笑道。

    懷孕的蔣丹臉都變得圓潤了許多,身上平添了一股母性的光輝。

    “陽子,來陪我喝點!這是他們從京城捎來的好酒!”張華拎著一瓶紅星二鍋頭從書房走出來。

    “你們倆少喝點,丹丹懷孕了,聞不了酒味!”老媽交代道。

    那邊保姆麻利的從廚房端著菜出來。

    兩個涼菜,一個水煮花生米,一個五香螺螄,兩個熱菜,一葷一素。

    張華給餘慶陽倒上酒,“嚐嚐,別看這個酒包裝不咋地,外麵你可買不到!

    這是七十年代的時候產的56度純糧食酒!流傳到現在也沒多少了!

    這個和市場上勾兌的那種什麽百年陳釀,可不一樣!”

    餘慶陽被張華的介紹給勾起了酒癮。

    確實,這種老包裝的酒,確實不好買了。

    後世,這麽一瓶紅星二鍋頭拍賣價,堪比茅台。

    “陽子,你怎麽會想要置換那塊地?那塊地的拆遷費可不比太白小區低!”一杯酒下肚之後,張華開始和餘慶陽聊起工作。

    “我也是在下麵的人和我匯報摸排情況後,做出的決定!之前沒來得及和你說!

    至於拆遷費用高,這個倒不是問題!

    那塊地皮,可比太白小區好多了!

    這次開會,我可是又多花了不少錢!總得要點補償吧?”餘慶陽笑道。

    “你啊,還和我打馬虎眼!就說市政管網改造的事,你敢說當初你立項,做決策的時候,雨水管主管不是按照兩米考慮的?”張華笑著點了點餘慶陽。

    “嘿嘿!”餘慶陽笑了笑。

    知道這事瞞不過張華。

    小說因為側重點,篇幅的原因沒法一一介紹。

    但是,一個工程項目的立項,並不是那麽簡單的。

    首先要研究項目的可行性,包括項目的投資規模,和預計收益。

    投資收益這是作為企業最根本的核心問題。

    哪怕餘慶陽和張華關係再好,再說為了支持張華的工作。

    最基本的建設成本分析和效益分析還是要做的。

    就像張華說的,當初分析建設成本的時候,餘慶陽就是按照主管線管徑兩米考慮的。

    “你確定要那塊地,那明天我去找林書記談!”張華點了餘慶陽一句,也不再糾結這個事。

    都是自家人,張華也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人。

    在原則之內,照顧自己人,這個一點問題都沒有。

    “華哥,其實你們市政府更應該支持我拿這塊地!

    太白小區是新建小區,建成不過四五年!

    而太白路北這一片幾個小區都屬於幾十年的老小區!

    把這片開發出來,可就是一個真正的中央商務區,對濟州的城市建設的促進,可不比一條老運河文化長廊差!”餘慶陽笑著給張華畫了一張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工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憶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憶寧並收藏大國工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