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上,響起一陣陣兒童的叫喊聲,歡笑聲。

    一群光著腳的孩子,在沙灘上追逐奔跑,留下一串串歡聲笑語。

    還有幾隻家養的笨狗,學名中華田園犬,跟著孩子們身後,汪汪叫著,追逐著孩子們的腳印。

    孩子們並不是單純的玩耍,他們不時停下來,在海灘上挖出一隻隻爬蝦,或者貝類海鮮,每次收獲,都會發出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多麽無憂無慮的年齡,沒有人世的煩惱,盡情的享受童年,享受著收獲的快樂。

    餘慶陽暗暗決定,就為了這些孩子,讓這些孩子的笑聲更加歡快,更加純粹,也要解決那些海霸。

    “陽子,多謝你的好意!相信這些壞東西,早晚會遭報應的!別多想了,咱們迴去吃飯吧!”餘福山以為餘慶陽在為無法幫上村裏難為,笑著安慰道。

    餘慶陽也沒有解釋,更沒有說自己想解決海霸這顆毒瘤的事情。

    說出來也沒人相信。

    而且,解決海霸這顆毒瘤,也絕對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華禹投資現在是有錢,可他不是執法部門,無法命令執法機關去做什麽事情。

    不過也不是就真的做不到。

    扯虎皮,造勢,施壓,這些的手段餘慶陽還是會玩的。

    對了,那位王大少應該能夠幫得上忙。

    也許可以和他聯係一下。

    有些事情,直接走官麵,反而不好辦。

    王大少在菜都,那絕對是太子級別的人物。

    京城的太子們在菜都辦不成的事,找王大少絕對能辦成。

    王大少,就是餘慶陽之前遇到的那位遠少的大哥,王光輝。

    王光遠是好孩子,還在上學,但是王大少,輝少已經下學,在菜都,乃至整個鳶都市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那些海霸,在餘福山等人看來是多麽難纏的人物,可是在輝少那些人眼裏,他們就是跳梁小醜,不高興了,隨手就能捏死的角色。

    有了決斷,餘慶陽也不再糾結,轉身跟著餘福山離開海邊,迴到老宅子。

    迴到老宅子,時間剛剛好,飯菜已經做好,準備上桌。

    “怎麽才迴來?”老爸看到餘慶陽,隨口問了一句。

    “到海邊看了看!想了一些事情!”餘慶陽也隨口迴答著。

    隨著餘慶陽、餘福山、餘富民等人入座,開始上菜。

    有鳶都最出名的梭子蟹、對蝦、蝦爬子、八帶魚··········

    然後就是紅燒肉,排骨,牛肉燉土豆,醬燜羊肉·········

    農村人吃飯講究的是實惠。

    真的很實惠!

    梭子蟹、蝦爬子都是用小盆裝著上桌。

    飯桌上,餘慶陽深深感受到了老家人的熱情。

    漁民常年和大海打交道,酒量練的都不差。

    餘福山、餘富民都七十多了,各個都還能喝斤把酒。

    好在老家人勸酒不是盲目的勸酒,而是試探著酒量來勸酒。

    一頓飯下來,大爺、老爸、餘慶陽都喝的差不多了。

    餘慶陽仗著年輕還好點。

    躺在硬邦邦的火炕上,餘慶陽還真有些不太習慣。

    火炕,冬天熱乎乎睡著舒服,夏天也行,涼絲絲的很舒服,但是春秋天就不行了,膈得上。

    一夜無話,第二天,正式開始祭祖,然後是上墳。

    祭祖是在餘家祠堂裏舉行的,全村老少都參加。

    上墳則是各自給各自的長輩上墳。

    餘慶陽和大爺,老爸上墳,自然是給爺爺和奶奶們上墳。

    還有就是給老爺爺,老奶奶們上墳。

    擺上供品,地上畫個圈,然後開始燒紙,磕頭。

    燒紙隻在爺爺墳上燒,然後跟著大爺到奶奶們,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墳上,邀請他們到爺爺墳上享用供品。

    上墳的時候,餘慶陽就有些感慨。

    很多中國人,哭著喊著要兒子,說什麽傳承香火,以後死了有人給上墳燒紙。

    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有人被罰的傾家蕩產,有人因此丟掉工作,甚至有人維持丟了性命。

    其實想想有些操蛋,真不值。

    絕大多數人都像他們這樣,上墳也隻給父母上墳,最多是給爺爺奶奶上墳。

    再往上,就沒人去上墳燒紙了。

    像餘家這種有祠堂的還好,還能在祠堂裏享受一點香火。

    但是,中國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祠堂的。

    也就是說,你再要兒子,最多也就能享受孫子給上墳燒紙,享受他們的香火。

    然後重孫子的香火基本上就斷了。

    從這方麵來說,兒子和女兒的區別,也就是將來,孫子有可能給你上墳,燒紙。

    而外孫基本上不可能。

    上墳很快,等紙燒完,餘慶陽就和大爺,老爸離開的墓地,返迴村裏。

    一路上好多親戚,同村人來上墳,大家說說笑笑,到是挺熱鬧。

    清明節上墳,除了那些剛剛失去親人的人家,基本上都看不到多少悲傷的情緒。

    像餘慶陽這種連爺爺奶麵都沒見過的人,更談不上傷感了。

    一路欣賞著滿是雜草的灘地。

    “福山大爺,我聽說鹽堿地種出來的西瓜很甜!

    你們怎麽不想辦法種點西瓜啊?”

    “鹽堿地能種西瓜?”餘福山滿臉不相信的看著餘慶陽。

    “當然可以了!鹽堿地西瓜特別甜!

    其實鹽堿地不光能種西瓜,還能種好多東西,比如枸杞,向日葵,都能在鹽堿地裏種!”餘慶陽笑道。

    不是說餘福山他們見識短,實在是祖輩相傳,鹽堿地不長莊稼,加上他們主要以打漁為生,不靠種地為生,所以對鹽堿地不怎麽關注。

    任由它在哪荒廢著長滿荒草。

    當然,鹽堿地也不光是荒草,裏麵還有一叢叢的柳樹枝條。

    那是野生的白柳,白柳也是耐鹽堿的喬木植物,隻是這些白柳,是野生的,所以都不大。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福山大爺,你可以去縣裏的農業局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要是真能種西瓜,種枸杞,種葵花籽,那可太好了!”餘富山憧憬道。

    餘家灣,顧名思義,就是一道小海灣。

    餘家灣背後有幾十萬畝的鹽堿地。

    當然,這些鹽堿地不全都是餘家灣的。

    屬於餘家灣的也有幾萬畝。

    這麽多地,要是都種上西瓜,種上枸杞,那可都是錢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工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憶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憶寧並收藏大國工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