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蕭鸞在公子玠的府上住了下來,教授後者如何奪走衛瑜的儲君位子,並反複叮囑公子玠,不可泄露。
平心而論,若不是被逼無奈,蕭鸞根本不會選擇衛玠這種滿腦子就隻有酒色的草包,但沒辦法,人家魏國先君趙偲的兒子,那是一個比一個出色,可衛王費的這些兒子呢,除了長公子衛瑜外,那是一個比一個無能。
本著矮子當中拔高個的心思,蕭鸞這才選擇了公子玠。
按照蕭鸞為公子玠所出的主意,首當其衝需要利用的,就是衛王費對衛公子瑜的偏見。
次日,公子玠進王宮求見了其父王衛費。
在王宮的花園內,衛玠瞧見他父王衛費與十幾名貌美的妃子以及宮女正在嬉戲。
不得不說,別看衛王費與魏國已故的君王趙偲乃是同輩人,如今也早已年過六旬,但衛費終究不像趙偲那樣兢兢業業務國二十餘年,因此,雖然沉迷酒色使得這位衛王看起來氣色不佳,但總得來說身體倒也硬朗。
待等公子衛玠來到時,衛王費正在與那十幾名寵妃與宮女玩捉迷藏的遊戲,即他用布條蒙住雙目,去捉那幾名實際上一直在他身邊打轉的年輕妃子與宮女,待抱住對方後,對其上下其手的方式來辨別究竟是誰——總而言之,是個頗為淫靡的遊戲。
衛玠並未打攪其父王的雅興,便站在一旁看著,看著那些姿色不俗的女子,心中頗有些蠢蠢欲動。
終於,衛王費捉住了一名宮女,一雙手在後者身上上下摸索,直到那名宮女被撫摸地氣喘籲籲,他這才叫出了對方的名字:“……嘖嘖,這大小,是怡兒吧?”
可惜他猜錯了,懷中的宮女一邊嬌喘、一邊嗔道:“大王,人家是蘭兒啦……”
“咦?寡人怎麽會搞錯呢?”衛王費嘿嘿一笑,右手深入那女子的衣襟內一番摸索,隻摸得那名女子媚眼如絲、氣喘籲籲。
本來嘛,這會兒多半就會上演一場一龍多鳳的好戲,但因為此時公子衛玠就在旁邊看著,那名叫做蘭兒的宮女終究還是麵皮薄,麵紅耳赤地抓著衛王費的手,小聲提醒道:“大王,公子玠來了……”
一聽這話,衛王這才放開那名宮女,伸手摘下蒙住雙目的布帶,與公子衛玠打招唿:“玠兒,你怎麽來了?”
公子玠這才將目光從那些鶯鶯燕燕身上移開,拱手行禮道:“父王。”
“你等先退下吧。”
衛王拍拍手,遣退了那些年輕貌美的女子,一迴頭見公子玠一臉向往地看著那些女子婀娜的背影,他倒也不生氣,反而有種「吾子本該如此」的感慨——相比較勤儉克己的公子瑜,衛王費覺得公子玠更像他。
“那個女娃寡人還未嚐過滋味,贈予你如何?”衛王笑嗬嗬地問道。
公子玠頗有些心動,想了想說道:“父王,兒臣最近從魏國那邊想辦法買了幾個胡女,性子烈地很,不知父王您……”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頗具默契。
不得不說,公子玠無論是在嗜好方麵,還是在拍馬奉承方麵,皆酷似衛王費,這也正是衛王費心中喜愛公子玠的原因。
其實平心而論,有不少人曾在衛王費麵前說公子玠隻曉得拍馬奉承,但聽了這些話,衛王費非但沒有對公子玠產生什麽不好的看法,反而深恨那些嚼舌根的人。
拍馬奉承怎麽了?老子的王位就是拍馬奉承得來的!
這話一點不假。
衛王費年幼時,因為能力平庸,故而被他父王「衛王糾」打發到魏國作為質子——可以視為被放棄,但在因緣巧合之下,再加拍馬奉承,年幼的衛費,取得了當時的魏王趙慷的歡心。
這遭遇,簡直跟齊王呂僖看到魏公子昭同出一轍。
區別在於,魏公子昭那是真的有真才實學,且齊王呂僖也是一位看人很準的明君,而魏王趙慷與衛費嘛,不過就是一個喜好被人吹捧的昏君,碰到一個擅於拍馬奉承之人而已。
但還別說,衛費還真是靠著拍馬奉承,以一介質子的身份,被趙潤的祖父趙慷收為義子,甚至於在衛費的父親衛糾過世之後,趙慷還借給他魏國的軍隊,助他返迴衛國與其餘兄弟爭奪王位。
因此,當有人在衛費麵前嚼舌根,指責公子玠隻會拍馬奉承時,衛費立刻想到的並非是訓斥兒子,反而是對嚼舌根的人暗恨不已。——公子衛瑜也因此受到牽連。
畢竟那些嚼舌根的人,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給公子衛瑜說好話,隻可惜,弄巧成拙,反而惹得衛王費大感不悅。
在交流了一番禦女方麵的經驗後,衛王費這才詢問起兒子此番前來的目的。
而此時公子玠亦幡然醒悟:我是聽了那公宜的建議,特地來給衛瑜穿小鞋的,怎麽跟父親探討起女人來了?
他連忙按下心中對某些事的蠢蠢欲動,壓低聲音說道:“父王,兒臣最近聽說,內大夫公彥,借其壽誕之筵,拉攏人心,意圖為儲君助漲聲勢……”
一聽這話,衛王費臉上的笑容頓時就收斂了起來。
事實上,公子玠隻不過是隨口胡謅,但衛王費卻對此深信不疑,原因很簡單,因為半數以上的官員,都在給公子衛瑜說好話,仿佛恨不得他衛費立刻退位,將王位傳給公子衛瑜。
可問題是,衛王費可不是魏王趙偲,他既沒有後者的胸襟,也不像後者當初那樣積勞成疾,這麽早將王位傳給公子衛瑜做什麽?
更要緊的是,衛王費對公子衛瑜非常不滿。
確實,別看衛王費與衛公子瑜乃是親父子,但這些年來,父子二人的關係卻是非常冷僵,其中原因就在於衛王費是個毫無抱負的庸主,然而公子衛瑜卻太過於出色。
這情況有點類似魏國先王趙偲與如今的魏王趙潤這對父子當時的處境,但區別在於,魏國先王趙偲是一位胸襟寬闊的雄主,尤其是對喜愛的兒子趙潤,更為寬容,非但屢屢姑息趙潤年幼時的劣跡,還將自己的畢生心願托付給兒子,讓後者承載自己年輕時的抱負;可衛王費與公子衛瑜這對父子,卻恰恰相反。
尤其是「五方伐魏戰役」期間,當韓將司馬尚率領八萬韓國軍隊攻入衛國,企圖從衛國借道攻打魏國時,衛王費嚇得六神無主,非但沒有號召全國衛人抗拒韓國軍隊,甚至竟然牢牢拽著濮陽軍這等全國屈指可數的精銳軍隊,隻下令濮陽軍堅守王都,而對韓軍向衛國東部進攻的事視而不見。
這昏昧的程度,簡直跟楚國的巨陽君熊鯉不相上下。
而在國家危難之際,公子衛瑜挺身而出,遣盡財帛征募本國遊俠、平民從軍,雖然那一年,衛瑜領導的義軍,在韓將司馬尚麵前還是沒有占到什麽便宜,不出意料地連番吃了好幾場敗仗,但到底也算是拖住了司馬尚,叫後者無法一鼓作氣打到濮陽。
那時,衛國的輿論分為兩撥。
一撥人認為公子衛瑜籌建義軍迎擊韓軍這件事毫無意義,因為從真正意義上說,韓將司馬尚並不是被衛瑜擊退的——當時司馬尚之所以退兵,是因為魏國的南梁王趙元佐派魏將薑鄙偷襲了雁門、太原,引入了林胡,讓韓國意識到這場仗他們已經在戰略上輸地一大糊塗,因此才命令司馬尚從衛國撤兵。
因此,難免就有些人惡意嘲諷公子衛瑜:興師動眾搞了半天,最終還是靠著魏國擊退了韓軍。
在這件事上,公子衛瑜與他麾下的義軍無從辯駁,畢竟他們確實沒能戰勝韓將司馬尚,充其量隻是勉強抵擋,拖慢了司馬尚進兵的速度而已。
不過從客觀角度來說,衛公子瑜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非常了不得了。
司馬尚那是誰?
那是韓國在代郡守劇辛事後、接過了代郡權柄的北原十豪級別將領,甚至於韓國內部對司馬尚的評價,還要在暴鳶、靳黈、馮頲等豪將之上,這等猛將再加上八萬韓國正規軍,豈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倘若衛公子瑜倉促籌建的幾萬義軍,在幾乎沒有經受什麽訓練、且缺少大量武器裝備的情況下,居然能擊退司馬尚的八萬精銳,那韓國的北原十豪,未免也太丟份了。
所以說,衛瑜當年敗在韓將司馬尚手中,這是理所當然的,哪怕就是換做趙潤去麵對司馬尚,恐怕也無法戰勝這樣的對手,畢竟兩軍的實力,實在相差太懸殊了。
而令一撥人所持的觀點卻恰恰相反,他們認為公子衛瑜雖敗猶榮,至少衛瑜勇敢地承擔了自己的責任,就好比當年初征的魏公子潤,隻可惜,相比較當年的暘城君熊拓與平輿君熊琥,韓將司馬尚以及他麾下的八萬韓軍,這個敵人太過於強大。
至少相比較某位躲在濮陽,勒令濮陽軍不得出征迎戰、隻可堅守王都的衛王費,公子衛瑜在那次戰爭中要出色太多太多。
也正因為這樣,此戰之後,衛公子瑜在衛國的威望,一下子就蓋過了他的父王衛費——尤其是在後來衛瑜收複的衛國東部,衛瑜這位儲君的話比這個國家的君王還要管用。
而這,難免就引起了衛王費的不渝。
所謂功高蓋主,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又是那些人在嚼舌根!』
衛王費在心中惡狠狠地咒罵了幾句,隨即,他詢問衛玠道:“玠兒,你說,寡人應當傳位於你兄長麽?”
衛玠苦笑著說道:“父王若傳位於兄長,怕是兒臣日後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衛王費聽得麵色一滯。
若當真如此,何止是衛玠沒有好日子過,怕是他衛費這個退位的太上王,都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
當然,這並非指公子衛瑜會迫害父親或者迫害兄弟,關鍵在於衛瑜一向熱衷於將錢財投在國內建設上,一旦衛瑜他日成為衛王,國庫的錢,肯定是每一枚銅錢都在正途,衛王費與兒子衛玠倒時候根本別指望再擁有似今日這般奢華淫靡的生活。
這正是衛王費不願傳位給兒子衛瑜,而公子玠也不希望衛瑜繼承王位的最根本原因——公子衛瑜,在這方麵太吝嗇。
“那些人的聲勢很大麽?”在沉默了片刻後,衛王費詢問道。
公子玠點點頭,隨即氣憤地說道:“那些人,一個個都仿佛把長兄奉為明主,在背地裏褒貶父王……”
衛王費的麵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不過話說迴來,他這一生對衛國還真沒有什麽貢獻,雖說相比較其父「衛王糾」在位時,衛國雖然在經濟與人口上有一定的成長,但這隻不過是魏國提攜、照顧小弟而已,而為此,衛國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徹底淪為了魏國的附庸國。
當然,衛王費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像什麽武器裝備,本國若是需要就向魏國買,沒錢就暫時欠著,有了再還上,這難道不比他衛國耗資無數、自行鑽研冶造工藝更加省心、更加省錢麽?
衛王費想得很明白,反正他衛國隻是一個小國,根本不可能與魏國爭雄,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就成為魏國的附庸國,受其庇護——隻要他們順從魏國,相信魏國也不會吃飽了撐著來吞並他們。
然而在衛王費眼中,他兒子衛瑜就偏偏看不懂這一點,在他看來非常愚蠢地去弄什麽冶造技術,你弄地再好還能比得上魏國?
還是說,你衛瑜準備日後脫離魏國?
在衛王費眼中,兒子衛瑜的種種舉措,純粹就是畫蛇添足!
但讓他感到憤懣的是,那些無知的國人,似乎絕大多數都覺得衛瑜會是一位明主,期待著他衛費盡早退位,將王位傳給衛瑜。
這讓衛王費感到十分惱怒:他的身體依舊健朗,這個衛王,他還沒當夠呢!
但遺憾的是,漸漸地,他已經無法製衡公子衛瑜了。
縱使他再不喜歡衛瑜,他也必須承認,這個兒子逐漸羽翼豐滿,再這樣下去,恐怕他遲早會被逼退位。
關於這件事,事實上衛王費也想過廢掉衛瑜,另立儲君,比如說冊立性格嗜好與他非常相似的公子玠。
然而這件事,卻有諸方阻礙。
其中最大的阻礙有兩點:
其一,在於魏國對這件事的態度。
要知道,現任的魏王趙潤的生母「衛姬」,乃是公子衛瑜的生母的同胞妹妹,雖說衛姬在生趙潤時就因為難產而故,但不能否認趙潤與衛瑜仍有表親之情。
其餘他衛國的諸公子,沒有一個人有這種關係。
那麽問題來了,魏國的那位新君,是否會允許他衛國另令儲君呢?
畢竟,倘若魏國執意想要公子衛瑜繼承衛國,縱使是衛王費,對此也毫無辦法。
其二,就是國內那幫如今支持著公子衛瑜的人,其中還包括公子衛瑜手中的軍隊。
再加上其餘一些原因,這使得衛王費雖然很不喜歡公子衛瑜,但終究還是沒有將後者廢黜。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父子間的利害衝突變得越來越明顯,要麽衛王費盡快將王位讓給公子衛瑜,要麽就罷黜後者,否則似如今這般繼續拖著這件事,遲早會引起動蕩——比如說,某些不安分的家夥教唆公子衛瑜用逼宮奪位的方式來奪取王位。
但是這件事,衛王費卻始終拿不定主意。
仿佛是猜到了衛王費的顧慮,公子玠低聲說道:“父王,兒臣覺得,魏國那邊倒是無需在意……魏王趙潤,的確是衛瑜的表親不假,但趙潤作為魏國的君主,他優先考慮的,必定是魏國的利益。似衛瑜近些年的舉措,明顯表露出希望脫離魏國掌控的意思,趙潤豈會輕易答應?……因此,就算父王廢黜衛瑜,魏王怕是也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衛王費有些吃驚地看著公子玠,很驚訝於這個兒子居然能講出這番有理有據的道理來。
而事實上,這些話隻不過是公子玠照搬了蕭鸞的陳述而已,以蕭鸞的眼界與心智,當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衛王費仔細琢磨著公子玠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趙潤與衛瑜是表親又怎樣?衛瑜的行為明顯對魏國有害無益,縱使趙潤再顧念表兄弟的情誼,也不會容許衛國當真脫離魏國附庸國的事情發生吧?
如此一來,剩下的阻礙就隻剩下本國國內……
然而即便如此,衛王費還是想不出什麽好辦法。
而此時,公子衛玠又說道:“兒臣這邊倒是有個主意……”
說著,他低聲對衛王費說了幾句,聽得衛王費連連點頭。
主意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王權去打壓而已——趁公子衛瑜目前不在衛國,收繳了後者籌建的那幾支軍隊,若是後者無從,衛王費便大可以君父的立場去指責衛瑜。
衛費即是君、又是父,衛瑜即是子、又是臣,兒臣不從君父的命令,那就是忤逆、就是不孝、就是以下犯上——這盆汙水若是潑在衛瑜頭上,縱使衛瑜如今在衛國聲望極高,怕是也會受到嚴重的負麵影響。
“好計策!好計策!”
衛王費連連稱讚,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玠兒如何想出此等妙計?”
衛玠麵色訕訕,勉強擠出幾分笑容。
因為這個計策,根本不是他想出來,而是化名公宜的蕭鸞為了想出的計謀。
事不宜遲,次日,衛王費就借口公子衛瑜直掌的那幾支軍隊編製混亂,派出幾名將領前往整頓——事實上,整頓事假,借機排除那幾支軍隊中忠於公子衛瑜的將領,安插忠於他衛王費的人才是真。
別看衛王費在衛國民眾心中頗為昏昧,但在國內貴族勢力中,衛王費卻仍有不少人擁護,其原因就在於衛王費雖然不治國事,但是對待國內貴族卻頗為寬容,反觀公子衛瑜,卻時常為了民心而損害貴族階級乃至王族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那些跟公子衛瑜一樣抱持著使國家日益強大目的的世家或者個人,否則,那些注重利益的貴族階層,多半是不願支持衛瑜的——誰肯去支持反過來會損害他們利益的人呢?
數日後,衛王費派出的幾名將領,就來到了公子衛瑜勢力目前的主城,東郡「無鹽」。
當得知這幾人到來的目的後,衛公子瑜麾下大將「夏育」起初感覺十分納悶:好端端的,衛王費怎麽會有閑情派人過來助他們整頓軍隊呢?
考慮到王命難違,夏育選擇了配合,順從地交出了虎符,將軍權交給了那幾名魏王費派來的將領。
沒想到,僅僅一日之間,軍中的骨幹將領便有十幾人被撤職,對此夏育簡直感覺莫名其妙。
要知道那十幾名被撤職的武將,雖然大多都是遊俠出身,沒什麽文化,但對衛國、對公子衛瑜卻是忠心耿耿,而且作戰勇敢,是難得的勇將之才,豈能不分青紅皂白就被撤職?
當日,那十幾名被無緣無故撤職的將領,跑到夏育麵前告狀。
夏育暫時安撫了他們,因為這會兒他也摸不著頭腦。
直到短短兩日後,待等那幾名衛王費派來的將領,將公子衛瑜一係的將領撤的撤、貶的貶,同時又無緣無故提拔一些往日並不出彩的低級將領,甚至於,幹脆從外麵調人,夏育漸漸就看出端倪了:這幫人根本不是來助他們整頓軍隊的,而是想借機竊取軍權。
夏育的部將們,叫囂著想給那幫人一點顏色看看,但夏育卻製止了他們。
說實話,夏育並不擔心軍權被衛王費一係的那幾名將領竊取。
在魏國,縱使是得到了虎符,也沒有人能從當初的肅王、今日的魏王趙潤手中竊取鄢陵軍、商水軍的軍權,隻要趙潤出現在這兩支魏軍麵前,他本身就能起到虎符的作用——因為威信擺在那裏。
而衛公子瑜手底下的這幾支軍隊亦是如此,縱使衛王費派來的那幾名將軍撤換了將領層,但隻要衛瑜一句話,甚至是他夏育一句話,那幾名衛王費派來的將軍,根本無法號令軍隊中的一般士卒。
關鍵在於一點:衛王費想做什麽?他為何要竊奪自己兒子的兵權?
思前想後,夏育覺得自己一方人馬在有所行動之前,還是先派人通知此刻身在魏國大梁的公子衛瑜為妙,因為他覺得,這件事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數日後,參加完「諸國會盟」,正準備返迴魏國的衛公子瑜,便收到了麾下大將夏育的書信。
這個變故,讓他暫時放棄了立刻返迴衛國的打算。
因為很明顯地,他父王衛費正在打壓他,而且力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他衛瑜返迴衛國,那麽勢必就會引起雙方的衝突,而在他心底,他還未想好如何處理與其父王衛費的關係。
忽然間,他想到了一個人,即他的表弟趙潤。
他想聽聽表弟趙潤對此的看法。
再者,若他想要成為衛國的王,趙潤這個表弟的態度亦至關重要。
平心而論,若不是被逼無奈,蕭鸞根本不會選擇衛玠這種滿腦子就隻有酒色的草包,但沒辦法,人家魏國先君趙偲的兒子,那是一個比一個出色,可衛王費的這些兒子呢,除了長公子衛瑜外,那是一個比一個無能。
本著矮子當中拔高個的心思,蕭鸞這才選擇了公子玠。
按照蕭鸞為公子玠所出的主意,首當其衝需要利用的,就是衛王費對衛公子瑜的偏見。
次日,公子玠進王宮求見了其父王衛費。
在王宮的花園內,衛玠瞧見他父王衛費與十幾名貌美的妃子以及宮女正在嬉戲。
不得不說,別看衛王費與魏國已故的君王趙偲乃是同輩人,如今也早已年過六旬,但衛費終究不像趙偲那樣兢兢業業務國二十餘年,因此,雖然沉迷酒色使得這位衛王看起來氣色不佳,但總得來說身體倒也硬朗。
待等公子衛玠來到時,衛王費正在與那十幾名寵妃與宮女玩捉迷藏的遊戲,即他用布條蒙住雙目,去捉那幾名實際上一直在他身邊打轉的年輕妃子與宮女,待抱住對方後,對其上下其手的方式來辨別究竟是誰——總而言之,是個頗為淫靡的遊戲。
衛玠並未打攪其父王的雅興,便站在一旁看著,看著那些姿色不俗的女子,心中頗有些蠢蠢欲動。
終於,衛王費捉住了一名宮女,一雙手在後者身上上下摸索,直到那名宮女被撫摸地氣喘籲籲,他這才叫出了對方的名字:“……嘖嘖,這大小,是怡兒吧?”
可惜他猜錯了,懷中的宮女一邊嬌喘、一邊嗔道:“大王,人家是蘭兒啦……”
“咦?寡人怎麽會搞錯呢?”衛王費嘿嘿一笑,右手深入那女子的衣襟內一番摸索,隻摸得那名女子媚眼如絲、氣喘籲籲。
本來嘛,這會兒多半就會上演一場一龍多鳳的好戲,但因為此時公子衛玠就在旁邊看著,那名叫做蘭兒的宮女終究還是麵皮薄,麵紅耳赤地抓著衛王費的手,小聲提醒道:“大王,公子玠來了……”
一聽這話,衛王這才放開那名宮女,伸手摘下蒙住雙目的布帶,與公子衛玠打招唿:“玠兒,你怎麽來了?”
公子玠這才將目光從那些鶯鶯燕燕身上移開,拱手行禮道:“父王。”
“你等先退下吧。”
衛王拍拍手,遣退了那些年輕貌美的女子,一迴頭見公子玠一臉向往地看著那些女子婀娜的背影,他倒也不生氣,反而有種「吾子本該如此」的感慨——相比較勤儉克己的公子瑜,衛王費覺得公子玠更像他。
“那個女娃寡人還未嚐過滋味,贈予你如何?”衛王笑嗬嗬地問道。
公子玠頗有些心動,想了想說道:“父王,兒臣最近從魏國那邊想辦法買了幾個胡女,性子烈地很,不知父王您……”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頗具默契。
不得不說,公子玠無論是在嗜好方麵,還是在拍馬奉承方麵,皆酷似衛王費,這也正是衛王費心中喜愛公子玠的原因。
其實平心而論,有不少人曾在衛王費麵前說公子玠隻曉得拍馬奉承,但聽了這些話,衛王費非但沒有對公子玠產生什麽不好的看法,反而深恨那些嚼舌根的人。
拍馬奉承怎麽了?老子的王位就是拍馬奉承得來的!
這話一點不假。
衛王費年幼時,因為能力平庸,故而被他父王「衛王糾」打發到魏國作為質子——可以視為被放棄,但在因緣巧合之下,再加拍馬奉承,年幼的衛費,取得了當時的魏王趙慷的歡心。
這遭遇,簡直跟齊王呂僖看到魏公子昭同出一轍。
區別在於,魏公子昭那是真的有真才實學,且齊王呂僖也是一位看人很準的明君,而魏王趙慷與衛費嘛,不過就是一個喜好被人吹捧的昏君,碰到一個擅於拍馬奉承之人而已。
但還別說,衛費還真是靠著拍馬奉承,以一介質子的身份,被趙潤的祖父趙慷收為義子,甚至於在衛費的父親衛糾過世之後,趙慷還借給他魏國的軍隊,助他返迴衛國與其餘兄弟爭奪王位。
因此,當有人在衛費麵前嚼舌根,指責公子玠隻會拍馬奉承時,衛費立刻想到的並非是訓斥兒子,反而是對嚼舌根的人暗恨不已。——公子衛瑜也因此受到牽連。
畢竟那些嚼舌根的人,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給公子衛瑜說好話,隻可惜,弄巧成拙,反而惹得衛王費大感不悅。
在交流了一番禦女方麵的經驗後,衛王費這才詢問起兒子此番前來的目的。
而此時公子玠亦幡然醒悟:我是聽了那公宜的建議,特地來給衛瑜穿小鞋的,怎麽跟父親探討起女人來了?
他連忙按下心中對某些事的蠢蠢欲動,壓低聲音說道:“父王,兒臣最近聽說,內大夫公彥,借其壽誕之筵,拉攏人心,意圖為儲君助漲聲勢……”
一聽這話,衛王費臉上的笑容頓時就收斂了起來。
事實上,公子玠隻不過是隨口胡謅,但衛王費卻對此深信不疑,原因很簡單,因為半數以上的官員,都在給公子衛瑜說好話,仿佛恨不得他衛費立刻退位,將王位傳給公子衛瑜。
可問題是,衛王費可不是魏王趙偲,他既沒有後者的胸襟,也不像後者當初那樣積勞成疾,這麽早將王位傳給公子衛瑜做什麽?
更要緊的是,衛王費對公子衛瑜非常不滿。
確實,別看衛王費與衛公子瑜乃是親父子,但這些年來,父子二人的關係卻是非常冷僵,其中原因就在於衛王費是個毫無抱負的庸主,然而公子衛瑜卻太過於出色。
這情況有點類似魏國先王趙偲與如今的魏王趙潤這對父子當時的處境,但區別在於,魏國先王趙偲是一位胸襟寬闊的雄主,尤其是對喜愛的兒子趙潤,更為寬容,非但屢屢姑息趙潤年幼時的劣跡,還將自己的畢生心願托付給兒子,讓後者承載自己年輕時的抱負;可衛王費與公子衛瑜這對父子,卻恰恰相反。
尤其是「五方伐魏戰役」期間,當韓將司馬尚率領八萬韓國軍隊攻入衛國,企圖從衛國借道攻打魏國時,衛王費嚇得六神無主,非但沒有號召全國衛人抗拒韓國軍隊,甚至竟然牢牢拽著濮陽軍這等全國屈指可數的精銳軍隊,隻下令濮陽軍堅守王都,而對韓軍向衛國東部進攻的事視而不見。
這昏昧的程度,簡直跟楚國的巨陽君熊鯉不相上下。
而在國家危難之際,公子衛瑜挺身而出,遣盡財帛征募本國遊俠、平民從軍,雖然那一年,衛瑜領導的義軍,在韓將司馬尚麵前還是沒有占到什麽便宜,不出意料地連番吃了好幾場敗仗,但到底也算是拖住了司馬尚,叫後者無法一鼓作氣打到濮陽。
那時,衛國的輿論分為兩撥。
一撥人認為公子衛瑜籌建義軍迎擊韓軍這件事毫無意義,因為從真正意義上說,韓將司馬尚並不是被衛瑜擊退的——當時司馬尚之所以退兵,是因為魏國的南梁王趙元佐派魏將薑鄙偷襲了雁門、太原,引入了林胡,讓韓國意識到這場仗他們已經在戰略上輸地一大糊塗,因此才命令司馬尚從衛國撤兵。
因此,難免就有些人惡意嘲諷公子衛瑜:興師動眾搞了半天,最終還是靠著魏國擊退了韓軍。
在這件事上,公子衛瑜與他麾下的義軍無從辯駁,畢竟他們確實沒能戰勝韓將司馬尚,充其量隻是勉強抵擋,拖慢了司馬尚進兵的速度而已。
不過從客觀角度來說,衛公子瑜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非常了不得了。
司馬尚那是誰?
那是韓國在代郡守劇辛事後、接過了代郡權柄的北原十豪級別將領,甚至於韓國內部對司馬尚的評價,還要在暴鳶、靳黈、馮頲等豪將之上,這等猛將再加上八萬韓國正規軍,豈是那麽容易對付的?
倘若衛公子瑜倉促籌建的幾萬義軍,在幾乎沒有經受什麽訓練、且缺少大量武器裝備的情況下,居然能擊退司馬尚的八萬精銳,那韓國的北原十豪,未免也太丟份了。
所以說,衛瑜當年敗在韓將司馬尚手中,這是理所當然的,哪怕就是換做趙潤去麵對司馬尚,恐怕也無法戰勝這樣的對手,畢竟兩軍的實力,實在相差太懸殊了。
而令一撥人所持的觀點卻恰恰相反,他們認為公子衛瑜雖敗猶榮,至少衛瑜勇敢地承擔了自己的責任,就好比當年初征的魏公子潤,隻可惜,相比較當年的暘城君熊拓與平輿君熊琥,韓將司馬尚以及他麾下的八萬韓軍,這個敵人太過於強大。
至少相比較某位躲在濮陽,勒令濮陽軍不得出征迎戰、隻可堅守王都的衛王費,公子衛瑜在那次戰爭中要出色太多太多。
也正因為這樣,此戰之後,衛公子瑜在衛國的威望,一下子就蓋過了他的父王衛費——尤其是在後來衛瑜收複的衛國東部,衛瑜這位儲君的話比這個國家的君王還要管用。
而這,難免就引起了衛王費的不渝。
所謂功高蓋主,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又是那些人在嚼舌根!』
衛王費在心中惡狠狠地咒罵了幾句,隨即,他詢問衛玠道:“玠兒,你說,寡人應當傳位於你兄長麽?”
衛玠苦笑著說道:“父王若傳位於兄長,怕是兒臣日後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衛王費聽得麵色一滯。
若當真如此,何止是衛玠沒有好日子過,怕是他衛費這個退位的太上王,都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
當然,這並非指公子衛瑜會迫害父親或者迫害兄弟,關鍵在於衛瑜一向熱衷於將錢財投在國內建設上,一旦衛瑜他日成為衛王,國庫的錢,肯定是每一枚銅錢都在正途,衛王費與兒子衛玠倒時候根本別指望再擁有似今日這般奢華淫靡的生活。
這正是衛王費不願傳位給兒子衛瑜,而公子玠也不希望衛瑜繼承王位的最根本原因——公子衛瑜,在這方麵太吝嗇。
“那些人的聲勢很大麽?”在沉默了片刻後,衛王費詢問道。
公子玠點點頭,隨即氣憤地說道:“那些人,一個個都仿佛把長兄奉為明主,在背地裏褒貶父王……”
衛王費的麵色變得更加難看了。
不過話說迴來,他這一生對衛國還真沒有什麽貢獻,雖說相比較其父「衛王糾」在位時,衛國雖然在經濟與人口上有一定的成長,但這隻不過是魏國提攜、照顧小弟而已,而為此,衛國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徹底淪為了魏國的附庸國。
當然,衛王費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好,像什麽武器裝備,本國若是需要就向魏國買,沒錢就暫時欠著,有了再還上,這難道不比他衛國耗資無數、自行鑽研冶造工藝更加省心、更加省錢麽?
衛王費想得很明白,反正他衛國隻是一個小國,根本不可能與魏國爭雄,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就成為魏國的附庸國,受其庇護——隻要他們順從魏國,相信魏國也不會吃飽了撐著來吞並他們。
然而在衛王費眼中,他兒子衛瑜就偏偏看不懂這一點,在他看來非常愚蠢地去弄什麽冶造技術,你弄地再好還能比得上魏國?
還是說,你衛瑜準備日後脫離魏國?
在衛王費眼中,兒子衛瑜的種種舉措,純粹就是畫蛇添足!
但讓他感到憤懣的是,那些無知的國人,似乎絕大多數都覺得衛瑜會是一位明主,期待著他衛費盡早退位,將王位傳給衛瑜。
這讓衛王費感到十分惱怒:他的身體依舊健朗,這個衛王,他還沒當夠呢!
但遺憾的是,漸漸地,他已經無法製衡公子衛瑜了。
縱使他再不喜歡衛瑜,他也必須承認,這個兒子逐漸羽翼豐滿,再這樣下去,恐怕他遲早會被逼退位。
關於這件事,事實上衛王費也想過廢掉衛瑜,另立儲君,比如說冊立性格嗜好與他非常相似的公子玠。
然而這件事,卻有諸方阻礙。
其中最大的阻礙有兩點:
其一,在於魏國對這件事的態度。
要知道,現任的魏王趙潤的生母「衛姬」,乃是公子衛瑜的生母的同胞妹妹,雖說衛姬在生趙潤時就因為難產而故,但不能否認趙潤與衛瑜仍有表親之情。
其餘他衛國的諸公子,沒有一個人有這種關係。
那麽問題來了,魏國的那位新君,是否會允許他衛國另令儲君呢?
畢竟,倘若魏國執意想要公子衛瑜繼承衛國,縱使是衛王費,對此也毫無辦法。
其二,就是國內那幫如今支持著公子衛瑜的人,其中還包括公子衛瑜手中的軍隊。
再加上其餘一些原因,這使得衛王費雖然很不喜歡公子衛瑜,但終究還是沒有將後者廢黜。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父子間的利害衝突變得越來越明顯,要麽衛王費盡快將王位讓給公子衛瑜,要麽就罷黜後者,否則似如今這般繼續拖著這件事,遲早會引起動蕩——比如說,某些不安分的家夥教唆公子衛瑜用逼宮奪位的方式來奪取王位。
但是這件事,衛王費卻始終拿不定主意。
仿佛是猜到了衛王費的顧慮,公子玠低聲說道:“父王,兒臣覺得,魏國那邊倒是無需在意……魏王趙潤,的確是衛瑜的表親不假,但趙潤作為魏國的君主,他優先考慮的,必定是魏國的利益。似衛瑜近些年的舉措,明顯表露出希望脫離魏國掌控的意思,趙潤豈會輕易答應?……因此,就算父王廢黜衛瑜,魏王怕是也隻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衛王費有些吃驚地看著公子玠,很驚訝於這個兒子居然能講出這番有理有據的道理來。
而事實上,這些話隻不過是公子玠照搬了蕭鸞的陳述而已,以蕭鸞的眼界與心智,當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衛王費仔細琢磨著公子玠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趙潤與衛瑜是表親又怎樣?衛瑜的行為明顯對魏國有害無益,縱使趙潤再顧念表兄弟的情誼,也不會容許衛國當真脫離魏國附庸國的事情發生吧?
如此一來,剩下的阻礙就隻剩下本國國內……
然而即便如此,衛王費還是想不出什麽好辦法。
而此時,公子衛玠又說道:“兒臣這邊倒是有個主意……”
說著,他低聲對衛王費說了幾句,聽得衛王費連連點頭。
主意很簡單,無非就是利用王權去打壓而已——趁公子衛瑜目前不在衛國,收繳了後者籌建的那幾支軍隊,若是後者無從,衛王費便大可以君父的立場去指責衛瑜。
衛費即是君、又是父,衛瑜即是子、又是臣,兒臣不從君父的命令,那就是忤逆、就是不孝、就是以下犯上——這盆汙水若是潑在衛瑜頭上,縱使衛瑜如今在衛國聲望極高,怕是也會受到嚴重的負麵影響。
“好計策!好計策!”
衛王費連連稱讚,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玠兒如何想出此等妙計?”
衛玠麵色訕訕,勉強擠出幾分笑容。
因為這個計策,根本不是他想出來,而是化名公宜的蕭鸞為了想出的計謀。
事不宜遲,次日,衛王費就借口公子衛瑜直掌的那幾支軍隊編製混亂,派出幾名將領前往整頓——事實上,整頓事假,借機排除那幾支軍隊中忠於公子衛瑜的將領,安插忠於他衛王費的人才是真。
別看衛王費在衛國民眾心中頗為昏昧,但在國內貴族勢力中,衛王費卻仍有不少人擁護,其原因就在於衛王費雖然不治國事,但是對待國內貴族卻頗為寬容,反觀公子衛瑜,卻時常為了民心而損害貴族階級乃至王族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那些跟公子衛瑜一樣抱持著使國家日益強大目的的世家或者個人,否則,那些注重利益的貴族階層,多半是不願支持衛瑜的——誰肯去支持反過來會損害他們利益的人呢?
數日後,衛王費派出的幾名將領,就來到了公子衛瑜勢力目前的主城,東郡「無鹽」。
當得知這幾人到來的目的後,衛公子瑜麾下大將「夏育」起初感覺十分納悶:好端端的,衛王費怎麽會有閑情派人過來助他們整頓軍隊呢?
考慮到王命難違,夏育選擇了配合,順從地交出了虎符,將軍權交給了那幾名魏王費派來的將領。
沒想到,僅僅一日之間,軍中的骨幹將領便有十幾人被撤職,對此夏育簡直感覺莫名其妙。
要知道那十幾名被撤職的武將,雖然大多都是遊俠出身,沒什麽文化,但對衛國、對公子衛瑜卻是忠心耿耿,而且作戰勇敢,是難得的勇將之才,豈能不分青紅皂白就被撤職?
當日,那十幾名被無緣無故撤職的將領,跑到夏育麵前告狀。
夏育暫時安撫了他們,因為這會兒他也摸不著頭腦。
直到短短兩日後,待等那幾名衛王費派來的將領,將公子衛瑜一係的將領撤的撤、貶的貶,同時又無緣無故提拔一些往日並不出彩的低級將領,甚至於,幹脆從外麵調人,夏育漸漸就看出端倪了:這幫人根本不是來助他們整頓軍隊的,而是想借機竊取軍權。
夏育的部將們,叫囂著想給那幫人一點顏色看看,但夏育卻製止了他們。
說實話,夏育並不擔心軍權被衛王費一係的那幾名將領竊取。
在魏國,縱使是得到了虎符,也沒有人能從當初的肅王、今日的魏王趙潤手中竊取鄢陵軍、商水軍的軍權,隻要趙潤出現在這兩支魏軍麵前,他本身就能起到虎符的作用——因為威信擺在那裏。
而衛公子瑜手底下的這幾支軍隊亦是如此,縱使衛王費派來的那幾名將軍撤換了將領層,但隻要衛瑜一句話,甚至是他夏育一句話,那幾名衛王費派來的將軍,根本無法號令軍隊中的一般士卒。
關鍵在於一點:衛王費想做什麽?他為何要竊奪自己兒子的兵權?
思前想後,夏育覺得自己一方人馬在有所行動之前,還是先派人通知此刻身在魏國大梁的公子衛瑜為妙,因為他覺得,這件事恐怕沒有那麽簡單。
數日後,參加完「諸國會盟」,正準備返迴魏國的衛公子瑜,便收到了麾下大將夏育的書信。
這個變故,讓他暫時放棄了立刻返迴衛國的打算。
因為很明顯地,他父王衛費正在打壓他,而且力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他衛瑜返迴衛國,那麽勢必就會引起雙方的衝突,而在他心底,他還未想好如何處理與其父王衛費的關係。
忽然間,他想到了一個人,即他的表弟趙潤。
他想聽聽表弟趙潤對此的看法。
再者,若他想要成為衛國的王,趙潤這個表弟的態度亦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