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洵他們落水後的第二天,沈氏一家及其周策就來了又一觀對道人還有李餘表示感謝,一方感激涕零與另一方毫不客氣顯得極為突出,臨道人更是把諸多帶給李餘的東西給一攬子收下了。


    後來大人們打發李餘帶其他三人出去,李餘便帶他們去到了他的臥室。


    沈棠首先進去,一進門就聞到李餘的房間裏有淡淡的焚香之氣,聞來頗有讓人凝神靜氣的功效。


    這還是他們三人第一次進李餘的臥室,沈棠很是好奇,在征詢了李餘的同意後,便這裏看看,那裏摸摸,沈洵見此都有些汗顏,道,“我的傻妹妹啊,你怎麽就不知道收斂一下。”


    沈棠很是有好奇的態度道,“誰叫我隻去過你一個男孩的房間,我還沒見過其他男孩子的房間呢。當然好奇了。”


    李餘的房裏陳設也挺簡單,除了一張床,一個書架,一套書桌外,就隻剩下還有一個不大的矮腳桌,四個方位擺了四張窄窄的墊子,桌上放了一套茶壺,此外便沒有其他東西了。


    沈洵倒很自拘,他並沒有跟沈棠一般到處看看,周策就更不用提了,從進來後便很老實的跟沈洵一般坐了個位置。


    李餘取出四個杯子,給他們倒了一杯茶,沈洵不太會喝茶,倒是周策端起先聞了下,然後眼前一亮,道,“這是什麽茶?味道真好。”


    李餘道,“是師父用菩提樹的嫩葉製作的茶。”


    周策手裏捧著那杯茶,細細的品味,聽李餘這般迴答後問沈洵道,“天門鎮有菩提樹嗎?”


    沈洵想了下,還是搖頭道,“我們能去到的地方是沒有的,其他地方不好說了。”


    這話沒有說盡,還留了些餘地。周策聽後心裏就明白了,有些感歎的道,“既是道長的茶,那應該是很好的東西了。”說完,又有些豔羨的看著李餘道,“你可真有福氣。”


    周策的這番話說的看似前後銜接,其實聽來毫無道理,可李餘是誰,稍微想想便知道他話語中的福氣是什麽意思了。


    可他也沒說破,隻接了道,“是我們都有福氣,能喝到師父製作的茶。”說完,便又叫在書架前翻書的沈棠,“姐姐來喝口茶吧。”


    聽到李餘叫她,沈棠便放下手中的書,也坐到了最後的一個位置上,接過李餘遞來的茶喝了。


    四人便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在他們聊天中,沈洵與周策單獨對李餘表示了感謝,“還好那天有你在,不然我們就活不下去了。”


    周策想到什麽,在旁問道,“小餘你跟棠妹當時是特地來找我們的嗎?”


    沈棠接過話茬道,“當然啊。我們昨天剛睡下去沒多久,小魚兒就把我叫醒了,說不知道你們去哪裏,問我要不要跟上去看看?我當時立馬來精力了,果斷就跟他去找你們了。”


    周策接著問李餘道,“你怎麽知道我們會拋下你們去那裏的啊?”


    李餘笑道,“你們掩飾的太差了,從抓魚,帶我們玩,不論做什麽都能看得到你們臉上的急迫之感,這麽明顯,我就猜到你們肯定是有其他的打算,所以等你們把我們安排好後,我就把姐姐叫起來去找你們了。”


    沈棠道,“對啊,當時還好小魚兒把我叫起來去找你們了,不然我看你們怎麽辦!”


    四人又接著聊些七七八八的,直到外麵傳來大人們叫迴家的聲音,便就此告辭,本來沈洵還想邀李餘去聽聽書塾的課的,可李餘說這兩天要跟臨道人去采采藥,便下次再約。


    送完他們出去後,臨道人問李餘一句,“你覺得周策這人怎麽樣?”


    李餘想了下,道,“沒有沈家哥哥姐姐純粹,但應該也是個有規矩的好人。”


    臨道人看著周策遠去的身影,補了一句,“不是真人,勉稱君子。他身份有些特殊,以後你們相交如何,聽你自己心意就好。”


    兩人就周策沒有再繼續深談下去,日子便這般過去,沈洵與周策兩人也迴去書塾讀書,李餘跟著臨道人去天門鎮少有人能去的地方采藥,沈棠偶爾會來找李餘聊天,日子這般過著倒也十分愜意與舒適。


    過了幾天後,李餘有一天晨起讀經結束,做好早飯,飯桌上臨道人與李餘吃飯的時候,臨道人道,“今天師父帶你出海,可能要一天,你待會帶點幹糧在身上,我們白天就不迴來。”


    李餘手中吃著饅頭,聽到道人說的話後,趕緊咽下嘴裏的饅頭道,“嗯嗯,好的師父。”


    臨道人見李餘還這般拘謹,也無奈了,道,“你怎麽就不能自然點,跟師父吃飯還這麽講究個禮數,我們是修道之人,不是那些講酸腐禮數的讀書人。”


    這番話在這些一起吃飯的時日裏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可下次李餘都會忘記,他隻好尷尬的笑了下,道,“下次一定改,下次一定改。”


    等李餘收拾完後,道人便帶著李餘飄飄然的到了海邊。


    李餘到了海邊後,四處看了看,發現周圍沒有船,這裏也不是平時出海的渡頭,他迴頭看下道人,問道,“師父,我們有船嗎?”


    道人一派雲淡風輕的樣子,道,“自然是有的。”


    說完,單袖一揮,海岸邊便憑空出現了一艘船,李餘目瞪口呆的看著那艘船,對他這個師父到底有多少東西,一直都沒有個明確的估算,甚至於對他能單手揮出一艘船這般的能力也大感好奇。


    不等李餘問,道人便知道他的想法般的道,“別問,問就是我很強。至於那麽多東西都在哪裏。”說完,他便伸出手給李餘看了下他食指上的玉戒指,繼續道,“自然是在這戒指中了。”


    說完,便帶著李餘飛上了船上。


    這艘船有兩層,從外形上倒像是李餘從書中看到的描寫的畫舫。整艘船造型精美,船上四柱上雕刻了一些神獸,以四象位置刻畫了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種神獸來對中央人居之所形成四象拱衛之勢。李餘走進船中,發現在窗樘上還刻畫了一些符咒,他並不懂這符咒有什麽用,但能被他師父用來刻畫在窗樘上,想必也是極厲害的符咒。等他四周看完後,想去二樓看看時,無意間發現頭頂上方還刻畫著一個八卦,種種現象堆積在一起,加上他對他師父的實力有個大概的評估,不禁聯想到連他師父出海都要這般小心,那麽這艘船,那片海,是有多少讓人值得探索的地方。


    等到他登上了二樓,發現二樓的雕鏤裝飾與一樓相差無幾,唯有一處與一樓不同,二樓在船外的四角之上各掛了一盞燈,燈上畫的是四隻有羽翼能展翅飛翔的鳳凰、青鸞、朱雀、丹鶴。


    李餘與道人兩人站立在船頭,隻見道人口中念念有詞,手中掐訣,船便無風自動,沒多久便駛到了海中,向深海方向前去。


    李餘看著眼前深沉廣袤,卻又如同黑暗巨獸一般的大海,吹著迎麵而來的海風,腦中的神識不自覺開始僵化,整個人也有點神思不明。


    隻聽道人一聲,“燃!”


    四角宮燈便亮了起來,從宮燈中隱隱傳來一陣溫暖的氣息,退散了周圍逼仄的寒氣。


    “師父,這大海中有什麽?李餘心有餘悸的問道。


    道人站在船頭,眼睛不知看向何方,緩緩而道,“這大海中有一隻幽冥獸。”


    李餘現在還不知道幽冥獸是什麽生物,他隻聽過幽冥一詞,傳說幽冥是死去之人所歸之地,可這地方到底咋哪,卻從來沒有人知道。


    “師父,世上真有幽冥這個所在嗎?”


    道人第一次露出他也不得其解的神色,迴答道,“我也不知道,但,應該是沒有的。所有生命在消亡的那一刻,不論是靈魂也好,還是體內的元氣也好,都要重迴天地,在天道的安排下,歸於天地萬物。而我們這些修道之人更是如此,本身行的是便是與天爭命之路,一旦身死道消,一聲修為與靈力,都要重新歸於天地,反哺天地。這才符合天地的靈氣平衡。”


    聽臨道人這般說,李餘的想法不由多了起來,他不自覺的訥訥問道,“如果那個人沒有身死道消,而是飛升成仙了呢?”


    這句話完整的落在了道人的耳中,他迴身很有深意的盯著李餘道,“如果真有那個人,那麽,天道會在他飛升之時不顧一切的出手絞殺他。”


    李餘的識海如落入驚天一雷,讓他從剛才的走神之態中猛然驚醒,他也完完全全的聽到了道人的這句話,心中很是震撼,難道,所有修道者最後要麵對一關便是天道降下的劫難嗎?


    其實道人剛才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而我不想你太快走上修行之路,就是擔心你走的速度太快,在沒有明確自己大道之前,輕易走上頂峰,被天道滅殺啊!”


    “那師父,如果那個人逃出去了呢?這片天地會怎樣?”


    道人輕拍船上的欄杆,讓船在某個大海中央的位置停了下來,簡單的答道,“這片天地可能會新生,也可能就此斷了未來。”


    什麽的未來,可能是人族的未來,也可能是這天地萬物的未來,甚至於是這片天地的未來。


    二人沒有再對這件事進行討論,道人拿出魚竿,魚簍,對李餘拿出一本道經道,“你在我旁邊讀道經吧,師父要釣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劍人間斬仙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又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又壹並收藏執劍人間斬仙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