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如此大膽敢當眾直接對王燮動手,除了已經篤定王燮有參與貪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延安府輪調已經結束。
新來的統領官楊知節跟王燮不熟,跟下麵的士兵也不熟。
王燮被調查,他不會、也不敢為王燮說話,即便他在短時間內與王燮有串通,但他一個剛輪調過來的統領,下麵的人怎麽可能跟著他對抗朝廷欽差?
這就是輪調的作用!
輪調結束後,西北許多地方短時間內將出現“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麵。
其他的官員?
都他媽的文官,文官在這個時候除了嘴上做道德譴責,還能翻出什麽浪花來?
延安府司路參軍盧盛驚恐地說道:“天使,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李複轉身,鋒利的目光在知府衙門諸官員身上一掃而過,冷聲說道:“朝廷欽差審案,軍督府軍督使在此,諸位靜聽便是!”
楊沂中一看李複這表現,心中不由得大讚,從皇城司調過來的人,辦事就是利索啊!
楊沂中還不太習慣用這種粗暴的方式對待大宋朝的文官。
實際上,延安府知府衙門裏的官員,看見李複這種野蠻行為,也震驚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大宋朝一個知府居然被當眾如此對待。
趙寧:不習慣?那就慢慢習慣咯!
盧盛說道:“楊太尉,如此對待地方大員,不怕引起公怒嗎?”
楊沂中取出趙官家的聖諭,說道:“沂中所行,如朕親臨。”
他又取出趙官家賜的金牌,坐在那裏,淡定地說道:“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沉默下來。
李複問道:“劉丙在何處?”
王燮額頭被撞破,疼得齜牙咧嘴,他喊道:“楊太尉,我是中堂(政事堂)任命的知府,是代天子牧民的朝廷命官,你敢如此對我……”
他話音未落,李複的匕首已經且了下去,一瞬間將他的小指給切了下來。
連楊沂中都沒想到李複真敢下手。
這下疼得王燮鬼哭狼嚎起來。
而李複麵色不變,將匕首換到了王燮的中指和無名指之間,準備再切掉他的無名指。
王燮疼得滿頭大汗,聲嘶力竭喊道:“住手!住手!”
“劉丙在何處?”
“住手,住手……”
“劉丙在何處?”
“在牢獄裏,在牢獄裏!”
李複收手,命人去找郎中來為王燮包紮。
這大冷天的,所有人都被剛才那一幕嚇得冷汗直冒。
果然,楊知節杵在一邊,一句話也不敢說。
他不會為王燮說話,更沒有底氣為王燮說話。
外麵的人聽到裏麵的動靜,有幾個人連忙往鄜延路經略司跑去,將事情轉告給經略使張深。
這幾個人是張深安插在知府衙門監視王燮的。
張深得知後立刻警覺起來:“輪調剛結束,朝廷就拍欽差來了?”
這時,軍督府的人已經抵達了經略帥司。
“張帥,楊太尉有請。”
“哪個楊太尉?”
“軍督使楊沂中楊太尉。”
“楊沂中?”張深愣了一下,這才迴想起之前朝廷的邸報,原永興軍路都總管楊宗閔之孫楊沂中已經成了軍督使。
“楊太尉在何處?”
“在知府衙門恭候張帥。”
“你們迴告楊太尉,本帥很快就到。”
“楊太尉讓我等務必護送張帥到知府衙門。”
“本帥的經略帥府有的是兵,還不需要勞煩諸位。”
“楊太尉說了,那些軍官都是剛輪調過來的,未必與張帥熟悉,務必讓我們護送張帥過去。”
簡單的幾句話,雙方兩底牌,雙方相互威脅。
“那就請諸位在外麵稍等,本帥取點東西,稍後便出來。”
軍督府可不是擺設,誰都知道它現在是專門監察軍政的,經略使雖說是一路最高統帥,但絕對不敢跟軍督府叫板。
誰敢對抗軍督府,就有對抗監察的嫌疑,那便是心裏有鬼。
張深取了早就寫好的告發王燮的奏疏,讓人立刻往京師送。
他自己則帶著人出了去,跟隨軍督官一起往知府衙門去了。
半個時辰後,劉丙被從監獄裏提拿了出來。
這時張深也已經到了。
當張深看見王燮坐在那裏,手指被包紮起來,桌上還有血,頓時吃了一驚。
“楊太尉,什麽風把您給吹到延安府來了?”張深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雖然表麵是叫楊太尉,但實際上,頗有些長輩見晚輩的架勢。
楊沂中淡淡說道:“張帥。”
張深感慨道:“哎呀,好像是七年前,本帥在京兆府與你祖父楊老將軍見過,當時你正是二十歲的好兒郎,一晃都這麽多年了。”
楊沂中卻冷著臉說道:“張帥,我們談正事吧?”
“哦,好啊,什麽正事?”張深臉上始終保持著淡淡的微笑。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都是老狐狸,這一點還是懂的。
但楊沂中這個人性格比較硬,管你笑不笑,老子隻認個理。
李複問道:“你是劉丙?”
那瘦弱少年點了點頭:“草民劉丙。”
“你母親叫什麽?”
“李翠。”
“你可知你母親在何處?”
劉丙迷茫地說道:“不知道。”
那晚,他本以為見到知府,便見到了青天,他的目光燃燒起了光明。
但隨後的日子,他被關在監獄裏,他知道,這件事,知府不會為他做主了。
他也不想跟這些人說自己母親的下落。
“你知道,你的母親在京師,你的大兄長參與延安保衛戰,戰死在延安,朝廷答應的烈士撫恤金一人三十貫,但你們家隻領了一貫,你的父親去詢問,被人打死,一個叫王彥賓的秀才給你們出了一個注意,讓你們分頭去告狀,一個去京師,一個去京兆府。”
楊沂中語氣平靜地陳述著。
等他說完,劉丙已經呆愣在那裏,他眼中眼淚嘩嘩而出,猛地用額頭撞地麵,磕了一個響頭,撕心裂肺喊道:“請青天大老爺為草民做主!”
李複將劉丙拉起來,說道:“為你做主的是當今天子!”
劉丙哭得已經不能正常說話,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家中遭遇此,自己逃難數月,在艱難中苟活。
多次心如死灰。
如今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是悲傷,更是激動。
延安府輪調已經結束。
新來的統領官楊知節跟王燮不熟,跟下麵的士兵也不熟。
王燮被調查,他不會、也不敢為王燮說話,即便他在短時間內與王燮有串通,但他一個剛輪調過來的統領,下麵的人怎麽可能跟著他對抗朝廷欽差?
這就是輪調的作用!
輪調結束後,西北許多地方短時間內將出現“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麵。
其他的官員?
都他媽的文官,文官在這個時候除了嘴上做道德譴責,還能翻出什麽浪花來?
延安府司路參軍盧盛驚恐地說道:“天使,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李複轉身,鋒利的目光在知府衙門諸官員身上一掃而過,冷聲說道:“朝廷欽差審案,軍督府軍督使在此,諸位靜聽便是!”
楊沂中一看李複這表現,心中不由得大讚,從皇城司調過來的人,辦事就是利索啊!
楊沂中還不太習慣用這種粗暴的方式對待大宋朝的文官。
實際上,延安府知府衙門裏的官員,看見李複這種野蠻行為,也震驚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大宋朝一個知府居然被當眾如此對待。
趙寧:不習慣?那就慢慢習慣咯!
盧盛說道:“楊太尉,如此對待地方大員,不怕引起公怒嗎?”
楊沂中取出趙官家的聖諭,說道:“沂中所行,如朕親臨。”
他又取出趙官家賜的金牌,坐在那裏,淡定地說道:“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沉默下來。
李複問道:“劉丙在何處?”
王燮額頭被撞破,疼得齜牙咧嘴,他喊道:“楊太尉,我是中堂(政事堂)任命的知府,是代天子牧民的朝廷命官,你敢如此對我……”
他話音未落,李複的匕首已經且了下去,一瞬間將他的小指給切了下來。
連楊沂中都沒想到李複真敢下手。
這下疼得王燮鬼哭狼嚎起來。
而李複麵色不變,將匕首換到了王燮的中指和無名指之間,準備再切掉他的無名指。
王燮疼得滿頭大汗,聲嘶力竭喊道:“住手!住手!”
“劉丙在何處?”
“住手,住手……”
“劉丙在何處?”
“在牢獄裏,在牢獄裏!”
李複收手,命人去找郎中來為王燮包紮。
這大冷天的,所有人都被剛才那一幕嚇得冷汗直冒。
果然,楊知節杵在一邊,一句話也不敢說。
他不會為王燮說話,更沒有底氣為王燮說話。
外麵的人聽到裏麵的動靜,有幾個人連忙往鄜延路經略司跑去,將事情轉告給經略使張深。
這幾個人是張深安插在知府衙門監視王燮的。
張深得知後立刻警覺起來:“輪調剛結束,朝廷就拍欽差來了?”
這時,軍督府的人已經抵達了經略帥司。
“張帥,楊太尉有請。”
“哪個楊太尉?”
“軍督使楊沂中楊太尉。”
“楊沂中?”張深愣了一下,這才迴想起之前朝廷的邸報,原永興軍路都總管楊宗閔之孫楊沂中已經成了軍督使。
“楊太尉在何處?”
“在知府衙門恭候張帥。”
“你們迴告楊太尉,本帥很快就到。”
“楊太尉讓我等務必護送張帥到知府衙門。”
“本帥的經略帥府有的是兵,還不需要勞煩諸位。”
“楊太尉說了,那些軍官都是剛輪調過來的,未必與張帥熟悉,務必讓我們護送張帥過去。”
簡單的幾句話,雙方兩底牌,雙方相互威脅。
“那就請諸位在外麵稍等,本帥取點東西,稍後便出來。”
軍督府可不是擺設,誰都知道它現在是專門監察軍政的,經略使雖說是一路最高統帥,但絕對不敢跟軍督府叫板。
誰敢對抗軍督府,就有對抗監察的嫌疑,那便是心裏有鬼。
張深取了早就寫好的告發王燮的奏疏,讓人立刻往京師送。
他自己則帶著人出了去,跟隨軍督官一起往知府衙門去了。
半個時辰後,劉丙被從監獄裏提拿了出來。
這時張深也已經到了。
當張深看見王燮坐在那裏,手指被包紮起來,桌上還有血,頓時吃了一驚。
“楊太尉,什麽風把您給吹到延安府來了?”張深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雖然表麵是叫楊太尉,但實際上,頗有些長輩見晚輩的架勢。
楊沂中淡淡說道:“張帥。”
張深感慨道:“哎呀,好像是七年前,本帥在京兆府與你祖父楊老將軍見過,當時你正是二十歲的好兒郎,一晃都這麽多年了。”
楊沂中卻冷著臉說道:“張帥,我們談正事吧?”
“哦,好啊,什麽正事?”張深臉上始終保持著淡淡的微笑。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都是老狐狸,這一點還是懂的。
但楊沂中這個人性格比較硬,管你笑不笑,老子隻認個理。
李複問道:“你是劉丙?”
那瘦弱少年點了點頭:“草民劉丙。”
“你母親叫什麽?”
“李翠。”
“你可知你母親在何處?”
劉丙迷茫地說道:“不知道。”
那晚,他本以為見到知府,便見到了青天,他的目光燃燒起了光明。
但隨後的日子,他被關在監獄裏,他知道,這件事,知府不會為他做主了。
他也不想跟這些人說自己母親的下落。
“你知道,你的母親在京師,你的大兄長參與延安保衛戰,戰死在延安,朝廷答應的烈士撫恤金一人三十貫,但你們家隻領了一貫,你的父親去詢問,被人打死,一個叫王彥賓的秀才給你們出了一個注意,讓你們分頭去告狀,一個去京師,一個去京兆府。”
楊沂中語氣平靜地陳述著。
等他說完,劉丙已經呆愣在那裏,他眼中眼淚嘩嘩而出,猛地用額頭撞地麵,磕了一個響頭,撕心裂肺喊道:“請青天大老爺為草民做主!”
李複將劉丙拉起來,說道:“為你做主的是當今天子!”
劉丙哭得已經不能正常說話,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家中遭遇此,自己逃難數月,在艱難中苟活。
多次心如死灰。
如今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是悲傷,更是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