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在田裏掙紮,滿身是泥巴,但他的力氣沒有那個尖嘴猴腮男子的大。
一邊的女孩也瘦的可憐,撲過去要幫助自己兄長,被那尖嘴猴腮的男子一腳踹開。
“王官人來了,還敢跑啊!不怕把你妹妹賣到縣裏的窯子去?”
“春三,我不跑,我不跑。”
那尖嘴猴腮的男子這才鬆手,但防止小夥子跑,他一把擒住一邊的女孩,冷著臉說道:“走吧,迴村!”
小夥子爬起來,老老實實將散落出來的麥子撿起來,放在背簍中,跟著劉春三朝路邊走去。
看到這一幕,趙寧問道:“因何打人?”
劉春三看了一眼趙寧,見趙寧帶了不少人,不敢隨便得罪,隻是說道:“這事公事,這位官人就不要多管閑事了。”
“什麽樣的公事,要動手打人?”
“官人外地來的吧?”
“我是外地來的,所以因何要為難這位小哥?”
“交稅啊!現在是交夏稅的時候,逃跑就是抗稅!這是對抗朝廷!”
劉春三的語氣一下子硬朗起來,仿佛有朝廷撐腰,就天不怕地不怕了一樣。
他這話一出,趙寧皺起了眉頭,繼續問道:“交稅?”
“對!交稅!官人,這是官府的事!”劉春三再次強調了一遍。
趙寧說道:“交什麽稅?”
“夏稅!糧稅!人頭稅!這是官府的事,這位官人有意見?”
“不是說不用交了嗎?”
“誰說不用交?”
“朝廷不是頒布了對河北免稅十年的政策嗎?”
劉春三大笑起來:“官人真會說笑,你問問鄭喜,有沒有這事?”
那小夥子也震驚地看著趙寧,仿佛是頭一次聽說這事。
劉春三將鄭氏兄妹帶到村子,還一路上衝著田裏其他人喊道:“王大官人來了,都把麥子裝起來,帶迴村子裏!”
那些農民像是聽到號令了一樣,立刻放下手裏的鐮刀,將另外一邊那些已經打好的麥子裝起來,背上,然後神情麻木地往村子裏走。
他們一個個麵黃肌瘦,身如朽木,神色頹然。
還有人牽著小孩,小孩哭起來:“餓……”
隻能輕聲說道:“不哭不哭,迴家有吃的。”
劉春三粗著嗓子繼續大聲說道:“鄉親們,打起精神來,王大官人有好消息告訴大家!”
趙寧站在那裏,看著那些麻木地向村子走去的人們,不知是否是錯覺,他感覺那些行走的不是活人,而是一具具屍體。
隻是,沒有埋而已。
荊超說道:“官人,要不要把那人拿下來,問個清楚?”
“走,直接去村子裏看看。”
此時,人們已經陸陸續續迴了村子。
村子裏聚集了不少人。
一顆大樹下,還擺著桌子,桌子上有酒有肉,還有西瓜。
這樣的場景,與簡陋的村子格格不入。
桌子前坐著一個胖子,胖子一臉麻子,正在大口大口吃西瓜。
吃完西瓜將西瓜皮隨手扔到一邊,幾個枯瘦如柴的小孩子連忙跑過來,撿起西瓜皮就啃起來。
隨後,那個胖子開始吃肉,是豬肉,看起來是剛殺的新鮮豬肉,有專門的人煮熟,桌上有佐料,還有一些肉是烤熟的。
站在一邊的是一個中年男子,穿著比周圍的人都要整齊幹淨。
胖子擦了擦嘴邊的油,說道:“李保正。”
中年男子連忙點頭哈腰說道:“王官人,有何吩咐?”
“人都到齊了嗎?”
“快了,快了。”
“這一次是知縣老爺發話,可不是我王某人說的這麽簡單,往心裏去,放在心裏,牢記在心裏,不要惹怒了知縣老爺,否則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懂嗎?”
“懂!懂!”
一邊一些人正在搬運打包打包的東西,每一包都裝得鼓鼓的,然後往板車上放。
劉春三帶著人迴來,走到那顆大樹下,笑得像一條剛啃過骨頭的狗,說道:“王官人,南邊田裏的都喊迴來了。”
王嵩說道:“趕緊讓他們交糧,還愣著作甚!”
“是是是!”劉春三轉身對那些人吼道,“都迴去把糧食拿出來,每人一百斤!”
他此話一出,周圍的老百姓都炸鍋了。
鄭喜忍不住喊道:“不是說好五十斤的嗎,怎麽現在變成一百斤了!”
劉春三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毫不客氣說道:“這是上麵的命令!是官府的命令!是朝廷的命令!是當今天子的命令!”
王嵩立刻說道:“劉春三,怎可對他人如此無禮!”
“是是是,王官人,是小人魯莽,是小人魯莽!”
王麻子擦了擦嘴邊的油,臉上露出和善的笑容:“現在是要打仗,諸位都是知道的,北線要打仗,打仗當然要吃糧食,糧食不夠吃,就沒有力氣打金人。”
“北線的將士們,也是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
“當今趙官家,不也說要團結一切團結的人嘛,諸位想想,金賊來了,咱們還能在這裏種地嗎?”
“想想去年,想想前年,金賊來了,把諸位的糧食都搶走了,甚至還把女眷都搶走了。”
王麻子看起來一副和善的樣子,說得頗為動情。
“現在諸位有田種,就要懂得感恩!如果沒有朝廷,沒有官府,諸位還能在這裏種田嗎?諸位已經成了金賊的刀下亡魂了!”
周圍的百姓麻木地聽著王麻子的話。
一邊的李保正臉上堆滿了笑容,跟著附和道:“王官人說得極是!如果沒有官府,沒有知縣老爺,我們早就成了金賊的刀下亡魂!”
“大家要記住,感恩!”
“可是我們沒有一百斤糧食了!”那鄭喜又說道。
王麻子也不生氣,走過來,滿臉堆著笑容地看著鄭喜,又看了看他的妹妹,用手摸了摸鄭喜妹妹的臉:“多大了?”
鄭玲縮了縮頭,膽怯地躲在兄長後麵,小聲說道:“十三歲。”
“哦,豆蔻年華,好啊!好!”
王麻子又衝著鄭喜說道:“可以想辦法嘛,一百斤也不多,想想辦法,等朝廷把金賊趕走,大夥就不必再交那麽多稅了。”
說完,也不再理會鄭喜。
劉春三則在鄭喜耳邊說道:“不交就把你妹妹賣到縣裏的窯子去,你自己看著辦!”
“諸位,趕緊開始交糧吧,北線的將士們都等著呢!”
這一幕,被走到村口來的趙寧盡收眼底。
一邊的女孩也瘦的可憐,撲過去要幫助自己兄長,被那尖嘴猴腮的男子一腳踹開。
“王官人來了,還敢跑啊!不怕把你妹妹賣到縣裏的窯子去?”
“春三,我不跑,我不跑。”
那尖嘴猴腮的男子這才鬆手,但防止小夥子跑,他一把擒住一邊的女孩,冷著臉說道:“走吧,迴村!”
小夥子爬起來,老老實實將散落出來的麥子撿起來,放在背簍中,跟著劉春三朝路邊走去。
看到這一幕,趙寧問道:“因何打人?”
劉春三看了一眼趙寧,見趙寧帶了不少人,不敢隨便得罪,隻是說道:“這事公事,這位官人就不要多管閑事了。”
“什麽樣的公事,要動手打人?”
“官人外地來的吧?”
“我是外地來的,所以因何要為難這位小哥?”
“交稅啊!現在是交夏稅的時候,逃跑就是抗稅!這是對抗朝廷!”
劉春三的語氣一下子硬朗起來,仿佛有朝廷撐腰,就天不怕地不怕了一樣。
他這話一出,趙寧皺起了眉頭,繼續問道:“交稅?”
“對!交稅!官人,這是官府的事!”劉春三再次強調了一遍。
趙寧說道:“交什麽稅?”
“夏稅!糧稅!人頭稅!這是官府的事,這位官人有意見?”
“不是說不用交了嗎?”
“誰說不用交?”
“朝廷不是頒布了對河北免稅十年的政策嗎?”
劉春三大笑起來:“官人真會說笑,你問問鄭喜,有沒有這事?”
那小夥子也震驚地看著趙寧,仿佛是頭一次聽說這事。
劉春三將鄭氏兄妹帶到村子,還一路上衝著田裏其他人喊道:“王大官人來了,都把麥子裝起來,帶迴村子裏!”
那些農民像是聽到號令了一樣,立刻放下手裏的鐮刀,將另外一邊那些已經打好的麥子裝起來,背上,然後神情麻木地往村子裏走。
他們一個個麵黃肌瘦,身如朽木,神色頹然。
還有人牽著小孩,小孩哭起來:“餓……”
隻能輕聲說道:“不哭不哭,迴家有吃的。”
劉春三粗著嗓子繼續大聲說道:“鄉親們,打起精神來,王大官人有好消息告訴大家!”
趙寧站在那裏,看著那些麻木地向村子走去的人們,不知是否是錯覺,他感覺那些行走的不是活人,而是一具具屍體。
隻是,沒有埋而已。
荊超說道:“官人,要不要把那人拿下來,問個清楚?”
“走,直接去村子裏看看。”
此時,人們已經陸陸續續迴了村子。
村子裏聚集了不少人。
一顆大樹下,還擺著桌子,桌子上有酒有肉,還有西瓜。
這樣的場景,與簡陋的村子格格不入。
桌子前坐著一個胖子,胖子一臉麻子,正在大口大口吃西瓜。
吃完西瓜將西瓜皮隨手扔到一邊,幾個枯瘦如柴的小孩子連忙跑過來,撿起西瓜皮就啃起來。
隨後,那個胖子開始吃肉,是豬肉,看起來是剛殺的新鮮豬肉,有專門的人煮熟,桌上有佐料,還有一些肉是烤熟的。
站在一邊的是一個中年男子,穿著比周圍的人都要整齊幹淨。
胖子擦了擦嘴邊的油,說道:“李保正。”
中年男子連忙點頭哈腰說道:“王官人,有何吩咐?”
“人都到齊了嗎?”
“快了,快了。”
“這一次是知縣老爺發話,可不是我王某人說的這麽簡單,往心裏去,放在心裏,牢記在心裏,不要惹怒了知縣老爺,否則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懂嗎?”
“懂!懂!”
一邊一些人正在搬運打包打包的東西,每一包都裝得鼓鼓的,然後往板車上放。
劉春三帶著人迴來,走到那顆大樹下,笑得像一條剛啃過骨頭的狗,說道:“王官人,南邊田裏的都喊迴來了。”
王嵩說道:“趕緊讓他們交糧,還愣著作甚!”
“是是是!”劉春三轉身對那些人吼道,“都迴去把糧食拿出來,每人一百斤!”
他此話一出,周圍的老百姓都炸鍋了。
鄭喜忍不住喊道:“不是說好五十斤的嗎,怎麽現在變成一百斤了!”
劉春三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毫不客氣說道:“這是上麵的命令!是官府的命令!是朝廷的命令!是當今天子的命令!”
王嵩立刻說道:“劉春三,怎可對他人如此無禮!”
“是是是,王官人,是小人魯莽,是小人魯莽!”
王麻子擦了擦嘴邊的油,臉上露出和善的笑容:“現在是要打仗,諸位都是知道的,北線要打仗,打仗當然要吃糧食,糧食不夠吃,就沒有力氣打金人。”
“北線的將士們,也是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
“當今趙官家,不也說要團結一切團結的人嘛,諸位想想,金賊來了,咱們還能在這裏種地嗎?”
“想想去年,想想前年,金賊來了,把諸位的糧食都搶走了,甚至還把女眷都搶走了。”
王麻子看起來一副和善的樣子,說得頗為動情。
“現在諸位有田種,就要懂得感恩!如果沒有朝廷,沒有官府,諸位還能在這裏種田嗎?諸位已經成了金賊的刀下亡魂了!”
周圍的百姓麻木地聽著王麻子的話。
一邊的李保正臉上堆滿了笑容,跟著附和道:“王官人說得極是!如果沒有官府,沒有知縣老爺,我們早就成了金賊的刀下亡魂!”
“大家要記住,感恩!”
“可是我們沒有一百斤糧食了!”那鄭喜又說道。
王麻子也不生氣,走過來,滿臉堆著笑容地看著鄭喜,又看了看他的妹妹,用手摸了摸鄭喜妹妹的臉:“多大了?”
鄭玲縮了縮頭,膽怯地躲在兄長後麵,小聲說道:“十三歲。”
“哦,豆蔻年華,好啊!好!”
王麻子又衝著鄭喜說道:“可以想辦法嘛,一百斤也不多,想想辦法,等朝廷把金賊趕走,大夥就不必再交那麽多稅了。”
說完,也不再理會鄭喜。
劉春三則在鄭喜耳邊說道:“不交就把你妹妹賣到縣裏的窯子去,你自己看著辦!”
“諸位,趕緊開始交糧吧,北線的將士們都等著呢!”
這一幕,被走到村口來的趙寧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