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快穿]皇後進修係統 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太後想立襄王為皇帝,襄王是誠孝張皇後目前唯一還在世的兒子,中宮嫡子,是朱祁鎮的皇叔,位高權重。隻是襄王拒絕了此事,並且提出,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監國,而朱祁鎮的長子的皇太子之位不變。
接下來就是朱祁鈺即位,朱祁鎮被迎迴,但是被朱祁鈺囚禁起來。孫太後是朱祁鈺的嫡母,皇太後位分不變,吳賢妃也被立為了太後。
阿嬌感慨著明朝對於皇權的製約還是很厲害的,像是這些大臣們都是受禮法薰陶,因為當時朱祁鈺即位的時候,尊當時被俘虜去的朱祁鎮為太上皇。現在朱祁鎮迴來了,後宮有孫太後嫡母尚在,朝堂之上又有襄王這樣的宗室長輩,以及一群忠君愛國的文臣武將,朱祁鈺能把朱祁鎮給囚禁起來已是不錯,想要加害十分困難。
不過朱祁鎮的太上皇日子還是不好過,聽說錢皇後帶著朱祁鎮的後宮之人做針線,用以貼補生活。阿嬌其實財產頗豐,除了給自己女兒留的,自己手頭還有不少,於是讓人很是照拂了一番錢皇後。另外還讓自己的大女兒順德公主去宮裏和汪皇後打好關係,並且也去探視了朱祁鎮。順德公主是朱祁鎮這一輩的皇室最長者,長姐地位,去探視自己被迎迴的弟弟,也是無可指摘。
朱祁鈺有了自己的兒子,就想把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給廢除,汪皇後極力阻攔未果,被廢。不過朱祁鈺的兒子很快也過世了。朱祁鈺因為處處受人製肘,在朝堂上鬱鬱不得誌,就讓太監出宮給他尋找教坊風塵女子,開始尋歡作樂起來。
終於朱祁鈺在位七年之後,病重,無法過問朝堂之事,朱祁鎮找到機會殺入宮中,復辟成功。朱祁鈺暴斃,帝位被廢,吳太後被廢,後宮全部殉葬。汪廢後因為被廢,逃過一劫。朱祁鎮開始清算,最後還是殺了於謙,襄王因為之前推拒帝位之事,消除了朱祁鎮的懷疑,而且朱祁鎮也知道,這個皇叔如果要即位的話,不僅也是名正言順,而且自己可就沒有這麽容易奪迴帝位了,因此對襄王也很是尊崇。
汪廢後被趕出宮去,恢復了王妃身份,不過此時的王府已經沒有幾個人了,就剩下了她的兩個女兒,而且女兒的公主封號也被廢除。阿嬌對著這個命運多舛的汪廢後也是比較有好感,就曾經約她來白雲觀談心。因為汪廢後和錢皇後、孫太後關係都不錯,錢皇後幫忙把她的財物都運送出來。
阿嬌想到汪廢後還有兩個女兒要出嫁,如果像歷史上那樣,財物又被朱祁鎮收走的話,王府已經是個空殼,她兩個女兒的嫁妝可是很現實的事情。歷史上朱祁鎮來向汪廢後要一條腰帶,結果被汪廢後惹怒,把財物全部收走。
阿嬌勸說汪氏道:“你現在出來了,也算是喜事了,皇上仁慈讓你恢復了王妃的位置,這樣你的兩個女兒也算是名正言順的郡主了。你可要為了自己兩個女兒著想,不要爭一時意氣,被廢之後是什麽滋味我也清楚,但你也要想到當今聖上在南宮住了那麽多年,心裏肯定是有不忿的,你我失去皇後之位,心裏尚且落差巨大,更不用說聖上做了那麽些年太上皇,難免是有怨氣的。你要記住,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汪氏聽到阿嬌的肺腑之言也是若有所感:“若不是為了兩個女兒,我也撐不到現在。當時皇宮裏的皇貴妃、杭氏都是氣焰囂張,我生怕兩個女兒受什麽委屈。其實出宮未免不是好事,雖然沒了那些個名分,但是也少了那些個規矩。”
阿嬌繼續勸道:“你我經歷是相似的,膝下都隻有兩個女兒。你情況比我更特殊些,順德和永清她們,還有先頭她們的祖母誠孝皇後照拂著,而且當今聖上是她們的弟弟,也不會多做為難。如今你的王府就剩下你們母女三人,當今皇後是個好的,讓你把財物都帶了出來,不然你女兒的婚事也不是很遠了,嫁妝可是一件難事。你還有什麽不舒服的,盡管到我這裏來坐坐,我也很喜歡有人來陪我談談心。先頭你夫君剛出世的時候,我還住在坤寧宮裏,也算是做過他幾天的嫡母。我看著你很是投緣,以後有什麽難處,我雖幫不太上忙,也可以給你出一出意見。”
汪氏心裏十分感激,如今她孤兒寡母,本就有些不知所措,幸好有阿嬌這樣,同樣是育有兩女,同樣被廢的皇後作為自己的榜樣,倒是緩了過來。汪氏看著阿嬌雖然不在後位之上,但生活自在,臉上並無愁容,而且兩個公主還常帶著孩子們過來看她,眼瞅著都要有第四代了,也不禁為自己今後的日子期待起來。歷史上汪氏和朱祁鎮之間的衝突,就這樣化為烏有,汪氏忍讓之後,朱祁鎮聽錢皇後和孫太後提起,這位前任弟媳對她們多有照顧,心裏怨氣發泄完了之後,倒是難得愧疚了起來,於是也不找她的麻煩了。
阿嬌也不是聖母,非要人人都關照到,隻是阿嬌認為廣結善緣是沒錯的。這還是阿嬌從汪廢後歷史上的遭遇裏得到的啟示,因為她當時能力保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而被廢,後來朱見深即位之後,對於她也是十分尊重。歷史上的胡善祥沒有活到這個時候,接下來的日子雖然是養老,阿嬌還是想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多種下一些善因總是沒錯的。
天順六年,孫太後崩逝,阿嬌這一生最危險的勁敵就此逝世,從此也沒有什麽特別針對阿嬌的人了,阿嬌不由得鬆了口氣。因為一直在孫太後身邊服侍的宮女太監們,多半要殉葬,於是就有人告發了當年孫太後竊取宮人之子,充當自己的兒子的事情。
朱祁鎮此人有很多優點,但是並不適合做一個皇帝。阿嬌發現朱祁鎮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從他對待自己的髮妻錢皇後的態度就可以略知一二,目前錢皇後已經是一個殘廢之人,但是朱祁鎮反而更加愛重於她。還有先前的王振、以及他一意孤行的禦駕出征,則是他至情至性的一個反例。這次涉及到自己的身世的事件,朱祁鎮居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暗中,而是大張旗鼓調查自己的生母是誰。因為朱祁鎮生母未明,那麽朱祁鎮的身世也變成了謎團。有些人提出了最極端最惡毒的疑問,也就是朱祁鎮是否是朱瞻基的兒子?朝野上下多有猜測,尤其當時後宮如何能隱藏一個承寵過又懷孕的妃子呢?
因為當年宮廷裏診治的禦醫已經不在,無法確實當時孫太後乃是假孕還是真孕。不過因為孫太後身邊的奴才的證詞都互相對得上,其實朝臣宗室多數心裏都覺得,孫太後失德,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皇帝的身世,如何解釋?朱祁鎮其實已經後悔了。
其實宗室裏麵,多數人是不願意再掀起什麽風波的。但是總有那麽少部分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得理不饒人,甚至還鬧出沸反盈天的事情,要滴血認親什麽的,甚至還要掘出孫太後和當時妃嬪的骸骨,滴骨認親。好歹這些人還知道,朱瞻基入土為安,不能挖出來對質。
☆、明宣宗胡廢後
阿嬌覺得,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皇帝已經知道孫太後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心理肯定很複雜。自己沒兒子,和皇帝沒什麽矛盾。於是阿嬌讓人聯繫了襄王,稱願意上朝為皇帝作證。
</br>
接下來就是朱祁鈺即位,朱祁鎮被迎迴,但是被朱祁鈺囚禁起來。孫太後是朱祁鈺的嫡母,皇太後位分不變,吳賢妃也被立為了太後。
阿嬌感慨著明朝對於皇權的製約還是很厲害的,像是這些大臣們都是受禮法薰陶,因為當時朱祁鈺即位的時候,尊當時被俘虜去的朱祁鎮為太上皇。現在朱祁鎮迴來了,後宮有孫太後嫡母尚在,朝堂之上又有襄王這樣的宗室長輩,以及一群忠君愛國的文臣武將,朱祁鈺能把朱祁鎮給囚禁起來已是不錯,想要加害十分困難。
不過朱祁鎮的太上皇日子還是不好過,聽說錢皇後帶著朱祁鎮的後宮之人做針線,用以貼補生活。阿嬌其實財產頗豐,除了給自己女兒留的,自己手頭還有不少,於是讓人很是照拂了一番錢皇後。另外還讓自己的大女兒順德公主去宮裏和汪皇後打好關係,並且也去探視了朱祁鎮。順德公主是朱祁鎮這一輩的皇室最長者,長姐地位,去探視自己被迎迴的弟弟,也是無可指摘。
朱祁鈺有了自己的兒子,就想把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給廢除,汪皇後極力阻攔未果,被廢。不過朱祁鈺的兒子很快也過世了。朱祁鈺因為處處受人製肘,在朝堂上鬱鬱不得誌,就讓太監出宮給他尋找教坊風塵女子,開始尋歡作樂起來。
終於朱祁鈺在位七年之後,病重,無法過問朝堂之事,朱祁鎮找到機會殺入宮中,復辟成功。朱祁鈺暴斃,帝位被廢,吳太後被廢,後宮全部殉葬。汪廢後因為被廢,逃過一劫。朱祁鎮開始清算,最後還是殺了於謙,襄王因為之前推拒帝位之事,消除了朱祁鎮的懷疑,而且朱祁鎮也知道,這個皇叔如果要即位的話,不僅也是名正言順,而且自己可就沒有這麽容易奪迴帝位了,因此對襄王也很是尊崇。
汪廢後被趕出宮去,恢復了王妃身份,不過此時的王府已經沒有幾個人了,就剩下了她的兩個女兒,而且女兒的公主封號也被廢除。阿嬌對著這個命運多舛的汪廢後也是比較有好感,就曾經約她來白雲觀談心。因為汪廢後和錢皇後、孫太後關係都不錯,錢皇後幫忙把她的財物都運送出來。
阿嬌想到汪廢後還有兩個女兒要出嫁,如果像歷史上那樣,財物又被朱祁鎮收走的話,王府已經是個空殼,她兩個女兒的嫁妝可是很現實的事情。歷史上朱祁鎮來向汪廢後要一條腰帶,結果被汪廢後惹怒,把財物全部收走。
阿嬌勸說汪氏道:“你現在出來了,也算是喜事了,皇上仁慈讓你恢復了王妃的位置,這樣你的兩個女兒也算是名正言順的郡主了。你可要為了自己兩個女兒著想,不要爭一時意氣,被廢之後是什麽滋味我也清楚,但你也要想到當今聖上在南宮住了那麽多年,心裏肯定是有不忿的,你我失去皇後之位,心裏尚且落差巨大,更不用說聖上做了那麽些年太上皇,難免是有怨氣的。你要記住,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汪氏聽到阿嬌的肺腑之言也是若有所感:“若不是為了兩個女兒,我也撐不到現在。當時皇宮裏的皇貴妃、杭氏都是氣焰囂張,我生怕兩個女兒受什麽委屈。其實出宮未免不是好事,雖然沒了那些個名分,但是也少了那些個規矩。”
阿嬌繼續勸道:“你我經歷是相似的,膝下都隻有兩個女兒。你情況比我更特殊些,順德和永清她們,還有先頭她們的祖母誠孝皇後照拂著,而且當今聖上是她們的弟弟,也不會多做為難。如今你的王府就剩下你們母女三人,當今皇後是個好的,讓你把財物都帶了出來,不然你女兒的婚事也不是很遠了,嫁妝可是一件難事。你還有什麽不舒服的,盡管到我這裏來坐坐,我也很喜歡有人來陪我談談心。先頭你夫君剛出世的時候,我還住在坤寧宮裏,也算是做過他幾天的嫡母。我看著你很是投緣,以後有什麽難處,我雖幫不太上忙,也可以給你出一出意見。”
汪氏心裏十分感激,如今她孤兒寡母,本就有些不知所措,幸好有阿嬌這樣,同樣是育有兩女,同樣被廢的皇後作為自己的榜樣,倒是緩了過來。汪氏看著阿嬌雖然不在後位之上,但生活自在,臉上並無愁容,而且兩個公主還常帶著孩子們過來看她,眼瞅著都要有第四代了,也不禁為自己今後的日子期待起來。歷史上汪氏和朱祁鎮之間的衝突,就這樣化為烏有,汪氏忍讓之後,朱祁鎮聽錢皇後和孫太後提起,這位前任弟媳對她們多有照顧,心裏怨氣發泄完了之後,倒是難得愧疚了起來,於是也不找她的麻煩了。
阿嬌也不是聖母,非要人人都關照到,隻是阿嬌認為廣結善緣是沒錯的。這還是阿嬌從汪廢後歷史上的遭遇裏得到的啟示,因為她當時能力保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而被廢,後來朱見深即位之後,對於她也是十分尊重。歷史上的胡善祥沒有活到這個時候,接下來的日子雖然是養老,阿嬌還是想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點,多種下一些善因總是沒錯的。
天順六年,孫太後崩逝,阿嬌這一生最危險的勁敵就此逝世,從此也沒有什麽特別針對阿嬌的人了,阿嬌不由得鬆了口氣。因為一直在孫太後身邊服侍的宮女太監們,多半要殉葬,於是就有人告發了當年孫太後竊取宮人之子,充當自己的兒子的事情。
朱祁鎮此人有很多優點,但是並不適合做一個皇帝。阿嬌發現朱祁鎮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從他對待自己的髮妻錢皇後的態度就可以略知一二,目前錢皇後已經是一個殘廢之人,但是朱祁鎮反而更加愛重於她。還有先前的王振、以及他一意孤行的禦駕出征,則是他至情至性的一個反例。這次涉及到自己的身世的事件,朱祁鎮居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暗中,而是大張旗鼓調查自己的生母是誰。因為朱祁鎮生母未明,那麽朱祁鎮的身世也變成了謎團。有些人提出了最極端最惡毒的疑問,也就是朱祁鎮是否是朱瞻基的兒子?朝野上下多有猜測,尤其當時後宮如何能隱藏一個承寵過又懷孕的妃子呢?
因為當年宮廷裏診治的禦醫已經不在,無法確實當時孫太後乃是假孕還是真孕。不過因為孫太後身邊的奴才的證詞都互相對得上,其實朝臣宗室多數心裏都覺得,孫太後失德,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皇帝的身世,如何解釋?朱祁鎮其實已經後悔了。
其實宗室裏麵,多數人是不願意再掀起什麽風波的。但是總有那麽少部分人,拿著雞毛當令箭,得理不饒人,甚至還鬧出沸反盈天的事情,要滴血認親什麽的,甚至還要掘出孫太後和當時妃嬪的骸骨,滴骨認親。好歹這些人還知道,朱瞻基入土為安,不能挖出來對質。
☆、明宣宗胡廢後
阿嬌覺得,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皇帝已經知道孫太後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心理肯定很複雜。自己沒兒子,和皇帝沒什麽矛盾。於是阿嬌讓人聯繫了襄王,稱願意上朝為皇帝作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