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王夫人、李夫人、李姬這些人都是衛子夫之後的寵妃了,而且她們都有兒子。至於那個鉤弋夫人,阿嬌就不知道了,不過那個劉弗陵居然是懷胎十四個月生下來的?這史書確定沒記錯嗎……


    那個劉徹竟然那麽喜歡李夫人,死後都讓她用皇後禮下葬,不論是阿嬌、衛子夫還是鉤弋夫人都沒享受到這個待遇。既然如此,幹嘛不立人家的兒子劉髆當太子呢。這個李夫人和衛子夫倒是相像,那個李廣利居然最後也和衛青一樣做了將軍。結果李廣利和丞相密謀立劉髆為太子,失敗之後,堂堂一國將軍投降匈奴。劉徹莫不是以為自己真是慧眼識英雄,喜歡的女人家裏個個都是衛青、霍去病那樣的人物。


    那個衛子夫的兒子死了,她倒是沒等到一紙廢後詔書,就直接上吊了。劉徹這個人真是心思太多了,多疑的很,那個劉旦自請為太子,他把人家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最後隻好選了那個小兒子做繼承人,讓霍光去輔佐。霍光和霍去病雖然是兄弟,但是霍去病是私生子,霍光是婚生子,也難怪霍光一開始寧願選那個劉髆的兒子當劉弗陵的繼承人。


    後來霍光從民間又弄了個劉病已迴來,說是廢太子劉據流落民間的孫子。阿嬌很疑惑,當時劉徹既然對著自己兒子趕盡殺絕,就不太可能會有什麽流落民間的孫子的事情出來。說什麽養在史家,後來劉徹還派掖庭養育什麽的,那如何又再次流落民間,又為何沒有封賞的?劉徹不是又弄了座思子宮出來嗎?漢朝這些宗室子弟兩三歲就封王的又不稀奇,真是劉徹要補償,肯定會早早把封地確立下來。算了反正劉徹的心思,自己從來也沒有猜透過。


    阿嬌再看了劉徹那幾個女人的下場,衛子夫最後要遷墓的時候,連棺材都找不到在哪裏,還有那個鉤弋夫人,自己兒子坐上皇帝也沒享到一天福,好像就自己是壽終正寢的。劉徹這個人,防備外戚簡直到走火入魔了,阿嬌算是找到自己上一輩子失敗的根源了,不是我方不努力,實在是敵方太偏頗啊!


    -------------------------------------


    阿嬌過得很充實而且悠閑,她現在每天都有書畫陶冶情操,定時糊弄一下,裝模作樣修行一番。皇帝也沒有限製她的自由,她想放放風也是可以的。甚至阿嬌都計劃好了,等到兩個女兒都出嫁之後,那時候自己這個便宜老公也該過世了,自己就主動申請去白雲觀修行,為大明朝祈福。白雲觀是這個時代,北京城最有名的皇家道觀,是全真派的,到時候自己在宮外好好呆著,估計孫氏也不會閑著沒事來斬草除根吧。


    阿嬌到這個世界差不多有一年了,還沒有見過這個便宜老公朱瞻基呢。根據胡善祥本主的記憶,這個朱瞻基長相真是不怎麽樣,追根溯源要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那裏,他長得傳言真心是比較醜了。阿嬌以前見過的大漢兩個皇帝,長相都還可以,自己一開始也是少女心事,看到俊俏少年郎,就真當成了良人了。隻是不管是疼愛自己的舅舅,還是劉徹,都是十分好色的。尤其劉徹長相還不錯,還經常出宮勾搭女人迴來,阿嬌做皇後的那段時間,不知道處理了多少這種事情了,這還是竇太皇太後還在世,阿嬌背景過硬的情況下。那個衛子夫,就算登上皇後位,衛青的根基也不深,而且衛青後來娶了平陽公主,平陽公主要一直給劉徹送美人,衛青都不好說什麽。史書上說他不可一日無婦人,還真是沒委屈了他。


    其實係統很想提醒阿嬌,好好散散心啊!不要什麽事情一下子又想到劉徹身上去,你是對他執念有多深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喵扔得兩個地雷~~


    ☆、明宣宗胡廢後


    孫皇後的冊封禮,阿嬌是可以不去的。因為名義上來說,阿嬌雖然住在後宮,但已經不是後宮的正式成員,被廢就相當於和皇帝的夫妻關係解除了。但是過年的大宴,阿嬌就逃不掉了,因為這是張太後特令讓她參加的。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善惡,張太後對著阿嬌還不錯,原因也是多方麵的。婆媳兩個相處還不錯是一個原因,張太後不喜歡孫皇後把自己的兒子把持住,是另一個原因。如果張太後還是要讓她坐在孫皇後的上首,阿嬌肯定是要推辭的,畢竟阿嬌完成任務“壽終正寢”的主要障礙在孫皇後那裏,張太後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推掉張太後的善意其實並不困難,畢竟阿嬌的身份實在比較特殊。張太後剛提出了這個建議,阿嬌就行禮迴道:“謝太後娘娘厚愛。貧道已是方外之人,論禮不應與皇上、太後娘娘同桌。貧道但求一餐素齋,為大明、皇上、太後娘娘祈福。”


    張太後聽到了還是很高興的,這個兒媳婦一向比較得她的心意,懂得分寸。那個孫皇後妖嬈得很,原來是張太後的母親選出來的,當時自小送進宮裏,張太後就不喜歡她。後來找了個機會,把皇太孫妃的人選換了。沒想到這個孫氏還真是好手段,生了皇子不說,還哄著皇帝把胡皇後給廢了,這讓張太後忌憚不已。


    正說著話,帝後兩人受了大臣們和命婦們的行禮,又完成了各種祭祀的禮節,帶著後宮的一群鶯鶯燕燕,皇子皇女們,還有宗室近支的王爺公主赴宴來了。


    這是阿嬌第一次看到這一對男女,果然這朱瞻基和胡善祥的記憶中差不多,長得十分一般,那個孫氏也是嫵媚之相,不過阿嬌以前在劉徹宮裏,這樣的人見多了,倒也不足為奇。阿嬌對朱瞻基沒什麽興趣,反正是個要早死的人了,倒是對著孫皇後仔細觀察了一番。


    -----------------------------------


    阿嬌發現這千百年過去了,女子的變化太大了。當年女孩子還是行動很自由的,還可以和男孩子一起學習,也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母親甚至還敢光明正大地蓄養麵首。但是這個時代,儒家思想一統天下,這點倒算是劉徹那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畢生心願給達成了。於是女子都是養在深閨,不僅不能出門,還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甚至上層人家的女孩子,還要從七八歲起給腳塑形,都不能多邁點步子。這些女子常年浸淫在後院裏,一個一個都是宮鬥、宅鬥的高手,阿嬌感慨著當初劉徹宮裏的那些手段一對比都是拙劣得很了。這個孫皇後,自己就是看不清深淺的,還是遠著點好。


    不過這樣環境中養成的女孩子,看上去就不夠健康,皮膚蒼白得太過了。阿嬌對兩個女兒現在的情況很不滿意。


    阿嬌這是不知道了,現在還是明初,裹腳塑形還隻是一點點,真到了後世清朝的時候,那個腳都給裹成畸形了,簡直是殘害身體。不過這不妨礙阿嬌教育兩個女兒,要好好鍛鍊身體。大女兒已經開始裹腳了,是來不及了,不過歷史上早夭的是這個小女兒,她的課程又比較輕鬆。阿嬌天天帶著她在景仁宮裏四處散步,不讓奶嬤嬤抱著她走路,雖然小孩子的骨頭軟,但也不能慣著。劉嫖當年很寵阿嬌這個小女兒,不過教育阿嬌的時候,也沒有讓她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阿嬌原來擔心孫皇後生的常德公主,會給兩個女兒製造麻煩。不過阿嬌還是多想了,這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女性的地位比漢朝低多了。公主連改嫁都幾乎不要想,像當年平陽那樣嫁了好幾任老公的事情,這個時代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公主們想要過得好一點,必須要八麵玲瓏一些,能不得罪的人就不要得罪。朱瞻基遠沒有荒唐到為了自己的一個女兒撐腰,斥責自己另一個女兒的地步,實際上他對女兒也就是麵上的情,並不太關心。現在張太後健康得很,不出意外的話,這幾個公主的婚事和前途,都捏在這個祖母手上呢,連孫皇後都不見得能說得上話。因此三姐妹之間,相處還算是比較融洽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皇後進修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我清穿大炮灰並收藏[快穿]皇後進修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