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茂生所以能來到人世,是當時年輕英俊又擁有一手好手藝的茂生爹一時青春衝動所致。
當時,茂生爺和茂生爹都是那一帶有名的山木匠。他倆做的推車床櫃,其卯榫之牢,外表之光滑,無人能比。是故,擁有六間令人羨慕不已的房屋及殷實的家境。
謠傳說,茂生爹經常到杏林裏挑選木料,已備做木工活用。經常去,就經常遇到一位山裏女子在地裏勞作。勞作之餘,相互攀談,由陌生到熟悉,再逐步地發展,就生起了愛情的小火苗。漸漸地,小火苗燃起了熊熊大火,燒昏了兩顆年輕稚嫩的腦殼兒,便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了愛情的種子。最後,結出的果實就是茂生。
老一輩村人都說,他倆的“野合”,把雙方家人毫無情麵地推上了無奈境地。茂生娘日漸鼓起的肚子,把當時當地所有世俗禮儀和祖宗顏麵擊得粉碎。以至於兩家老人連媒人聘禮都顧不得張羅了,匆匆地將二人搬住到一起,像卸掉包袱般草草地完成了茂生爹的終身大事。茂生娘對如此潦草的婚事義憤填膺,卻又有苦難言,遂於心底滋生出一股終生難泄的怨恨,對家人,對茂生爹,甚至對結婚三個月後便出生的茂生也另眼相待。
之後的第四年,茂響以其驕橫不安的哭聲,震落了一地杏黃,鄭重地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降臨。
我這樣說,並不是有意偏向老實的茂生,而故意詆毀蠻橫的茂響。實際的情況是,茂響出生的那天夜裏,山坳裏刮起了一場百年罕有的大風。
那個時候,村人剛剛扔下飯碗,仨一堆倆一夥地聚在街口門前,吸吮著杏熟時散發出的清香,興致盎然地談古論今,數說著家長裏短。茂生娘腆著即將臨產的大肚子,依靠在自家門框旁,咒罵著晚飯時剩有碗底的茂生。罵興正濃的當口兒,肚子裏忽然陣痛起來,且一陣緊其一陣。有過生產經驗的茂生娘知道,肚裏的崽兒已到了瓜熟蒂落的時辰。她立馬叫茂生爹快去喊酸杏娘來接生,自己急急地進到了家裏。
在踏進家門的那一刻,那場大風突然而至,沒有絲毫征兆,瞬間便席卷了整個山坳。坳裏所有物件全都著魔般地瘋狂起來,石頭隨風而跑,杏樹隨風而折,屋頂上的茅草隨風而揚。那聲音已不是單純的風聲,而是千萬頭野牛在嘶吼,在狂奔,在末日來臨前的絕望悲鳴。
大風整整刮了一夜,天明的時候才輕輕遁去。頭天還是一身橘黃豐滿妖嬈的杏樹,隻剩下了瘦骨嶙峋的樹幹。地上鋪滿了厚厚一層金黃,像一塊由黃杏織成的巨大地毯。踩在上麵,發出“撲哧、撲哧”的聲響。稍有不慎,一個趔趄倒下去,便滾一身汙黃。
現存的老年人一提起當年那場大風,都談之色變,說是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就從來沒見過那麽大的風了。多年之後,剛從大學畢業正等待分配工作的鍾兒聽完了老人們近乎誇大其詞的講述後,曾不屑地笑笑,說,那不過是一場偶爾經過的龍卷風罷了。老人們就撇撇嘴,不再搭腔兒。其中的意味兒實濃,既有對無知狂妄小子的蔑視,更有對自己辛苦講述卻得不到迴應的遺憾。
當時,茂生爹雙手捧著茂響這團粉嘟嘟的肉,愣愣地望著屋外淒慘的景象,憂慮忡忡地道,這崽子是精兒變的呢,準是禍害精。這家早晚得叫他給踢蹬了。說罷,他毫不猶豫地跨出屋門,向村後杏林深處走去。
本家幾個伯娘叔嬸們莫名其妙地看著茂生爹抱著剛剛出生的茂響遠去,還以為茂生爹剛得了個兒子,喜瘋了。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茂生娘。她抬起產後虛弱的身子,摘肝掏心般地號啕大哭起來,一邊臭罵著畜生不如的狠心男人,一邊厲聲喝叫著隻有四歲的茂生,讓他快點兒跟在爹的後麵,找不到茂響,就一塊死在外麵別迴來了。
伯娘叔嬸們終於明白了茂生爹異常舉動可能帶來的殘不忍睹的後果,便一窩蜂兒地追了出去。剛剛追到村後,就見茂生爹獨自一人甩著兩隻空手走迴來。
伯娘叔嬸們七嘴八舌地追問,扔在哪兒哩。
茂生爹不答話,嘴裏一個勁兒地叨咕道,是精兒變的呢,我家可沒造孽,千萬別再來我家吔。
伯娘叔嬸們不再追問。她們一邊扯開了嗓門兒喊叫著自家男人、娃崽兒的名字,一邊一字散開,漫山遍野地搜尋著茂響。很快,有百十口子人布滿了整個山坳,喊叫詢問聲此起彼伏。
最終,還是茂生找到了茂響。
他哭著跟在大人屁股後麵,向村西溪澗處亂竄亂蹦而去。先是聽到一聲嬰兒哭聲,接著便看見一棵歪脖大杏樹下有個隆起的杏堆。急急地扒開,便一眼瞥見了粉嘟嘟的茂響。他正貪婪地吸吮著臉上的杏汁兒。
這事發生在一九四〇年農曆五月初五,芒種也才剛剛過去了五天。在此之前,杏花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過得平靜而悠遠,真可謂陶老夫子所向往的桃源境界了。此後,隨著茂響的到來,杏花村便湧進了一股騷動氣息。村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預感:這平靜而悠遠的日子將不複存在,伴隨而來的將是莫名地驚悸與不安。可以說,茂響的出生時間,正是杏花村五百年來曆史變遷的分水嶺。茂響的生日,特別是茂響出生時的那夜大風,給了杏花村人刻骨銘心的記憶。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茂響長到兩歲,也就是時日熬到了一九四二年,山外不斷傳來隱隱地槍炮聲。與過年時節燃放鞭炮的聲音相比,那聲音更有穿透力,徑直穿透耳膜,掀起內心震顫,攪得人心裏發毛,整日坐臥不安。不久,村裏陸陸續續來了些山外的親戚,說是日本人打進來了,瞪著猩紅的獸眼,伸著長滿紅色豬鬃毛的爪子,見人就殺,見東西就燒,見了小孩竟敢放進鍋裏煮著吃。
杏花村人震驚了,不祥的氣氛籠罩了整個山坳。跑是無處跑的。如果有地方跑,山外的人就不會一窩蜂兒地拱進這山旮旯裏。唯一的辦法,就是躲。鬼子來了,闔村老小就往大山深處躲。這些被老祖宗選中的基業,成了後輩子孫們逃命的天然屏障。那時,人們都把躲鬼子叫跑鬼子。一旦有鬼子進山的傳言,哪怕是猜測,全村老小便撇下豬狗鵝鴨樹田院落,隻帶著早已備好的煎餅,一股腦兒地逃進深山密林裏。
其時,茂生爹用杏木做了兩個精巧的背筐,自己一個,女人一個。一有情況,就把茂響放進女人的背筐裏,自己背著煎餅,拉著茂生飛奔山林。如此驚弓之鳥般地整整忙活了六年。
直到現在,杏花村人除了在若幹年後接待過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日本商人外,誰也描述不出真正入侵中國的鬼子是什麽樣。也許是杏花村太深的緣故,連鬼子也不屑踏進或不敢貿然闖進這深山老林。由此說明一點的是,山裏人終究沒見過大世麵,經不起外界丁點兒的刺激。一有風吹草動,便隻顧自己嚇自己,就這樣白白自嚇了六年。
其實,也沒有白嚇。接踵而來的一次又一次動蕩,如茂響出生時的那夜大風,無情地席卷著杏花村,席卷著杏花村的每一處人家院落。
先是一年杏熟季節,來了一幫穿著杏黃色衣服的兵。他們將村裏一茬精壯年全都帶走了,老百姓叫“抓夫”。茂生爹當然也在其內,撇下了孤苦伶仃的茂生娘和十二歲的茂生、八歲的茂響,以及六間寬敞的房屋。他這一去,便如斷了線的風箏,從此杳無音訊了。作為長子的茂生咬緊牙關,以自己稚嫩的肩膀,與茂生娘一起苦苦支撐起了這個行將破碎的庭院。之後,又來了土改工作組,說是解放了,把所有山林田地都重新進行了分配,並依各家各戶的財產狀況,劃分了家庭成份。茂生家當之無愧地被劃到了富農類。再之後,便是無數次地人為運動。頭戴高帽胸掛批鬥牌子的茂生娘,也無數次地在杏林院落間穿梭個不停。
一次次地刺激,使杏花村瘋狂了,更使杏花村人瘋狂了。人們都不容置疑地說,茂生爹的話應驗哩,真真地應驗了呀。
就在茂生娘唿天不應喊地不靈即將絕望的時候,一股巨大悲哀,伴隨著驚人福氣,雙雙降臨到茂生家的門庭。茂生那一去無音信的爹,如天降仙爺般地有了音信。他死了,準確地說是犧牲了。他先被抓到國軍當差,後又隨軍起義,當上了解放軍,並幹上了營長,在抗美援朝中壯烈犧牲了。他當然成了烈士,茂生娘也當然成了軍烈屬。
鑒於茂生爹的功績,上麵重新為茂生家劃分了成份,列到下中農類,並給了一個去南京的招工指標。茂生娘在喜一陣哭一陣,哭一陣喜一陣,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後,開始細細盤算著這個招工指標怎樣使用才能令自己可心可意。到底是給茂生好呐,還是給茂響的好。
在茂生的記憶裏,茂生娘永遠偏向著茂響。或許是茂生娘覺得茂響剛出生時就遭遇了遺棄,全是自己的過錯,就格外地疼愛他。在她與茂生吃苦受累,甚至快要絕望的時候,仍不讓茂響下地幹活,以至養成了他好吃懶做爭強逞能的脾性,就此鑄成了茂響坎坷的一生。這是後話。
當時,為那個招工指標,茂生和茂響弟兄倆爭得不可開膠。獨霸慣了的茂響當仁不讓,茂生也是鐵了心地想到大城市裏去逛逛。茂生是家中長子,自然得到了家族人的支持。茂響則是茂生娘的心頭肉,她當然一心想叫茂響去。直到現在,茂生仍深感不平。自己對這個家出盡了牛馬力,卻始終沒有得到娘的認可。
鑒於茂生的決心和家族村人的輿論壓力,迫使茂生娘理直氣壯地找到公社,又跑到了縣裏,終於多爭到了一個招工指標。於是,在村人妒嫉的目光中,茂生一家人舉家搬遷到南京,進了工廠,成了一戶正正經經的工人階級家庭。過了幾年,一位高中文化的城市姑娘走進茂生家,與茂生成了親。她就是木琴。
當時,茂生爺和茂生爹都是那一帶有名的山木匠。他倆做的推車床櫃,其卯榫之牢,外表之光滑,無人能比。是故,擁有六間令人羨慕不已的房屋及殷實的家境。
謠傳說,茂生爹經常到杏林裏挑選木料,已備做木工活用。經常去,就經常遇到一位山裏女子在地裏勞作。勞作之餘,相互攀談,由陌生到熟悉,再逐步地發展,就生起了愛情的小火苗。漸漸地,小火苗燃起了熊熊大火,燒昏了兩顆年輕稚嫩的腦殼兒,便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了愛情的種子。最後,結出的果實就是茂生。
老一輩村人都說,他倆的“野合”,把雙方家人毫無情麵地推上了無奈境地。茂生娘日漸鼓起的肚子,把當時當地所有世俗禮儀和祖宗顏麵擊得粉碎。以至於兩家老人連媒人聘禮都顧不得張羅了,匆匆地將二人搬住到一起,像卸掉包袱般草草地完成了茂生爹的終身大事。茂生娘對如此潦草的婚事義憤填膺,卻又有苦難言,遂於心底滋生出一股終生難泄的怨恨,對家人,對茂生爹,甚至對結婚三個月後便出生的茂生也另眼相待。
之後的第四年,茂響以其驕橫不安的哭聲,震落了一地杏黃,鄭重地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降臨。
我這樣說,並不是有意偏向老實的茂生,而故意詆毀蠻橫的茂響。實際的情況是,茂響出生的那天夜裏,山坳裏刮起了一場百年罕有的大風。
那個時候,村人剛剛扔下飯碗,仨一堆倆一夥地聚在街口門前,吸吮著杏熟時散發出的清香,興致盎然地談古論今,數說著家長裏短。茂生娘腆著即將臨產的大肚子,依靠在自家門框旁,咒罵著晚飯時剩有碗底的茂生。罵興正濃的當口兒,肚子裏忽然陣痛起來,且一陣緊其一陣。有過生產經驗的茂生娘知道,肚裏的崽兒已到了瓜熟蒂落的時辰。她立馬叫茂生爹快去喊酸杏娘來接生,自己急急地進到了家裏。
在踏進家門的那一刻,那場大風突然而至,沒有絲毫征兆,瞬間便席卷了整個山坳。坳裏所有物件全都著魔般地瘋狂起來,石頭隨風而跑,杏樹隨風而折,屋頂上的茅草隨風而揚。那聲音已不是單純的風聲,而是千萬頭野牛在嘶吼,在狂奔,在末日來臨前的絕望悲鳴。
大風整整刮了一夜,天明的時候才輕輕遁去。頭天還是一身橘黃豐滿妖嬈的杏樹,隻剩下了瘦骨嶙峋的樹幹。地上鋪滿了厚厚一層金黃,像一塊由黃杏織成的巨大地毯。踩在上麵,發出“撲哧、撲哧”的聲響。稍有不慎,一個趔趄倒下去,便滾一身汙黃。
現存的老年人一提起當年那場大風,都談之色變,說是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就從來沒見過那麽大的風了。多年之後,剛從大學畢業正等待分配工作的鍾兒聽完了老人們近乎誇大其詞的講述後,曾不屑地笑笑,說,那不過是一場偶爾經過的龍卷風罷了。老人們就撇撇嘴,不再搭腔兒。其中的意味兒實濃,既有對無知狂妄小子的蔑視,更有對自己辛苦講述卻得不到迴應的遺憾。
當時,茂生爹雙手捧著茂響這團粉嘟嘟的肉,愣愣地望著屋外淒慘的景象,憂慮忡忡地道,這崽子是精兒變的呢,準是禍害精。這家早晚得叫他給踢蹬了。說罷,他毫不猶豫地跨出屋門,向村後杏林深處走去。
本家幾個伯娘叔嬸們莫名其妙地看著茂生爹抱著剛剛出生的茂響遠去,還以為茂生爹剛得了個兒子,喜瘋了。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茂生娘。她抬起產後虛弱的身子,摘肝掏心般地號啕大哭起來,一邊臭罵著畜生不如的狠心男人,一邊厲聲喝叫著隻有四歲的茂生,讓他快點兒跟在爹的後麵,找不到茂響,就一塊死在外麵別迴來了。
伯娘叔嬸們終於明白了茂生爹異常舉動可能帶來的殘不忍睹的後果,便一窩蜂兒地追了出去。剛剛追到村後,就見茂生爹獨自一人甩著兩隻空手走迴來。
伯娘叔嬸們七嘴八舌地追問,扔在哪兒哩。
茂生爹不答話,嘴裏一個勁兒地叨咕道,是精兒變的呢,我家可沒造孽,千萬別再來我家吔。
伯娘叔嬸們不再追問。她們一邊扯開了嗓門兒喊叫著自家男人、娃崽兒的名字,一邊一字散開,漫山遍野地搜尋著茂響。很快,有百十口子人布滿了整個山坳,喊叫詢問聲此起彼伏。
最終,還是茂生找到了茂響。
他哭著跟在大人屁股後麵,向村西溪澗處亂竄亂蹦而去。先是聽到一聲嬰兒哭聲,接著便看見一棵歪脖大杏樹下有個隆起的杏堆。急急地扒開,便一眼瞥見了粉嘟嘟的茂響。他正貪婪地吸吮著臉上的杏汁兒。
這事發生在一九四〇年農曆五月初五,芒種也才剛剛過去了五天。在此之前,杏花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過得平靜而悠遠,真可謂陶老夫子所向往的桃源境界了。此後,隨著茂響的到來,杏花村便湧進了一股騷動氣息。村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預感:這平靜而悠遠的日子將不複存在,伴隨而來的將是莫名地驚悸與不安。可以說,茂響的出生時間,正是杏花村五百年來曆史變遷的分水嶺。茂響的生日,特別是茂響出生時的那夜大風,給了杏花村人刻骨銘心的記憶。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茂響長到兩歲,也就是時日熬到了一九四二年,山外不斷傳來隱隱地槍炮聲。與過年時節燃放鞭炮的聲音相比,那聲音更有穿透力,徑直穿透耳膜,掀起內心震顫,攪得人心裏發毛,整日坐臥不安。不久,村裏陸陸續續來了些山外的親戚,說是日本人打進來了,瞪著猩紅的獸眼,伸著長滿紅色豬鬃毛的爪子,見人就殺,見東西就燒,見了小孩竟敢放進鍋裏煮著吃。
杏花村人震驚了,不祥的氣氛籠罩了整個山坳。跑是無處跑的。如果有地方跑,山外的人就不會一窩蜂兒地拱進這山旮旯裏。唯一的辦法,就是躲。鬼子來了,闔村老小就往大山深處躲。這些被老祖宗選中的基業,成了後輩子孫們逃命的天然屏障。那時,人們都把躲鬼子叫跑鬼子。一旦有鬼子進山的傳言,哪怕是猜測,全村老小便撇下豬狗鵝鴨樹田院落,隻帶著早已備好的煎餅,一股腦兒地逃進深山密林裏。
其時,茂生爹用杏木做了兩個精巧的背筐,自己一個,女人一個。一有情況,就把茂響放進女人的背筐裏,自己背著煎餅,拉著茂生飛奔山林。如此驚弓之鳥般地整整忙活了六年。
直到現在,杏花村人除了在若幹年後接待過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日本商人外,誰也描述不出真正入侵中國的鬼子是什麽樣。也許是杏花村太深的緣故,連鬼子也不屑踏進或不敢貿然闖進這深山老林。由此說明一點的是,山裏人終究沒見過大世麵,經不起外界丁點兒的刺激。一有風吹草動,便隻顧自己嚇自己,就這樣白白自嚇了六年。
其實,也沒有白嚇。接踵而來的一次又一次動蕩,如茂響出生時的那夜大風,無情地席卷著杏花村,席卷著杏花村的每一處人家院落。
先是一年杏熟季節,來了一幫穿著杏黃色衣服的兵。他們將村裏一茬精壯年全都帶走了,老百姓叫“抓夫”。茂生爹當然也在其內,撇下了孤苦伶仃的茂生娘和十二歲的茂生、八歲的茂響,以及六間寬敞的房屋。他這一去,便如斷了線的風箏,從此杳無音訊了。作為長子的茂生咬緊牙關,以自己稚嫩的肩膀,與茂生娘一起苦苦支撐起了這個行將破碎的庭院。之後,又來了土改工作組,說是解放了,把所有山林田地都重新進行了分配,並依各家各戶的財產狀況,劃分了家庭成份。茂生家當之無愧地被劃到了富農類。再之後,便是無數次地人為運動。頭戴高帽胸掛批鬥牌子的茂生娘,也無數次地在杏林院落間穿梭個不停。
一次次地刺激,使杏花村瘋狂了,更使杏花村人瘋狂了。人們都不容置疑地說,茂生爹的話應驗哩,真真地應驗了呀。
就在茂生娘唿天不應喊地不靈即將絕望的時候,一股巨大悲哀,伴隨著驚人福氣,雙雙降臨到茂生家的門庭。茂生那一去無音信的爹,如天降仙爺般地有了音信。他死了,準確地說是犧牲了。他先被抓到國軍當差,後又隨軍起義,當上了解放軍,並幹上了營長,在抗美援朝中壯烈犧牲了。他當然成了烈士,茂生娘也當然成了軍烈屬。
鑒於茂生爹的功績,上麵重新為茂生家劃分了成份,列到下中農類,並給了一個去南京的招工指標。茂生娘在喜一陣哭一陣,哭一陣喜一陣,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後,開始細細盤算著這個招工指標怎樣使用才能令自己可心可意。到底是給茂生好呐,還是給茂響的好。
在茂生的記憶裏,茂生娘永遠偏向著茂響。或許是茂生娘覺得茂響剛出生時就遭遇了遺棄,全是自己的過錯,就格外地疼愛他。在她與茂生吃苦受累,甚至快要絕望的時候,仍不讓茂響下地幹活,以至養成了他好吃懶做爭強逞能的脾性,就此鑄成了茂響坎坷的一生。這是後話。
當時,為那個招工指標,茂生和茂響弟兄倆爭得不可開膠。獨霸慣了的茂響當仁不讓,茂生也是鐵了心地想到大城市裏去逛逛。茂生是家中長子,自然得到了家族人的支持。茂響則是茂生娘的心頭肉,她當然一心想叫茂響去。直到現在,茂生仍深感不平。自己對這個家出盡了牛馬力,卻始終沒有得到娘的認可。
鑒於茂生的決心和家族村人的輿論壓力,迫使茂生娘理直氣壯地找到公社,又跑到了縣裏,終於多爭到了一個招工指標。於是,在村人妒嫉的目光中,茂生一家人舉家搬遷到南京,進了工廠,成了一戶正正經經的工人階級家庭。過了幾年,一位高中文化的城市姑娘走進茂生家,與茂生成了親。她就是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