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常是江浙一帶的人,在他小時候,一天午歇的時候,原本明媚的天氣突然間變得昏暗無比,天空堆滿烏雲,霎時就雷亮大作,突然,一隻比貓大一些的東西竄進了王太常午睡的屋子,直接跳到他的床上,躲在他的身下,不論王太常怎麽驅趕,它就是騰挪著不肯離開。


    雷電轟鳴一陣後漸漸散去,天空重新放晴,那個比貓大些的東西也立即離開了王太常的屋子。


    王太常這個時候才看清楚,那根本就不是貓,他這才開始害怕起來,忙隔著房門喊起了哥哥。王太常的哥哥聽到年幼的弟弟如此害怕的唿喊,趕忙過來查看情況,王太常將剛才發生的事對哥哥說了一遍,他哥哥聽了大喜,說道:“弟弟將來必定會大富大貴,這是狐狸來借你避雷劫來了!”


    後來,王太常果然少年時就中了進士,從縣令一路做到了監察禦史。


    王太常有個兒子,名叫元豐,從小是個傻子,到了十六歲還分不清男女,因此,附近鄉鄰戚朋沒一家肯將女兒嫁過去的,王太常夫妻為了這個兒子,可真是愁白了頭。


    這天有個婦人帶著一個少女登上了王家的門,婦人說願意將女兒嫁給王元豐為妻。


    王夫人叫過那個女孩上前來,仔細看了看,這一看不得了,王夫人簡直喜歡的不得了,就見這個少女長得唇紅齒白,巧笑嫣然,堪比天上的仙子,王夫人心裏立即就願意了,問起姓名來,那婦人答道:“老身姓虞,這是小女,名叫小翠,今年十六了。”


    王夫人問婦人想要多少聘金,婦人說道:“小女跟著我,就算是吃糠都沒個飽,隻要進了夫人家的門,住有高大寬敞的屋子、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還有奴仆使喚,隻要她自己肯,過得舒心,我的心願就了了,又不是賣菜,開口就要賣多少錢!”


    王夫人聽了這話,心情大好,見這婦人雖然窮困,但卻也算有風骨,當即就熱情的招待了她們,還給了婦人豐厚的禮物。


    婦人叫小翠拜見了王太常和王夫人,囑咐道:“這是你的公公婆婆,你以後侍奉他們要恭敬謹慎,我有些忙,這就走了,三天後我再過來。”


    王夫人見婦人要走,吩咐仆人備馬送一送,但婦人婉拒了,她說自己家住的離這裏不遠,就不給王家添麻煩了。婦人說完,就告辭離開了王家。


    母親走了,留下小翠獨自一人留在一個陌生的家裏,小翠卻沒有表現出留戀和悲傷的神情,當即就在妝奩中翻找起來,拿出個花樣子,看樣子打算繡花。


    王夫人看小翠這番表現,更加喜歡她。


    幾天後,婦人並沒有再次登門,王夫人便問小翠家住在哪裏,但小翠卻憨憨的,說不清自己家到底在哪,該怎麽走,王夫人也挺無奈的,隻得作罷。


    婦人不來,王夫人也確實挺喜歡小翠,便找了個日子,收拾起一個院子,替兒子和小翠完婚了。


    王家一眾親朋戚友得知王家找了個窮人家的女兒做兒媳婦,不免暗地裏嘲笑起來,然而,等到成婚那天,眾人見到了天仙般的小翠,紛紛驚詫不已,如此美麗伶俐的女子,就算是家裏窮點,也完完全全配得上王家的那個傻兒子了。從成婚那天起,背地裏的那些嘲笑也漸漸平息了。


    小翠很聰慧,很是能察言觀色,完全看著公婆的臉色行事,王太常夫妻因此對小翠特別疼愛。然而,如此出色的小翠,配的卻是自家的傻兒子,王太常夫妻倆心中還是有些不安的,唯恐小翠嫌棄她的夫婿。但小翠卻天天開開心心的有說有笑,仿似對傻丈夫一點都不嫌棄。


    小翠很是活潑愛玩,她用布做了個圓球,裏麵塞滿棉花,經常踢著玩。小翠穿著小皮靴,一抬腳就將圓球踢出去十幾步遠,然後叫元豐跑過去撿迴來,元豐和一眾伺候的婢女為了撿球,經常跑來跑去,累得滿身是汗。


    一天,王太常偶然從小翠他們的院子路過,那個圓球好巧不巧的剛好被小翠踢飛起來,正中王太常的麵門,王太常的帽子都被打歪了,小翠和伺候的婢女們見闖了禍,轟然而散全跑了,唯獨元豐還笑嘻嘻的跑過去撿球。


    王太常氣得臉色鐵青,從地上撿起塊石頭就朝兒子扔了過去,正好打在他臉上,元豐吃痛,立即捂著臉趴在地上大哭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