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如春懷疑琴是被狐仙彈響的,他想著可能是狐仙想跟自己學琴,所以,溫如春仍舊將琴放迴原處,此後,他幹脆每天晚上都會將那首曲子演奏一遍,然後離開。果然,等到書房裏沒人了,那琴又自己響了起來,所彈奏的正是之前溫如春彈的那首曲子。


    溫如春每晚都會藏起來,悄悄的聽狐仙練琴,就這樣過了六七個晚上,狐仙居然真的彈成了曲調,足可以聽上一聽了。


    溫如春將良工娶迴家後,夫妻兩個談起了那首《惜餘春》詞,這才知道了,他們之所以能成親,全都要靠這首詞的功勞,不過,他們夫妻兩個怎麽也想不明白,那首充當紅娘的《惜餘春》詞到底是怎麽來的。


    良工也聽說了書房半夜琴聲的事,好奇心驅使之下,良工也悄悄的躲在書房外聽了聽。聽過了這奇異的琴聲,良工對溫如春說道:“這不是狐仙彈的,琴聲淒楚,隱隱有鬼聲。”


    溫如春聽了,並不是很信妻子良工的話,他仍舊認為彈琴的是狐仙。


    良工見丈夫不信,便道:“妾家裏有古鏡,可以鑒別魑魅魍魎。改天派人去將那古鏡取來,一照就知道到底是鬼是狐了。”


    溫如春也想搞清楚半夜彈琴的到底是什麽,便同意了良工的提議。第二天,良工派仆人迴娘家取來了那麵古鏡,等到晚上書房裏琴聲再起的時候,良工帶著那麵古鏡就突然推門進了書房,同時用燭火一照,屋裏果然有個女子。


    女子露了行跡,被當場撞破,慌得縮在書房的一角,瑟縮成一團,再也不能隱身。


    溫如春也跟了進來,他也看到了角落的女子,隻一眼,他便認出了,這個女子正是當初他躲雨時遇到的宦娘。


    溫如春大驚失色,忙追問宦娘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宦娘含著眼淚說道:“我替你們牽線搭橋,成就美滿姻緣,不說得到你們夫妻的感激,怎麽反倒要這樣逼迫我?”


    溫如春見宦娘似乎很是害怕那麵鏡子的樣子,便勸良工先將古鏡收起來,叫宦娘不要再害怕,良工依言將古鏡裝進了袋子,宦娘這才戰戰兢兢的從角落裏出來。


    宦娘離得溫如春夫妻遠遠的坐下,說道:“妾是太守的女兒,已經死了一百多年了。我年少時很喜歡琴箏,箏我已經能熟練的彈奏了,唯獨琴沒有得過名師指點,就算是在九泉之下,仍舊覺得是樁憾事。


    公子當初來躲雨的時候,妾有幸聽公子彈琴,對公子的琴技很是欽佩向往,公子來求親,妾因是九泉之人,不能和公子成就良緣,便想著替公子尋覓一個良人,以報答公子對妾的情意。


    劉公子座位下的繡鞋、《惜餘春》詞,都是妾所為,妾替你這個師父做的,不可謂不盡心。”


    溫如春夫妻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他們今生能做成夫妻,全是眼前這個宦娘的功勞,溫如春和良工兩人對宦娘十分感激,當即起身對宦娘拜了下去,感謝她的成全。


    宦娘受了他們的禮,繼而說道:“公子的琴我已經領會了大半,但仍舊沒有學到其中的精髓,還請公子再替妾演奏一次吧。”


    溫如春當然沒有拒絕,他立即調好琴弦,彈奏了起來,邊彈邊講解彈奏時的指法和技巧,宦娘極為認真的聽著、看著,等到一曲終了,宦娘高興的說道:“我已經全部領會了!”


    說完,宦娘起身便要告辭離開。良工喜歡彈箏,聽宦娘說她箏彈得好,就很想聽宦娘彈上一曲。宦娘推辭不得,隻好彈奏了一首箏曲。


    宦娘的箏彈的真是動聽極了,那曲調根本就不是人世間所有的,良工邊聽邊打著節拍,被宦娘演奏的箏曲所深深折服,等到一曲終了,良工誠懇的請求宦娘能教她彈箏。


    宦娘想了想,提筆寫下了十八章箏曲交給良工,做完這些,宦娘又要告辭,溫如春夫妻不舍,再次苦苦挽留,宦娘悲傷的說道:“你們夫妻琴瑟和鳴,都是彼此的知音知己,我這個薄命人哪裏有這種福氣?如果有緣,來世我們再見吧。”


    臨走前,宦娘交給溫如春一個卷軸,叮囑道:“這是妾的小像,如果你沒忘了我替你們做媒的功勞,你可以將這副像掛在臥室,高興的時候,點上一炷香,對著小像彈上一曲,那邊是如同我親身領受了。”


    說完,宦娘就走出了書房門,立即消失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