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劈完柴,出了一身汗,他拎了一桶在太陽底下曬得溫溫的水,痛快的衝了個涼,然後渾身舒爽的來到了書房,此時,異史山人也已經寫好了那個上仙的故事,他和陸老兩人正坐著新沏了一壺茶。


    和尚也坐下了,陸老給他倒了一杯茶,說道:“嚐嚐我自家茶園裏產的茶,味道怎麽樣?”


    和尚看著清透翠綠的茶湯,一陣茶香襲來,他深深吸了口氣,輕輕抿了一口,讚道:“好茶,入口清香,後有迴甘,不錯不錯。”


    和尚一口喝幹杯中茶水,舉著杯子又要來一杯,他依舊不死心,對異史山人問道:“你當初真的和那個念東先生去求仙問藥了?”


    異史山人還沒說話,陸老就哈哈笑道:“和尚,我再給你說個念東先生的故事吧。”


    和尚聽了,也就不再追問,專心聽陸老講起故事來。


    ***


    少宰高念東先生說:“崇禎年間,有個猴仙,號靜山。他的神魂經常俯身在河間縣一個老人身上,和人談詩論文,判決吉兇,他說話總是娓娓道來,絲毫不知疲倦。如果將果品、菜肴放在供桌上,總會被吃得一片狼藉,但卻沒人能看得到它。”


    那時,念東先生的祖父病了,就來信說:“侯靜山,是個有百年道行的,不能不見見他。”


    為了滿足老人的願望,高家就派了家中仆人去河間縣請那個老人家。老人家到了一天了,但猴仙卻還沒到。高家人就焚香祝禱,請猴仙快快顯靈,突然聽到屋簷上傳來大聲的讚歎聲:“這真是個好人家!”


    眾人被驚得紛紛抬起頭來,環顧四周,臉上都露出驚愕之色。他們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到底是怎麽迴事?難道真有什麽仙人降臨不成?”就在大家疑惑不解之際,屋簷上方再次傳來一陣說話聲。這次的聲音比之前更為清晰,仿佛就在耳邊迴蕩一般。


    此時此刻,那位一直沉默不語的老人家突然站起身來,他的神情顯得格外莊重和嚴肅。他用一種低沉而又充滿敬意的語氣說道:“諸位莫要驚慌,大仙已然駕臨此地,請跟我一起出去迎接大仙。”他的話音剛落,整個場麵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老人家身上。


    眾人忙肅容起身,整理一下衣冠,跟在老人家的身後,出去迎接猴仙。


    眾人看到老人家和人拱手致意,對麵似乎也有的問候聲,但卻看不到人。


    老人家打完了招唿,那個聲音就再也不見了,而老人家的神情似乎和剛才截然不同,眾人猜測,估計是猴仙已經上了老人的身。


    眾人簇擁著老人家一起走進念東先生祖父的房裏,隨即,屋裏就傳來大聲的笑談聲。


    當時念東先生兄弟兩人還是秀才,剛參加鄉試迴來,猴仙說道:“兩位公子考得很好,不過五經還不算太熟,還需要勤加努力,將來飛黃騰達就不遠了。”


    兩位公子恭敬的問祖父的病情如何,猴仙說:“死生事大,這其中的道理是很難說清楚的。”


    大家聽了這話,都知道高老太爺這次恐怕的挺不過去了,果然,後來沒過多久,高老太爺就謝世了。


    要問這猴仙是什麽來曆?話說當年有個耍猴人,帶著猴子去村裏賣藝,哪知猴子將脖子上的鎖鏈弄斷逃了,耍猴人沒能追上它,那隻猴子就逃進了深山當中。十多年後,仍舊有人在山裏看到了那隻猴子,它行走如飛,看到人就迅疾逃竄。


    後來,猴子漸漸來到村裏,偷食村民的食物,但村民都發現不了它。一天,猴子終於被村民看見了,於是村民就追著它一直到了野外,其中一個村民搭弓射箭,將猴子殺死了。


    猴子死了成了鬼,但猴鬼卻不知道自己死了,隻覺得自己變得身輕如燕,一個唿吸間就能到達百裏之外的地方,它漸漸開了靈智,就找打了河間縣的那個老人家,對他說:“隻要你能供奉我,我就讓你發家致富。”


    自此後,那猴仙就自己取了個號,叫靜山。


    ***


    故事說完,和尚張大了嘴,問:“這,這是真的?不是你編故事哄我的?”


    陸老瞥了和尚一眼,笑道:“佛曰,信則有,不信則無。”


    和尚頓時不幹了,嚷道:“這句話可不是用在這裏的!”


    “一樣,一樣。”異史山人飲下一杯茶,也附和著笑了起來。


    窗子沒能關住滿屋的歡笑聲,驚起了院子裏的雀鳥,夕陽將院子染成了一片金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