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終於恢複了熱鬧,茶攤重新支了起來,村民漸漸又開始在那裏聚集。


    異史山人帶著兩個好友,趁著陽光正好,坐在茶攤喝起了大碗茶,此刻,正有一個外地來的行腳商人坐在茶攤歇腳,聊著聊著,他就說起了他聽來的一個關於地府的故事。


    ***


    酆都縣郊有個洞,深不見底,大家都說那個洞是閻羅的官署,裏麵的一切刑具,都是借助人製造出來的。


    原來,縣裏的鐐銬刑具之類隻要壞了,就被扔到這個洞口,縣令馬上用新的替代。那些扔在洞口的刑具,隻要過了一夜,就會不知去向。關於洞裏刑具報廢的開支,縣令都記入了開支賬簿裏麵。


    明朝有個禦史行台,姓華,這天他按理巡視到酆都縣時,聽了這個閻羅官署的傳說,他並不相信,就打算親自走到洞裏,去打破人們對這個洞的訛傳。


    眾人對這個洞都十分畏懼,紛紛勸說華禦史不要去,但華禦史不聽,執意要下去,他用手舉著燭火,隻帶了兩個隨從,就走進了洞裏。


    走了約莫一裏地,燭火突然熄滅,華禦史驚了一下,定睛看去,眼前不但不是一片昏暗,反而卻看得清清楚楚,比之舉著燭火時看得還要清楚。


    就見前麵台階寬闊明朗,有十多間大殿聳立,裏麵端坐著身穿官袍手持笏板的官員,唯獨東邊那間大殿裏空了出來,虛位以待。


    原本在大殿裏端坐的官員見華禦史來了,忙走下台階歡迎,笑問道:“你來了?別來無恙啊。”


    華禦史不明所以,問這是什麽地方,官員說,這裏就是陰曹地府。


    華禦史一聽,嚇得立即後退了好幾步,拱手告辭轉身就要離開,官員指著那個空著的位置對華禦史說:“那個就是你的位置,你哪裏還能迴去?”


    華禦史越發害怕,一再請求寬恕他,放他迴陽間去,官員說:“一切皆有定數,哪裏是你能逃脫的?”


    說完,他拿出一卷公文交給華禦史看,就看到上麵寫著:“某月某日,華氏以肉身歸地府。”


    華禦史看了上麵的記載,渾身戰栗如墜冰窟,他一想到自己的幼子和老娘無人照拂,就忍不住泫然淚目。


    不一會,有個身穿金甲的神仙,手裏捧著一卷黃帛書過來,眾官員看到了,忙下跪拜接旨意,就見那金甲神仙展開黃帛書,將天帝的旨意宣讀了一遍。接完旨,眾官員對華禦史祝賀道:“可喜可賀,你有迴陽間的機會了!”


    華禦史正哭得不能自抑,聞言忙驚喜的問有什麽機會,官員說:“方才接到天帝的詔命,大赦冥界,故此,可以為你申訴折免差役,你有望迴陽間去。”


    說完,官員就指了條路讓他迴去。


    華禦史按照官員指的路走了幾步,前麵立刻就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哪裏還能找得到路?


    華禦史欲哭無淚,正六神無主的時候,突然,前麵出現一員神將,氣宇軒昂的走過來,就見這員神將紅臉長須,身上的神光散出幾尺遠。


    華禦史跪在地上迎接神將,並哭求神將救命,指條出去的明路,神將說:“你誦讀佛經就能出去。”神將說完,不再理會華禦史,徑直去了。


    華禦史思量著,佛經他大多記不住,唯獨《金剛經》曾經稍微看過,還能記得些,於是,他雙手合十,背誦起了《金剛經》,神奇的事發生了,眼前頓覺一線光明,照亮了前麵的路。


    華禦史大喜,一路背誦著《金剛經》,一路往前走,偶爾有忘記的地方,光明立時熄滅,前麵的路立刻就變黑了,他靜下心仔細迴想,將經文再次背誦出來時,眼前立刻又出現光明,就這樣,華禦史終於走出了那個山洞,重新迴到人間。


    至於跟著他進去的那兩個隨從,哎,就不必再問了。


    ***


    “大和尚,你說,金剛經真的有那麽厲害,能帶人走出地府?”行腳商說完故事,問正一顆顆往嘴裏扔茴香豆的和尚,雖然這個和尚一看就不像個正經和尚,但萬一人家真人不露像呢?


    和尚猛地被這麽一問,完美的節奏被打亂,茴香豆沒掉進嘴裏,好巧不巧的扔進了鼻子,還好鼻孔較大,沒卡住。


    和尚忙低頭將茴香豆甩了出來,然後抬頭做出一副高深的樣子,宣了聲佛號,說:“佛曰,不可說。”


    接著,起身,雙掌合十,離開茶攤,好一副高人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