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史山人又一次送走了自己的好友,他站在官道上,目送著好友乘坐的馬車漸漸變成一個黑點,直到再也看不見,人生就是這樣,有聚就有散。聚散本就無常,就像日升後總會日落,但是,第二天,還會再照常升起,不是嗎?


    “迴吧。”和尚輕咳了聲,說道。


    異史山人點了點頭,與和尚慢慢的迴了小院,他到了書房,照常整理著手稿,今天,他要整理的是一篇和白蓮教有關的故事。


    ***


    滕縣有對夫婦,篤信佛教,不吃葷腥,丈夫名叫趙旺,趙旺夫婦憐老惜貧,在鄉間名聲極好,有“善人”之稱。


    趙旺夫婦家中頗為殷實,家裏有個女兒,小名叫小二,長得美貌絕倫,人也聰慧,趙旺夫婦對這個女兒愛若珍寶。


    小二六歲的時候,跟著兄長趙長春一起隨老師讀書,不過五年功夫,小二已經熟讀四書五經。


    他們有個同窗,姓丁,字紫陌,比小二大三歲,文采風流,常年同窗讀書,讓這對小兒女之間互生愛慕,丁紫陌便私下裏告訴母親,讓母親去趙家提親,然而,趙旺打算讓女兒高嫁,想攀個大戶人家,就沒有答應丁家的提親。


    沒多久,趙旺被白蓮教蠱惑,入了白蓮教,白蓮教的徐鴻儒起兵造反,趙家一大家子也跟著成了反賊。


    趙小二書讀得多,人又聰慧,很多東西一看就明白,那些剪紙成兵、撒豆成馬的術法她更是一學就精。


    跟著徐鴻儒學藝的小女孩有六人,唯獨小二學得最好,因此,徐鴻儒將自己的一身本事,都盡數傳授給了小二,趙旺也因為女兒小二的緣故,得到了徐鴻儒的重用。


    四年後,丁紫陌十八歲時,參加縣試中了秀才,家裏要為他議親,然而,丁紫陌卻成婚,因為,他的心裏一直忘不了小二,某天,他幹脆悄悄離開家中,也投到了徐鴻儒的麾下,期盼著和小二再續前緣。


    小二見到了丁紫陌,歡喜異常,對丁紫陌格外優待,丁紫陌在白蓮教中的用度和地位,都比別人要強。


    小二因為是徐鴻儒的高足,代替徐鴻儒主持軍務,她日夜在軍中忙碌,連父母都沒多少時間見,然而,丁紫陌卻每天晚上都能見到小二,他倆將仆役都打發走,經常一待就到了三更天以後。


    丁紫陌問小二,“我來這裏,你知道是因為什麽嗎?”


    小二咬了咬嘴唇,答道:“我不知道。”


    丁紫陌看著小二,認真說:“我來這裏,並不是為了攀龍附鳳求一番大事業,我來這裏,完全都是為了你。白蓮教是旁門左道,早晚都會滅亡,你這麽聰慧,怎麽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你要是和我一起逃走,那就不枉我這一番來找你的心意了。”


    小二聽了丁紫陌的話,如同一道閃電劃過腦中,她低頭思索了一會,恍然大悟,說道:“是我糊塗了,你說得很對,我們這就走!不過,我背著父母獨自走,這是不義不孝,我需要去告訴他們一聲。”


    丁紫陌點頭,於是二人來到趙旺夫婦的住所,對他們陳述利害關係,但趙旺卻執迷不悟,說:“我師傅是神人,怎麽會有錯?”


    小二見勸不動父母,隻好放棄,她將頭發從姑娘頭梳成了婦人頭,以示和丁紫陌在一起的決心,然後,拿出兩隻紙鳶,與丁紫陌各騎一個,紙鳶突然活了過來,撲簌簌煽動翅膀,然後展翅飛上高空,如同比翼鳥一樣,雙雙飛走。


    天亮時,兩人來到了山東萊蕪地界,小二用手撚了一下紙鳶的脖子,紙鳶立刻就收起翅膀掉了下來,小二收起紙鳶,又變出一雙驢子,和丁紫陌騎著驢子走到了一個山溝中,看到這裏與世隔絕,環境清幽,就打算在這裏住下來,他們對外稱是避難的人,租了屋子住了下來。


    由於兩人是匆忙之間從白蓮教中逃出來的,根本就沒收拾行李細軟,身上沒有銀錢,家中也沒有米糧,丁紫陌很憂愁,這日子該怎麽過下去。他出去想問鄰居借一些米糧暫時度日,但卻沒有一個人肯借給他。


    小二卻是一點不急,她將自己穿戴的首飾當了,換了些銀錢過日子,每天關門閉戶,和丁紫陌在家裏安靜的過日子。


    他倆每天不是猜燈謎,就是迴憶之前讀過的書,兩人也是要賭出個輸贏高下的,輸了的人,可是要被贏的人用兩根手指並攏打手腕和胳膊的哦。


    小二和丁紫陌居住的屋子裏,總是傳來歡快的笑鬧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