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該去接徒兒的日子了,異史山人趕著馬車將徒兒接到家裏,發現家中已經來了客人。


    異史山人走進屋子,發現張舉人正在招待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人,中年人先發現了異史山人,忙拱手道:“山人別來無恙。”


    “哎呀,高兄!別來無恙!”異史山人驚喜說道。


    原來,來人是郴州知府高明圖,他打算迴京述職,恰好路過這裏,聽說了異史山人旅居在此,就特意過來拜訪。


    賓客相互自然是好一番契闊,小徒兒抱著一把桃脯美美的吃著,停不下嘴,異史山人和好友們邊喝茶邊吃著茶點,同時品嚐著高知府帶來的桃脯。


    “這個桃脯與別處的不同,頗為味美,高兄是自何地得來的啊?”張舉人不愛吃這些零食的,居然也對桃脯讚不絕口。


    “說起這桃脯啊,還有一番來曆呐。”高知府神秘的笑道。


    “哦,你快說來聽聽。”異史山人也再次撚了塊桃脯往嘴裏送,桃脯確實美味,他也不由得多吃了兩塊。


    “在郴州當地啊,流傳了這麽一個故事。”高知府喝了口茶,緩緩的說了起來。


    ***


    郴州有個民女蘇氏,在河邊洗衣服,河中有塊巨石,蘇氏蹲在上麵浣洗衣裳,看到有一縷青苔綠滑可愛,青苔隨著流水浮動,繞了巨石三圈。蘇氏看得心動不已,不由得看呆了,迴去後,蘇氏就發現自己好像有孕了,肚子漸漸變大。


    蘇母看到女兒這個樣子,私底下悄悄的詰問女兒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蘇氏著實冤枉,她將自己那天在河邊發生的事告訴了母親,但蘇母卻覺得這也太不可思議了,總覺得女兒沒有說實話。


    過了幾個月,蘇氏生下了一個男孩,蘇母覺得丟人,打算將這個孩子扔到偏僻的巷子去,任他自生自滅,蘇氏到底不忍心,說服了母親,將兒子藏在櫃子裏悄悄的養著。蘇氏有了兒子,立誌終身不再嫁人,以表明自己要將兒子撫養成人的決心。


    然而,蘇氏終歸是未婚先孕,始終還是覺得抬不起頭。她將兒子在櫃子裏一藏就是七年,這七年裏,兒子從來沒有見過外人。這天,兒子突然對蘇氏說:“兒子漸漸長大了,總關在櫃子裏也不是長久之計,兒子這就離開,再也不用拖累母親了。”


    蘇氏大驚,問兒子小小年紀想去哪裏,兒子迴道:“我並不是人,離開母親後,我就會騰雲駕霧而去了。”


    蘇氏知道留不住兒子了,流著淚問兒子什麽時候迴來,兒子迴道:“等母親壽終正寢的那天,兒子就會來接母親。兒子離開後,假若母親需要什麽東西,可以去兒子藏身的那個櫃子裏拿,一定能滿足母親的心意的。”說完,兒子對著蘇氏拜了幾拜,轉身就走出了門去。


    蘇氏緊跟著追出去,隻見到門外空空蕩蕩,哪裏還有兒子的身影?蘇氏悵然而返,告訴母親兒子已經走了的事,蘇母大感詫異,隻覺得整件事太過奇異了。


    蘇氏的兒子走了,但她也依舊堅守著舊日的誌向,沒有再嫁人,而是在家一心侍奉老母親,和老母親相依為命,她家也日漸貧窘。


    一天早上起來,蘇氏掀開米甕打算做早飯,卻發現甕中已經無米下鍋,翻遍了家中上下,再也找不出一點值錢的東西去換米了。蘇氏無計可施,突然想起兒子走的那天對自己說的話,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打開了櫃子,竟然發現櫃子裏赫然擺著一袋白米,蘇氏大喜,忙舀米煮粥,做起了早飯。


    此後,但凡家中缺什麽,蘇氏就去開櫃子,櫃子總是有求必應,蘇氏母親的日子也就過得滋潤起來。


    三年後,蘇母一病死了,一應喪葬費用,蘇氏都是從櫃子裏取用的,倒也將母親風光大葬了。


    葬完母親,蘇氏又獨自生活了的三十年,一天也沒出過門。


    一天,鄰居家的嬸子來蘇家借火,看見蘇氏獨自坐在家中,和蘇氏說了好一會話後才離開,她迴到家中後不久,突然發現鄰居家,也就是蘇家屋子的上空彩雲繚繞,如同一把華麗的打傘蓋在蘇家的屋頂上,彩雲當中站著一個盛裝的人,仔細一看,居然是蘇氏。


    彩雲盤旋繚繞了好久,才開始往天空上升去,漸漸的看不見了。


    鄰居們看到這種奇異的景象,覺得必定有事發生,他們心中懷著疑惑,一起來到蘇家,走進屋裏,發現蘇氏已經盛裝麗服坐在那裏,早已沒了唿吸。


    因為蘇氏沒有後人,眾人聚在一起議論,該如何處理蘇氏的後事,這時,就看到門外走來一個豐神俊朗的少年,向眾人拱手答謝。


    鄰居都隱約知道蘇氏有個兒子,現在看到少年,都沒有懷疑他的身份,覺得他應該就是蘇氏那個藏起來的兒子。少年拿出銀子安葬了母親,還在蘇氏的墳墓前種下了兩株桃樹,然後謝過眾鄰後,告辭而去。


    少年走開了幾步,腳底了突然就生出一團雲霧,很快,少年的身影就不見了。


    後來,蘇氏墳前的桃樹開花結果,結出的桃子甘美多汁,芳香清甜,居民稱唿這種桃子為“蘇仙桃”。桃樹長得枝繁葉茂,一直長盛不衰,凡是在當地當官的人,總要摘一些帶迴去,當做特產送給親友。


    ***


    “師父,桃脯還有嗎?”小徒兒聽完了故事,桃脯也吃完了,他忍不住開口了,今天,桃脯的吸引力已經大過了故事,小徒兒不再問十萬個為什麽,反倒隻關心桃脯了。


    “有有有,還有,還有,你若喜歡吃,我這裏還有兩包,全給你。”不待異史山人意思意思訓斥小徒兒幾句,高知府就笑嗬嗬的開口了。


    異史山人見小徒兒已經伸出手樂嗬嗬的接過了兩包桃脯,他也就意思意識的客氣了兩句,老實不客氣的讓小徒兒將桃脯收好,帶到書院去吃,不要一次全吃完了。


    畢竟,這麽好吃的桃脯,是真的不多見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