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急忙去推,那陣人形煙霧就掉落榻下,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同時李化聽到這股人形煙霧說道:“父親你這是做什麽?”
說完,人形煙霧仍舊往床榻而去。
李化非常害怕,和妻子倉皇逃出內室,口中驚唿不斷。那個小孩兒跟在他們身後,口裏急切的喊著父親、母親。
李化倉皇逃到小妾的屋裏,嘭的一聲關上門,胸口的那口氣還沒來得及喘勻,低頭就看到那個小孩兒已經站在膝前,用孺慕的眼光看著他。
李化驚駭不已,問道:“你為何總是要跟著老夫?”
小孩兒迴道:“父親容稟。我本是蘇州人氏,姓詹,六歲時父母雙亡,隻好跟著哥嫂過活,但哥嫂嫌我是個累贅,將我趕到外祖家住。一天我在外祖家門外玩耍時,被那個妖僧迷住,殺死在桑樹下,後來我就被他控製,替他做事。從此,我含冤被困九泉之下,不得脫身轉世,幸好父親讓那妖僧伏法,兒這才得以沉冤得雪。為了報答父親的大恩,兒願給父親做兒子,給父親頤養天年。”
李化說道:“人鬼殊途,你怎麽能和我們一起生活?”
小孩兒說道:“父親隻需要給兒準備一個屋子,給兒子鋪好一個床榻,每天隻需給兒準備一碗冷粥就行,其餘就沒什麽事了。”
李化答應了小孩兒的要求,命人給小孩準備了一間屋子,鋪好床榻,小孩兒高興不已,獨自一鬼在那屋子睡下了。
早晨起來,小孩出門過戶十分熟稔,好像這就是他自己的家一樣。小孩聽見李化的妾在哭死去的兒子,他問小妾:“珠兒死了幾天了?”小妾迴答已經死了七天,小孩兒想了想道:“現在天氣嚴寒,屍體應該還沒腐爛,試著挖開墳墓看一看,要是屍體還沒損壞,兒可以借著那個軀殼活過來。”
李化知道了,大喜,和小孩一起去了珠兒的墓地,叫人挖開墓穴一看,珠兒的軀殼還宛若生前。李化乍然見到愛子,心中悲痛,正要撫屍痛哭,迴頭一看,小孩兒已經不見了身影。
李化詫異,命人將珠兒的軀殼抬了迴去,剛在床榻上放好,就看到死去多日的珠兒,眼珠子在眼皮下轉動,不一會,珠兒就睜開眼喊著要喝水,一碗熱水喝下去,珠兒出了一身汗,跟著就坐了起來。
眾人見珠兒死而複生,歡喜異常,再加上重新活過來的珠兒聰慧機靈,和以往癡愚遲鈍的樣子大為不同,對他的寵愛比起以前的珠兒來,就更甚一籌了。
到了夜間,珠兒就僵臥在床上,毫無聲息,眾人驚詫,翻動他的身體,而珠兒卻直挺挺的躺著,如同死了一般。眾人驚愕,以為他又死了,天亮時,珠兒醒轉過來,就像是大夢初醒一般。
李家人圍上來,關心的問珠兒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珠兒答道:“當初我跟著那個妖僧時,像兒子這樣被他驅使的還有一個人,叫哥子。昨晚我沒能及時追上父親,是因為我在和哥子告別呢。如今,哥子在地府,給薑員外做義子,半夜時,他來邀兒去地府玩耍,方才剛用那白鼻子馬兒將兒送迴來。”
李化的妻子問:“兒在陰間看到珠兒了沒有?”
“珠兒”答道:“珠兒已經轉世投胎去了。他與父親本來沒有父子緣分,不過是金陵城的嚴子方,來討百十千的債而已。”
當初,李化在金陵做生意,欠了嚴子方貨款沒有給,後來嚴子方死了,這件事也就沒人知道了。李化現在聽“珠兒”說起這件事,大感驚詫。
李化妻子又問:“你在陰間看到你惠姐沒有?”
“珠兒”答:“兒沒有看到惠姐,等兒子再去地府打探再來告知母親。”
過來兩三天,珠兒告訴李化妻子道:“姐姐在陰間過得很好。她嫁給了楚江王的小公子,滿頭珠翠、遍身綾羅,一出門,前唿後擁的跟著百十個人開路,十分氣派。”
李化妻子傷感道:“怎麽惠兒不來歸寧?”
珠兒道:“母親切勿傷心。人既然死了,便和陽間的一切了斷了,和陽間的父母親情也就完全做了切割。假若有人和陰間的人詳細講起陽間的舊事,可能會猛然想起來一些。昨晚托薑員外的福,兒才有緣見到姐姐一麵。”
珠兒詳細向李化妻子講起了在地府見到小惠的情形,“姐姐讓我坐到珊瑚做的床上,兒就和姐姐說起父母親對姐姐的種種思念之情,姐姐聽得想睡覺。兒後來和姐姐說,‘姐姐在家時,喜歡繡並蒂花,不小心被剪刀刺破手指,血染在綾子上,姐姐就著血跡,繡上了赤水雲,如今,母親一直將那副繡品掛在床頭的牆上,看到那副繡品,就如同看到了姐姐。’我問姐姐,姐姐將這些都忘了嗎?”
李化妻子聽得淚眼蒙蒙,她忙追問,“惠兒怎麽說?”
珠兒繼續道:“姐姐這才想了起來,臉上有了悲戚之色,說:‘我會和夫君說,我要迴家看望父母親。’”
李化妻子問女兒什麽時候迴來歸寧?珠兒答:“這個兒子不知道,大約快了,等兒再去打探清楚迴來告訴母親。”
一天,珠兒告訴李化妻子說:“母親,姐姐在迴家的路上了,她的仆人很多,請母親多多準備些酒水飯食。”過了一會,珠兒又跑到內室對李化妻子說:“母親,姐姐來了!”說完他又匆匆跑了出去。
隻見珠兒搬了把椅子放在堂屋,說:“姐姐先坐在這裏稍稍休息一下,不要太過於悲傷哭泣。”眾人都看不見堂屋裏來了什麽人,隻有珠兒一人在忙前忙後的招待。
珠兒領著眾人在門外燒了些紙錢,又往地上灑了些酒水,之後,返迴屋裏向那張椅子說道:“姐姐的隨從暫時先迴去了。”
小惠說道:“我以前蓋的那床綠緞麵被子,曾經被蠟燭燒了一個豆大的洞,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說完,人形煙霧仍舊往床榻而去。
李化非常害怕,和妻子倉皇逃出內室,口中驚唿不斷。那個小孩兒跟在他們身後,口裏急切的喊著父親、母親。
李化倉皇逃到小妾的屋裏,嘭的一聲關上門,胸口的那口氣還沒來得及喘勻,低頭就看到那個小孩兒已經站在膝前,用孺慕的眼光看著他。
李化驚駭不已,問道:“你為何總是要跟著老夫?”
小孩兒迴道:“父親容稟。我本是蘇州人氏,姓詹,六歲時父母雙亡,隻好跟著哥嫂過活,但哥嫂嫌我是個累贅,將我趕到外祖家住。一天我在外祖家門外玩耍時,被那個妖僧迷住,殺死在桑樹下,後來我就被他控製,替他做事。從此,我含冤被困九泉之下,不得脫身轉世,幸好父親讓那妖僧伏法,兒這才得以沉冤得雪。為了報答父親的大恩,兒願給父親做兒子,給父親頤養天年。”
李化說道:“人鬼殊途,你怎麽能和我們一起生活?”
小孩兒說道:“父親隻需要給兒準備一個屋子,給兒子鋪好一個床榻,每天隻需給兒準備一碗冷粥就行,其餘就沒什麽事了。”
李化答應了小孩兒的要求,命人給小孩準備了一間屋子,鋪好床榻,小孩兒高興不已,獨自一鬼在那屋子睡下了。
早晨起來,小孩出門過戶十分熟稔,好像這就是他自己的家一樣。小孩聽見李化的妾在哭死去的兒子,他問小妾:“珠兒死了幾天了?”小妾迴答已經死了七天,小孩兒想了想道:“現在天氣嚴寒,屍體應該還沒腐爛,試著挖開墳墓看一看,要是屍體還沒損壞,兒可以借著那個軀殼活過來。”
李化知道了,大喜,和小孩一起去了珠兒的墓地,叫人挖開墓穴一看,珠兒的軀殼還宛若生前。李化乍然見到愛子,心中悲痛,正要撫屍痛哭,迴頭一看,小孩兒已經不見了身影。
李化詫異,命人將珠兒的軀殼抬了迴去,剛在床榻上放好,就看到死去多日的珠兒,眼珠子在眼皮下轉動,不一會,珠兒就睜開眼喊著要喝水,一碗熱水喝下去,珠兒出了一身汗,跟著就坐了起來。
眾人見珠兒死而複生,歡喜異常,再加上重新活過來的珠兒聰慧機靈,和以往癡愚遲鈍的樣子大為不同,對他的寵愛比起以前的珠兒來,就更甚一籌了。
到了夜間,珠兒就僵臥在床上,毫無聲息,眾人驚詫,翻動他的身體,而珠兒卻直挺挺的躺著,如同死了一般。眾人驚愕,以為他又死了,天亮時,珠兒醒轉過來,就像是大夢初醒一般。
李家人圍上來,關心的問珠兒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珠兒答道:“當初我跟著那個妖僧時,像兒子這樣被他驅使的還有一個人,叫哥子。昨晚我沒能及時追上父親,是因為我在和哥子告別呢。如今,哥子在地府,給薑員外做義子,半夜時,他來邀兒去地府玩耍,方才剛用那白鼻子馬兒將兒送迴來。”
李化的妻子問:“兒在陰間看到珠兒了沒有?”
“珠兒”答道:“珠兒已經轉世投胎去了。他與父親本來沒有父子緣分,不過是金陵城的嚴子方,來討百十千的債而已。”
當初,李化在金陵做生意,欠了嚴子方貨款沒有給,後來嚴子方死了,這件事也就沒人知道了。李化現在聽“珠兒”說起這件事,大感驚詫。
李化妻子又問:“你在陰間看到你惠姐沒有?”
“珠兒”答:“兒沒有看到惠姐,等兒子再去地府打探再來告知母親。”
過來兩三天,珠兒告訴李化妻子道:“姐姐在陰間過得很好。她嫁給了楚江王的小公子,滿頭珠翠、遍身綾羅,一出門,前唿後擁的跟著百十個人開路,十分氣派。”
李化妻子傷感道:“怎麽惠兒不來歸寧?”
珠兒道:“母親切勿傷心。人既然死了,便和陽間的一切了斷了,和陽間的父母親情也就完全做了切割。假若有人和陰間的人詳細講起陽間的舊事,可能會猛然想起來一些。昨晚托薑員外的福,兒才有緣見到姐姐一麵。”
珠兒詳細向李化妻子講起了在地府見到小惠的情形,“姐姐讓我坐到珊瑚做的床上,兒就和姐姐說起父母親對姐姐的種種思念之情,姐姐聽得想睡覺。兒後來和姐姐說,‘姐姐在家時,喜歡繡並蒂花,不小心被剪刀刺破手指,血染在綾子上,姐姐就著血跡,繡上了赤水雲,如今,母親一直將那副繡品掛在床頭的牆上,看到那副繡品,就如同看到了姐姐。’我問姐姐,姐姐將這些都忘了嗎?”
李化妻子聽得淚眼蒙蒙,她忙追問,“惠兒怎麽說?”
珠兒繼續道:“姐姐這才想了起來,臉上有了悲戚之色,說:‘我會和夫君說,我要迴家看望父母親。’”
李化妻子問女兒什麽時候迴來歸寧?珠兒答:“這個兒子不知道,大約快了,等兒再去打探清楚迴來告訴母親。”
一天,珠兒告訴李化妻子說:“母親,姐姐在迴家的路上了,她的仆人很多,請母親多多準備些酒水飯食。”過了一會,珠兒又跑到內室對李化妻子說:“母親,姐姐來了!”說完他又匆匆跑了出去。
隻見珠兒搬了把椅子放在堂屋,說:“姐姐先坐在這裏稍稍休息一下,不要太過於悲傷哭泣。”眾人都看不見堂屋裏來了什麽人,隻有珠兒一人在忙前忙後的招待。
珠兒領著眾人在門外燒了些紙錢,又往地上灑了些酒水,之後,返迴屋裏向那張椅子說道:“姐姐的隨從暫時先迴去了。”
小惠說道:“我以前蓋的那床綠緞麵被子,曾經被蠟燭燒了一個豆大的洞,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