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細細打量那個長須奴仆,見他的四肢都和人一樣,隻不過身後有一條尾巴垂著,少年想迴去,但又怕被狐狸察覺,因此,他就在那草叢中趴了一夜沒動。天還沒亮,喝酒的那兩人又迴來了,邊嘰嘰咕咕的說著話,邊往竹林中走。


    等天光大亮,少年才迴到家中,商人問他一晚上沒迴來,去哪裏了,少年答道:“我在大伯家住了一晚。”


    少年跟著父親去集市,見到有賣帽子的店鋪掛出來一條狐狸尾巴,少年便指著那條尾巴要買下來。商人不肯,少年就扯著商人的衣角撒嬌賣癡,一定要買,商人拗不過兒子,隻好將那條狐狸尾巴買下來,少年欣喜接過,開心不已。


    商人在集市上做著買賣,少年就在父親身邊玩耍,趁他父親不備,他悄悄偷走一些錢藏在袖中,走到了賣酒的鋪子,買了瓶白酒,但是沒有去取走,暫時寄存在鋪子中。少年的舅舅住在城中,以打獵為生,少年跑到舅舅家,他舅舅恰好出去了,舅母便問起少年他母親的病情,少年答道:“這幾天好多了。但是家裏鬧耗子了,衣服被咬爛,母親十分生氣,卻又沒辦法抓住老鼠,因此就要甥兒來找舅母拿些耗子藥迴去。”


    舅母聽了,便去櫃子裏拿了點耗子藥,用紙包好,大約就一錢的樣子,交給少年。少年嫌少,趁著舅母給他做麵條的時候,他瞅著屋裏沒人,自己去櫃子裏找到了耗子藥,包上了足夠多的分量,然後包好藏在懷裏,出來告訴舅母,讓她不用忙活了,他說:“我父親在集市上做買賣呢,到時候我們在集市上買著吃,我就不舅母這吃了。”說完,少年蹦蹦跳跳的離開了舅舅家,來到酒肆,將耗子藥悄悄的倒進他買的那瓶酒裏,然後就在集市上遊蕩,快到傍晚才迴到父親身邊,商人問他這一整天幹啥去了,他說在舅舅家玩呢。


    此後,少年便日日在集市上遊蕩,一天,他看到一個長須的人走在街上,正是那天在何園見到的那個仆人。少年悄悄的尾隨上去,漸漸和他搭起了話,少年問他住在哪裏,那人答住在北村,他也問少年的家在哪,少年隨口說,自己住在山洞裏。


    長須仆人奇怪這個少年人怎麽會住在山洞裏,少年笑道:“我家一直住在山洞中,難道您不是這樣的嗎?”


    長須仆人聽少年這樣講,大吃一驚,忙問起少年的姓氏,少年答道:“我是胡氏子,我曾經在何園,見到您服侍兩位郎君在那裏喝酒,您難道忘了?”


    長須仆人聽了,將少年再仔細打量了又打量,心中半信半疑。少年見他懷疑,便稍微掀開一點衣裳下擺,微微露出一點點狐狸尾巴,說:“我們也可以變化成人,混跡在這人群中,但隻有這條尾巴去不掉,真是可恨啊。”


    長須仆人這才信了少年,他也放鬆了,和少年拉起家常,問:“你來這集市做什麽呀?”少年答道:“我父親喊我來集市上打酒。”長須仆人說巧了,自己也是來集市打酒的,少年便問,“你酒買好了嗎?”仆人答:“還沒呐,我們哪裏有銀子,所以倒是經常去偷酒。”


    少年一聲歎息,說道:“你這是個苦差事啊,偷酒總歸是擔驚受怕的。”


    仆人也是一歎,說道:“沒法子,這是主人差遣的,不得不幹。”


    少年接口問道:“你家主人是誰啊?”


    仆人說:“就是你那天見到的一起喝酒的兄弟兩個。他們一個迷住了城北的王氏婦人,一個睡在東村一個漢子家。可恨那漢子家的兒子太可惡,將我主人的尾巴砍斷了,主人休養了十天才好,今天主人又去了那個東村的漢子家了。”說完他就打算走,說再閑聊下去,就得耽誤他的差事了。


    少年喊住他,誠懇說道:“偷酒太難了,沒有買的容易,我之前買了一瓶酒在酒肆寄存著,我與您一見如故,就將那瓶酒送你您吧,我包裏還有些餘錢,不愁買不到酒。”


    仆人羞愧無以為報,少年不在意的揮揮手,笑道:“你我都是同類,就不用說這些有的沒的了,改天有空,再和您痛飲一番。”


    於是,長須仆人跟著少年一起來到酒肆,少年取出他寄存的加料酒遞給仆人,仆人再三感謝而去,少年也樂顛顛的迴去了。


    到了晚上,婦人竟安安靜靜的睡著,不再往外跑,少年知道必有緣故,於是,他喊上父親一起到了何園,看到園中死了兩隻狐狸,一隻倒在亭子中,一隻死在草叢裏,兩狐嘴巴裏還在往外淌著血,少年送出的那個酒瓶扔在邊上,少年拿起來放在耳邊搖了搖,裏麵還剩下些許酒沒有喝完。


    商人看到這些,大驚問道:“你怎麽不早告訴為父?”


    少年說:“狐狸最是機敏,我怕提前告訴父親,萬一被狐狸知道,那就白忙活了。”


    商人見兒子如此出色,真是老懷甚慰啊,他喜道:“我兒是討狐的陳平啊!”


    父子兩個背著兩隻死狐狸高高興興迴家去了,其中一隻狐狸尾巴禿了半截,刀砍的痕跡十分明顯。


    從此以後,商人家裏再也沒有鬧過狐狸了。婦人因這場橫禍,病得瘦骨嶙峋,自狐狸死後,婦人漸漸清醒過來,但卻咳嗽得厲害,有天,婦人大咳之後,吐出幾升濃痰,之後就完全好了。城北那個王氏婦人,之前也是被狐狸迷住了,後來商人去問他家情況,也是說,自從狐狸死後,王氏婦人的病也就慢慢好了。


    商人由此對兒子更加珍視,請來老師教他騎射,商人的兒子長大後從軍,一度官至總兵,貴不可言。


    ***


    “爺爺,這個少年好聰明好勇敢哦,他殺狐狸的時候,也隻比我大三四歲呢,我也要像他那麽勇敢,將來長大了,當大將軍!”小徒兒昂起胸膛,認真說道。


    “你是我的徒弟,長大了也隻能是個牛鼻子。”異史山人此時頗為煞風景。


    “山人此言差矣,次子聰慧,將來必成大器,你的衣缽可說不好就一定得由他來承繼。”老者故意拆台。


    “這樣容易,我隻命他讀書,不命他習武便好。”山人老神在在答道。


    小徒弟聽了,先是一驚,繼而一喜,最後是一憂,他垮著臉說道:“師父,徒兒這就去站樁,你不要不讓徒兒習武。”說完,他就主動去樁上站好,補上今天的功課。雖然站樁很苦,但隻讀書更苦啊,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他還是明白滴。


    異史山人撚須微笑,深藏功與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史山人說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愚並收藏異史山人說聊齋最新章節